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带解析与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6963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带解析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带解析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带解析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带解析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带解析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带解析与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带解析与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带解析与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带解析与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带解析与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带解析与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带解析与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带解析与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带解析与答案.docx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带解析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带解析与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带解析与答案.docx

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下册期末综合检测带解析与答案

期末综合检测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不能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是( C )

A.DNA序列B.生物化石

C.体型大小D.形态结构

解析:

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越多。

越晚形成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越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生物的进化程度和体型大小没有必然的关系。

2.根据生物进化的理论,下列动物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A )

A.鱼类B.爬行类C.鸟类D.哺乳类

解析:

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

原始鱼类动物→原始两栖类动物→原始爬行类动物→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所以在脊椎动物中,最早出现的是古代的鱼类。

3.北京猿人属于人类进化的哪个阶段( C )

A.南方古猿B.能人

C.直立人D.智人

解析:

北京猿人距今约70万年,能够用火,属于直立人阶段。

4.如图为几种岭南水果的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几项组合中,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B )

A.橙、柚B.橙、龙眼

C.柚、黄皮D.荔枝、龙眼

解析:

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

A.橙、柚同属于柑橘属;B.橙属于柑橘属,芸香科,无患子目,龙眼属于龙眼属,无患子科,无患子目;C.柚属于柑橘属,芸香科,黄皮属于黄皮属,芸香科;D.荔枝属于荔枝属,无患子科,龙眼属于龙眼属,无患子科。

由比较可知,橙、龙眼共同特征最少。

5.(2015呼和浩特)下列哪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B )

A.腔肠动物B.扁形动物

C.线虫动物D.环节动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是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6.下列不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D )

A.松树B.银杏C.苏铁D.卷柏

解析:

卷柏属于蕨类植物。

7.下面是阳阳同学学习了“生物的进化”一节后,依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作出的有关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D )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其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B.狼和鹿能迅速奔跑是两者相互选择的结果

C.恐龙的灭绝是因为不适应生存环境改变的结果

D.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为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了视觉

解析:

达尔文的进化论,其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狼和鹿的各自特征是在长期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相互选择中,鹿和狼各自发展了自己的特征;恐龙由于缺乏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导致灭绝,因此恐龙的灭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盲鼠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了视觉。

8.(2016淄博)我们当地种植的新疆哈密瓜与原产地哈密瓜口感差异较大。

这种现象说明( A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解析:

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积累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环境温度影响了哈密瓜的口感。

9.生态系统的构成是( D )

A.森林里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B.校园里的各种花卉

C.麦田里所有的生物

D.池塘及池塘里所有的生物

解析: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

其中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选项A、B、C中都只有生物,没有环境,把生物与环境分割开了,因此不是生态系统。

选项D池塘及池塘里所有的生物,既包括了池塘里生物的生活环境,又包括了池塘里所有的生物,因此是生态系统。

故D项正确。

10.不属于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D )

A.生产者和消费者B.分解者

C.阳光、空气和水D.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是生态系统的成分。

11.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为了保护沿途的高原冻土生态系统,在建设中十分重视对冻土植被的保护,施工中要将草皮剥离后单独堆放并养护,待土建工程完成后再将草皮覆盖到裸露地面,建成后又带走所有的建筑、生活垃圾。

这是因为高原冻土生态系统( D )

A.光照不足B.没有分解者

C.没有消费者D.自我调节能力弱

解析: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

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之所以十分重视对冻土植被的保护是因为高原冻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弱。

12.(2016孝感)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微生物中的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

B.狐和兔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C.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D.该食物网中的能量是循环流动的

解析:

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传递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的、逐级递减的,并且是不循环的。

13.某大型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水稻→昆虫→小鸟→蛇

B.图中的6种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有可能被水稻重新利用

C.田鼠和昆虫储存的能量之和大于水稻储存的能量

D.小鸟与蜘蛛之间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的关系

解析:

A图中所示的食物网有3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昆虫→蜘蛛→小鸟→蛇;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图中的6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有可能被水稻进行光合作用重新吸收利用;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田鼠和昆虫储存的能量之和小于水稻储存的能量;D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共生关系等。

在此食物网中,小鸟吃蜘蛛,小鸟和蜘蛛都捕食昆虫,因此小鸟与蜘蛛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故选B。

14.小青在学校附近山坡的背阴处发现了一种矮小的植物,它们有茎和叶,但没有叶脉。

据此推测,这种植物最可能是( B )

A.衣藻B.葫芦藓C.肾蕨D.大豆

解析:

苔藓植物生活在背阴的阴湿陆地上,有了茎叶的分化,根是假根,无输导组织,所以根据题意推测,这种植物最可能是苔藓植物。

15.(2016白银)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一项是( B )

A.青草←野兔→狼

B.青草→野兔→狼

C.阳光→青草→野兔→狼

D.青草→野兔→狼→细菌和真菌

解析:

本题考查食物链的写法。

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食物链的各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箭头指向捕食者。

可表示为: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

16.下列关于扬子鳄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在水中产卵B.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C.体表有角质鳞片D.用肺呼吸

解析:

扬子鳄在陆地产卵,卵外有卵壳保护,A错误。

17.下列微生物中,与制作馒头有关的是( A )

A.酵母菌B.曲霉

C.醋酸杆菌D.乳酸菌

解析:

馒头制作是利用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

18.在生态农业村中,常常利用沼气发酵技术产生沼气作为能源,沼气发酵的条件是( C )

A.有氧,适宜的温度B.有氧,低温

C.无氧,适宜的温度D.无氧,低温

解析:

沼气发酵主要是厌氧微生物,尤其是产甲烷细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的环境下才产生沼气。

19.微生物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微生物与其应用一致的是( A )

A.大肠杆菌—胰岛素B.乳酸菌—面包

C.曲霉—青霉素D.酵母菌—泡菜

解析:

制作面包用的是酵母菌,制作青霉素用的是青霉,制作泡菜用的是乳酸菌。

A正确。

20.科学家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番茄的基因组中,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

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①这个事实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②这个事实说明基因大多集中在染色体上 ③运用的生物技术是发酵技术 ④运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解析:

由于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到番茄的基因组中,从而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

由此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所利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选择

D项。

21.下列对“制作酸奶”和“制作米酒”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制作酸奶需要密封而制作米酒不需要密封

B.制作酸奶和米酒都需要“接种”

C.制作酸奶要接种两种微生物

D.制作米酒不需要保温

解析:

米酒的酿造是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的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酸奶的制作是利用的乳酸菌,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营养物质产生乳酸。

22.“试管婴儿”的培育诞生和嫁接繁殖无核蜜橘,在生物学上依据的原理依次是( B )

A.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B.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C.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

D.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

解析:

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只是在体外完成受精作用;嫁接属于植物的无性

生殖。

23.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酸雨主要是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造成的

B.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C.酸雨对植物有极大的危害,对人和动物没有危害

D.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煤、石油等燃料燃烧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回收和利用

解析:

酸雨能使森林衰退和枯萎,许多水生生物无法生存,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

生活。

24.下列行为不符合健康生活的是( A )

A.室内吸烟B.经常开窗通风

C.勤晒太阳D.室内适量种植花草

解析:

室内吸烟对身体有害,属于不健康生活方式。

25.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内酵母菌正在进行某种生理过程,你认为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D )

A.酵母菌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B.酵母菌在恶劣环境中能形成芽孢

C.苹果汁是酵母菌最适宜的生活环境

D.酵母菌的发酵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解析:

此题的解答首先要读懂图。

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温水水浴加热)下,将苹果汁中的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在试管内的温水中有气泡冒出。

故选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明辨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打“×”,共5分)

26.(5分)判断正误:

(1)证明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

( √ )

(2)鼠有田鼠和家鼠之分,但是它们都属于一个物种。

( × )

(3)海马、章鱼都属于鱼类,海豚、鲸鱼都属于哺乳类。

( × )

(4)一片森林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 √ )

(5)制作面包常加入少量的酵母菌,其目的是增加面包的营养。

( × )

解析:

(1)通过比较不同类群的生物,可以发现生物的进化遵循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规律。

而形成的化石在地层中分布也印证了这一点,即越古老地层中的化石生物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越多,越新近地层中的化石生物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越多。

(2)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种也叫“物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密切,差别最小。

田鼠属于田鼠属,家鼠属于家鼠属,所以田鼠和家鼠不是一个物种。

(3)章鱼身体柔软,外面包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不属于鱼类。

(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一片森林既有生物,也有非生物环境,所以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5)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有氧的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遇热膨胀,会使面包暄软多孔。

三、识图作答题(共30分)

27.(10分)安徽的天柱山风景区,不仅山水雄奇灵秀,而且动植物种类丰富,堪称天然博物馆。

珍贵植物有香果树、红豆杉、天女花等,珍贵动物有花面狸、琴鸟、四声杜鹃、娃娃鱼等,部分生物如图所示:

(1)天女花和红豆杉都能产生种子,但红豆杉的种子裸露,没有 果皮 包被,属于裸子植物。

 

(2)娃娃鱼是现存最大的珍贵的两栖动物,幼体用 鳃 呼吸,长大后用 肺 呼吸,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

 

(3)四声杜鹃自己不营巢,通常将卵产于灰喜鹊等其他鸟类的鸟巢中,由义亲代卵代育。

这种行为是四声杜鹃生来就有的,由 遗传 物质所控制的行为,称为 先天性 行为。

有人据此认为四声杜鹃没有繁殖行为,你的看法是:

这种说法是 不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的,原因是 四声杜鹃虽然自己不孵卵和育雏,但仍有求偶、交配和产卵等繁殖行为 。

 

(4)花面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 胎盘 从母体获得营养,并由此排出废物,成熟后从母体产出。

 

解析:

(1)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能发育成果皮,因此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不能发育成果皮,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

(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3)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28.(10分)如图为脊椎动物进化树,据图回答问题:

(1)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是[A] 古代的鱼类 化石,能证明E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是 始祖鸟 化石。

 

(2)E是陆生动物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脊椎动物,其适应飞行的形态特点是 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

E具有复杂的迁徙和繁殖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属于 先天性行为 。

 

(3)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 哺乳动物 ,其生殖特点是 胎生、哺乳 。

 

(4)脊椎动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

 

解析:

(1)据图可知,脊椎动物的进化趋势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可见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是A古代的鱼类;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

(2)E是鸟类,营飞行生活,其适应飞行的形态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复杂的迁徙和繁殖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3)哺乳类是最高等的动物,其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4)根据图可推断,脊椎动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29.(10分)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 非生物 环境和分解者。

 

(2)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多,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比食肉动物多。

 

(3)本图中有 5 条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形成 食物网 。

 

(4)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草→鼠→蛇→鹰 。

 

(5)如果大量捕杀狐,那么鹰的数量在较长时间内 先增多后减少 。

 

(6)在该生态系统中,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是 鹰 。

 

(7)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 太阳光 ,有机物最终来自 草 。

 

解析:

(1)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缺少的是非生物环境和分解者。

(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的多,食草动物的数量比食肉动物的多。

(3)本图中有

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5条食物链。

(4)在这5条食物链中最长的是草→鼠→蛇→鹰。

(5)如果大量捕杀狐,那么鹰的数量在较长时间内先增多后减少。

(6)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会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鹰。

(7)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自太阳光,有机物是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

四、材料分析题(共15分)

30.(15分)在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植被主要是苔藓和地衣;动物主要有驯鹿、北极狐、北极熊、狼、旅鼠、雷鸟等。

请分析回答:

(1)限制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温度 。

 

(2)苔藓植物比较低等,其结构特点是 有茎叶分化,有假根,无输导组织 ,通过 孢子 进行繁殖。

 

(3)雷鸟会飞行,飞行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来分解有机物。

雷鸟身体结构上与氧气及时供应有关的特点是 心脏有四腔 、 具有气囊(顺序可颠倒) 。

 

(4)雷鸟、雪兔、北极狐的体色一般都是白色,这种体色被称为 保护色 ,这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 适应 ;雷鸟具有季节性换羽的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这属于 先天性 行为。

 

(5)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 小 (填“大”

或“小”)。

 

解析:

(1)在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温度低。

(2)苔藓植物的生殖方式属于孢子生殖,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

(3)雷鸟呼吸为双重呼吸,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气囊辅助呼吸。

除此还有心脏四腔,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运输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为身体和生命活动提供足够的能量。

(4)雷鸟、雪兔、北极狐的体色一般都是白色,是一种保护色,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其中光照的影响更强。

到冬天,光照时间变短,短到一定程度之后,雷鸟受其影响开始慢慢换成白羽,以便使自己在白雪皑皑的环境中更难被发现,光照时间变长之后便会刺激雷鸟再次换羽,春天变成有横斑的灰或褐色,以适应冻原地区的植被颜色,所以属于一种保护色。

雷鸟具有季节性换羽的行为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属于先天性行为。

(5)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数量和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少,所以自我调节能力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