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70184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3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docx

强烈推荐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可研报告

 

中通年产50万吨高清洁车用甲醇燃油项目

 

中能新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筹)

各级领导对甲醇汽柴油项目的批示:

3

前言:

4

一、公司及项目概况4

1.1公司概况4

1.2项目简介5

二、行业背景5

2.1全球能源及燃油发展趋势5

2.2我国能源和燃油发展状况6

2.3甲醇汽油在我国替代普通汽油的优势和地位7

2.4甲醇汽油在国内外的应用发展10

2.4.1甲醇汽油在国外应用发展10

2.4.2甲醇汽油在国内应用发展11

2.4.3关于各地甲醇燃料发展情况14

2.4.4关于甲醇汽油行业标准16

三、项目产品情况17

3.1项目产品名称和用途17

3.2项目产品的技术类型和特点:

17

3.3生产工艺20

3.4产品生产22

四、项目市场和竞争分析23

4.1市场分析23

4.2市场营销规划24

4.3竞争分析24

4.3.1市场进入者的威胁分析与对策24

4.4竞争优势26

五、项目投资估算和收益分析27

5.1项目投资估算27

5.2项目收益分析28

新能源甲醇燃料价优高效清洁环保

国际CDM项目——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各级领导对甲醇汽柴油项目的批示:

胡锦涛--

“论证和发展关于推广煤基醇醚燃料以替代汽油、柴油”

温家宝--

“要将发展煤基醇醚燃料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浙江省省长吕祖善--

“这是一件好事,要扎实做好推广工作”

浙江省副省长金德水--

“建议很有意义,望省经贸委组织专家论证,并召集省级有关部门研究,以利推广”

浙江省经贸委主任汤黎路--

“这项工作对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具有积极作用”

前言:

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两大问题,一是和平与发展,二是能源与环境。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汽车是消耗能源的主要方向,要调整能源建设方针,应从汽车能源作为起始点。

汽车燃料多元化、清洁化是能源发展的大方向。

依靠国内煤炭、天然气、可燃冰资源优势,发展清洁醇醚燃料,解决石油短缺问题,减少汽车排放和环境污染,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公司及项目概况

1.1公司概况

中能新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甲醇燃油的研发、生产、销售及调和工厂投资的企业。

中能新能源由国际新能源产业集团公司、新农合商贸江苏有限公司与山西华顿实业有限公司三家共同出资成立。

国际新能源产业集团公司是一家专业投资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多年来一直从事新能源项目研发与投资。

山西华顿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煤基醇醚燃料研发、生产、流通、服务的经营实体,拥有同行业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服务理念和运营管理经验,承担着山西省醇醚清洁燃料产业化示范运营和封闭式推广运营的重要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受到了山西省甲醇燃料与甲醇汽车领导组的表彰,被列为山西省醇醚清洁燃料产业化示范和封闭运营示范研发产供的指定单位。

目前,华顿公司研究制定了全国第一套甲醇燃料系列行业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并已颁布实施,参加了山西省多项甲醇燃料技术标准的制定,现正在参加制定M15甲醇汽油国家标准和参与制定M85高比例甲醇汽油国家标准。

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进入中石化、中石油销售网络的甲醇汽油生产企业。

中能新能源愿与社会各界同仁携手合作,共创辉煌!

愿为推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营造碧水蓝天做出重大贡献!

1.2项目简介

本项目以国际新能源为投资主体,在全国推广使用甲醇汽、柴油以替代普通汽柴油,首期规划:

在江苏、广东、安徽、浙江、湖北等适合建厂的省份进行投资建设年产50万吨甲醇汽柴油的调和基地。

年产50万吨高清洁甲醇汽柴油调和基地效果图

二、行业背景

2.1全球能源及燃油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面临着严重的石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

首先是能源危机。

世界石油储量有限,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消费量正逐年迅速增加。

按照目前的开采量和不断增长的需求量,已探明的石油可采贮量只能维持供应三十多年。

加上较晚开采应用的天然气,也只能多维持若干年。

近年来的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大大超出人们的预计,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冲击了世界经济、政治,改变了人们的心理状态,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

能源紧张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在能源紧缺的大趋势下,各国政府非常注重能源多元化的问题。

新一轮全球石油大幅度上涨再次给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能源问题一直成为焦点和热点问题。

其次是环境污染。

当前,汽车尾气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污染源。

我国拥有汽车辆年增加速度很快,以石油成品油作燃料时,汽车排放尾气中含有的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和石油中含有的多种致癌物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另外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导致臭氧层破坏和地球温室效应增加,已经造成人居环境空气质量的严重恶化。

国际上取代传统汽油推出的是“新配方汽油”,国内称之为“清洁汽油”,它们除了对有害物质严格限制外,还要求选加含氧的醇醚化合物,使自供氧含量达到2%以上,以便在保持较高辛烷值的同时使得燃烧完全。

严峻的能源形势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亟需人类找到替代石油的能源,代替石油燃料的代用燃料研究,迅速成为世界各工业国家的重大课题。

2.2我国能源和燃油发展状况

我国近20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导致对原油的需求不断大幅增加,国内石油供求矛盾突出。

我国是典型的“贫油富煤”国家。

我国石油探明剩余可采储量22.24亿吨。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研究专家计算,我国最终可采资源量大体为140亿吨,减去已开采量,按最先进的采收率,实际可获成品石油33亿吨,石油资源非常短缺,而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剩余可储量7000亿吨标准煤,可采百年以上。

目前我国主要依靠进口石油来缓解供求矛盾,从1994年起已成为石油纯进口国,此后平均每年都递增约1000万吨,目前年原油消耗量达2亿吨以上,年进口量达到7000万吨,成品油年进口量达三千多万吨。

石油进口量的连年增长,已经超过了公认的国家能源安全的警戒线,长期依赖进口不仅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上有很大风险,且经济负担加大。

但到2010年,我国每年将消耗原油4.5亿至4.6亿吨,而我国的石油产量最高只能达到2亿吨,缺口越来越大,我国的能源安全越来越脆弱。

采取何种途径解决此供需的巨大矛盾,将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问题。

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寻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

这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要求根据我国油少、气少而煤炭资源丰富的国情,积极发展石油替代产品,采用各种措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在燃料油方面,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国内汽油价格也一路攀升,2008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相继出现燃料油短缺,加油站挂牌停售,汽车排队加油现象。

今年以来,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暴跌,国内汽油价格也作了相应调整。

但一旦随着经济形势的复苏,加之已实现燃油税政策,国内油价还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还有环境污染也是汽车高速发展后带来的日显严重的问题。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面临这两大危机的唯一方法,就是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开发绿色高效清洁替代能源,我们不能再重复发达国家过去曾走过的路,从现在起就应抓紧开发清洁代用燃料,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汽车是消耗能源的主要方向,要调整能源建设方针,应从汽车能源作为起始点。

汽车燃料多元化、清洁化是能源发展的大方向。

依靠国内煤炭、天然气、可燃冰资源优势,发展清洁醇醚燃料,解决石油短缺问题,减少汽车排放和环境污染,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甲醇与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就成为甲基替代车用醇醚燃料(甲醇燃料),它可以直接代替普通汽油,缓解汽油的紧张局面,同时甲醇燃料燃烧完全,有很好的环保效益,其应用前景非常看好。

2.3甲醇汽油在我国替代普通汽油的优势和地位

煤基醇醚燃料是代替石油基普通汽油是我国石油替代战略的首选。

目前新的车用替代燃料的开发主要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发展醇醚类燃料,包括甲醇燃料和乙醇燃料;二是发展液化气产品包括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和压缩天然气;第三是发展燃料电池,包括氢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燃料电池等。

由于燃料电池的开发时间较短,技术不够成熟,中短期内根本不可能被普遍使用。

实践证明,能够代替石油的首选产品,必须符合以下五条基本原则:

(1)易大规模量产;

(2)原材料供应充足;(3)成本低廉;(4)比石油更环保,(5)通用性好。

对比上述三个发展方向的具体产品,首先乙醇汽油是生物基燃料,主要原料是玉米等粮食作物,而粮食问题在全世界并不亚于能源问题,我国有13亿人口,粮食安全尤为重要,因此大范围大规模推广乙醇汽油在我国并不现实,更遑论在实际推广应用中,乙醇汽油还存在的三个技术问题:

一是百公里耗油量高于同牌号的汽油消耗量;二是对加油机、汽车等零部件是否有影响及影响程度均不是很清楚;三是不宜长期储存。

因此,车用乙醇汽油在我国的全面推广受到限制。

其次液化气燃,由于我国的天然气储量并不丰富,从长期来看也不能解决原料供应的问题。

同时国内还不能制造加气站的关键设备,所以加气站的建设费用非常高昂,这导致液化气燃料的使用成本非常高昂。

而作为煤基醇醚燃料的甲醇汽油显然更符合上述五个原则。

(1)易大规模量产。

我国现有150余家甲醇生产企业2008年的甲醇产能为1000万吨,预计到2010年甲醇将达到2000万吨以上,占世界产能的14。

(2)原材料供应充足。

甲醇可以由天然气,油和煤进行生产,我国的能源状况是贫油,少气,富煤。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目前探明煤炭可采储量为7650亿吨,可以保证甲醇的大规模生产,尤其是我国大量的含高硫、低热值、不易民用或工业用的煤,都可用来生产甲醇,利于资源综合利用。

(3)成本低廉。

目前我国的甲醇生产成本大约为1500元吨左右,仅相当于乙醇或者普通汽油的13左右。

(注:

2004年每生产销售1吨燃料乙醇,国家补贴2736元,后逐年降低到2006年补贴降到1373元);

(4)比石油更环保。

甲醇是一碳醇,含氧量高,燃烧充分,能有效地降低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按照国家标准,碳氧化合物下降98.9%,碳氢化合物下降88.11%;

(5)通用性好。

使用甲醇汽油无论是电喷式和化油器式的任何一款汽油发动机,无须作任何改造即可正常使用;整个销售渠道除了作必要的调整外也不用改造。

另外,使用甲醇汽油还对汽车的使用工况有如下改善:

(1)能有效地消除燃烧系统各部位的积炭,避免了因积炭的形成而引起动力下降、燃烧不充分等现象,且可降低各工况排气温度,有利于降低零部件热负荷,延长发动机部件的使用寿命;

(2)甲醇汽油中的甲醇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溶剂,能有效地消除油箱及油路系统中杂质的沉淀和凝结,有良好的油路疏通作用;(3)甲醇汽油辛烷值高,动力强,适用于高压缩比发动机,可提高发动机的效率。

近30年内各种车用能源的优势列表对比如下:

表近30年内几种车用能源综合性能优势比较

综合性能能源种类

国家资源

投资省

尾气排放

温室气体

可再生性

技术成熟度

自主知识产权

技术水平

渠道适应性

车辆适应性

投资回报

让利消费者

安全性

通用性

★☆总数

传统石油

5

石油液化气

2

天然气

2

煤基醇醚燃料

9

大比例甲醇燃料

14

煤制油

3

生物柴油

5

生物质甲醇

6

生物质乙醇

6

太阳能

5

电能

3

氢能源

3

综合以上,以甲醇汽油为主导产品的煤基醇醚燃料是代替石油基普通汽油是当前我国能源多元化和石油替代战略的必然选择,因此,从国家经济发展,能源战略安全保障以及环保方面需要,全面推广甲醇燃料条件已成熟,甲醇燃料的发展已到了关键时刻,相关产业政策出台应是顺理成章的事,甲醇燃料的快速发展势在必行。

2.4甲醇汽油在国内外的应用发展

2.4.1甲醇汽油在国外应用发展

从二十世纪20年代起,甲醇汽油就开始逐步用作车用替代燃料,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甲醇汽油广泛应用于德国。

二十世纪70年代因二次石油危机的影响,美国、日本、德国和瑞典等国先后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甲醇燃料及甲醇汽车配套技术的研究开发。

美国对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进行开发和应用,重点开发燃烧M85(含甲醇85%)、M100(含甲醇100%)专用甲醇燃料汽车。

1987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及美洲银行,改装500辆福特车,试用M85甲醇燃油,总行程3380万千米,时间长达3年,取得甲醇汽车改装生产的经验。

1995年美国DOE能源研究中心投入12700辆甲醇车试用M85。

日本汽车研究所1993年用大型公共汽车、载货车使用M85、M100燃料,进行了6万千米的道路试验,以检验发动机的耐久性、可靠性。

1994年,日本奥托甲醇型汽车,用7年时间进行道路试验。

1996年,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试用汽油、甲醇自由混合双燃料车,已完成确保与汽油大致相同耐久、可靠的灵活燃料车,得出的结论是,成本降低,有利于批量生产。

在欧洲,瑞典1975年首先提出甲醇可以成为汽车代用燃料,并随即成立国家级的瑞典甲醇开发公司(SMAB)。

前联邦德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研制甲醇发动机,1979年制定了用于公路交通运输的醇类燃料的研究规划,将M15汽油用于汽车,其间组织过由6家汽车厂生产的一千多辆燃醇汽车投入试运行,并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建立M15汽车加油站,形成全国供应甲醇汽油的网络。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还在中国建立了M100甲醇汽车示范车队。

可以说,德国是至今世界上发展甲醇汽车最有成效的国家。

资料表明:

使用甲醇汽油用于汽车是完全可行的。

据统计,目前,瑞典、新西兰已推广使用M15汽油,意大利计划用含甲醇80%的混合醇代替汽油。

综合世界其他国家研究和实用结果,可以得出在现有汽车发动机上,不致发生运行障碍的酒精混合率以乙醇20%或甲醇15%为最合适的界限。

如今已大量推广使用甲醇汽油的有德国,其加甲醇3%~5%;瑞典,其加甲醇15%,而大多数国家计划加甲醇15%,并正在进一步的推广或成批使用中。

2.4.2甲醇汽油在国内应用发展

中国是一个缺油、少气、相对富煤的国家,富煤为生产醇醚燃料提供保证。

而国家能源战略也不完全是市场行为,煤基醇醚的推广在国家的定位、导向、规范、激励以及投入是不可缺少的。

“六五”期间,国家曾组织开展了甲醇掺烧汽油的研究、示范工作,并在山西省进行了试验。

“七五”期间,进行了高比例甲醇掺烧的试验研究;此后,这项研究也不曾间断。

目前,山西省已能够批量生产甲醇汽车发动机和甲醇汽油,陕西省颁布了甲醇汽油及车用燃料甲醇地方标准,四川、内蒙古等地也在小范围内开始试点。

2001年第13届国际醇燃料会议在北京召开,中科院研究员潘奎润教授任国际组委会主席。

2001年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一份《关于发展甲醇燃料有关情况的报告》上批示:

“要抓紧制定质量标准、使用规范、规划,改造一批6~20万吨中型化肥厂,使用银行贷款。

目前化肥厂能力过剩,有利于结构调整。

2002年3月24日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车用乙醇汽油使用试点方案》和《车用乙醇汽油使用试点工作实施细则》。

2002年9月28日,北京市市长刘淇在一封建议北京推广甲醇燃料的信上批示:

“研究试用方案”。

2003年1月25~27日,国家经贸委由两位司长带队,组织两院院士和教授共15位专家赴山西考察作出定论,大家关心的甲醇作为燃料具有的腐蚀性、溶胀性、防冻性、环保性和有毒性等问题都可以通过控制得到解决,具备了推广条件,对于国家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应付可能发生的能源封锁及突发事件,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

2003年5月26日,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战略研究正式启动,温家宝总理听取汇报,明确指出要打破部门、地方界限,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制定油气资源节约和替代等有关政策措施。

2003年起国家科技部、商务部将“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装置”、“生物质气化装置”列入《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新能源与高效节能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4年底,已获批准新建、扩建的甲醇装置达1000万吨以上,已建成投产的有100万吨以上。

2004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规定:

国家支持研究开发醇燃料、混合燃料等新型车用燃料,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开发生产新型燃料汽车。

2004年7月国务院批准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明确指出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为打破行业垄断提供了法律依据。

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历时一年制定的《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全面启动,将“具备依靠以煤为原料建设大型甲醇、二甲醚、醋酸的技术能力”及“开发燃料油、煤制醇醚燃料高效添加剂技术”、“提高节油率8%以上,改善燃烧和尾气排放,综合成本保持基本不变”皆列入其中。

2004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一份“关于两大石油集团垄断控制油源导致民企无法生存”的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

抓紧时间进行石油体制改革。

2004年11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醇醚燃料专业委员会,即中国石油产化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上报的《发展煤基醇醚燃料是我国替代石油的根本出路》一文作了专门批示,指示将这一方略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此前,国务委员曾培炎。

陈致立副总理,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政协常委李勇武,中国工程院院士。

青华大学教授倪维斗等,也曾作过专门批示,肯定了这一方向。

2004年11月26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先生在“2004年中国能源投资论坛”上宣布“能源领域企业不戴国企帽子”。

徐锭明介绍说,在我国的能源规划中,已经把一些原来只打上国有企业“标签”的字眼去掉了。

这意味着,只要有条件的企业都应许进入能源领域。

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成品油零售市场已对外全面开放,同日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CCPI)在人民大会堂宣告成立。

依据国家发改委的指示精神,CCPI正牵头起草一个关于现行石油产业政策以及地方政策中阻碍和限制民营油气企业生存、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报告,以此来加快推动当前中国能源体制改革。

2004年12月16日,在国务院有关部委以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山西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由十几家企、事业单位联合发起组建的“全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山西华顿实业有限公司等72家成为首批会员单位。

2005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40号令,将醇醚燃料生产列入国家鼓励类发展产业。

2006年七月,国家发改委连同八部委,在《“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中进一明确甲醇汽油作为替代能源的发展,联合发出在我国能源领域具有里程碑性质的1457号文件,就“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首次明确提出“发展醇醚燃料代油,……推广大比例甲醇催化燃烧技术和醇醚燃料尾气净化技术”。

2006年11月20日,国务院今天召开会议研究发展替代能源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主持会议。

他强调,发展替代能源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科研开发,加快产业化步伐,完善政策和机制,扎实推进煤基替代能源和生物质替代能源工作。

2006年12月5日,胡锦涛同志在何光远、王茂林等7位同志呈报的“关于推广煤基醇醚燃料以替代汽油、柴油的建议”上批示,请发改委对替代能源问题进行科学论证,从总体上提出开发方向和重点,并列入“十一五”规划。

2006年11月20日,国务院研究发展替代能源会议又作出了“肯定甲醇燃料,放开市场准入”的重大决策(详见2006年11月22日《中国化工报》一版头条)。

在市场预期的推动下,拥有煤和天然气的地区掀起了甲醇项目建设热潮。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中国甲醇现有生产能力500万吨年,在建和拟建的规模约1500吨年,预计到2010年甲醇产能将达到2000万吨年左右,其中大部分产能将用于甲醇汽油。

2.4.3关于各地甲醇燃料发展情况

(1)山西省。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最多的省份,在朱总理2001年批示后,他们闻风而动,于6月24日专门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加快燃料甲醇和甲醇汽车产业化步伐”。

并成立了以省长刘振华为组长、常务副省长王显政和人大副主任彭致圭为副组长的“山西省燃料甲醇、甲醇汽车领导组。

”接着,经过大力宣讲和精心筹划,制订了《建设国家燃料甲醇生产基地、国家甲醇汽车产业化示范地区的工作方案》,该方案计划,在2003年,甲醇发动机年产量达到14000台;2006年,甲醇的年产量达到380万吨,甲醇汽油年调配量达到150万吨,甲醇发动机年产量达到50000台。

到2010年,甲醇的年产量和甲醇汽油的年调配量均达到1000万吨。

2002年10月19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54号文,发出了“关于车用甲醇汽油产业化试点工作的通知”;2002年10月25日,山西省醇汽办出台了“太原等四城市车用甲醇汽油产业化试点工作方案和宣传提纲”;2002年12月4日,山西省16个厅局共同颁发了“关于加快我省燃料甲醇和甲醇汽车产业化示范推广的若干措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山西省车用甲醇汽油和车用甲醇燃料的两个地方标准(db14t92—2002和db14t93—2002)。

山西省由政府组织开发和推广,统观全局、高瞻远瞩,周到细致,在方针政策和采取措施、制定地方标准等方面,处处为有关企业和用户提供方便,保驾护航,使得山西省有关甲醇推广使用工作比国内其它地方超前许多,为我国的甲醇替代能源开发和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2)北京市。

自从争取到承办2008年奥运会以来,北京市就在考察车用清洁能源问题。

2002年4月22日,方德巍、候杰、潘奎润等一批多年从事甲醇燃料研究的科学家,向刘琪市长提出了“关于在首都推行清洁能源的建议”,刘琪同志立即批示,要求研究试用方案。

市政府随即出台了“关于在首都使用清洁甲醇合燃料的试点工作方案”。

在组织领导上,市政府成立了“北京市清洁甲醇能源及甲醇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由孟学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各有关委局和部门全部参加。

方案还提出了具体的“使用试点安排和方法步骤”。

北京把推广应用甲醇清洁燃料与“绿色奥运”挂勾,志在必得。

北京作为我们国家的首都,其示范意义尤为突出,预计最晚在2008年以后,其它直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都会仿效北京使用清洁车用甲醇燃料。

(3)河南省。

河南省甲醇汽柴油新产业迅速兴起,近年来迅速建成投产的甲醇生产厂,都是一片兴旺景象,满负荷生产,高价出售,产品依然供不应求。

仅濮阳、安阳、新乡、新郑、尉氏、平顶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