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70278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docx

上海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30篇

六上课外文言文30篇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9分

(苏秦)潦倒而归。

妻不下絍①,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

苏秦乃叹曰:

“此皆秦之罪也!

”乃发愤读书,曰:

“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②自刺其股③,血流至足。

后卒④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

(根据《战国策》改写)

【注释】①絍(rèn):

织布帛的纱缕。

②锥(zhuī):

一头尖锐,可扎窟窿的工具。

③股:

大腿。

④卒:

最后。

11.解释加点字:

(2分)

(1)引锥自刺其股()

(2)血流至足()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怎么有游说君主却不能够得到的人呢

B.怎么有让君王感到高兴却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

C.哪里有游说君主却不能够成功的道理呢

D.哪里有对别人家的主子讲话却不能够成功的道理呢

13.苏秦“发愤读书”的具体表现是“

”。

(2分)

14.苏秦从“潦倒而归”到“佩六国相印”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发(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9分)

11.(2分)

(1)取过来,拿出(1分)

(2)脚(1分)

12.(2分)C

13.(2分)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4.(3分,意近即可)

学习要勤奋刻苦,才能学有所成。

想获得巨大的成功,就要下定决心,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不要怕暂时的失利,只有付出艰苦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面对生活的挫折或人生的困境,要勇于自省,下定决心,发奋图强,百折不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6分)

杀驼破瓮①

昔有一人,于瓮中盛谷。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

既②得不出,其人以为忧。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

“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③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注释】①瓮:

一种口小腹大的盛器②既:

已经③用:

采纳

11.对“既得不出,其人以为忧”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那个人已经不能让骆驼的头出来了,就为此事发愁。

B.骆驼的头既然不能出来,那个人就认为是忧愁。

C.骆驼的头已经出不来了,那个人就为此事发愁。

D.那个人既然不能让骆驼的头出来,就很发愁。

12.文中写养驼人是“痴人”,他的“痴”具体体现在“”。

(2分)

13.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的启示是。

(2分)

.既杀驼,而复破瓮13.不要盲目听信他人的意见,要有自己的主见。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完成11—13题(8分)

张溥幼嗜学。

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1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

(1)(张)溥幼嗜学()

A讨厌B爱好

C害怕D关心

(2)如是者六七始已()

A这样B确实

C对的D是否

12、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翻译。

(2分)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A冬天手皮肤干裂,白天在热水里洗几遍。

B冬天手皮肤干裂,每天在汤水里洗几遍。

C冬天手皮肤干裂,每天在热水里洗几遍。

D冬天手皮肤干裂,每天在烫水里洗几遍。

13、你认为张溥成功的秘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4分)⑴B⑵A

12、(2分)C

13、(2分)勤奋刻苦、持之以恒

(四)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

(8分)

枭将东徙

枭①逢鸠②。

鸠曰:

“子将安之”枭曰:

“我将东徙。

”鸠曰:

“何故”枭曰:

“乡人皆恶我鸣。

以故东徙。

”鸠曰:

“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注释】①枭:

猫头鹰。

②鸠:

斑鸠。

6.解释文中加点字(2分)

⑴、子将安之()⑵、以故东徙。

()

7.解释划线句子

(2分)

8.理解:

枭将东徙的原因是(2分)

9.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2分)

6、哪里原因(缘故)(2分)

7、(如果你)不能更改你的叫声,(即使你)向东搬迁,(人们)仍然厌恶你的叫声。

(2分)

8、乡人皆恶我鸣(或翻译此句)(2分)

9、(对待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要从根本上加以改正,不能像猫头鹰搬家那样,回避矛盾,这样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要知错就改,不能逃避)(要积极的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能逃避)

答到以上一点都能得满分(2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8分)

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

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

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

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

猪主怪其不还,寻之。

见而欲笞之。

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

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

①承宫樵薪:

承宫:

东汉人。

樵薪:

砍柴。

②琅琊:

古郡名③门下生:

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执苦:

干苦活。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2分)

见诸生讲诵,好之()B.门下生共禁,乃止()

对文中画线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3分)

猪的主人责怪他还没有回来,走出去找猪。

猪的主人责怪他没有来还猪,走出去找他。

猪的主人为他还没有来感到奇怪,走出去找他。

猪的主人为他没有还猪奇怪,就走出去寻找他。

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希望大家学习承宫的樵薪苦读;

赞扬承宫的樵学苦读的精神;

记载下东汉承宫樵学苦读的史实;

批评猪主的言行,赞扬徐子盛的德行。

11、喜欢停止

12、C

13、B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

(6分)

鼠画逼真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邑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③举轴,则踉跄④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释】①一轴:

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

②物色:

察看;观察。

③逮:

等到。

④踉跄:

跳起来。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

⑴东安一士人善画()⑵令怪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1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作的精美逼真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

11.

(1)善于,擅长。

(2)认为……奇怪,感到奇怪。

(2分)

12.到这时县令才知道这幅画(画得)是很逼真的。

(是:

这时。

始:

才。

)(2分)

13.县令屡次挂这幅画,画都被家中的猫弄得掉落在地(1分);用这幅画试其他猫,其他猫都会跳起来追画上的老鼠。

(通过猫得的反应侧面表现画的精美逼真)(1分)

㈡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8分)

农妇与鹜

昔皖南有一农妇A,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

熟视之,乃鹜也。

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B。

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

临去,频频颔之,似谢。

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C,且日产蛋甚多。

妇不忍市之D,即孵,得雏成群。

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注释】①皖(wǎn)南:

安徽长江以南地区。

②鹜(wù):

野鸭子。

11.与“熟视之”中“之”的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2分)

A妇就之B妇奉之归C治之旬日D盖创鹜之报也

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从前安徽南部有一个农妇。

B.(农妇)怀疑它是受伤了。

C.有几十只野鸭子来农妇园里栖息。

D.农妇不忍心到集市上去。

13.直接体现农妇精心救治鹜的句子是“”。

(2分)(用原文语言回答)

14.本故事给你的启示是。

(2分)

㈡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8分)

11.2分D12.2分D13.2分治之旬日(1分有冗余信息,如,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

)14.2分从农妇角度:

有付出就有回报;人为善终有善报或从鹜的角度:

要知恩图报;要心存感恩。

(三)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13分)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

“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长(zhng)百兽:

掌管百兽。

8.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天帝使我长百兽”中“使”的意思:

               

“子以我为不信”中“信”的意思: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的含义。

(1)子无敢食我也!

                                                                

(2)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0.为什么“兽见之皆走”

                                                                

11.“狐假虎威”是个成语,读完全文后,请谈谈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

字数:

30字左右。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15分)

8.派,派遣;诚实,真实(各1分,共2分)

9.

(1)你是不敢吃我的。

(2分)

(2)老虎不知道百兽(野兽们)是畏惧(害怕)自己才逃跑的,还以为是畏惧(害怕)狐狸呢。

(3分)

10.因为百兽看见狐狸后面紧跟着老虎。

(2分)

11.能基本说清成语的意思即可。

(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4—15题(6分)

闵子骞①兄弟二人,母死,其父更娶,复有二子。

子骞为其父御②车,失辔③;父持其手,衣甚单。

父则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衣甚厚温。

即谓其妇曰:

“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去无留。

”子骞前曰:

“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

”其父默然。

注:

①闵子骞:

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古代著名的孝子。

②御:

驾驶(马车)。

③失辔:

缰绳从手里掉下来。

14、解释加点的词语

(1)父则归()

(2)母去四子寒()

15、闵子骞挽留后母的理由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从中可以看出闵子骞的品质。

(四)阅读下文,完成14—15题(6分)

14.(2分)

(1)、归来、回来,回家

(2)离开

15.(2分)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

(2分)爱护兄弟,顾全大局

(五)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6分)

阮瞻无竞

阮瞻①字千里。

读书不甚研求,而默识其要,遇理而辩。

善弹琴,人闻其能,多往求听,不问贵贱长幼,皆为弹之。

瞻尝群行,冒热渴甚,逆旅②有井,众人竞趋之,瞻独逡巡③在后,须饮者毕乃进,其无竞如此。

【注释】①阮瞻:

晋朝人。

②逆旅:

旅店。

③逡巡:

行动迟缓。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善弹琴()

(2)瞻尝群行()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众人竞趋之,瞻独逡巡在后。

13.结合全文和题目,可以看出阮瞻是一个性情温和、_______的人。

(2分)

(五)

11.善于、擅长走

12.很多人争着奔向水井,阮瞻一人慢慢地走在后面。

13.谦让不争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7分)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

“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老父:

老人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

分)

(1)不可入

(2)俄有老父至

12、翻译句子(3分)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

13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分)

进入来到

鲁国有一个拿着长长竹竿要进入城内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思维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

或即做事不能死板,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6题(7分)

A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③迎拜。

伋问:

“儿曹何自远来”对曰:

“闻使君到,B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④,诸儿问:

“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⑤,C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恐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⑥,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注释】①行部:

巡视州郡。

②西河美稷:

地名。

③次:

停留。

④讫:

完毕。

⑤别驾从事:

部下官吏。

⑥野亭:

郊野外的亭子。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义。

(2分)

(1)及事讫()

(2)先期一日()

15.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2分)

A.郭伋刚到任时巡视州郡。

B.(我们)高兴,所以来欢迎。

C.计算日程,告诉了郭汲。

郭伋“遂止野亭,候期乃入”的原因是(用原文的话回答),这表现了郭伋是一个亲切和蔼、喜爱儿童和的人。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6题(7分)

14.

(1)等到(1分)

(2)约会(约定日期)(1分)

15.C.(2分)16.恐违信于诸儿(1分)讲信用(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0—22题:

(7分)

塞翁失马

近塞上①之人有善术②者,马无故亡而入胡③。

人皆吊④之,其父曰:

“此何遽⑤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⑥。

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出自《淮南子·人间训》)

注释:

(1)塞上:

这里指长城一带。

(2)术:

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

(3)胡:

古北方少数民族

(4)吊:

对其不幸表示安慰,慰问。

(5)遽:

通“讵”,就。

(6)髀[bì]:

大腿。

20、解释加点字:

(2分)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2)其子好骑

21、翻译文中划线句(3分)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22、本文寓意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能人云亦云,做人要有主见。

B.对待任何事物都要辩证地看,好坏、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要有长远的眼光和打算。

D.不要贪生怕死,要敢于抗击外敌的入侵。

20、(2分)

(1)善于、擅长

(2)喜欢

21、这个人惟独因为瘸脚的原因,父亲和儿子相保全(此、以、故、保)

22、B(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8分)

宣王好射

齐宣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

其实所用,不过三石①。

以示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②而止,皆日:

“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悦之。

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注】①石,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

②关:

同“弯”,指拉满弓。

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齐宣王好射

(2)中关而止

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不是大王所能够使用的吗B.莫非只有大王能够正确使用

C.难道大王不能使用这张弓吗D.除了大王还有谁能用这张弓

13.齐大臣都说“此不下九石”,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4.齐宣王之“悲”在于

(1)

(2)(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8分)

11、

(1)喜欢、爱好(1分)

(2)停止(1分)

12、D(2分)

13、齐宣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2分)

14、

(1)被身边大臣所阿谀奉承、欺骗(1分)

(2)自己没有自知之明(1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9——11题(7分)

欧阳询①观古碑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②。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③,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注释】①欧阳询:

唐朝初年著名书法家,他的字世称“欧体”。

②索靖:

西晋著名书法家。

③布裘:

布,铺。

裘,皮衣。

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2分)

(1)数百步复反()

(2)及疲()

10.下列选项中对划线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询于是就住在石碑的旁边,三天后正要离开。

B.欧阳询于是在石碑的旁边的住宿的地方,三天后才离开。

C.欧阳询于是就住在石碑的旁边,三天后才离开。

D.欧阳询于是在石碑的旁边的住宿的地方,三天后正要离开。

11.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得知,欧阳询能成为书法家的重要原因是___。

(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7分)

9.(2分)

(1)同“返”,返回

(2)等到

10.(3分)C

11.(2分)博采众长,认真学习、借鉴他人的所长。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二),完成14—16题(8分)

(二)齐人攫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适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因①攫②(jué)其金而去。

吏捕而束缚之,问曰: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曰:

“不见人,徒见金耳。

注释①因:

趁机。

②攫:

原指鸟用爪抓取,这里引申为夺取。

14、解释加点字:

(共4分)

(1)、清旦衣冠而之市()

(2)、因攫其金而去()

15、翻译句子(2分)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齐人夺取金子的时候卖金的地方没有人。

C.齐人捡到了金子。

B.齐人是一个利欲薰心,见钱眼开的人。

D.齐人是盲人。

14、到……去(2分)离开(2分)(共4分)

15、人都在那里呢,你为什么还要抢夺人家的金子(2分)

16、B(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8分)

韩娥善歌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①,鬻歌假食。

既去,而余音绕梁欐②,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过逆旅③,逆旅人辱之。

韩娥因曼声④哀哭;一里⑤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

韩娥还,复为曼声长歌。

一里老幼,喜跃抃⑥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

注释:

①雍门:

齐国的一座城门。

②欐(lì):

中梁。

③逆旅:

客栈。

④曼声:

拖长声调。

⑤里:

乡里。

⑥抃(biàn):

拍掌。

11.解释加点字(4分)

①韩娥善歌善:

②韩娥还还:

12.翻译句子(2分)

左右以其人弗去。

13.出自本文的成语是。

(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8分)

11、①善于、擅长(2分)②返回(2分)

12、左右的人认为她没有离开。

(2分)

1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2分)

(苏秦)潦倒而归。

妻不下絍①,嫂不为炊,父母不以为子。

苏秦乃叹曰:

“此皆秦之罪也!

”乃发愤读书,曰:

“安有说人主而不得者乎”读书欲睡,引锥②自刺其股③,血流至足。

后卒④合齐、楚、燕、赵、魏、韩抗秦,佩六国相印。

(根据《战国策》改写)

【注释】①絍(rèn):

织布帛的纱缕。

②锥(zhuī):

一头尖锐,可扎窟窿的工具。

③股:

大腿。

④卒:

最后。

11.解释加点字:

(2分)

(1)引锥自刺其股()

(2)血流至足()

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怎么有游说君主却不能够得到的人呢

B.怎么有让君王感到高兴却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

C.哪里有游说君主却不能够成功的道理呢

D.哪里有对别人家的主子讲话却不能够成功的道理呢

13.苏秦“发愤读书”的具体表现是“”。

(2分)

14.苏秦从“潦倒而归”到“佩六国相印”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发(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9分)

11.(2分)

(1)取过来,拿出(1分)

(2)脚(1分)

12.(2分)C

13.(2分)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14.(3分,意近即可)

学习要勤奋刻苦,才能学有所成。

想获得巨大的成功,就要下定决心,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不要怕暂时的失利,只有付出艰苦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面对生活的挫折或人生的困境,要勇于自省,下定决心,发奋图强,百折不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阅读下文,完成8-11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上文是出自《韩非子》的一个故事,后人称其为《》。

我们在本册书里还学到了同样出自《韩非子》的故事,请写出两个:

《》《》

解释加粗字含义

吾矛之利()其人弗能应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卖矛和盾的楚国人给我们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自相矛盾《郑人买履》《滥竽充数》

9.锋利回答

10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11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触,产生矛盾。

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6分)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①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

饯于郊衢,抚节②悲歌,声震林木,响遏③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

终身不敢言归。

【注】①讴,唱歌。

②抚节:

打着节拍。

③遏:

阻止。

文中表现秦青歌唱艺术高超的句子是。

(2分)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穷”和“尽”是近义词,“止”和“遏”则不是。

B.“自谓尽之”解释为:

薛谭自言自语地说完了话。

C.“遂辞归”写出了薛谭学到本领后得意忘形的样子。

D.“谢”反映了薛谭的惭愧,故他“终身不敢言归”。

阅读本文后,你获得的启示是(2分)

13、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14、D

15、①有本领,要为人谦虚;②要知错就改;③学无止境

(三)阅读下文,完成9—12题(8分)

孟子①少时,诵,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②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諠③也,呼而问之:

“何为中止”对曰:

“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注:

①孟子:

孟轲,战国时人,儒学继承和发扬光大者,世称“亚圣”。

②辍(chuò)然:

(突然)停止的样子。

③諠(xuān):

(因分心而)遗忘。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乃复进()

(2)其母引刀裂其织()

10.下列对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孟子)对(他母亲)说:

“(刚才)有所遗忘,(后来)复习一下想起来了。

B、(孟子)回答说:

“(刚才)有所遗忘,(后来)又记起来了。

C、(孟子)对(他母亲)说:

“(刚才)有所遗忘,(后来)又记起来了。

D、(孟子)回答说:

“(刚才)有所遗忘,(后来)复习一下想起来了。

11.文中孟母以“”这一行为告诫孟子(用文中语句回答)。

(2分)

1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2分)

A、学习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B、只有不分心,才能织完一整匹布。

C、学习要懂得及时复习,才能不遗忘。

D、做事稍微分心一下也能成就事业。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8分)

9.

(1)又

(2)拿起(每空1分)

10.(2分)B

11.(2分)引刀裂其织

12.(2分)A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9分)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医曰:

“矢镞①有毒,毒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