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efle高分经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70642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oefle高分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toefle高分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toefle高分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toefle高分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toefle高分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toefle高分经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toefle高分经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toefle高分经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toefle高分经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toefle高分经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toefle高分经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toefle高分经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toefle高分经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toefle高分经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oefle高分经验.docx

《toefle高分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oefle高分经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toefle高分经验.docx

toefle高分经验

[5.31托福报分]29+30+28+29=116加了录音

本帖最后由katz于2009-6-1900:

07编辑

刚才版主hyacinth帮忙加上了附件,是我还原当时口试的第一二题的录音。

在内容上基本上和当时说的一样,不过肯定要溜那么一点了呵呵。

------------------------------------------

阅读29+听力30+口语28+写作29=116

早上查分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啊真没想到

和同一天考的朋友交流过都说这一次考试难度挺大

最可怕的是我貌似阅读和听力都遇到了加试?

(这可能吗?

还是我记错了?

…………)

在寒假的时候在太傻寄托下载了很多资料

电子书巴朗模考软件等等

不过一直没看后来证明这些资料帮了我很大忙

要不就真的什么资料都来不及准备了

还买了og和delta,做了og的阅读和听力,觉得成绩还行,就潜意识下认为托福的阅读和听力都很简单(实际上不是啊!

寒假过后一直没有碰托福

五月中旬开始准备发现时间不多了慌了

赶紧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

先用一天多的时间认认真真、仔仔细细把og琢磨了一遍

有什么题型什么题型采用什么策略等等

我觉得彻底吧og吃透是最最重要的

任何号称和真题难度有多接近的模考都比不上og因为og能告诉你ets的出题方法和思路

特别是写作范文

尤其是对于那些临急抱佛脚的同学

(例如综合写作我先做的巴朗的,那叫一个bt,根本不是三个观点一一对应的。

恐慌了好一阵子,后来才琢磨出来原来og和真题都是标准的一一对应关系,心材定下来点)

把og弄懂之后,开始单项

先弄写作。

我把先前网上收集的各种范文啊、例句啊收集汇编成了自己的一本所谓“写作宝典”,其实也就是写几套自己独有的模版和总结些自以为能出彩的特殊句型和短语词汇(例如becharacterized啊、beawareofthefact/valuethat....)什么的。

另外试着同义转换。

比如说“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很多新事物不断产生”就可以说:

itisuncommontoseenowadaysthat...

Revoluntioninpublictransporthasmadeitpossibleforpeopleto...

china'sboomingeconomyhasdramaticallyimprovedourlivingstandards;consequently...

例子很多不一一举了。

刚才所说的“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很多新事物不断产生”其实是一个万能套句

其他的套句诸如“XXX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讨论””XXX变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等等都可以试着用不同的句型表述

如此一来就有很多很多富有变化的私家模版了……

综合写作背诵下固定的反驳/赞成的句式大概就没什么问题了。

后来就背自己的“宝典”。

几天后我拿到了一本新东方流传出来的李笑来写的托福讲义

觉得挺好又把他的范文的精华吸收到自己的宝典里去了……

另外大家特别是准备时间很紧张的同学掐着表练笔的时间一定不能省啊

我就是吃亏了上场了才知道时间不够用花了六分钟构思

只剩下二十分钟多一点打字了

最后一段都没来得及写幸好我的分论点写得还算比较丰满不太需要一个总结段去自圆其说

要不真的惨了

另外写作切记要审题-_-

我乍一看题目以为是”你认为今天的人们和二十年前相比用更少的时间做饭了吗?

害得我还花了两分钟想怎么对比下改革开放二十年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光辉成就

但实际上是对比今天和二十年后

差一点就写跑了

最后只得写了一篇有点像科幻的文章……瞎掰

----------------------------------------------------------------------

发现要写的好多………………就先写一点关于写作的心得体会吧,都是个人的一点浅见  

望指正~

-----------------

2009.5.31日托福口语

第一题:

What'sthemostimportantqualityofagoodneighbourshouldhave?

Describespecificreasonstosupportyouridea.

第二题:

Somepeopleprefertowatchentertainmenttvprogramswhileothersprefertowatcheducationalprograms,whichdo

  youprefer?

why?

口语28+写作30:

喜出望外之后的经验总结:

口语28+写作30:

喜出望外之后的经验总结:

2月16号成绩:

阅读28听力27口语28写作30  总分113

看到成绩的时候呆了一下,大脑一阵空白之后就是狂喜。

说实话考完后的感觉不是很好,因为阅读的状态不如平时,在好几个题目上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停顿和犹豫不决,而写作的时候更是有点疲倦和不支的感觉,匆匆忙忙在最后一分钟才把结尾写完。

因此这个成绩对我就像梦幻一般。

平静下来觉得我的准备之路有一些东西是可以和大家分享的,于是动笔。

阅读:

我进去的时候比较早,于是阅读的时候受到了进出的人的干扰。

一阵时间后才得以完全集中起来进入状态,但是代价就是我第一篇文章在做的时候对很多题目都不确定,也有点影响了我下面的心情。

结果果然阅读不是太好。

在开始保持稳定的心情和集中的注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将对下面的做题的心情产生影响

听力。

听力的难度是和OG差不多,记笔记的时间也很充裕。

听完之后能够对内容有框价的理解。

但是不得不说有些题目的答案设置有迷惑性,让人难以抉择,尤其是语气和问话的目的。

我碰到了听力加试(ID卡和神经冲动的传递和浪漫主义发展)考完后觉得听力应该是最好的但是却恰恰相反。

看来听懂了也不一定会全对。

关于听力有几个网站我认为很有用,一个就是scientificamerican(http;//secondsscience,还有sciencetalk很有听力价值,ST每个episode

有30分钟,有2-3个对话组成,每个对话10-20分钟不等。

对话的内容是主要科学研究方面的进展,与toefl的学术演讲接近。

ST在时间的长度和越快于toefl的语速很利于提高学术演讲的适应和理解。

当时我一般听2个ST,也就是将近1小时,然后休息一下再听一个ST。

与之类似的听力还有sciencemagzine的sciencepodcast,(http:

//www.sciencemag.org/multimedia/podcast)也是一个episode30分钟。

坚持每天连听1-2小时同时作笔记能根本听高听lecture的能力。

那时就会觉得toefl学术部分不难了。

还有普特英语听力网站也有很多材料可以做为听腻了学术听力的调剂

口语

口语分我绝对没想过能拿28分。

回想起来觉得可能我的高分与以下几点有关。

口语基础:

语音语调是英语的外表,人靠衣装,口语靠语音装。

清晰而舒服的发音能给考官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

这一点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而是靠日基月累。

我的语音基础算是不错,大学校英语演讲比赛拿过一等奖。

在准备toefl的时间内我几乎每天在学校英语角拿着mp3在跟读,模仿语音,每天大概一小时,每段模仿跟读至能听上句说下去为止。

当然,这并不是说语音的重要性是压倒性的或者一定要多么地道优美,但发音清晰是值得我们去努力追求的。

这里推荐大家充分利用每次的toefl听力中的校园对话部分,因为速度适宜又生活化,很适合跟读来提高发音和语调。

还有就是reader'sdigest网站的podcast(

备考准备:

Part1的准备题料的转化在很多帖子里已经详尽地讨论过了,在此我也不多说了。

这里只介绍一个准备段子的小tip.很多人或许对段子的准备很苦恼,觉得自己写得不好而且要花很多时间写。

我当时就是本着懒人的心理用乾坤大挪移法准备的。

这个网站是我几乎全部的地点题,文化活动题的来源。

这个介绍香港的网站上有很多短小但撰写优美的介绍性文章,包括风土人情,传统节日与文化,观光景点,饮食等等,均可以稍加修改就用来应付口语第一题了。

Part2

这一部分的准备很无心插柳,但颇有成果。

当时有一个要考雅思的学姐找我来练口语,于是我们每天见面一个多小时进行口语对话。

后来我把OG的作文题库的题目带来用于口语的讨论,这样就很模拟了part2的考察方式。

通过20多天的连续训练,明显能感觉到对part2的回答思路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培养并维持了语感。

因此我建议大家有条件的找口语搭档就用作文题库进行训练,而不是泛泛得谈天气爱好什么的,那样一点针对性也没有无法对症下药。

没办法找到的就用新浪UC的口语聊天室来找一个排挡。

Part3-6

提高复述能力毫无疑问有助于这部分的高分。

当时我是尽可能地练完听力就地取材就对听力材料进行附属。

Scientificamerican60secondsscience个人认为用于训练复述的价值是大于听力的。

其次就是上面提到的rdreadout-loudpodcast.再有每次做综合写作的听力也可以用来复述。

一物多用嘛

写作

满分很惊人,我很无语。

我是在参加过GRE作文后进行的托福,所以写作能力在GRE后有了很大提高,思路的打开也不成问题。

但是我当天考试到作文的时候已经没什么力气了,写独立写作的时候把GRE的套路什么的全部抛到脑后了,写的结构有点unconventional.就是开头加两支持观点加结尾,无让步段,只是在开头有一句让步。

写第一个支持观点的段落是递进的推理直到段尾才点出中心句。

而且全文无例子而是全部在说理。

因此考完后还很担心不知道会怎样。

事实证明模版不是不可或缺的,只要条理清楚连贯有理就可以了。

结尾了,无他,努力不一定能收获回报,但回报一定来自努力

回报寄托,我的一个月IBT备考之旅

先报分吧,4.10考的,29+26+22+25=102

一个低空飞过的分,对于寄托的各位牛牛来说可能看不上眼,不过今早上刷出来的时候居然肤浅的热泪盈眶了。

回想起之前一个月的付出与汗水,回想起在宁大考场的极品遭遇,这个分数对我来说已是弥足珍贵了。

先说说我的备考历程吧。

我的水平不算高,四六级都是600不到,且从大三开始就几乎没碰过英语,刚开始上手的时候被打击的体无完肤啊,真觉得能考100+的那都是神人。

不过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一个月之后当我也最终站到托福的考场,其实觉得IBT也就那么回事,你付出了,你刻苦了,你就可以去调戏ETS了~~

我用的备考资料几乎都是从寄托上下的,在这里强烈庆幸没有去新东方报道,省下那些钱打印资料了~用的大致有OG,TPO全15套,文勇阅读scientificAmerican60s’science,高分120和Barron。

先从阅读开始吧,阅读我是真真没有想过能考那么高的,刚开始做文勇真题的时候,每篇都要错3,4个啊,把我打击的~~后来发现要提高阅读首先的就是提高词汇量和长句阅读能力,于是着手开始背托福单词,每天200个吧,那时候觉得真难背啊,现在背红宝书才觉得T的单词真是纯洁的一塌糊涂。

然后长句阅读,这个强烈大家去看高分120的阅读,虽然第一次做的时候我几乎晕死过去,那个长句把我绕的脑子都弯了。

但是多做几次之后回头做TPO那真是倍感亲切,错题率刷刷的就下来了~~然后在最后一周背完单词,看完长句之后重新做TPO,最多一次也就错了4个,于是我深刻的领悟到阅读是一个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没有捷径可以走,多背多做就是王道!

听力是曾经令我最头痛的一环,TPO一套狂错个10题是常有的事,在网上看到很多人推荐听写的方法,不过由于时间紧张,我就把计划改为了每天听两篇scientificscience,重点在于理解和记关键词。

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有效的,曾经我的笔记可谓毫无章法,记了等于没记,但是SS让我让我找到了记笔记的诀窍,SS的语速是如此之快以至于你必须要在短时间内抓住关键词汇,即所谓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然后同时我每天都做一套高分120和Barron的听力,高分120比较接近于真题,强烈建议考前一周听,而我最感激的Barron听力,因为它的变态长度,使我在考IBT时遇到听力加试也没有觉得烦躁,是Barron练就了那个有耐心的我啊~~事实上Barron的价值仅在于它的文章难度和长度,题目几乎不用去深究,当然练练笔记也是不错的。

听力同样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使你刚上手时发觉每篇都要错2,3个也没关系,当你挑战过SS,Barron,在回头来做TPO,相信你会和我一样惊奇的发觉不是一篇TPO而是整套TPO你只错了2,3个,当然了随着IBT听力难度的逐年提升,它的变态程度已经向Barron靠拢了,基本上TPO15是我认为和我考试时做的听力难度最相似的,都是出现了5篇中难+1篇巨难,那篇TPO15巨难我错了4个,估计这次听力不高也是那篇巨难错的多原因吧~~

而后是口语,口语我这个分数没有发言权啊,不过拿了4个fair真是出乎了我的预料。

在考场讲的时候第一题由于讲的太快空了10秒,后面3,4又由于讲得太多没有讲完。

考完之后我强烈感觉我的ibt要毁在口语上了,所以这分数出来我真是太感激ETS,其实他们是好人来的。

Anyway,口语我基本就一直在准备1,2题了,后面4题到最后几天才做了几套TPO练习。

总之准备一套适合自己的模板还是必要的,总结起来就是起码要有一个熟人,一个偶像,一本书,一个爱好,一个想去的地方。

这个网上都有人总结过了,寄托里应该有建议大家去找找。

然后其他我也没什么建议了,感觉还是靠听力和归纳能力,总之口语这一块我没有发言权啊。

PS:

建议在考场上还是不要偷听,一来会影响你当前考试的发挥,二来你听到的不一定就是要考的。

比如我在考场上听到什么idol什么的,就以为是要讲一个偶像,结果题目出来是问要送什么东西给一个什么人,还好我当时没有对偷听报太大希望,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再然后是作文,综合作文居然被fair了,我考的时候感觉极其良好的啊,还好独立作文是Good不过这总分有点对不起寄托作文小组了。

当时我加了一个作文互改小组,有两周的时间坚持交作业吧,在互改的过程中提高了很多,记得当时有人对我说觉得我的作文和第一天比起来进步了很多,我那个欣慰啊~~不过当时没有控制时间,常常是一写就刹不住车了,导致考场上时间有点紧张,写完后都没来得及检查。

作文我感觉找一个人或者一组人互改是最好的提升途径,最好是抱到牛人的大腿让他帮忙改作文那你成为牛人二代就指日可待了。

然后看满分范文也是必须的,学学别人的亮点句子和例子,学学别人的思考逻辑和提纲,这些都会成为助你提升作文的宝贵财富。

最后谈谈心态问题。

我在极品的宁大考场遭遇了电脑当机事件,幸好不是考试的时候,是拍照的时候,于是我心浮气躁的在那里等了半个小时,等轮到我了那工作人员发现我学生证上没有照片,冷淡地吐出两个字:

去,找。

于是我回头瞄了一眼后面的长队绝望的回去外面找照片了,回来之后又排队排了半个小时,进去的时候人家都开始做听力甚至口语了。

然而在踏进考场的时候我突然觉得神清气爽了,Y的这种极品事件都被我碰上了,ibt悲剧了也不用难过了。

于是我就抱着必死的去调戏ETS的心态去考了,等我做到经典听力加试这种心态更是无限膨胀啊,心想这种加试题我答案早背出来了ETS你还不承认是我在调戏你吗,所以整个过程中我没有紧张也没有大脑空白的情况发生,出了考场就看到外面阳光灿烂祖国大好江山无限美好。

所以希望大家真正进入IBT考场的时候都能抱着一种调戏ETS的心态,而不要被分数和考费的压力压倒了。

这四个小时是多么难得的你与ETS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啊,你要珍惜它解决它为中国人民争一口气啊,别老想着下次还有机会了。

然后强烈建议在考前多背经典加试题,不要多,经典的就行,你会发现当你在考场遇到它们时你的嘴角不自觉漏出一声阴笑,是的,不用怀疑,你终于也和中国人民合力调戏了一把ETS。

以上就是我在8小时/天准备托福考试的一个月时间里的感悟与收获,在此与每一位托友共勉。

这一路我一直很感激寄托的所用同学们,因为你们的存在让我觉得这条路并不孤单绝望。

希望这里的所有人都能走上踏往美利坚合众国的道路,即使它荆棘丛生,崎岖婉转,我相信以我们的智慧与刻苦这些阻碍终不会阻挡我们。

Bestwishestoallofus~~

托福满分听力法----美式逻辑法【希望做过TPO的同学验证效果跟帖讨论】

本帖最后由yoyol0ve于2009-12-1112:

35编辑

  更多关于托福写作,听力问题,请关注本人博客:

  接触托福有很久的时间,而且前前后后考了有6次了,对托福的理解也随着这几次的考试越来越深刻。

我不得不承认iBT是非常成熟的考试,所有第一次在托福中取得90分以上的同学,都是值得表扬的同学。

接下来我要谈的就是关于这项考试他的Listening的应对方法。

【一】真的了解新托福么

    我在论坛潜水很久,看了许多同学关于托福听力的各种经验,以及对TPO的各种讨论,不得不说的是,TPO很有参考价值,但是它的难度还是有浮动TPO2是第二版OG的题目,和TPO7的难度就有不小的差别,也许TPO是ETS不太成熟的考题拿出来作为模拟题重新出现。

这个我会在接下来谈到的。

    新托福有三项涉及到听力,很多老师都高呼,得听力者得天下,我承认他们的说法,但是不赞同对于新托福的讲法,很多著名培训机构的老师都喜欢场景和题型的讲解,这是PBT阶段非常流行的教学法,但是它毕竟不是那么的适合新托福。

    ETS对托福的定义是一个情商的考试,那么就是communicativeskill的考察,我们知道,托福的阅读分细节题,主旨题,句子插入题等等的题型,但是对于一般的考生而言,除了特征非常明显的句子插入和主旨题,谁也没有办法在20分钟的时间内还能回忆到这到底是哪一种题型,这种题型到底对应的哪种技巧,因此,所有的题型在考试面前都显得很无力,这就是ETS得高明之处,托福的目的,就是让考生在极端有限的时间内,作出最准确的判断。

所以我一直认为,了解出题人的思维,是最有效也最直接的取得理想成绩的办法。

【二】什么是美式逻辑法

    这名字是我自己起的--欢迎BS,因为我一直认为美国人的考试有很强的思维模式的痕迹,众所周知,美国人是典型的线性思维,而他们这种思维方式也非常明显的体现在托福考试中。

我们都应该记得,在托福作文中总是有要求说usespecificdetailsandexamplestosupportyouranswer,既然美国人这样要求你,那么他势必也是这么做的。

我们知道,最好的托福作文的模式应该是5段式,也就是

总论点topic

分论1+EG

分论2+EG

分论3+EG

总结段conclusion

那么美国人既然喜欢这样的模式,所以他们不管是说话还是写书,都很喜欢以一种总分,或者是总分总的条理性进行着,对于一般的美国人而言,他们总是遵循着如下思维:

提出问题---------------------------------------总

举例及类比分析问题--------------------------分

得出解决方案解决问题-----------------------分

下结论------------------------------------------总

最后的过程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是不管怎样,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美国人对于托福听说读写四项的命题思路。

美国人总是在作文中要求,usespecificdetailsandexamplestosupportyouridea,那么这种思维更加典型的体现在了托福听力中。

【美式逻辑法与满分听力】

美国人的逻辑很典型的影响了听力考试的命题,众所周知,托福听力事先是看不到题目的,而托福的官方命题组织也强调了,我们不旨在考察考生的记忆能力,而是考察考生对于主旨,结构,说话人态度及目的以及与文章主旨相关的重要细节的考察。

请所有考过试或者做过TPO的同学回忆一下,你们真的认真听Direction了么?

那里面说的很清楚,他们主要考察的是mainidea和supportingdetail那么对于托福考试来说,他考察的内容一定是特殊,而不是一般的地方。

这样来解释的话托福听力考试就变得非常简单了,按照美式思维,一个lecture应该是按着这个结构架构的:

第一部分,主体段,阐述观点

第二部分

分论点1+例子,细节

分论点2+例子,细节

分论点3+例子,细节

第三部分

总结段,对全片观点和说话人的最终态度的点评

那么按照ETS的指导思想,他的题点应该设于:

第一部分,主体段,阐述观点------------------有题:

主旨---whatisthelecturemainlyabout?

觉得这个问题熟悉么?

文章头题必问,一般答案出现在主题句和文章开始前三十秒的位置,如果要听到这个的话,可以focus在以下的这些句型上面:

      today,we'lltalkabout...

      Let'sfocuson...

      Let'slookat...

      We'lldiscuss...

      I'dlikebeginmylecturebyintroducing....

那么童鞋们,你们注意过这些是引出头题的句型么?

一般来说主题词都跟在about,on,at等介词的后面,但是这些是很难分辨到的,所以我建议你们听一个词就是today,一般来说这后面就是主旨题的答案了~

第二部分

分论点1+例子,细节--------------有题,与主旨相关的细节即例子关于整个第二部分就是接下来的题点设置,那么就是关于分论点和supportingdetails的设题

分论点2+例子,细节---------------有题如上那么这一部分想必同学们都见过这种问法whydoestheprofessormention...orHowdoestheprofessorintroduce..

那么我需要说的就是,这里一定要听好哪里是分论点的提出,因为这里会问的就是how,同时听好的supportingdetails的内容大概是什么,这就是关于why的答案了,我们要知道的是prof在说到这个的目的是什么,这里有个小tips就是,听好不断重复的那个词,那个词一般是support的重要内容,因为不断重复的话一定与文章主旨有重要关系

分论点3+例子,细节---------------有题如上

第三部分

总结段,对全片观点和说话人的最终态度的点评-------------有题,对总结推论还记得这里会说的那个题么whatdoestheprofthinkof...

那么就以TPO的songdevelopment为例,PROF开始就反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