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1488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零部件及座椅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汽车座椅行业属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是汽车行业的子行业。

目前由国家发改委承担行业宏观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指导技术改造,以及审批和管理投资项目。

2004年5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按照有利于企业自主发展和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原则,改革政府对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管理制度,实行备案和核准两种方式。

其中,对投资生产汽车零部件的项目实行备案方式,由企业直接报送省级政府投资管理部门备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是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的行业自律组织,下设26个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产业及市场研究、技术标准的起草和制定、产品质量的监督、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行业自律管理等。

公司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成员单位,车身附件委员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支机构)理事单位,浙江省汽车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2、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汽车行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零部件数量多、附加值大等特点,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国家一直重视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行业政策。

2004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并于2009年8月15日进行了修订,提出要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促使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形成专业化、大批量生产和模块化供货能力。

对能为多个独立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配套和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国家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融资以及兼并重组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

2006年12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提出了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自主品牌产品,推进汽车生产企业联合重组,支持零部件工业加快发展,建立产能信息监测制度,指导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完善对国有汽车企业集团的业绩考核内容等多项措施。

2009年3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支持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重点支持关键零部件产业化以及独立公共检测机构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中心建设。

2010年5月26日,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实施细则》,对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汽车,中央财政给予每辆3,000元一次性补贴。

2009年和2010年两年间,国家还曾陆续推出过一系列刺激汽车销售的优惠政策,包括汽车以旧换新、车辆购置税减征、汽车下乡等(目前上述政策已退出),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内汽车的销量。

2010年我国汽车商品的进出口额分别为566.94亿美元和518.37亿美元(数据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因此,其他国家汽车行业政策的变化对我国的汽车行业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其他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汽车支持政策,具体如下:

三、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分类

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汽车分类标准大致相同,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类。

乘用车是指车辆座位少于9座(含驾驶员位),以载客为主要目的的车辆,商用车是指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的客车。

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由于商用车座椅功能简单,附加值低,且因应用范围较窄,一般订单批量比较小,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因此目前公司生产的汽车座椅功能件主要应用于乘用车,行业内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企业亦都选择乘用车市场作为主要方向。

汽车零部件主要包括发动机零件、汽车电器、行走系、转向系、制动系、传动系和车身附件七大部分,本公司所生产的座椅功能件属于车身附件,是汽车的必需零部件,也是汽车的重要安全件。

汽车座椅功能件作为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一个细分领域,其行业特征既符合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具有其特殊性,如主要用于整车配套市场(指新车出厂之前,各个汽车零部件厂商为新车零部件进行配套的市场),很少用于售后维修市场。

四、全球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1、规模庞大的全球汽车及零部件工业

世界汽车工业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其对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各国对其发展都十分重视,目前已成为美、日、德、法等工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在制造业中占有很大比重。

2008年—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汽车产量有所下滑(见下图)。

不过,在亚洲产量增长及北美产销迅速复苏的推动下,2010年全球汽车产量达7,761万辆,较2009年增长25.8%。

从整车及零部件规模对比来看,按照国际汽车产业组织的理论,整车与零部件规模的比例应达到1∶1.7左右,因此,相对于规模巨大的整车产业,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规模将更为庞大。

2、零部件制造企业金字塔结构日益明显,优势企业市场份额渐趋集中

作为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专业化分工日趋细致的背景下,整车制造商由传统的纵向经营、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向精简机构、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转变,行业内形成了整车厂、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二级零部件供应商、三级零部件供应商等多层次分工的金字塔结构。

整车厂处于金字塔顶端;

一级供应商直接为整车厂供应产品,双方之间形成直接的合作关系;

二级供应商通过一级供应商向整车厂供应产品,依此类推,一般来说,层级越低,该层级的供应商数量也就越多,如下图所示: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世界范围内的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在发生着变化。

首先,零部件区域向全球化转变,零部件企业总数大幅减少,逐渐形成多个全球化专业性集团公司;

其次,劳动密集型零部件产品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转移,与大型跨国公司形成层级供应关系。

零部件工业价值链的重新分工和全球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全球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大,极大地提高了零部件工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降低了生产成本,促使零部件企业技术水平和新产品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缩短了新产品的研发周期。

当前,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大型集团化,正在导致金字塔结构中“整车制造商”与“一级供应商”之间的结构先行发生相应的变化,零部件一级供应商的数量不断减少。

随着零部件企业集团化的不断深化,汽车行业甚至可能形成倒金字塔结构:

少数几家企业垄断了某个部件的生产,而提供给多家的整车企业,如同Intel和AMD在CPU领域的寡头垄断,而供货给数以万计的PC品牌商一样。

在国际零部件市场上,博世(Bosch)、德尔福(Delphi)、江森自控(JohnsonControls)、美国李尔集团(Lear)、博泽、本特勒等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已经在各自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垄断优势,控制了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其中江森自控、美国李尔集团分列全球汽车座椅行业的一、二名。

而在中国,也出现了专业化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普遍规模较小。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逐步壮大,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必将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整个行业的重要支撑。

3、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并非整车厂的附属。

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上,虽然品牌、渠道等掌握在整车厂手中,但汽车的关键生产技术和工艺却往往掌握在零部件生产商手中。

零部件生产商在达到整车厂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其自身的技术进步又反向引领整车厂的发展。

技术先进的零部件生产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始参与整车的设计过程,而每一次零部件生产技术的突破都有可能带来整个汽车行业的变革。

汽车零部件行业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在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滞后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国产汽车工业发展。

五、我国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1、产销量全球第一的中国汽车工业

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956-1965年为初创阶段,1965-1981年为成长阶段,1981-1998年为全面发展阶段,1999-现在为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2010年的汽车产量达到1,826.47万辆,居世界第一,领先第二名的日本89.74%。

2010年我国实现汽车产销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32.44%和32.37%,其中乘用车产销1,389.71万辆和1,375.78万辆,同比增长33.83%和33.17%,商用车产销436.76万辆和430.41万辆,同比增长28.19%和29.90%。

2011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为915.60万辆和932.52万辆,同比增长2.48%和3.35%,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704.49万辆和711.03万辆,同比增长5.36%和5.75%,商用车产销分别为211.11万辆和221.50万辆,同比下降6.07%和3.67%。

2、中国汽车产业未来仍有一个较快发展期

影响汽车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国家的宏观经济状况,其次是人们的消费能力和实际消费需求。

按照国际上通行规律,在人均GDP水平达到3,000美元后,一个国家的汽车需求量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时期。

2009年,中国人均GDP约为3,687美元,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机,2008年以来的汽车产销量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

从汽车保有量数据来看,2009年我国乘用车千人保有量33.4辆,与国际平均千人保有量96辆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发达国家千人保有量500辆的饱和水平相比,差距更大。

而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水平,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是一个合理的估计。

此外,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国家对汽车工业的支持态度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

因此,虽然受限于道路与交通等因素,目前部分一线城市出现了限购现象,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预计中国汽车产业仍将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相关机构也比较看好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1年汽车产销增长速度为5%左右(摘自其“2011年6月汽车产销信息发布会通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2011年7月5日《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蓝皮书》发布活动上,认为2011年汽车产业增速放缓,但预计仍有10%左右;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景气上行期,预计2011年全年汽车销量为2,000万辆,同比增加11%(摘自“2011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

商业咨询公司AlixParteners(艾睿铂)2011年6月份发布的《2011年中国汽车行业展望》报告显示,2016年之前,预计中国汽车市场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2%至15%。

此外,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持续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的销量占比持续上升。

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个从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地区,从一、二级城市向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和农村市场逐步转移的过程(注:

一线城市指北京、上海、深圳,二线城市指省会城市或计划单列市等,依次类推),预计未来几年里中国汽车市场的真正机遇将在三、四线城市,以及乡镇和农村市场。

3、自主品牌整车厂实力不断提升,市场份额逐步提高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力较强的自主品牌整车厂,如奇瑞、江淮、吉利、比亚迪等,其中吉利更是走出国门,控股了全球著名车企VOLVO公司。

自主品牌汽车由于价格较低,产品性价比较高,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普通老百姓的使用需求,其产量和市场份额逐年较快增长。

2010年,我国乘用车自主品牌销售627.30万辆,同比增长37.0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60%,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在国家支持自主品牌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下,随着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配套实力的增强,自主品牌轿车将获得更有利的发展环境,预计未来较长时期内,其增长速度仍将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零部件行业成长空间巨大,但落后于整车较多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发展迅猛,2009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了1.2万亿元(见下图)。

但从整车及零部件规模对比来看,2009年中国整车与零部件规模相比为1∶0.75左右(整车工业总产值数据摘自中国汽车工业排行榜),远低于1∶1.7的发达国家水平,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成长空间巨大。

2004-2009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速变化

不过,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整车的发展。

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超过1.1万家,虽然部分本土企业如万向钱潮(000559)、曙光股份(600303)、宁波华翔(002048)等已经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但绝大多数零部件企业规模小、盈利能力弱。

汽车零部件产业严重滞后于整车产业已经是业内的共识,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汽车产业的发展。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整车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投资不足,从近几年汽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看,整车与零部件的投资比例约为1:

0.43,而在国外汽车生产发达国家,整车与零部件的投资比例一般为1∶1.1-1∶1.7,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作为汽车整车的基础,投资明显不足。

尤其对大量中小零部件制造企业来说,其发展壮大要经过一个十分漫长的自我积累过程。

由于资本实力不足,导致大部分企业设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低,技术开发费用投入少,先进冲压工艺的吸收、转化、推广速度慢,产品附加值低。

5、国际汽车及零部件巨头日益重视中国市场

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在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重新布局的机遇中,成为了最主要的产业转移方向。

目前,通用、福特、大众、奔驰、丰田、日产等国际汽车巨头均在中国设立了合资企业;

世界著名零部件企业如德尔福、博世、伟世通、电装、江森自控、美国李尔集团等也纷纷在华投资,组建了合资或独资企业,控制了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外商在我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经超过500家。

国际知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也促进了我国零部件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6、寻找自身发展方向的中国汽车工业

对应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全球人口大国、石油资源缺乏、GDP居全球第二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大等等。

这使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面临和发达国家不同的发展环境和路径,这在中国2009年、2010年连续二年成为全球产销量第一的汽车大国而非强国后更显突出。

大力推进汽车工业结构调整、鼓励和发展小排量、节能环保汽车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基调。

(1)节能减排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鼓励发展的方向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其带来的负作用也比较明显,包括环境污染、能源安全等。

因此,国家在其出台的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中,体现出了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

2009年1月1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关于减征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通知》(财税[2009]12号),对2009年购置1.6升以下排量乘用车,暂减按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

该政策到期后,2009年12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出台了《关于减征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通知》(财税[2009]154号),对2010年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暂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

2010年5月26日,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实施细则》,将发动机排量在1.6L及以下,符合规定的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的汽油、柴油乘用车(含混合动力汽车和双燃料汽车)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中央财政对购买者按每辆3,000元给予一次性补贴。

将于2012年实施的新车船税法,提出乘用车根据排量划档征税,其中排量1.6升及以下的,车船税为60元-540元,而排量4.0升以上的,车船税为3,600元-5,400元,也体现了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

在国家鼓励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下,2010年我国1.6L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的市场份额达到68.77%。

小排量乘用车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原有格局,产品结构更趋向于节能减排。

公司目前产品主要供应1.6升及以下排量的汽车,其中凯越、乐风、SPARK、赛欧、奇瑞QQ、A3、东方之子、中华骏捷FRV、长安奔奔等车型入选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产品结构符合中国汽车产业鼓励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

(2)新能源汽车扶持力度大,未来前景看好

汽车业“十二五”规划将新能源汽车列为汽车行业今后五年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向产业化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支持,我国政府相继推出多项政策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应用和推广,包括“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模化推广应用工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等产业政策。

同时,地方政府也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出台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如北京计划在未来几年购买1,000辆新能源车;

上海将在今后两年投入60亿元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开发和制造。

预计到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百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在216%左右,前景十分可观。

六、我国汽车座椅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汽车座椅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乘坐者最直接的载体,其产品品质除直接影响乘坐者的舒适度外,还能最大限度的保护乘坐者的安全,避免发生事故时的二次碰撞。

研究表明,在汽车发生碰撞的瞬间,汽车座椅将承受最大15,000牛的力,相当于1.5吨物体产生的重力。

随着消费者乘车安全意识的提高,作为汽车重要安全件的座椅系统更加受到重视,而其中的座椅功能件及其他金属冲压零部件是决定其安全性能的核心部分,因而相比其它部分需要更严格的质量标准,这也对供应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概况

作为汽车的重要安全件,汽车座椅设计与制造难度较大,进入壁垒较高,目前在世界汽车行业被各大整车厂认可的汽车座椅企业主要是江森自控、美国李尔集团、佛吉亚、博泽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国际汽车零部件公司。

这些全球著名的汽车座椅企业看好中国汽车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也看到了吉利、奇瑞等本土汽车厂的成长潜力,通过在华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除服务于其全球传统客户外,还瞄准了中国自主品牌整车厂,并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汽车座椅总成市场,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本土汽车座椅企业更多地是活跃在二级或三级配套市场,进入一级配套市场的较少,且实力相对较弱。

在这种市场格局下,能否进入江森自控、李尔中国等一级配套供应商的供应链是衡量一家本土汽车座椅企业是否具有实力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如果企业能为江森自控、李尔中国等全球著名汽车座椅企业进行二级配套,其产品就能够使用在通用、大众、福特、本田等全球知名汽车品牌上,说明企业的技术水平、同步研发能力、产品质量、供货能力等指标已经达到了较先进水平,具备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其未来的市场空间将更为广阔。

虽然汽车座椅一级供应商领域主要被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垄断,但是在二级供应商领域本土企业的地位却日益重要。

目前,国内有中航精机、本公司、交运股份等在内的研发能力突出、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收入利润持续增长、竞争力突出的本土汽车座椅功能件生产企业,其中中航精机调角器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本土企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逐步提高。

2、市场容量

汽车座椅作为汽车必需零部件,其市场容量与整车的产量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产量的持续增长,汽车座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中国汽车座椅的市场规模为373亿元左右,其中座椅功能件的市场规模为75亿元左右(资料来源:

汽车工业协会车身附件委员会)。

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偏好将逐步升级,中低端乘用车的功能性及舒适性会逐步提高,未来乘用车必然朝着低端中配、中端高配的方向发展,价格较高的电动滑轨、电动调角器在中、低端乘用车上的使用量将会不断增加,单车所用座椅的价格会不断提高,汽车座椅市场容量的增速将高于整车产销量的增速,市场空间进一步增大。

3、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汽车行业的金字塔结构决定了行业内的分工模式,汽车座椅行业也是如此。

目前汽车座椅行业大致分为三级,一级供应商为座椅总成供应商,其主要是采购关键零部件组装成座椅,直接提供给整车厂,因座椅体积较大,不便运输,其生产基地一般就设在整车厂周边。

二级供应商负责关键零部件如滑轨、调角器、升降器等的生产,由于这些零部件体积小,运输方便,故二级供应商一般不受地域限制,而且可以同时供应多家一级供应商。

三级供应商一般依附于二级供应商,负责二级供应商部分零部件或者部分工序的加工,以代工、外协为主。

各级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一方面,目前以延锋江森等为首的座椅一级供应商自己也生产部分座椅功能件(以高端为主),因此一级和二级供应商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另一方面,各级供应商相互独立,并以市场化的方式选择下级供应商与之合作,即使同一控股股东,也需符合市场竞争原则。

由于汽车行业对零部件产品质量的高要求,供应商通过第三方认证(ISO/TS16949等)及上级供应商的认证后,各级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又相对稳定。

本公司多年来与延锋江森、江森自控和李尔中国等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配套产品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已成为其战略供应商。

4、汽车座椅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及其市场份额

目前国内汽车座椅行业中规模较大的公司均为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主要为一级供应商),包括延锋江森、江森自控、李尔中国、丰田纺织(日资)、全兴工业(台资)等。

(1)延锋江森

延锋江森成立于1997年,由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华域汽车(600741)控制)和美国伟世通(位列《财富》美国“汽车与零部件”第10名)的合资公司)和江森自控共同投资设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汽车座椅供应商,2010年在国内汽车座椅市场中的占有率为31%,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达137.6亿元。

其国内主要客户有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及日产等众多知名企业。

(2)江森自控

美国江森自控在中国的全资及控制的公司统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