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模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1667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模板.docx

《教学设计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模板.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设计模板.docx

教学设计模板

修改建议:

1.红色部分都应该有

2.教学过程的预设一定要充分,并写明自己的设计意图。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解决问题例3》

学科

数学

学段:

小学

年级

三年级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标》〔2011版〕指出: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运算意义,建立数学模型,表达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让学生思维可视化,做到知其然更知所以然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三年级的解决问题,是一道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材中提供了这样的主题图:

给西服上衣袖口钉扣子。

3件上衣需要24粒扣子,给这样的15件上衣钉扣子,需要多少粒?

这是正归一;还有一类,知道了多少粒,求够给多少件上衣钉扣子?

其主旨就是让学生运用乘、除一步运算意义来解决问题。

教材在一年级理解了加法、减法含义、二年级理解乘法、减法含义的基础上,从一步实际问题过渡到两步实际问题,教材中不断丰富加、减、乘、除一步运算意义的原型。

对于解决问题,第一学段是利用一步运算意义来解决的;第二学段除了利用一步运算意义外,还要利用两个基本的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这类问题,也就是学生后续学习中的正比例问题。

所以在此内容学习时要做好知识间的衔接和孕伏。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步的加、减、乘、除运算意义,理解了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如每份数、分数、总量、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尝试解决。

这些知识都为新内容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实际问题,会列世界大,但部分学生说不清算式的含义,学生见题就做,理解题意比较薄弱;还有的学生没有形成核对反思的意识。

我的思考:

如何在解决问题中,让学生经历慢审题,体会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三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从而建一步理解运算的含义,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数量关系,加深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探索出用乘法、除法解决问题。

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体会策略多样化,理解多种策略间的内在联系。

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积累数学思考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对应和变中抓不变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运算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感悟三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能说清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借助情境,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出示情境图,发现并提取信息

24粒

请你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

创设生活情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从信息材料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提出问题

〔1〕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从两个方面提出数学问题:

①〔〕件同样的上衣需要多少个扣子?

②有〔〕粒扣子够钉多少件上衣?

〔2〕引导学生梳理提出的问题,明确本节课要研究的两类问题。

【设计意图:

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归类,从不同角度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完整出示题目:

给西服上衣钉扣子。

3件上衣一共用了24粒扣子,给15件这样的上衣钉扣子,一共需要多少粒?

【设计意图:

明确要研究的问题,初步感知题目的意思。

引导学生从解答的问题出发,分析情境材料中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二、弄清题意,分析表达信息

1.三遍读题,体会慢审题

第一遍读题,你知道了什么?

所求问题是什么?

第二遍读题,看一看已知信息之间的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可以求出什么?

第三遍读题,看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

2.深入理解题意

师: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题目的意思表示出来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深入读题,尝试用多种表达方法理解题意。

让学生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之间进行表征方式的转换与连接;重视信息解读,经历审题过程,提高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

学生独立尝试,师巡视指导,并抽取典型的学生作品进行交流。

3.组织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表达方法:

方法1:

直观图

○○○○○○○○○○○○○○○

24粒

方法2:

箭头图

3件24粒

15件?

方法3:

线段图

引导学生交流线段图的表示方法。

方法4:

枝形图

3件24粒

一件?

粒15件

一共?

方法5:

累加

3件24粒

6件48粒

9件72粒

12件

96粒

15件

120粒

师:

这种累加的思想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设计意图: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题意就是学生思维可视化的过程,也是把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表达数形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看清问题的本质,为问题解决做准备。

这一过程实际上是让学生经历了“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过程。

师:

不管是用示意图、线段图还是枝形图、箭头图,都能够帮助我们把题目的意思表示出来。

三、分析问题,尝试解答

1.尝试解答

师:

题目的意思我们已经弄清楚了,你能列式解答了吗?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组织交流

预设一:

24÷3×1524÷3=8〔粒〕

=8×158×15=120〔粒〕

=120〔粒〕

师:

你的这个算式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追问1:

一件上衣需要几粒扣子?

你是怎么知道的?

能借助图说一说吗?

引导学生发现:

一件上衣需要的扣子就是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8。

一件上衣需要8粒扣子。

师:

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会计算还能把为什么这样算说得清清楚楚,知道一件上衣的扣子数就能知15件上衣需要多少扣子,也就是求15个8是多少?

【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会分析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初步感受模型思想,获得数学思想方法。

师:

知道一件上衣需要的扣子数,你还能知道几件上衣需要的扣子?

引导学生发现:

只要知道一件上衣的扣子数就可以知道几件上衣需要的扣子数,第一类问题就能解决了。

预设二:

15÷3×24

=5×24

=120〔元〕

师:

这种方法你能读懂吗?

引导学生结合图交流想法。

3件为一大份,圈一大圈先看看15里面有几个3,就是有几个24。

○○○○○○○○○○○○○○○

24粒

这种方法和哪种方法有联系?

〔方法5〕,它们呈现出不同的表示方式,意思一样。

【设计意图:

渗透抓住问题关键和本质:

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表达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不同的解答方法反映的正是学生不同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水平。

3.回忆两种方法,并核对反思

师:

我们已经用两种方法算出了15件上衣需要多少粒扣子,想一想这两种方法有一样的地方吗?

小结:

知道一件上衣的扣子数就能算出15件上衣需要的扣子数。

知道一大份〔3件〕上衣的扣子数钱也能算出15件上衣需要的扣子数。

师:

这道题你做对了吗?

你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

回忆解决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方法比较,借助思考过程的展示交流,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抓住问题本质,体会变中有不变;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反思、核对意识。

4.独立解决第二类问题

师:

还记得咱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吗?

你能解答吗?

出示题目:

3件上衣需要24粒扣子。

有160粒扣子能钉多少件这样的上衣?

交流想法:

方法1:

24÷3=8〔粒〕方法2:

3件——24粒方法3:

15件——120粒

160÷8=20〔件〕30件——240粒5件——40粒

比30件少〔估计〕20件——160粒

你喜欢哪种方法?

让学生感悟每种方法都有价值。

5.回忆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学们两类问题我们都解决完了,我们是怎么解决的呢?

师:

我们可以从已知的信息开始想问题:

3件上衣需要24粒扣子,就可以得出:

一件上衣钉8粒扣子,知道一件上衣钉8粒扣子,就可以知道15件上衣钉多少;还可以知道160粒扣子够钉几件上衣?

我们也可以从问题开始思考:

要知道15件上衣钉多少扣子,我们就要知道一件上衣钉的扣子数,要想知道160粒够钉几件上衣,也需要知道一件上衣需要的扣子数。

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找到关键问题很重要。

【设计意图:

重视梳理回忆,形成反思经验。

体会思考问题要按一定的顺序,帮助学生养成回忆反思的习惯。

四、构建模型,完善认知

1.看图讲数学故事

 

【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创编数学故事,体会模型思想。

2.比照解决方法

师:

同学们,刚刚我们用这幅图讲了钉扣子的事、看故事书的事、划船的事、买东西的事等。

这些都是不一样的事,那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不一样的事,它们在解答的方法上有没有一样的?

五、反思回忆,提升认识

1.回忆解决问题的过程

师: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这节课我们都做了哪些事?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