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分析样本.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2399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分析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分析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分析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分析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分析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分析样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分析样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分析样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分析样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分析样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分析样本.docx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分析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分析样本.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分析样本.docx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分析样本

财务汇报舞弊行为分析

   正如JosephT.Wells指出,财务汇报舞弊“不是始于管理层不老实,而是发端于某种环境——这种环境中存在两个特征:

一、激进财务业绩目标;二、目标未实现将被视为不可宽恕气氛。

换言之,财务汇报舞弊缘于压力。

”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第82号(SASno.82)列举了部分和管理当局舞弊相关经典风险因子,当存在这些风险因子时,说明企业出现财务汇报舞弊可能性大大增加:

   1、切合实际、过于激进盈利目标,和基于这些盈利目标管理当局奖金计划;

   2、管理当局过分感爱好于,经过利用很激进会计手段来维持企业股价或盈利趋势;

   3、管理当局给企业经营人员设定过分激进财务目标和期望;

   4、即使实现盈利和盈利增加,企业经营当中却不能发明充足现金流量;

   5、资产、负债,收入或费用确实定包含很主观职业判定,比如金融工具可靠性;

   6、重大关联交易。

   中国研究者经过大量统计研究(陈信元、杜滨等),也总结出了极有可能采取会计造假企业特征:

   1、前两年连续亏损,今年经营业绩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企业(为了避免被ST处理);

   2、前两年平均净资产酬劳率达成10%,今年企业行业不景气企业(为了争取配股资格);

   3、资本运作和关联交易频繁上市企业;

   4、业绩和股价波动厉害上市企业;

   5、全行业亏损或行业过分竞争上市企业

   对财务汇报舞弊颇有经验美国Coopers&Lybrand会计师事务所,总结出29面红旗,但出现这些红旗时候,就需要格外关注企业管理当局是否存在财务汇报舞弊可能,比如,

   1.现金短缺、负现金流量、营运资金及/或信用短缺,影响营运周转。

   2.融资能力(包含借款及增资)减低,营业扩充资金起源只能依靠盈余。

   3.成本增加超出收入或遭受低价进口品竞争。

   4.发展中或竞争产业对新资金大量需求。

   5.对单一或少数产品、用户或交易依靠。

   6.夕阳工业或濒临倒闭产业。

   7.因经济或其它情况造成产能过剩。

   8.现有借款合约对流动比率、额外借款及偿还时间要求缺乏弹性。

   9.迫切需要维持有利盈余统计以维持股价。

   10.主管有不法前科统计。

   11.存货大量增加超出销售所需,尤其是高科技产业产品过时严重风险。

   12.盈余品质逐步恶化,比如折旧由年数总和法改为直线法而欠正当理由。

   分析性程序:

发觉财务汇报舞弊有效方法

   企业由盛转衰,最终造成财务或经营失败是一个逐步累积过程,上市企业从非ST变为ST一样有一个长久积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是一些财务指标逐步恶化。

财务、经营正常企业,它财务指标总在某个特定范围波动,超出这个波动范围就属不正常,当然并不是某一个指标值超出波动范围就会造成企业财务失败,不过当多个财务指标全部超出正常波动范围时就可能产生由量变到质变转换,即企业发生财务失败。

   一样,一个健康、真实(没有造假)企业,经过十二个月融资、投资和经营活动,从年初状态转换为年末状态,各项财务指标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系列均衡。

年初资金加上本期融资所增加额外资金和本期投资活动相匹配,本期投资加上年初资产总是和本期经营活动相适应,根据财务学见解,企业各项财务指标之间存在勾稽关系。

假如这种惯常勾稽、均衡关系被打破,比如企业销售收入大幅增加没有引发销售费用上升,或伴伴随应收款项巨额增加,则可能预示着会计造假存在或企业销售质量低劣。

怎样才能简单有效地识破财务汇报陷阱呢?

分析性程序就是适应投资者、分析人员需要应运而生、不停发展一个工具。

   197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总结会计师事务所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基础上,正式颁布了第23号审计准则公告(SAS)——分析性复核;1988年,AICPA对第23号准则进行了修改,并代之以审计准则第56号“分析性程序(analyticalprocedure)”,明确要求审计执业人员“在审计计划阶段和结束阶段必需实施分析性程序”。

中国199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独立审计基础准则》也明确要求了“注册会计师能够利用检验、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以获取充足、合适审计证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会计报表审计》、《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7号——商业银行会计报表审计》等相关准则条款全部对分析性程序作出了要求。

1996年,中注协尤其制订了第11号具体审计准则——分析性复核,一样要求“注册会计师应该将分析性复核程序利用于审计计划和审计汇报阶段,也可利用于审计实施阶段”。

 

大量研究证实,分析性程序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而且颇为有效审计方法,尤其在发觉和检验财务汇报舞弊方面作用相当显著,相当百分比财务汇报舞弊曝光最初缘于分析性程序中发觉线索,而且大量财务汇报舞弊案件,事后看,只要实施简单分析性程序就能够觉察舞弊端倪(张立民,)。

美国《AccountingReview》1982(8)发表文章指出,经过对281项错报分析,发觉采取分析性程序能够查出全部错报45.6%,82项重大错报54.9%和很重大错报69%。

   何谓分析性程序?

依据美国审计准则公告(SAS)第56号,“分析性程序是由多种财务信息评价组成,这种信息是经过对财务和非财务资料之间可能关系研究而取得”,中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表述愈加具体,“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关键比率或趋势,包含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异常变动及其和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差异”。

上述定义全部直接揭示出分析性程序针正确是数据之间存在“可能关系”(“预期数额”),经过“可能关系”和实际关系比较(“异常变动”)发觉其中可能存在问题。

从中能够得出,分析性程序并不是万能“灵丹妙药”,它使用是有前提,即被分析数据之间存在某种预期关系,“分析性程序应用基础前提是,资料之间可能存在多种关系在已知条件不充足情况下可能继续存在或延续”(SAS第56号),这种预期关系就是正常、健康企业所展现动态均衡。

所以,注册会计师利用分析性程序时必需十分谨慎,应该首先“考虑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某种预期关系”,“假如不存在预期关系,注册会计师不应利用分析性复核”(《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第九条)。

   “任何严重财务汇报舞弊,如虚增巨额销售收入和应收帐款,全部可能使得企业财务结构出现异常状态”(JosephT.Wells,),假如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和它们之间出现异常变动,则表明企业健康情况可能出现问题,或存在舞弊可能。

美国学者克雷沙?

帕利普、维克多·伯纳德、保罗·希利(1998)总结出11面标示会计报表质量存在问题“红旗”,比如,未加解释会计政策变更,尤其当企业经营碰到危机时;未加解释非常常性损益项目;应收款项非正常膨胀;收益质量下滑(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等。

Wells()提出注册会计师在分析企业财务汇报时,应该关注以下趋势:

存货上升幅度超出销售收入;存货周转率下降;运输费用(销售费用)/存货比率下降;主营业务毛利率上升,这些全部可能预示企业管理当局虚增利润。

SAS第82号——“Considerationoffraudinafinancialstatementaudit”也列举了检验企业利用存货操纵利润分析性方法:

存货占资产总额百分比上升、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比率下降、存货周转率下降等。

   同属一个相同行业,各个企业财务指标之间通常不会出现很大差异,不然预示着企业存在舞弊可能。

Persons研究发觉,舞弊企业比非舞弊企业含有更高财务杠杆、更低资本周转率、其流动资产百分比更高,其中绝大部分是存货和应收账款,企业规模通常较小。

Hawetal(1998)对中国上市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觉,上市企业对帐面利润操纵,很大部分集中于“线下部分”,即诸如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非常常性盈余”部分,假如上市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连续降低,或远远低于同行业水平,说明该企业存在财务汇报舞弊可能。

   关联指标比较分析也是揭露可能存在财务汇报舞弊有效方法,主营业务收入增加率V应收帐款增加率就是其中一例。

应收帐款增加率远远大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加率,可能预示企业主营业务增加质量不高,或存在利用应收帐款调增利润可能。

1992,臭名昭著“ZZZZBest舞弊”一案BarryMinkow坦白,“对于像我这么舞弊犯来说,应收帐款确实是一个美妙东西,它们能够立时产生巨额利润。

不过,也告诉大家其它部分事情——应收帐款大幅增加也揭示了我企业没有现金流入原因。

现金流入和应收帐款增加是紧紧相连。

”所以,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和营业利润及应收帐款之间关系也是揭露盈余操纵预警器。

   Lee,Ingram和Howard对盈余和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觉,在企业舞弊戳穿以前企业盈余要比以后高得多,不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则相反,也就是说,在舞弊发觉前盈余减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值为正。

所以,她们认为,盈余—现金流量关系审核是诊疗是否存在财务汇报舞弊优良工具。

   分析性程序具体利用

   企业财务汇报舞弊手法不外乎“虚构收入、滥用时间性差异科目、少计漏计费用、欺诈性资产评定”(JosephT.Wells,),这些舞弊行为通常会使得“企业财务结构出现异常状态”(JosephT.Wells,),经过分析性复核则能够轻易发觉这种异常状态,从而给投资者以严重警示。

   分析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占销售收入比重,能够给投资者提供很有用信息。

通常说来,一个企业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占销售收入比重是比较稳定,而且同行业之间不会存在太大差异。

假如企业销售税金及附加占销售收入比重忽然下降,或显著低于同行业水平,就应该引发我们注意。

比如,L企业199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942.56万元,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仅为82.43万元,百分比只有千分之二,同期,同行业凯诺科技为0.728%,华茂股份为0.745%。

和期初0.6%相比,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主营业务收入百分比显著下降,如此重大变动企业没有一丝说明;利润分配表中确定应付一般股股利1900万元,但资产负债表应付股利科目数值为零;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为2507万元,而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为2417万元,孰是孰非,令人费解。

假如投资者对这些疑点多留个心眼、多问些问题,L企业财务汇报舞弊也自然暴露无遗了。

   识别上市企业造假,测试其毛利率也是一个很有用分析手段,假如企业毛利率大大超出同行业水平或波动较大,就有可能存在财务汇报舞弊。

比如,银广夏1999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2.330%,更是达成64.17%,同属农业行业拥有高技术背景隆平高科主营业务毛利率也只有36.03%。

实际上,银广夏关键经营中药材种植加工、葡萄种植酿酒,而中草药种植加工业和葡萄种植酿酒业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极少有暴利机会,不管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净利润能做到10%就算相当优异了,假如超出20%那就是顶尖高手了(郑朝晖,)。

如此离奇高额毛利率是否应该引发我们关注呢?

   假如企业产品毛利率短期内发生猛烈波动一样预示着存在会计造假可能。

红光实业上市前两年经营情况就出现了产品毛利率猛烈波动,1995年红光实业主营业务利润率竟达成118.9%(令人生疑),到了1996年,在主营业务收入大幅增加(增加率竟为344%,也是一个神话般增加速度!

)同时,主营业务利润率却下滑至13.68%,短短十二个月时间关键业务收益质量竟然发生如此巨大下滑,其中莫非不会存在问题吗?

销售巨幅增加,可能原因有二:

产品畅销,供不应求;降价促销。

从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下滑趋势判定,假如销售是真实话,肯定缘于降价。

不过,另人不解是,首先为了卖掉产品,不惜降价;其次,加班加点开工生产,使得库存显著增加(增幅为109.6%),1996年年末存货达成3.58亿元,几乎相当于1996年度销售额。

假如投资者能够注意到上述两点异常现象,再结合其它渠道得到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可能红光造假骗局一开始就被市场给揭穿了。

   运转正常、健康企业,它利润增加应该和现金流量之间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假如这种正向关系被打破,则表明企业不是销售政策出现了问题,就是存在舞弊可能。

比如,分析银广夏报表能够发觉,企业利润增加和现金流量之间存在严重脱节。

1999年银广夏净利润增加43%,更是达成277%,和此不相协调是,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1999年不增反而降低16.57%,该指标仅比上年增加37%。

这造成营业活动收益质量指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营业利润)连续低下,1999年为-0.048,也仅为0.278。

利润高速膨胀没有伴伴随盈利质量改善,不是表明企业存在造假可能,就是说明企业销售政策出现了严重问题。

   对所得税占利润总额百分比分析,也能够揭示出很多潜在问题。

在应付税款法下,企业所得税费用是依据税法计算而得,因为税法和企业会计制度在收入和成本计算口径和确定时间上存在差异,依据利润表中“利润总额”和“所得税”计算帐面税率通常不等于法定税率,假如帐面税率显著小于法定税率,则说明企业会计利润质量可能存在问题。

比如,银广夏1999年利润总额1.76亿元,所得税仅508万元,帐面税率为4%;实现利润4.23亿元,所得税719万元,帐面税率不到1.7%;以企业交纳所得税为基数,即使根据15%优惠税率,推算出银广夏1999年应税利润3387万元、应税利润4793万元,应税利润和帐面利润两年累计相差51720万元。

这么大一块利润(占帐面利润86%)税务机关竟然不确定为应税利润,其中蹊跷莫非不值得深究吗?

   给银广夏贡献巨额利润天津广夏也暴露出种种疑点,姑且不管萃取产品近乎荒谬毛利率,也不说超乎平常生产能力,单是天津广夏在出口业务帐务处理上就露出造假尾巴。

天津广夏出口1.8亿马克产品,依据现行出口退税政策企业将取得不下7000万元出口退税收入,可寻遍企业报表却难见其踪迹!

     有时,我们需要利用多个分析程序,综合多种结果才能揭示出存在财务汇报舞弊。

比如,“Coatedsalesinc”案中,MichaelWeinstein为了对外融资,迫使企业会计人员以真实用户为基础精心虚构了大量销售收入,所以虚增利润5500万美元。

审计师只是经过了几步分析性程序就使之暴露出种种疑点:

即使销售收入和应收帐款大幅增加,但现金流入却逐年降低;存货帐户余额虽是真实正确,但存货/应收帐款比率显示应收帐款增幅异常;另外,主营业务毛利率上升。

这些预警信息引导CPA进行深入仔细实质性测试,结果舞弊事件大白天下(JosephT.Wells,)。

一、企业偿还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大小,是衡量企业财务情况好坏标志之一,是衡量企业运转是否正常,是否能吸引外来资金关键方法。

反应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关键有: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流动比率是反应企业流动资产总额和流动负债百分比关系指标。

企业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通常表明企业偿还短期债务能力强。

流动比率以2∶1较为理想,最少要1∶1。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100%速动比率是反应企业流动资产项目中轻易变现速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百分比关系指标。

该指标还能够衡量流动比率真实性。

速动比率通常以1∶1为理想,越大,偿债能力越强,但不可低于0.5∶1。

   (3)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现金类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总额×100%现金比率是反应企业流动资产中有多少现金能用于偿债。

现金比率越大,流动资产变现损失风险越小,企业短期偿债可能性越大。

    (4)变现比率

   变现比率=现金类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变现比率反应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又含有补充现金比率功效。

   (5)负债流动率

   负债流动率=流动资产/负债总额×100%它是衡量企业在不变卖固定资产情况下,偿还全部债务能力。

该比率越大,偿还能力越高。

   (6)资产负债率(负债比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净值×100%资产净值是指扣除累计折旧后资产总额。

它反应企业单位资产总额中负债所占比重,用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风险程度和企业对债权保障程度。

该比率越小,企业长久偿债能力越强,负担风险也越校

二、周转能力分析周转能力反应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在赢利条件下周转速度。

考评关键指标有:

1.应收帐款周转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帐款余额×100%应收帐款周转天数=日历天数/应收帐款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是反应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债权(即应收帐款累计发生额)和期末应收帐款平均余额之比。

用来验测企业利用信用步骤展销货业务松紧程度,反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情况。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额=销售成本额/存货平均占用额×100%存货周转天数=日历天数/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反应企业存货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和利用程度,它能够衡量企业商品推销水平和销货能力,验证现行存货水平是否合适。

    3.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100%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生产产品是否适销对路,存货定额是否合适,应收帐款回笼快慢。

    4.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100%该指标表明固定资产价值转移和回收速度,比率越大,固定资产利用率越高,效果越好。

三、赢利能力分析

   企业赢利能力分析目标在于观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实现企业总目标收益及赢利能力。

衡量企业赢利能力关键指标有:

1.资本金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企业利润总额/注册资本总额×100%该指标是衡量企业经营结果,反应企业赢利水平高低指标。

它越大,说明企业赢利能力越大。

    2.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收入×100%该指标是反应企业实现利润在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

比重越大,表明企业赢利能力越高,企业经济效益越好。

   3.成本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该指标是反应企业在产品销售后赢利能力,表明企业在成本降低方面取得经济效益怎样。

    4.资产酬劳率。

   资产酬劳率=(税后净收益+利息费用)/平均资产总额×100%该指标是用来衡量企业对全部经济资源利用效率。

   四、成长能力分析

   企业成长能力分析目标是为了说明企业长远扩展能力,企业未来生产经营实力。

评价企业成长能力关键指标有:

1.股本比重。

   股本比重=股本(注册资金)/股东权益总额该指标用来反应企业扩展能力大校2.固定资产比重。

   固定资产比重=固定资产总额/资产总额

   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生产能力,表现企业存在增产潜能。

   3.利润保留率。

   利润保留率=(税后利润-应发股利)/税后利润该指标说明企业税后利润留存程度,反应企业扩展能力和补亏能力。

该比率越大,企业扩展能力越大。

    4.再投资率。

   再投资率=(税后利润-应付利润)/股东权益该指标是反应企业在一个经营周期后成长能力。

该比率越大,说明企业在本期赢利大,以后扩展能力强。

   必需指出,上述各指标是从不一样角度、以不一样方法反应和评价企业财务情况和经营结果,所以要充足了解多种指标内涵及作用,并考虑各指标之间关联性,才能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作出正确合理判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