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248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docx

中班智趣数学小刺猬的项链

中班智趣数学:

小刺猬的项链

湖塘中心幼儿园陈翠

设计意图:

数学是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然而,当幼儿学习数学时显得很被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幼儿数学枯燥的教学方法,既然学得枯燥,不如让它们不经意地融入到精彩的故事里,借助色彩丰富的画面,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巧妙地把幼儿阶段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

根据中班年龄段孩子的特征,我设计了数学活动《小刺猬的项链》。

活动中通过数学和绘本的结合,由故事的形式导入,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观察小刺猬项链的排列顺序,学习按规律排序的方法,并尝试大胆地自编规律,让孩子在故事的海洋轻松地学习。

活动目标:

1.在绘本故事中,巩固间隔排序的经验。

2.大胆尝试自编规律,并学习按规律排序。

3.懂得并感受到助人为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绘本PPT、小动物项链图若干、穿项链材料若干

幼儿经验准备:

有按规律排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巩固间隔排序

1.观看PPT第一段,了解故事大意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小刺猬拉亚”。

2.巩固间隔排序

“拉亚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它的项链是怎样穿起来的?

小结:

原来拉亚用一颗红豆、一颗绿豆这样有规律的方法把豆子串起来,穿成了一条漂亮的项链。

二、大胆尝试,学习按规律排序

1.观看PPT第二段,学习按规律接着往下排

(1)“拉亚带着漂亮的项链,小动物们不再害怕它了,而且还希望拥有一条像拉亚一样漂亮的项链。

(2)交代操作要求

“小动物们齐动手,拣来了红豆、黄豆、绿豆,请你按照规律,帮小动物们完成它们各自的项链。

(3)幼儿操作,并讲述操作结果

“你帮助了谁?

穿了一条怎样的项链?

小结:

通过小朋友们的帮助,小动物们都带上了漂亮的项链,可高兴了。

2.观看PPT第三段,尝试自编规律并排序

(1)过渡:

看,大象也赶来了,看到小动物们都有了自己的项链,好羡慕!

可是它个子大,想要一条特别的项链。

(2)尝试自编规律,并按规律排序

“请你用小动物们采来的向日葵、喇叭花、萝卜帮大象穿一条特殊的、有规律的项链。

(3)展示、讲述操作结果

3.经验提升,引发继续学习的愿望

“我也为大象准备了一条项链,一起来看看有什么规律,还能怎样穿下去。

三、情感延伸,体验互帮互助的快乐

1.讨论:

小动物们在你们的帮助下都有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项链,你帮助了小动物,你有什么感受?

2.欢唱《幸福拍手歌》,感受快乐。

 

小班音乐游戏《我的身体》

湖塘中心幼儿园李敏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处于懵懂时期,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探索世界不妨从幼儿自身开始。

身体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却很少有机会去仔细观察它,创设这样的机会让孩子们感受,在游戏中萌发对身体的初步探索兴趣。

在活动形式安排上,我考虑到了幼儿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的特点,通过看、说、摸、跳等形式,让孩子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地感知、体验、表达,在发展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获得保护身体的粗浅知识。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2.运用身体各部位积极参与活动,感受身体的重要性。

3.体验游戏的乐趣,萌发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已有初步的认识人体的经验。

物质材料准备:

10个呼啦圈,一块大布,每人一张拼图,三首奥尔夫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韵律导入,认知身体

“小朋友,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有哪些部位吗?

”(有脚、头、肩膀……)

“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一下它们,从头开始吧!

二、摸摸猜猜,学说儿歌

过渡:

“小朋友真棒,身体的各个部位:

头、手、脚都协调地动起来了。

现在先请小朋友坐下,我们来玩个猜猜看的游戏。

1.幼儿触摸,进一步认识身体。

“这块大布下藏着一个人,我们来摸一摸,猜猜你摸到他身体的哪个部位。

2.揭示人体部位名称,学说“我的xx”。

3.完整说儿歌。

三、呼啦圈游戏,协调动作

“现在,老师想和小朋友玩一个呼啦圈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2.听音乐(奥尔夫——开始、停止的音乐。

)玩游戏,适当增加难度。

四、模仿想象,迁移经验

过渡:

我们认识了身体的这么多部位,好能干啊!

你的身体平时都干些什么事,谁能表演一下?

(洗脸、刷牙、打电话……)

1.模仿生活动作。

2.归纳提升保护身体的办法,升华爱惜身体、珍爱生命的情感。

 

中班创意美术:

我和颜色宝宝做运动

湖塘中心幼儿园张萍

设计意图:

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存在着色彩。

色彩是最能表现情感的手段之一。

普辛曾讲过:

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诱饵,所以,从小应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

水粉颜料颜色鲜艳,画面色彩分明,而水粉颜料拓印画既易于幼儿掌握,又能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孩子们很乐于参与。

本次活动以请幼儿让颜料在纸上任意地滚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玩颜色的过程中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快乐,初步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欣赏能力。

同时在游戏中让幼儿学会运用图形进行拼贴,用弯折纸条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进一步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让幼儿在玩玩、学学、贴贴等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在纸上进行颜料流淌、拓印的方法。

2.感受不同姿势,能运用图形进行拼贴,并用弯折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

3.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了解各种运动人的姿态。

2.物质材料准备:

黄色、紫色颜料;眼药水瓶子;钢丝;大小不同的黑色圆形、长方形;抹布;8

开的白纸;塑封膜;胶水。

活动过程:

一、唱唱跳跳,提升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随“健康歌”音乐进入教室。

  

“你们都做过哪些运动呢?

请大家互相说一说,做一做。

二、动手操作,学习流淌、拓印、粘贴。

1.学习在纸上进行颜料流淌、拓印的方法。

(1)教师示范颜色自然流淌形成线条的方法。

(2)提问帮助幼儿了解颜色自然流淌的方法。

2.学习利用钢丝球拓印形成色块的方法。

(1)学习拓印。

“钢丝球先要到另一种颜色宝宝中去跳一跳,然后再在空白的地方点一点,最后把塑封膜盖上去压一压,现在两种颜色宝宝就在一起做运动了。

(2)观察感受盖上塑封膜后颜色的晕染美。

3.学习粘贴不同动态的人。

(1)欣赏小人的动态,动一动感受肢体的直与弯曲。

(出示各种小人动态图)请小朋友看一看。

这些小人在干什么?

请你学一学他们的动作。

(2)幼儿尝试,用弯折的方式表现肢体的动态。

小结:

贴小人的时候,先想一想你的小人在做什么运动,接着把头贴上,再贴身体,然后用折一折的方法,把小人手和脚的动作表示出来,再贴到身体上。

每张纸上可以贴两到三个做运动的小人。

4.幼儿在音乐声中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创作出不同姿态的小人。

三、展示评价,体验成功的快乐。

展示幼儿的作品,并请全体幼儿学一学幼儿画面上摆出的动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班绘本阅读: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

湖塘中心幼儿园孙茹玉

设计意图:

绘本《小老鼠的漫长一夜》主要讲述了一只大老鼠帮助小老鼠克服恐惧,尝试独自入睡的故事。

接近幼儿实际生活题材的绘本,能让幼儿产生共鸣,因此,我选择该绘本开展教学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我选取书中部分内容,采用集体阅读的方式展开,通过观察、想象、讨论、学习角色对话来理解绘本内容,并以启发性、针对性的引导,让幼儿主动理解画面,感悟作品的情感。

在不同声音的解读上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从最初听到风声的有针对性地导读到后面滴答声的自主阅读,逐步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在每次声音释疑后鼓励小老鼠勇敢面对,让幼儿明白其实夜晚并不可怕,我们都能勇敢面对。

活动最后通过完整欣赏故事让孩子领会故事内涵,逐步实现克服胆怯,独自入睡这一理想状态。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内容,学习角色对话。

  

2.仔细观察画面,推理故事内容,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述自己的观点。

  

3.体验小老鼠在漫长一夜中的不安心情,理解鼠妈妈为锻炼小老鼠勇敢意志品质的良苦用心。

活动准备:

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意境,融入绘本

1.根据已有经验,说说独自睡觉的感觉。

“哪些小朋友是自己一个人睡觉的?

你们第一次一个人睡觉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有一只小老鼠和我们一样上大班,今天也独自睡觉了,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情?

2.出示绘本封面

二、欣赏画面,理解图意,讲述故事

1.播放呼呼声,学习角色对话

(1)听,这是什么声音呀?

听着这么可怕的声音,小老鼠的心里怎么样呢?

 

(2)大老鼠听到小老鼠的呼喊声,会怎么说呢?

  

(3)大老鼠会同意吗?

为什么?

过渡:

到底是什么声音呢,让我们看一看。

你有什么方法来鼓励一下小老鼠吗?

   

2.播放呜呜声,师幼合作表演 

(1)听到这个声音小老鼠在干什么?

  

(2)它会和大老鼠之间怎么说呢?

(3)师幼合作表演   

过渡:

小老鼠只好又回到自己的床上,它多希望天可以早点亮起来呀!

你再鼓励一下它吧?

  

3.出示图片,幼儿猜测,生生合作表演

(1)小老鼠在干嘛?

它可能听到什么声音?

 

(2)听到这个声音,小老鼠又想跟大老鼠睡一起,它们之间又会怎么说呢?

(3)幼儿互相合作表演角色对话 

(4)这一个晚上,小老鼠听到了几次奇怪的声音?

过渡:

都这么晚了,大老鼠怎么还睡呢?

最后大老鼠有没有让小老鼠睡到自己的床上呢?

让我们完整欣赏一下。

 

三、完整阅读,领会内涵,克服胆怯

1.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2.“是呀,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爸爸妈妈也会这样帮助我们,他们也是一直爱着我们,在鼓励着我们。

那从今天开始我们也要独自一个人睡觉了,就像故事里的小老鼠一样独立、坚强、勇敢。

中班舞蹈:

爱睡觉的加菲猫

湖塘中心幼儿园王永琴

设计意图:

“享受艺术、快乐成长”是我园的办园理念,我园中国舞课堂教学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舞蹈教学经验。

通过小班一年的舞蹈学习,我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舞蹈模仿能力,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也逐步增强,能初步与同伴合作进行表演。

鉴于以上原因,我选择并设计了本次舞蹈活动。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让孩子们在舞蹈中感受理解乐曲、模仿动作、掌握动作顺序以及愿意与同伴愉快地舞蹈。

活动中我以“感知舞蹈音乐,理解舞蹈内容,感受舞蹈动作,体验舞蹈情趣”为切入点,利用形象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的学习舞蹈。

活动中,我一改以往教师片面追求舞蹈技能,一味进行枯燥训练的教学模式,而是把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放在首位,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加菲猫的了解来探索、想象、模仿舞蹈动作,并愿意愉快地进行表演。

从而体验舞蹈教学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自主模仿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有节奏、完整连贯地舞蹈。

2.学习提腰、松腰、转腰等动作要领,并愿意积极参与动作表演。

 3.体验与同伴一起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前期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已有一些模拟动作和学习舞蹈组合的经验。

2.幼儿已有压垮的练习。

物质材料准备:

1.加菲猫图片一张、录音机、音乐磁带。

2.换好舞蹈衣、舞蹈鞋。

活动过程:

一、复习组合,激发表演情绪。

1.“今天,我们这儿来了许多的客人老师,让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跳个舞来表示对他们的欢迎。

2.复习舞蹈组合。

二、观察发现,探索模仿动作。

1.观察发现、初步感知。

“你们优美的舞蹈动作引来了小花猫的一位朋友,猜猜会是谁呢?

”(出示加菲猫)

“你看到的加菲猫有什么特点?

谁愿意用动作来模仿一下加菲猫胖乎乎的样子。

加菲猫为什么会这么胖呢?

“到底是不是这些原因呢?

让我们听听音乐里是怎么说的?

“看,到现在它还在打瞌睡呢?

谁愿意来学一下它打瞌睡的样子?

2.播放音乐、完整欣赏。

“刚刚小朋友模仿得可真棒,老师把小朋友模范的这些动作串联了起来,看看王老师是怎样来模仿这只爱睡觉的加菲猫的?

我模仿的怎么样?

你最喜欢我跳的哪个动作?

3.共同探讨、模仿加菲猫舞蹈动作。

(1)探讨打瞌睡、伸懒腰、打哈欠的动作要领。

“你喜欢哪个动作?

加菲猫在打瞌睡的时候,小腰有什么变化呢?

谁愿意试试用提要、松腰的方式来打瞌睡?

(2)跟音乐分段模仿。

三、集体表演,体验舞蹈快乐。

1.播放音乐、整体有节奏地表演

2.变换队形、有表情地表演。

3.放松活动、愉快结束。

小班语言:

《啪啦啪啦—砰》

湖塘中心幼儿园王洁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植物,有些是长在地面上的,有些是长在泥土下的。

虽然幼儿可能经常会接触到这些东西,但很少会去思考这些东西是长在什么地方的。

通过这个活动,利用“啪啦啪啦——砰”的声音线索,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地底下的各种不同的植物,共同探索奇妙的植物世界。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幼儿喜欢的绘本进行教学,在小鼹鼠找家时发出的“啪啦啪啦——砰”的声音线索中,通过游戏和学说“啪啦啪啦——砰,小鼹鼠在泥土里碰到了……”,让幼儿了解泥土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目标:

  

1.在小鼹鼠找家时发出的“啪啦啪啦——砰”的声音线索中,大胆想象和猜测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幽默有趣的情节。

2.在游戏中学说“啪啦啪啦——砰,小鼹鼠在泥土里碰到了……”,了解地底下生长着不同的植物。

3.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观察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对小鼹鼠的生活习性已有一定了解。

物质准备:

1.PPT课件。

  

2.实物:

红薯、马铃薯、花生、萝卜、胡萝卜、芋头等若干个,纸箱(地洞)2个。

  

3.音乐《欢迎你来我家》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了解小鼹鼠找家的原因。

(一)介绍小鼹鼠。

1.“瞧!

它是谁?

2.让我们来听听它的自我介绍吧!

“大家好!

我是小鼹鼠!

我生活在泥土里,这里就是我的家。

3.那你觉得还有谁也会生活在泥土里?

(是呀!

泥土里还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呢!

(二)小鼹鼠找新家的原因。

1.出示ppt:

“你看小鼹鼠的家怎么了?

2.小结:

“家里都是水,小鼹鼠这个家被水淹了,它不能再住下去了。

小鼹鼠决定去找一个新的家。

二、学一学,说一说,感受故事中的精彩。

(一)小鼹鼠出发啦!

1.“小鼹鼠在干什么?

2.“泥土里好黑呀!

小鼹鼠挖着挖着,突然“砰”的一声,“哎哟”,好疼呀!

它砰到了一个东西,看看是什么?

3.请小朋友碰一碰,说一说。

“啪啦啪啦——砰,小鼹鼠在泥土里碰到了红薯”。

(二)小鼹鼠又继续向前找家了。

1.“啪啦啪啦,啪啦啪啦——砰”,这次又碰到了什么?

2.“今天,我把萝卜也带来了,谁来学一学,小鼹鼠是怎么碰到它的呀?

”(幼儿学说“啪啦啪啦——砰,小鼹鼠在泥土里碰到了一个萝卜”)。

3.“原来啊,地底下生活着好多好吃的东西,除了红薯、萝卜,小鼹鼠还会碰到什么?

三、玩一玩,借助游戏,大胆学说精彩故事。

1.出示2只大纸箱当成地底下,请小朋友当小鼹鼠到地底下啪啦啪啦钻一钻,碰一碰,幼儿学说“啪啦啪啦砰,小鼹鼠在泥土里碰到了…… 

2.小结:

“小鼹鼠啪啦啪啦找自己的新家,没想到能碰到这么多长在地底下的好吃的东西。

他们在地底下找到的植物,都是非常有营养的,小朋友平时要多吃一些哦!

四、动一动,体验朋友间的友情。

   

1.“鼹鼠又碰到了谁?

两个好朋友见面会说什么呢?

”  

2.“小鼹鼠的朋友邀请小鼹鼠去他家做客咯,我们也一起去玩玩吧!

”(音乐《欢迎你来我家》)

 

大班绘本阅读:

獾的美餐

武进区湖塘中心幼儿园史梨芬

设计意图:

绘本《獾的美餐》讲的是:

一只獾吃腻了苹果土豆和萝卜,想换换口味,吃点荤的。

美味的鼹鼠?

小兔子?

小老鼠?

一次次眼看就到手的猎食行动均以失败告终,鼹鼠、小兔子和小老鼠相继逃到獾的洞里并且美餐一顿!

沮丧的獾大喊它饿得能吃下一匹马!

不料,倒霉的獾不知道自己竟是在马的身旁说话,可怜的獾被马踢回自己的洞里,等饥肠辘辘的獾想起洞里的苹果土豆和萝卜其实是不错的美味时,为时已晚!

在体味绘本的诙谐幽默中明白了:

当失去时,才懂得曾经拥有的珍贵!

一本图画书,是通过文字和图画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文图协奏的一门艺术。

本活动在为孩子创造了宽松的阅读环境后,利用“看”故事,“猜”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

孩子们通过阅读图画、观察想象、体会表演、猜想讨论,不仅获得了知识(獾的生活习性),还培养了读图、想象、表达、倾听、观点采择等各种能力,更习得积极愉快、饱满、幽默、尊重他人的情感。

活动目标:

1.能较细致地观察画面,在自主阅读中理解绘本内容,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

2.通过阅读,获得在同一页面上“大图、小图”表示同时发生的两件事的阅读经验。

3.在獾的故事中明白“要珍惜自己已拥有的东西”的道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有阅读绘本的经验。

(2)对獾的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2.物质准备:

绘本《獾的美餐》20本及PPT.

活动过程:

一、理解画面,激发绘本阅读的兴趣。

1.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认为什么东西是美餐?

2.阅读理解绘本封面内容。

(1)出示PPT封面

(2)“獾拥有哪些美餐?

”“你觉得獾喜欢它的这些美餐吗?

3.感受“獾”想寻找新的美餐的情感。

(1)观察PPT画面。

(2)“獾看到自己拥有的美餐是怎样做的?

你能学一学它的神情和动作吗?

二、初步阅读,理解“大图、小图”表达的故事内容。

1.幼儿自主阅读到19页。

(阅读前讲明阅读要求)

2.提问:

“獾找到美食了吗?

发生了什么事?

你能将发生的事讲一讲?

3.理解“大图、小图”表达的意思。

三、完整阅读,感受绘本的诙谐幽默。

1.幼儿和教师一起共同完整阅读到“獾大叫起来……”。

2.猜测:

“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獾能吃到自己想要的美餐吗?

3.师幼继续共同阅读,边读边提问:

(1)(阅读23页)“马会将獾踢到哪里?

”(幼儿猜测)

(2)(阅读24、25页)“你还看到了什么?

”“这会是谁的洞?

(3)(阅读26、27页)“可怜的獾没能吃到鼹鼠卷、老鼠汉堡、兔子香蕉冰淇淋,还被马踢到了自己

的洞里,好饿啊!

这下能吃到自己洞里的食物了吧?

(4)幼儿自由阅读第28页到完。

“最后发生了什么事?

”“谁吃掉了獾洞里的食物?

(5)请幼儿阅读30页的信。

(6)阅读31、32页。

“獾看完这封信是什么表情?

“这三只小动物在干什么?

再看中间有个字“嗝”,封底的盘子中有什么?

四、迁移讨论,懂得要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

1.幼儿讨论:

“上面有一行字,什么意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迁移联系:

孩子们,你现在拥有的哪些东西?

3.小结:

我们拥有美丽的衣服、可口的食物、好玩的玩具,我们还拥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最无私的爱、还拥有着身边朋友们的关爱!

愿今天读过《獾的美餐》这本书的小朋友们都能学会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

小班音乐游戏:

几肢着地

湖塘中心幼儿园谈宁宁

设计意图:

奥尔夫认为,孩子应该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在游戏中找到学习方法,才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乐趣。

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和主动意识差,在音乐的听辨上需要完整的学习,包括声音的高低、音量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

本次活动,针对我班幼儿对音乐理解力已逐步增强的特点,借助手势动作的小肌肉练习来帮助孩子听辨音乐的旋律,利用“几肢着地”的大肌肉活动练习,让孩子在游戏中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姿态去完成。

通过游戏,帮助孩子发掘自己的身体运动能力,学会在游戏中思考和创造。

整个教学活动中,“音乐”、“游戏”贯穿始终,让幼儿从中充分体验到音乐游戏给他们带来的愉悦之情。

活动目标:

1.借助手势动作的小肌肉练习,感知音乐规律,表现乐句结束的休止。

2.活动四肢大肌肉,结合音乐和指令练习“几肢着地”。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准备。

2.较大的半圆形座位。

活动过程:

1、热身律动《欢迎你到我家来》。

2、创设情境,激发活动兴趣。

“今天森林里开音乐会,瞧!

谁来了?

三、引导理解,尝试“几肢着地”。

1.初步理解“四肢”的概念。

“小兔是怎样出场的?

还做了什么动作?

“我们把自己的双手双脚统称为四肢。

2.手势巩固,理解“几肢着地”。

“现在小兔跳到了我们的腿上,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四、听辨音乐,感知旋律节奏。

1.手势练习,熟悉旋律。

“小兔请你听音乐一起来玩一玩!

2.音乐听辨,感知休止。

“小兔听到什么声音摆造型?

3.尝试练习“几肢着地”。

“一肢着地、三肢着地、四肢着地怎么摆造型呢?

4.集体表演,巩固练习。

“小兔来找朋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表演吧!

五、创编造型,体验游戏乐趣。

1.自由创编,享受游戏。

“小朋友们,音乐会开始啦!

当听到XX声音时请和小兔一起自由创编‘几肢着地’的造型。

2.《小跳蚤》音乐,结束游戏。

“大家都玩累了,小跳蚤来给我们按摩啦!

 

大班美术活动:

我会变

湖塘中心幼儿园黄凌云

设计意图:

幼儿视美术活动为游戏。

画笔、颜料和纸张就是他们的玩具,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或因其造型、色彩带来新的变化,或因这个变化的过程和结果而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情绪的宣泄,由此也会给他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成功的自信。

所以“睁大眼睛看世界、闭上眼睛想世界,拿起笔来画出童心世界!

”是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追求的目标。

本次活动我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身体轮廓的勾画、内部的装饰、背景的印画,完成美术作品的创作。

在创作中,我围绕“我会变”这一线索,通过观察、想象、讲述,不仅锻炼了幼儿的绘画技能,更培养了幼儿爱观察、有思想、敢创造、会表现的能力,并通过分组操作给了他们协商、合作的机会。

活动目标:

1.勾画不同的身体姿势,运用线描的方式进行装饰,并用拓印的方法为作品创作背景。

2.尝试多种角度欣赏作品,产生不同感受,并能用语言完整讲述。

3.会用协商的办法解决问题,合作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已学习《行走和停止》的律动。

2、已有线描画的基础。

物质准备:

音乐《行走和停止》;2、1K白纸5张,勾线笔;3、彩色颜料及各种印画材料。

活动过程:

一、和节奏、摆姿势,感受动作的多样。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个《行走与停止》的游戏吧!

教师:

你们的身体做出了哪些动作呢?

(请幼儿将自己的动作用身体表现出来。

2、摆姿态、画线描,表现身体的形态。

1.介绍不同画法,激发兴趣

小朋友用身体变化出了很多动作,今天黄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大大的画纸,请一个小朋友躺在纸上摆出各种姿势,其他小朋友用笔沿着他的身体的轮廓勾画,画好轮廓后用线条装饰轮廓的内部。

2.交代绘画要求,进行协商

(1)个别示范讲解

请一个小朋友来试试看。

(动作一)看一看,他现在的姿势像什么?

(动作二)再看看又像什么了?

讲解要求:

摆好姿势后,不能移动,其他小朋友就可以画轮廓了。

(2)讲解操作要求

今天我们要进行分组合作,一共分成五组,四个小朋友一组,大家协商一下,一个小朋友在纸上摆姿势,其他三个小朋友把他的身体动作画下来。

(3)自由结对协商

3.摆出各种姿势,描画轮廓。

4.分块面画线描,装饰身体。

“小朋友,轮廓画好了吗?

我们要进行装饰了,一个小朋友先把头部轮廓勾出来,画上五官,其它小朋友把身体部分分成几个大块面,再用各种线条、花纹进行装饰。

幼儿自由选择进行装饰。

5.小结初步作品,交代要求

评价两个方面:

(1)线条和花纹;

(2)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