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2498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十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4图文转换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从红色议事厅处理的难事来源可知,红色议事厅处理的难事来自民意,工作很务实;

从对事件的处理来看,红色议事厅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解决难事,工作很切实;

从红色议事厅的监督机制来看,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的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

据此可以评价红色议事厅的工作机制——工作很实在。

2.(2018·

新课标Ⅰ卷·

T21)下面是某校为教师编写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编写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进行环境分析和自我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定位并设置发展目标,然后制订达成目标的操作策略,最后展开评估与信息反馈,再据此作进一步修订。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流程图主要反映事物的动态演变过程,读图时首先关注该主题由哪些环节构成;

其次理清各环节之间的结构关系,如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等。

一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再次关注各环节,各层次之间呈现何种关系,如总分关系,或从属并列关系等。

最后拟写答案要在整体把握图表、全面理清图表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

语言表达做到遣词准确、简明、概况性强,造句条理清楚、富于变化、语气通畅。

3.(2018·

新课标III卷·

T21)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

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

有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

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

有人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

【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命题提供一个框架图,答题前必须先读懂这个框架图的意思,弄明白题干对答题的要求。

必须注意的是,题干说的是“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要求“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因此答案除了必须符合题干明确提出的要求之外,在内容上还必须包括四种反应及其应对方式。

组织此题答案,应该要注意话语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因此,在开头必须有一句话指出语境,后面的内容应该将框架图中所有的内容组织进去。

比如下面的【答案】面对拒绝,有人会潇洒地说一句“算了”,然后彻底结束,换个想法;

有人会怏怏地说“好吧”,内心却深感郁闷,产生挫败感;

有人则会反问“凭什么”,然后怀疑之,批判之;

还有一些人会追问“为什么”,然后不断地分析,勇敢地再尝试。

4.(2016·

T17)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答案】本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开设旗袍、围棋、国画三个讲座,并开展三项活动:

利用体育课体验太极拳,利用手工课体验中国结和剪纸艺术,年终举行太极拳表演和作品展示。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的能力。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分两步:

第一步,按照构思框架的结构分层;

第二步,表述各层次的具体内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活动”也分为两个层次。

分析构思框架图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分为两个层次,即“讲座”和“活动”;

“讲座”主要涉及旗袍、围棋、国画三个方面的内容;

“活动”主要涉及“体育课”的“太极拳”、“手工课”的“中国结”“剪纸”,同时这些活动还要在年终时进行表演、展示。

5.(2016·

新课标Ⅱ卷·

T17)下面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答案】“中国梦演讲赛”拟于5月4日举行,赛事需要组织和宣传。

组织工作需要联系报告厅,选拔20名参赛者,最后评出6个奖项;

宣传工作包括出海报、组稿,并在学校网站和校报报道。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和图文转换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和提示。

题干明确指出,这是某校团委“中国梦演讲赛”工作的初步构思框架,要求考生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

认真观察构思框架可知,该演讲赛的时间拟定于5月4日,包括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

其中,组织工作包括规模计划和场地两项内容;

宣传工作包括海报、组稿和报道三项内容。

依次表述即可得出答案。

在组织文字时,应注意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且不超过85个字。

6.(2016·

新课标Ⅲ卷·

T17)下面是某高中举办迎新生晚会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答案】本次迎新生晚会由高二、高三同学排练演出节目,节目内容以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为主,形式不限。

要提前通知各年级并动员相关同学积极参加,演出后进行评奖。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首先考生要细读构思框架图,按照层次对活动进行整理,然后从中提炼出活动的要素:

参加对象、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准备工作、最后结果等。

分析框架图可知,参演人员为高二高三学生,准备工作是要提前通知并动员,然后注意演出的内容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形式不限。

还有一点,就是演出后要评奖。

考生在拟写答案时要注意有条理,一般应按从对象到内容到组织形式到最后结果的顺序表述。

7.(2014·

新课标I卷•T17)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答案】本次瑶族村三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阅资料,了解瑶族概况,备好所需行装;

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需写日记记录考察情况。

【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

图是构思框架,表述时依照一定的顺序,先总后分注意事件的开展顺序,先准备后实施,不要丢落信息,再调整保持连贯。

8.(2014·

新课标Ⅱ卷•T17)下面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答:

【答案】本次春游全班分为五个小组。

以组为单位准备所需物品,要求人人参与,组长协调;

各组拿出美食进行班级评比,并参加游艺活动。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化能力。

首先要整体把握全图,抓住特点,然后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进行表述与说明,同时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连贯。

注意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图的总分关系,活动分“小组”和“班级”两块,“小组”这一块有三个要求“物品准备”“人人参与”“组长协调”,“班级”范围内要开展“美食评比”和“游艺活动”。

要把这些内容条理清楚地写出来。

9.(2010·

广东卷·

T22)近代西方社会发展史表明,数学活动的中心(数学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突出成就)在地理上总是与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合。

请根据以下图表所示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B处空缺的内容。

内容完整,语言简洁,语意连贯。

从15世纪开始,数学活动的中心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又返移欧洲,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重心的转移而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转移。

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等人天文计算的成就标志着数学活动中心转移到了意大利;

这个活动中心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学活动中心。

【答案】A.17世纪转移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时牛顿创立了微积分,牛顿学派诞生了

B.进入18世纪,在大革命影响下的法国,蒙日提出了微分几何,形成了蒙日学派,法国成为了

图文转换重在读懂图表,题干中明确了“数学活动的中心在地理上总是与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发达的中心大致吻合”这一切入点,接下来就是把图表的内容转述出来,注意答题要求:

一、“内容完整”,即图表中的内容不能缺漏;

二、“语言简洁”,不必添加自己的话语;

三、“语意连贯”,因为在A、B两处填空,所以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

比如,最后一句,只能填写“法国成为”才能与后面的“数学活动中心”自然衔接。

题型二、徽标类

1.(2015·

新课标I卷·

T17)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的能力。

图像转换为文字,图像不是一般的图标,它要求观察表象抓住特点。

首先要了解邮票的发行目的,其次要宏观把握图形的特点,然后要注意画面的细节组成部分,不要遗漏画面细节。

把这些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准确、全面地表述出来即可。

寓意分析要结合画面,合理想象;

还要结合邮票发行目的进行联想分析;

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

表述要“言简意赅”,高度凝练。

【答案】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构成,地球上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

2.(2015·

新课标II卷·

T17)下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个字。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抓住主题“联合我们的力量”,仔细观察构图要素各个细节,并说明图形细节的寓意,叙述有条理,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构图要素“鸽子”、组成鸽子的“旗子”和鸽子口中的橄榄枝。

表达联合各国力量维护世界团结与和平的主题。

【答案】图形由橄榄枝和多面旗帜组成,这些旗帜又巧妙地构成一只飞翔的鸽子。

旗帜代表不同国家,鸽子代表和平,飞鸽衔着橄榄枝,强化了和平寓意,整个图形表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

3.(2015·

江苏卷·

T5)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

D.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具体考查对标志寓意的理解。

做题时应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画面,找准信息,不能遗漏。

图案中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的太阳,呈现出强烈的动感,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但说“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就不合适了,且这一说法与“文化遗产”距离太大。

十二道太阳光芒中的“十二”和四鸟中的“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

而整体完美的圆形图案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

对照选项,不恰当的是D项。

4.(2013·

新课标全国卷I)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环境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5分)

答:

【答案】中国环境标志(俗称“十环”),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

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

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材料分析的能力。

要根据图分析材料,辨别或挖掘出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判断。

从图中不难看出:

图中心是由青山、绿水、太阳组成的;

三者外围是十个环。

青山、绿水、太阳,是人类生存离不开的,应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外围的十环,组成一个圆,围着环境,应为环境的屏障。

怎样保护环境呢?

只能是全民联合起来,有意识地保护环境,环环相扣,表示大众团结。

“十环”的“环”与“环境”的“环”相同,可以理解成为保护环境而联合。

5.(2013·

新课标全国卷Ⅱ)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5分)

【解题指南】对于图文转换类题目,首先不能遗漏图表或画面中的构成要素,然后按照图表或画面的性质,根据题目要求做出合理转换。

【答案】图标由水滴、手掌和圆形组成。

圆形代表地球,象征水能保护地球生态;

手掌托着水滴,象征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

手掌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成河。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此标志由三部分构成:

作为背景的黑色圆形图案,我们可以想象为地球;

圆形图案中间的白色区域由两部分——水滴和手掌构成,其寓意应是用我们的双手节约每一滴水。

整幅画面,黑白对比鲜明,也喻示着只有珍惜水资源,地球才有生机活力,才有光明的未来。

而“手掌”的图案,又可引发我们的其他联想,如一条大河,喻示积少成多,也只有从每个人做起,才能形成合力。

6.(2011·

天津卷·

T24)根据以下材料,按要求作答。

2012年9月,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将在天津举行,预计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地区的70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参与盛会。

下面是此次大运会的吉祥物“津津”。

(1)请你以东道主的身份,根据上图向大家介绍吉祥物“津津”。

要求描述其形象,并说明寓意。

(2)请为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拟一条宣传语。

【答案】

(1)吉祥物取名为“快乐阳光一一津津”,寓意阳光、快乐洒满津城。

阳光既象征着光明与未来,也是青春和希望的象征,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相契合,寓意中国当代大学生团结、奋进、健康、快乐地成长。

取材阳光同时象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建美好社会的理想与,白愿。

“津津”张开双臂笑迎八方来客,反映天津人民热情好客的民风,其跳跃和欢庆胜利的姿态,预祝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并祝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

(2)昨日的期待成就今天的大运。

(大运的成功,天津的希望!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简明、得体、生动的能力。

(1)问,描述形象要全面、准确,语言得体,不能有所忽略;

分析寓意,要和活动的主题联系起来,从阳光、快乐、欢迎、运动等方面说明寓意,揭示活动的意义。

(2)问,拟宣传语,要注意语言得体和鲜明,能够凸显活动的主题。

7.(2010·

江西卷·

T21)请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其寓意。

(不超过6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内容:

漫画由奥运五环标志和萨马兰奇的头像构成,五环成为萨马兰奇的眼镜。

寓意:

萨马兰奇和现代奥运已经融为一体(或“萨马兰奇透过奥运看世界”)。

【解析】本题为图文转换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的能力。

解答这一问题,需要全面理解漫画内容。

萨马兰奇永远是奥运史上的一个优秀的定格,本漫画就凸显了这一特点。

奥运五环、萨马兰奇漫画式特写、睿智犀利而又慈善的眼神,都是漫画的直观主题。

题型三、漫画类

1.(2018·

T5)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B.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

D.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漫画的理解。

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

要注意:

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

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画面是一只兔子拔萝卜,它已经拔出了一些小萝卜,正在奋力拔一个大萝卜。

地面下的是大萝卜,不是“困难”,所以排除B、D项,大萝卜还在地里,并未拔出来,所以还不属于“挣得的东西”,排除C项,所以选A项。

T20)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鲁迅提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却没有画人的眼睛。

你觉得二者矛盾吗?

请结合画面说明理由。

【答案】不矛盾。

鲁迅说的“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主要是针对文学创作而言,在写作中注重刻画人物的眼睛,更能突出人物的个性。

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突出的是小学生的嘴巴,很符合漫画的题目中的“音乐课”,因为音乐课主要是唱歌,突出小学生的嘴巴更能突出漫画的主题,所以二者没有矛盾之处。

【解析】本题要求回答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却没有画人的眼睛,与鲁迅的观点矛盾么?

在记叙文中,截取最鲜明、最动人、最能反映本质的闪光的瞬间而加以表现的选材方法,称之为截取法。

而“闪光的瞬间”在不同的文章中有不同的表现。

有的在人物的眼睛上,而音乐课的闪光瞬间却在嘴巴上,所以本幅漫画的重点,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闪光点不是眼睛,所以没有画人的眼睛。

3.(2017·

T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

B.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C.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

D.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

首先观察漫画的内容,从图上来看,两个人物正向小船走去,船上的人正撑起长篙准备开船,树上一只鸟儿正对着人物离开的方向啼叫。

A项,“小梅香里黄莺啭,垂柳阴中白马嘶”,从图中看不出“小梅”“白马嘶”等内容;

B项,“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图上根本没有“桥”,且“归来”说反了,应是离开;

C项,“学语莺儿飞未稳,放身斜坠绿杨枝”,偏离了画面的主题。

故选D项。

4.(2014·

T5)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具体考查对漫画寓意的理解。

从漫画的组成和细节来看,应该是左边一线挂一条稍大的“金鱼”,右边是一线挂着四条稍小的“金鱼”,中间是一个人。

而这个人一手拿着“一线四鱼”,还转头望着“一线大鱼”,而且一只手还伸了过去。

A项漫画中没有表现耳朵的地方,此选项属于主观臆断;

B项过于抽象,与漫画内容不吻合;

C项结合漫画的组成和细节,此寓意比较适合;

D项幸福这一内容在漫画中体现不出。

T22)欣赏漫画《玩大了》,按要求作答。

(1)任选一条鱼,替它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

(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1)示例:

缸中鱼——后悔死了,都怨我,不小心一用力,你就飞了出去,玩大了,我该怎么办?

缸外鱼——这回玩大了,老想飞高些,这回是高了,可也惨了;

也怨你,使那么大劲干吗!

谁来帮帮我,要不我再跳一回?

(2)示例一:

凡事皆有度,乐极会生悲,做事出格即错。

示例二:

危险就在身边,时时需警惕,谨慎切勿忘。

(1)每条鱼的内心独白均应符合情境,符合事理,能对画面构成说明,与画面相映成趣。

(2)需结合两条鱼的游戏、缸外鱼的处境以及漫画标题,并联系现实,揣摩漫画作者的创作意图,要求寓意合理,言简意赅。

6.(2013·

重庆卷·

T19)阅读下面漫画,按要求答题。

(1)给漫画拟出标题。

切合漫画含意,不得用“无题”作标题。

【答案】①(从旁观者的角度)“捕风捉影”可以休矣;

②(从猫的角度)影子也可“山寨”。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从旁观者角度分析,也可从猫的角度分析。

(2)用一句话说明漫画给你的启示。

与标题有内在联系,不超过15个字。

【答案】①(从旁观者的角度)是对捕风捉影造谣生事的人的讽刺。

②(从猫的角度)是对山寨产品泛滥的讽刺。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漫画的内容和寓意的能力。

结合所拟标题,由物及人,提炼寓意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7.(2012·

福建卷·

T16)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

下面是一幅讽刺性漫画,作为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坐而论道 B.座无虚席

C.一劳永逸D.脚踏实地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要求在读懂图意的基础上,抓住漫画的本质。

漫画中,凳子上面坐着一个人,双腿盘坐着,只是把鞋子穿在板凳腿上,游手好闲,精神萎靡。

他并未说话,所以,不是坐而论道;

只是一个人,不能说明座无虚席;

也并未看到他劳动的场面,也不是一劳永逸。

这幅画讽刺了只是高高在上,不愿意付诸实施、脚踏实地的人。

8.(2012·

T4)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解析】这是一道图文题,漫画的意图很明显,并不隐晦。

父亲在听从孩子时,从“是”走向了“非”,这就提醒人们,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一定要守好是非的底线。

9.(2012·

湖北卷·

T22)欣赏右边这幅漫画,请为其题诗或配文。

要求:

①符合画面情景;

②表达鲜明生动;

③字数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

鱼儿扑扑跳,猫儿哈哈笑。

水快没有了,看你哪里跑。

莫把假当真,请君仔细瞧。

示例二:

虽说这鱼儿不在水中,那猫儿也算是饱了眼福,正所谓“望梅止渴”,“画鱼”充饥。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及语言表达的鲜明生动的能力。

首先要认真审读题干,题干明确要求“题诗或配文”,其意在于突出情趣;

然后认真观察漫画,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