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3082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8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国教育史大纲详解文档格式.docx

  (4)重视数学和计算。

  在教学方法上,古埃及的学校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

  

(1)以机械教学为主。

  

(2)教师多利用问答方法,但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重视体罚。

  三、古代印度的教育

  1.婆罗门时期的教育

  印度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就逐步形成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

其中婆罗门是僧侣祭司,刹帝利是军事贵族,以上两个属于高级种姓,是特权阶级。

吠舍是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首陀罗地位最低,不属于再生种姓,是没有权利的奴隶,为非“再生”人。

  婆罗门教是印度的早期宗教,崇拜“梵天”,认为梵天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是宇宙的最高主宰。

婆罗门教赞成种姓制度,并创立了“善恶因果说”和“转世轮回说”。

与婆罗门教的发展相适应,婆罗门的教育非常重视这种维持种姓间的等级和进行宗教意识的教育。

  印度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

佛教在教育上进行了改革,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

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

佛教的寺院除了进行教学外,还进行一定的学术研究。

  2.佛教教育

  四、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古希腊教育

  一、古风时代的教育

  1.古风时代的教育

  在众多希腊城邦中,斯巴达和雅典的是最具代表性的。

因为,第一,他们代表了两个相反的政治体制类型和教育类型。

第二,他们又是现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根源。

  1.斯巴达教育

  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拉各尼亚平原。

斯巴达国家的居民分为三个等级。

斯巴达人为第一等级,第二等级是皮里阿西人(perioeci),第三个等级是希洛人(helois),为了维护其统治,斯巴达实行举国皆兵的体制,整个国家就是一座军营。

  

(1)斯巴达的教育目的

  斯巴达立法者为了适应其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需要,建立了一套以培养军人为唯一目的的教育制度。

这种教育,专门以军事训练为其中心内容,很不重视发展人的智慧和才能。

  

(2)斯巴达教育的过程和内容

  斯巴达的儿童在7岁以前主要在家中接受母亲的教育。

从7岁至18岁,儿童进入国家的教育机构,开始军营生活。

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五项竞技”、神话、传说。

  从18岁起,公民子弟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埃佛比(ephebia)。

年满20岁的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到30岁时,正式获得公民资格。

与绝大多数古代国家不同的是,斯巴达人非常重视女子教育。

  通过以上对斯巴达教育的分析,可以将斯巴达教育的特征归纳如下:

第一,斯巴达人把教育看作最重要的国家职能和社会职能;

第二,建立公共的国家教育机关以教育统治阶级的青年一代;

第三,整个统治阶级对于教育问题的注意;

第四,注意培养勇敢、坚韧性和爱国主义精神,实施体育与军事训练;

第五,国家注意女子教育。

  总之,斯巴达教育的性质是野蛮的、落后的,不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教育内容是片面的。

不过,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训练勇敢的战士,用来防御和增强斯巴达国家的实力,维护公民的地位,这在当时是成功的。

  2.雅典教育

  雅典原是阿提卡半岛上的一个城市的名称,从公元前594年至公元前593年梭伦(solon)改革开始,中经前509年至前508年的克利斯提尼(cleisthenes)改革,雅典逐步向奴隶主民主制度过渡。

这对雅典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

  

(1)雅典教育的目的

  雅典教育的目的是把统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

它不仅要把他们训练成为身强力壮的军人,更要求把他们培养成具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2)雅典教育的过程和内容

  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

7岁以后,女孩留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学习纺织、缝纫等技能。

男孩7随后则开始进入弦琴学校学习。

到十二、三岁左右,公民子弟一方面继续在弦琴学校和文法学校学习,另一方面则进入体操学校,从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

到20岁,经过一定的仪式被授予公民称号。

  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有许多成功之处:

第一,它把国家的意志与青少年的内在需要巧妙地结合起来了。

第二,它使人的才能、倾向、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雅典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在公元前4世纪通过亚历山大帝国的政治威力而广泛流传,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古典时代的教育

  “智者派”的教育活动与教育贡献

  古典时代是希腊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

以智者的出现为标志,希腊(尤其是雅典)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所谓智者(Sophistes,又称诡辩家),在前5世纪后期主要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作为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是:

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智者派的出现在希腊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一,智者们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因而促进了社会的流动。

第二,智者既拓展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又扩大了教育内容的范围。

第三,智者们最为关心的是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并把系统得到的知识和政治知识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

  智者对希腊教育思想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尤为突出。

正是由于智者的出现,希腊教育思想才真正成型。

这主要表现在,希腊教育思想所探讨的基本问题,大多已由智者提出,并在不同程度上作了理论的探讨。

简言之,在智者的教育思想中,已经包含了全部希腊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方向。

  三、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开始向东扩张,先后征服了希腊、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和印度(部分地区)等地区,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军事帝国,开始了东西方文化和教育相融合的新时期。

在希腊化时期,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变化呈现出明显不同于古典时期的特点。

  在希腊化时期,教育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第一,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地传播到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等广大地区,从而对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文化和教育中心的转移。

  第三,希腊的初级学校发生蜕变。

  第四,在希腊化时期,中等教育日益偏重于知识教学,尤其强调文学教育,体育和美育被忽视。

第五,希腊化时期教育中真正得到发展的是高等教育。

  四、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是雅典著名的哲学家。

青年时期,苏格拉底接受过初等教育,精通数学和天文学。

成年期对政治感兴趣。

他在政治上拥护贵族的奴隶主专制,反对奴隶主民主共和制。

苏格拉底的思想代表了传统、保守的雅典奴隶主阶级的思想,但其中也有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1.教育目的论

  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

苏格拉底得出结论,认为那些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

  “自知其无知”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无知”的态度问题。

  第二、这一思想也恰恰成为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基础。

  2.德育论

  “德即知识”(VirtueisKnowledge)的思想,也是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他看来,知识包括一切善,美德是一种关于善的知识。

道德的行为之所以发生,首先是因为行为的发生者具有关于道德的知识。

苏格拉底高度评价“德即知识”在教育上的意义。

在他看来,因为德即知识,而美德的获得与教育有重要的联系。

因此,懂得善的人是通过教育获得的。

  苏格拉底这种“美德即知识”的教育观,强调道德中知识的重要性,在教育思想史上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但苏格拉底的这种思想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3.智育论

  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做坏事的人按照错误的判断行事,没有人会明知故犯,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善恶,正确地行事,智慧就是道德。

  智慧即德行(知识即道德)的论断在教育实践上有重要意义。

既然正确行为基于正确认识,对于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可能的,道德是可教的。

后世的教育家因此把发展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作为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但是,知识即道德的观点是不完善的,因为知识并不等于道德。

“说美德就是知识,这是不对的;

但是说美德不能没有识见(不能没有知识),这句话却有道理。

  4.“苏格拉底方法”

  三、苏格拉底法

  “苏格拉底法”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它并不是把学生所应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

  苏格拉底运用这种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苏格拉底是“回忆说”的创始人,认为一切知识都根植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这种知识不是从外灌进去的,它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出来。

2、苏格拉底十分注重思考在一个人生活中的作用。

  这种方法的运用包括三个步骤:

  1、讽刺。

  2、定义。

在前一个步骤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归纳,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

  3、助产术。

在这个步骤中,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结论。

这种方法是近代启发式教学法和现代发现法的萌芽。

  苏格拉底创立的“苏格拉底方法”,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提出了一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路,也提出了教育者在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和真诚的“无知”态度。

  在苏格拉底的时代,他并未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但他的教育主张直接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通过他们,对西方近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直到本世纪中叶,他所倡导的“苏格拉底法”仍为现代教育家所推崇。

  五、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1.“学习即回忆”

  认识就是回忆。

学习并不是从外界得到什么东西,它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

回忆说是对苏格拉底追求“一般”的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2.《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五个阶段:

(1)学前教育阶段。

(2)初等教育阶段(7至16、17岁)。

(3)军人教育阶段(17至20岁)。

(4)哲学家预备教育阶段(20至30岁)。

(5)哲学家教育阶段(30至35岁)。

  他重视早期教育,提出了公共学前教育思想。

他具体论述了幼儿教育的有关问题,如儿童游戏,选择童话教材的重要性等,也是第一个提出优生主张的人。

  他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女子受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近代女子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依据。

  他提出了广泛的教学科目。

他主张开设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成为古代的“四艺”,它和智者“三艺”(辩论术、修辞术、文法)合为“七艺”。

后来,“七艺”作为教学内容支配了欧洲中、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

另外,他还具体提出了各门学科的作用。

  特点:

①以英才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国家领袖为最终目的,是一种领袖教育。

②实行严格考核,层层淘汰制度,以保证少数德、智、体各方面都极优秀的人成为最高统治者。

  六、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年),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师从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一生著述非常丰富,涉及哲学、政治学、物理学、伦理学、逻辑学、植物学、文学,等等。

  1.灵魂论与教育

  反映在《政治学》和《伦理学》等著作中。

  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按三个方面来规定灵魂,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相应于植物的、动物的和人的生命。

人的灵魂包含两部分,一是非理性灵魂;

一是理性灵魂。

灵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觉和思考。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如同一块空无所有的白板,它是感觉的接受器,感觉是灵魂感知外界事物的一种能力,灵魂借助于感觉器官而感知外界事物。

  以其灵魂说为基础,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和谐教育的思想。

与灵魂三个组成部分相对应的教育分别是:

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

他指出,只有通过这种多方面的教育,儿童的身心才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把这种和谐教育的思想与他提出的儿童年龄分期相结合,强调教育应当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顺序。

他认为,儿童的成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儿童成长的中心不同,因而教育的重点也有所区别。

0~7岁为第一个阶段。

7~14岁为第二个阶段。

14~21岁为第三个阶段。

这个阶段为理性教育阶段。

  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儿童年龄分期,并强调教育应遵循儿童自然发展顺序的教育家。

他首次提出教育应“遵循自然”的原理。

  2.教育作用论

  亚里士多德提到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

天性、习惯和理性。

重视天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

  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

  在高度评价教育作用的同时,他并不认为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力量是万能的。

教育不能使那些天性卑劣又在

  不良环境中形成坏习惯的人服从理性的领导,对这种人需进行法制。

古罗马教育

  一、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在共和前期,罗马教育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从教育的形式看,这时的罗马教育主要是一种家庭教育。

从总的方面看,共和前期的罗马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农民、军人为宗旨的教育。

  共和时期罗马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共和后期。

开始形成较为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

共和后期罗马的学校主要包括:

(1)初级学校。

初级学校招收7-12岁的男女儿童,学校的主要内容是拉丁语。

(2)文法学校。

学校招收12-16岁的男童入学,主要学习希腊语、希腊文法和希腊文学。

(3)修辞学校。

这类学校招收16-20岁的男性,主要进行演说、雄辩的训练,以培养未来的政治家。

  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具有罗马特色的学校先后建立起来。

其中主要有:

(1)拉丁文法学校。

(2)拉丁修辞学校。

(3)医学校。

  从罗马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共和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正是在这个时期,罗马教育逐步从原有的、相对落后的状况中摆脱出来,开始建立正规的学校教育制度,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二、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公元前30年,共和政体结束,罗马将军乌大维称帝,罗马从此进入帝国时期。

在帝国时期,由于政体和社会各方面条件的重大转变,罗马教育出现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

  罗马教育上的变化主要包括:

  

(1)在教育管理上,帝国政府加强对初级学校频繁的视察和严格的监督。

  

(2)教育的机会逐步缩小。

  (3)由于专制政体的建立,通过演说而获得权力、地位、财富和荣誉的社会基础完全丧失了。

  (4)学校教育内容的范围逐步缩小。

  (5)专业或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出现了法律学校这种新型的专业教育机构。

  三、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1.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西赛罗(Cicero,前106—前43)是古罗马的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雄辩术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论共和国》、《论善与恶的定义》和《论雄辩家》等著作中。

  西塞罗认为,全部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政治家,而只有优秀的雄辩家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政治家。

因此,教育的直接目的就在于培养雄辩家。

  他指出,一个雄辩家必须具有良好的、多方面的素养。

  首先,他必须具有广博得知识。

在雄辩家所学习的各项知识中,伦理学是最重要的。

  其次,雄辩家应当具有修辞学方面的特殊训练。

他不仅具有知识,更具有使知识充分、生动地表达出来的能力。

  再次,雄辩家应该具有优雅的举止风度。

  西塞罗进一步提出了以“人道”为教育理想的主张。

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对昆体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Quintinlianus,35-100或40-114),古罗马帝国时期的雄辩家、著名教育家。

主要著作为《雄辩术原理》一书。

它是一部雄辩术的教程,也是一部教育著作。

  

(1)雄辩家的培养

  与西塞罗一样,昆体良也主张把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作为教育所达到的基本目的。

他认为,一个雄辩家既要擅长雄辩,通晓各种有价值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也应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昆体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天赋,都能敏捷地、灵敏地学习。

  昆体良虽然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他也认为教育的基本作用并不是绝对的。

  

(2)昆体良的教学论

  昆体良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他关于教学问题的一系列主张。

  教学组织形式:

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思想。

在强调集体教学的同时,昆体良注意到因材施教的问题。

  在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上,昆体良的一个重要见解是反对体罚。

  昆体良提出了教学应当适度的原则。

  为防止学生因为负担过重而造成疲劳,昆体良主张学习与休息相间。

  昆体良主张教学应当明白易懂。

  昆体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3)关于教师的论述

  昆体良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

他认为教师应当具有全面的素质。

  首先,教师应当是才德俱优、言行一致的人。

其次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第三,教师应当热爱学生,能够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

  第四,教师应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教师才可能有效地教学。

第五,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心里特征、个性、才能和倾向,更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

  昆体良是古罗马时期最为重要的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在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源。

  3.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

  奥古斯丁(Augustinus,354~430年)是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着,他是把哲学用在基督教教以上,从而创立了基督教宗教哲学体系的神学家和哲学家。

在他的重要著作《忏悔录》中,结合自己的经历,历述了对教育的一系列看法。

他的教育哲学成为中世纪基督教教育的理论基础。

  

(1)宗教哲学和教育

  奥古斯丁的最高精神实体就是上帝。

上帝是不变的存在的本体,是绝对的精神。

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虚构,成为中世纪基督教会实现其国际神权政治以及与世俗国家争夺政治权力的理论根据。

这个理论对于加强教会在欧洲国际政治中以及各国中的地位,对于加强教会对教育的控制,起了重要作用。

  

(2)灵魂论和知识论

  人的灵魂是一种精神实体,它也是上帝的创造物。

人的灵魂具有三种功能:

知、情、意。

人的认知活动,在人的灵魂活动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

人的认知活动包括三种能力:

一是感觉,二是灵魂,三是思想。

  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的真理,而不是去认识客观物质世界。

教学活动,就是通过符号、语言、数等等,引起学生对其心中已有概念的重新认识。

  奥古斯丁的知识论,也同样充满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他强调信仰高于理性,宗教虔诚高于知识。

但是,奥古斯丁并没有达到完全弃绝知识的地步。

  (3)伦理学和德育

  奥古斯丁的原罪论和禁欲主义是他的宗教哲学和教育思想中的两个极重要的理论。

到了中世纪,它们就成为基督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从圣经中的有关亚当夏娃的故事制造出他的“原罪论”。

它对教育也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它成为中世纪学校恐吓和鞭打儿童的理论根源。

  奥古斯丁的禁欲主义是他的原罪论的派生物。

他每天采取斋戒和鞭打自己身体的办法,来到到禁欲的目的。

这种用鞭打而强行克制并进而扑灭人的任何情欲的办法,以后在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中,在大教堂学校中颇为盛行。

  奥古斯丁的教育哲学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影响既深又广,西欧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以及某些大学,无不以他的教育哲学为宗旨,为灵魂。

他是中世纪由教会所控制的教育所推行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思想渊源。

西欧中世纪教育

  一、基督教教育

  随着基督教的发展,早期基督教教会学校随之发展起来。

  修道院是中世纪最典型的教会教育机构,最初只接受志在侍奉上帝、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人进行教育,以后扩大了范围,一些并不以神职为生的人也被接纳。

修道院的学生一般十岁左右入学,学习期限大约为八年。

  早期的修道院主要强调宗教信仰的培养,以后课程逐渐加多加深,“七艺”成为主要课程体系。

  教师完全由教士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写相结合。

实行个别教学,学生的入学时间、

  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因人而异。

学校的纪律是分沿海各,体罚盛行。

  1.基督教的教育形式、机构和教育内容

  1.教会学校

  在中世纪,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

在这三类学校中,修道院学校因其藏书丰富、管理严格等特点而成为最重要的教会学校。

  

(1)修道院学校

  修道院学校主要是指设在修道院内的教育机构。

就其发生而言,修道院学校是基督教修行制度(或称寺院制度)的产物。

  修道院学校分为两部分。

一为“内学”,主要负责对准备充当神职人员的学生的教育。

一为“外学”,负责对不准备担任神职的学生的教育。

  修道院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服从、贞洁、安贫等品质。

  修道院学校以圣经为主要学习内容。

通行的教材为《教义问答》,是基督教教会对初信教者传授基本教义的教材,用问答体裁写成。

  神学加上“七艺”构成了修道院学校的主要学习内容,而神学则成为其他学科的“王冠”。

  修道院学校的教师多由修道士和其他神职人员担任。

  教会学校对学生的管教极为严格,棍棒和鞭条是学校的必备品。

  

(2)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

  大教堂学校又称主教学校或座堂学校,一般设在主教的所在地,其性质和水平同修道院学校相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