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309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8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docx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6735

第1课时

《一二三四歌》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七年级十三册“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在第二单元“行进中的歌”的教学之后,孩子们非常喜欢进行曲风格的歌乐曲,觉得意犹未尽,这首歌正好符合这个单元的特点,后半部分的掌声伴奏会使学生的情绪高涨,本节课的教学对于增进孩子们对军人和祖国的热爱有很大的作用。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一学生处于行为规范阶段,学习时精力不够集中,但仍对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学习很有兴趣,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所以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及XX搜索的视频、歌乐曲来引起学生的感观刺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通过学唱《一二三四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军队,崇敬子弟兵,并使学生对军旅歌曲风格有所体验,感受解放军战士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神风貌和乐观态度。

学习解放军为祖国、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增强国防意识。

2、知识目标:

复习进行曲的概念,知道进行曲的特点,并用歌声表现出来。

3、技能目标:

讨论本歌曲的演唱力度和演唱速度,启发学生从头到尾,整体地设计出歌曲的力度和速度变化及对比,正确地表达歌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以富于激情的情感和有力度、有弹性的声音,有控制的气息演唱此歌曲。

教学难点:

1、节奏型的掌握。

2、附点音符与八分音符唱法的区别。

3、伴唱部分掌声和伴唱的二声部和谐。

4、用首调唱名视唱法学习乐谱。

教学方法

视唱、跟唱相结合,动手、动口、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运动员进行曲》,老师带领学生踏着正步走进教室,创设教学氛围。

二、导入

1、问:

谁是最可爱的人啊?

(军人)军人在你们的心中是怎样的形象?

(魁梧、精神、威严、帅……)那身绿军装成为很多人的理想和骄傲。

播放2009年的国庆阅兵式视频

请几位同学来模仿一下军人,他们是怎么站立怎么走路怎么拿枪又是怎么喊口号的?

军人在集合啊吃饭前啊总要唱军歌,虽然我们不是军人,今天我们也要学唱一首比较流行的军歌《一二三四歌》

2、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那么它有哪些特点呢?

(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常用于队列行进中。

这种音乐作品的结构严整、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有力,富有强烈的号召性。

三、学唱歌曲《一二三四歌》:

1、听范唱,说一说歌曲旋律、节奏特点。

2、读歌词,分析歌曲内容:

《一二三四歌》由石顺义词,臧云飞曲。

这是一首描写军人的精神、军人的气质、军人的风格的军旅歌曲。

歌词由军营中不可少的操练口令一二三四开始,开门见山地将一个威武的军人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

紧接着由一、二、三、四分别引出了对军人内在情感的刻画。

从“一把钢枪交给我”到“二话没说为祖国”,到“三军将士苦为乐”,再到“四海为家”,巧妙、风趣地道出了军人的价值观和乐观精神。

形象地刻画了军人的情感,军人的美好和军人的品德。

3、XX搜索

出示歌片,学习歌曲后半部分的伴唱与掌声伴奏。

采用分组和分声部练习的方法,练熟后再合到一起,教学难点在这里解决。

要注意二声部的和谐和节奏的准确。

4、学唱歌曲的前半部分,先唱会歌曲的旋律,再视唱歌谱,采用首调唱名法,先由教师示范、教师唱谱学生填词,再过渡到学生视谱。

5、全体学生齐唱歌曲(学生跟着伴奏),并考虑这首歌的艺术处理,重点是歌曲要表达的情感和歌曲演唱的速度。

6、歌曲结构分析:

《一二三四歌》为带有扩充的二部曲式,G大调,4/4拍。

乐段A(1—8小节),以四个乐句构成,每两小节为一个乐句。

其中第二乐句的节奏是第一乐句节奏的重复。

节奏多用附点音符,使人感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军营气氛,像号令,像走步,像行军,像列队……乐段B(9—29小节),乐句逐渐加长,特别是乐句4,为了扩充效果的加强,又增加了一个伴唱声部,使一、二声部形成带有衬词“嘿嘿”和“一、二、三、四”的二个声部,最后以“一、二、三、四”的交错出现,将歌曲推向高潮。

7、完整的演唱歌曲。

8、找一位同学领唱,其他学生伴唱。

四、实践与创造:

1、试着改变歌曲的速度和力度演唱,看看歌曲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

(如放慢和加快速度,加重和减轻力度演唱歌曲)

2、分组对《一二三四歌》进行创编,诗歌组、美术组、舞蹈组、器乐组四个小组分别根据歌曲和自己的爱好自行找好自己的小组并进行创造,然后分别进行展示。

教师准备一些打击乐器和红绸子水彩笔等。

五、教学扩展:

同学们在哪些场合听到过进行曲?

进行曲和我们的生活有哪些联系?

(讨论后自由发言。

如《婚礼进行曲》,结婚的场合;《葬礼进行曲》,丧葬、追悼会的场合;《迎宾曲》,接见外国来访和贵宾的场合;阅兵式、运动会等等。

教师播放以上进行曲的录音)

六、小结:

对比《当兵的人》和《一二三四歌》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说一说你在本节课的收获。

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继续练习演唱,然后进行小组竞赛。

第3课时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教学目标:

①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使学生了解到进行曲的节拍、速度、情绪、节奏、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②通过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欣赏,使学生了解到此曲中的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以及休止符的运用,使此曲节奏感强,雄壮有力的情绪,表现当代军人那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特点。

③通过对阅兵式片段的欣赏,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①了解进行曲的节拍、速度、情绪、节奏、结构上的主要特点。

②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感受其中的附点节奏、切分节奏和休止符的作用。

③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感受其旋律中的同音重复、旋律的重复与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的运用,使此曲便于传唱,琅琅上口,便于记忆的特点。

难点:

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感受此曲中休止符运用的妙处。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为新课铺垫)

1.根据课前所放的《军队进行曲》,提问同学的步伐整齐是因为什么原因?

(踩着音乐的节拍行进)

2.说说《军队进行曲》的节拍是怎样的?

(二拍子、强拍在第一拍上)

3.伴随着音乐走进教室时,你听到音乐后的感受是什么?

(节奏感强、雄壮有力、激昂)

4.把刚才分析的《军队进行曲》的特点合在一起,就是进行曲的特点,导出进行曲。

5.众多进行曲中,你所熟悉的进行曲都有哪些?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等)

三、新授

1.放一段带有阅兵式画面的录象,引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2.学生介绍作者郑律成。

3.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4.赏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①欣赏此曲后的感受(振奋人心)

②欣赏后给你留下最深刻的是哪段音乐(最容易哼唱的部分)?

(开头: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③分析开头的旋律:

同音重复(只有一个音ⅰ组成)

不加任何节奏的演唱和加人附点和切分节奏的演唱,比较二者的区别,感受加上附点和切分后给人的感觉是什么?

(具有号召性,节奏铿锵,振奋人心)

全曲大量运用了附点和切分节奏,目的是想表现什么?

(音乐丰富了,表现力强,更能表现军人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精神)

④填歌词,找出旋律的特点

(重复和变化重复、旋律位置比较低,旋律语气化,便于记忆、传唱)

⑤在这首音乐作品中,有两处最为精彩的地方(老师示范演唱),哪两处能引起你的注意?

(“听”)

比较“听”的后面用休止符和变成用拖拍,其音乐效果有什么不同?

(让听众能有更好的空间去想象各种场面,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听众,摒住呼吸,此时无声胜有声!

⑥把学生分组,通过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后,给大家的感觉,用自己的方式把这首进行曲表现出来。

如边唱边拍手、指挥、正步走等。

四、总结下课

今天,我们接触了进行曲这种音乐体裁,并欣赏了由著名的作曲家郑律成所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是我们更好的掌握了进行曲,了解了为什么好歌、经典曲目可以流传至今,广为传唱。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以后欣赏乐曲可以通过哪几方面来赏析。

会欣赏更会分析。

今天我们就上到这,谢谢大家!

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第4课时

《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

教学目标:

1、了解进行曲这种音乐体裁,对进行曲音乐的特点和用途有进一步的了解;愿意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振奋精神,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

2、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知道曲作者的名字;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分析所欣赏进行曲音乐的主要特点、它们所适用的演出场及功能。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对进行曲的兴趣,让学生用参与体验的形式,使学生感受进行曲是一种用于队列行进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欣赏《婚礼进行曲》

(1)第一遍欣赏

师:

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这首乐曲你在哪里听到过?

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多媒体播放)

生:

婚礼进行曲,在参加亲戚的婚礼时听过;给人一种神圣、庄严、幸福的感觉。

师:

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师介绍管风琴,出示管风琴图片

师:

这首曲子本是为一部传奇歌剧《罗恩格林》写的一首混声四部合唱。

《罗恩格林》讲述了一段美丽浪漫的故事(出示课件)(略)

除了这首进行曲外还有一首门德尔松写的《婚礼进行曲》(播放音乐片段)

人们习惯把瓦格纳的这首作为新人入场时举行婚礼的庆典音乐;把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作为新人进入洞房时的音乐。

师:

同学们谁来模仿一下新人入场时的场面。

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这欢乐和幸福的氛围。

(2)随着音乐响起,一对新人缓缓走来,那一刻神圣,纯洁,幸福弥漫整个课堂。

(表演完毕)

(3)师引导生总结《婚礼进行曲》的特点

(出示课件)总结:

速度一般较快,表现欢乐的气氛。

师:

下面我们欣赏《葬礼进行曲》片段,感受他的音乐情绪。

生:

沉重的,庄严肃穆的

师:

进行曲的在生活中有广泛的作用,不同类型的进行曲有不同的音乐特点,适合不同的场合。

师生总结进行曲定义、特点、类型

出示课件)

进行曲:

原为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

进行曲特点:

节奏清晰,结构方整,常用偶拍子。

进行曲类型:

“军队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庆典进行曲”“凯旋进行曲”等

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第5课时

《拉德茨基进行曲》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管弦乐《拉德茨基进行曲》,了解进行曲的特点,体验进行曲带给我们快乐的情绪。

2、听辨乐曲的主题旋律,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3、拓宽学生欣赏视野,激发欣赏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拉德茨基进行曲》欢快、幽默、诙谐的情绪特点。

教学难点:

复三部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准备:

1、鼓励学生利用课外学习手段、查阅相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军队进行曲》进教室。

二、导入

1、进入教室时听到的音乐节奏感觉怎样?

2、播放管弦乐《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问:

这首曲子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曲?

歌曲的情绪和节奏有什么特点?

3、学生思考:

什么样的曲子被称作为进行曲?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进行曲:

以行进的步伐节奏写成的音乐作品,一般在队伍行进时演奏,用来统一步伐和意志。

三、新课教学

(一)介绍作者老约翰.斯特劳斯

提问学生:

是否了解作者?

(老约翰.斯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的音乐作品共有252首,其中圆舞曲152首。

此外还有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

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久、影响最大的当属《拉德茨基进行曲》)

(二)初步欣赏乐曲

播放多媒体课件《拉德茨基进行曲》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版,引导学生用拍手的方式感受乐曲,让学生在欣赏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

(1)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回答第一个问题(欢快、轻松、幽默、诙谐)

回答第二个问题(教师提示学生根据欣赏时拍手的加入、乐曲共分三个大段)

(三)分析理解乐曲

1、介绍曲子的由来(乐曲原本是为了歌颂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但他本身是个非赏有争议的人物。

由于这首曲子曲调十分动听,具有英雄的性格,演出时能获得很好的剧场效果,人们渐渐忘了拉德茨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喜欢起这首曲子来。

2、分段欣赏、分析曲式(教师分段播放乐曲,引导学生逐步画出曲式图)

欣赏A段音乐。

(1)视唱主题音乐。

a主题:

(2)聆听A段音乐,并回答问题。

1)问:

A段音乐可以有几小部分组成?

这段音乐描写了拉德茨基怎样的形象?

A段:

描写拉德茨基在马上的威武形象,分a、b、a三部分。

2)复听A段音乐,用自己的身体当乐器为歌曲伴奏。

欣赏B段音乐。

(1)视唱主题音乐。

a主题:

1)问:

B段有几个小部分组成?

这段音乐拉德茨基怎样的形象?

B段:

描写拉德茨基慢步奔跑检阅队伍时既严肃又轻松,分a、b、a、b、a五部分

2)复听B段音乐,并想一想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这段音乐。

欣赏A‵段:

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介绍复三部曲式A﹢B﹢A‵

3、师生完整演示歌曲。

4、引导学生用“啦”唱出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并利用身体以及打击乐器为主题旋律边配伴奏,试着跟音乐一起完成。

(四)知识拓展

1、分组活动,激发热情,并完整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

把学生分成A段音乐组、B段音乐组和打击乐器组进行合作表演。

2、作业:

让学生课后自己去收集其他表现形式的《拉德茨基进行曲》。

四、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老约翰.斯特劳斯的《拉德茨基进行曲》,知道了复式三部曲的构成,对进行曲这种体裁有了初步的了解。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音乐都是进行曲体裁,课后同学们可以收集不同风格的进行曲,以后我们在再一起交流。

五、听《拉德茨基进行曲》离开音乐教室。

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第6,7课时

教学《二圣梨歌》

 

第8课时

长江之歌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长江之歌》的学习,从音乐的角度联系地理上祖国的山川地貌;历史上的荣辱兴衰;文学史诗人咏长江的名言佳句,结合先进的现代教育媒体,把视与听、音乐的与非音乐的,直接的与间接的知识点融汇贯通,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

2、《长江之歌》采用了什么样的典型的创作方法。

(重复与对比)它们的运用在音乐作品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学唱《长江之歌》

三、导入:

同学们好,请坐下!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聆听一段音乐,(师唱: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

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好了,同学们听完了一段由王力宏演唱的《龙的传人》,那么,你们知道歌曲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

(对了,这首歌曲主要是在赞美咱们的母亲河“长江与黄河”。

那么,今天这节课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去感受另外一首赞美长江的歌曲,《长江之歌》......

四、教学过程

1、(初听)首先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节奏一起去聆听这首《长江之歌》吧。

(提示:

听完以后,请你们谈谈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举手

2、介绍《长江之歌》背景:

《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风格的进行曲,是电视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

歌曲气势宏大,舒展起伏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长江的波澜壮阔、曲折回转的情景,热情地歌颂了长江的雄浑、壮丽,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A+B+A+尾声的结构。

3、(感受主旋律)好了,同学们听的都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说说这首歌曲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哦,有同学说:

“激动”、有的说“振奋”还有的说“使人感到骄傲”)。

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现在请同学们看着书上的谱例,听听老师用钢琴弹奏主旋律女高音声部的音色是怎样的......

4、听《长江之歌》伴奏,抽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

5、(师范唱)现在,请同学们听听老师给你们演唱的主旋律声部,会唱的同学可以小声唱起来......

6、(学生完整唱主旋律)下面一遍,你们自己来演唱主要声部的歌词,老师为你们伴奏。

7、同学们都很棒,接下来我们完整的聆听全曲(提示:

在听的过程中,用“亲切、热情地”声音演唱主要声部,感受歌词的大意。

五,拓展

1、同学们演唱的太有激情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万里长江的画面”,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一下:

(1、长江的源头在哪里?

2、它主要都经过哪些省份呢?

出示中国地图:

(源头:

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河流全长634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

(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

(指着地图)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2、同学们,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有著名歌唱家“殷秀梅”演唱的《长江之歌》的视频。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长江的赞美之情、带着对祖国打好河山的无限憧憬一起去欣赏吧......

四、课堂小结

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第9课时

辛德勒的名单

一、课型:

鉴赏。

二、教学内容:

1、介绍一些有关影视音乐的常识。

2、鉴赏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的插曲、主题音乐以及其它场景音乐。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影视乐曲的听赏并说出各自在影片中的作用,且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音乐表现要素,深层理解作品。

2、通过对以上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憎爱分明,热爱和平,热爱生命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通过本课教学为学生提供独立欣赏影视音乐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影视音乐分类的特点和要求。

2、音乐与画面的表现形式即处理方式。

五、教具准备:

自制教学课件,音乐设备:

电脑,投影仪。

六、教材分析:

1、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影视音乐也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开始占有重要的地位,影视音乐已在音乐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独立的音乐体裁。

本课节通过对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音乐的讲解,让学生从影视音乐这一样式中来感悟音乐的魅力和美妙。

2、在活动与探究中,通过学生分组讨论、为插曲配画面和填写音乐课记录卡等形式让学生巩固上面所学习的知识,通过知识的内化与拓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了解影视音乐配乐的一般规律。

七、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新课(略)

2、影片简介:

(略,投影电影海报招贴画,主题音乐为背景音乐)

3、知识拓展:

简叙中国的辛德勒-----何风山博士的事迹。

(略)

4、介绍曲作者约翰.威廉姆斯。

(略)

5、鉴赏场景音乐之一:

《黑色星期日》

1)、知识拓展:

简介《黑色星期日》音乐的来历以及所带来的后果。

2)、学生分组讨论影片引用这首音乐隐含着什么作用?

音乐属于电影音乐分类的那一种类型?

(重点与难点)

3)、老师作小结。

(略)

6、鉴赏场景音乐之二:

《童声合唱》(录音)

1)、知识拓展:

学生分组为插曲配画面。

2)、老师点评(略)

3)、鉴赏影片中的《童声合唱》,老师讲解(略)并提出问题:

影片中这段插曲与画面采用了那种表现形式。

4)、老师作小结:

这是影片中运用音画对位手法的典型范例。

7、鉴赏场景音乐之三:

1)、雪花似的东西纷纷从天空飘落,在街道、汽车、行人身上布满厚厚的一层,那是什么……其实,那悲伤的辛德勒主题变奏音乐就告诉了我们一切。

2)、提出问题:

采用了那种表现形式。

(音画同步)

3)、唱诗班的《安魂曲》:

运送尸体的犹太人、变态的党卫军军官、被震惊了的辛德勒,这一组组画面跟音乐形成了一种综合而复杂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重点与难点可由老师讲解,也可由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8、场景音乐之四:

辛德勒主题音乐

1)、知识拓展:

介绍小提琴演奏家--伊扎克•帕尔曼。

(略)

2)、这是主题音乐第一次非常突出而完整地出现,主题音乐吸取了犹太民族音乐的旋律特点,采用了小提琴独奏的方式突出主题。

主题音乐在这里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标志着善终于战胜了恶,证实了辛德勒的善良,也体现着上千名犹太人终于得到生存权利,人性终于获得了尊严的一种充满酸楚的欣慰。

人们目送辛德勒的汽车开走了,但主题音乐中蕴涵着种种无法诠释的深重的情愫却久久难以让人忘怀。

(音画同步)

9、场景音乐之五:

阳光之下,成群结队的犹太人带着他们的后代,来祭扫辛德勒。

富足的犹太人献给辛德勒的礼物,简单而朴实的一块石头。

他们绕墓一圈,留下他们自己的名字,留下犹太人自己的心情:

“凡救人一命,即救了全世界。

”这时,主题音乐再次完整出现。

音乐温和细腻,哀而不伤,这不是对人间悲剧的控诉,而是对历史错误的沉思。

音乐充满了省思和缅怀的温淳气质。

这时的音乐成为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历史独白。

(音画同步)

九、课堂小结:

同学们:

今天,我们鉴赏了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里的音乐,希望这节课能给大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欣赏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以提高自已的审美能力。

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第10课时

简谱练习(详见题单)

 

第11.12课时

竖笛练习

 

第13课时

《青春舞曲》

教学目的:

1、能够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少数民族与中原音乐文化间的联系,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亲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背唱。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所学歌曲,扩大学生的艺术修养。

教学用具:

电子琴,多媒体教学光盘。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请学生说出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另一首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

2•练声(见教材23页)

3、歌曲学唱

(1)了解新疆

(2)播放录音,请同学们说出这首歌的情绪及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3)讨论总结

歌曲的显著的特点是:

全曲的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曲调上下流动、偶有跳跃,显得十分欢快、流畅。

这首歌的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生活现实告诉年青人:

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象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来。

这首词虽没有什么明确的警句格言,但它却真挚地警示着年轻人:

要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

(4)播放录音,学生跟唱。

(5)重点指导

(6)有感情的演唱。

 

安全教育:

教学反思:

 

第14课时

《金色阿勒泰》

课题

我的金色阿勒泰

赛乃姆

课型

综合

授课时间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冬不拉乐器及冬不拉弹唱。

过程与方法目标:

聆听歌曲体验少数民族的主要特点,感受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地域风格能用身体的律动来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对我国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教材分析

《我的金色阿勒泰》属于先颂歌曲,演唱形式为冬不拉弹唱。

赛乃姆常用二拍子,有时加入了混合拍子,多用切分节奏,乐曲中用重复乐句或变化重复乐句。

学生心理分析

初一的学生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与启发,才能调动他们脑海里的记忆,激发学习兴趣,并与音乐之外其它学科知识有所联系。

更好理解把握作品。

重点

感受两首乐曲的不同风格,认识冬不拉乐器及冬不拉弹唱

难点

主要在旋律节奏上使用乐器上的不同

关键

充分利用身体律动来体会

教具

教材、钢琴、音响(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一、组织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