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73313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docx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

一、选择题(共3题;共6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niàng) 猝然(cù)         狭窄(zǎi)     发髻(jì)

B.匍匐(fú)           着落(zháo)   小憩(qì)        主宰(zǎi)

C.积蓄(chù)         迸发(bèng) 肥硕(shuò) 栖息(qī)

D.枯涸(hé)           贮满(zhù)      蹂躏(lìn)        黄晕(yùn)

2.(2分)(2019·广东模拟)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湛江作为宜居城市,少了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

合理的城市规划,给市民以舒适和便利,让人们内心感到由衷喜悦和惬意。

(删去“内心”或“由衷”)

B.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类似恶性事故,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生产措施。

(“提高”改为“完善”)

C.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险、执著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把“不畏艰险”和“执著追求”对调)

D.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允许更多难民入境。

(删去“面对”或“使”)

3.(2分)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反问)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比喻)

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比喻、夸张)

D.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反复)

二、书写(共1题;共4分)

4.(4分)(2016·杭州模拟)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找出并改正其中三个错别字。

我喜欢凝望万里无云的晴空,每当与蓝天对视,双眸像被攫(①)住一般;遥远深邃的天空,肃穆得让人仿佛一下子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浮燥。

憧憬是人生的慰藉(②)。

我愿意将视线永远停留在斑澜的天顶,停留在雨过放晴的苍穹,让心灵去感受震颤,去体味甜蜜……

注音①________  ②________           错别字改正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共1题;共7分)

5.(7分)(2017九上·瑞安期末)古诗文名句积累。

           

(1)足蒸暑土气,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

(2)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3)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

(5)亲小人,远贤臣,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6)在李商隐的《商山早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巧妙地以“月”与“霜”表现了“早行”的凄清,堪称千古名句。

(7)李清照在《武陵春》中赋予无形之愁以沉重分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导读(共1题;共11分)

6.(11分)(2017·广东模拟)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A)“就这样,多亏你与内务大臣建立了伟大友情,整个事情才得到了折中的解决。

皇帝严令:

一步步将你饿死的计划必须在秘密中进行,不让别人知晓,但弄瞎你眼睛的判决却写在弹劾书中。

除海军大将鲍尔高兰之外,大家一致同意。

鲍尔高兰是皇后的奴才,皇后陛下一直让他坚持把你处死;自从你那次用可耻而非法的手段扑灭了她寝宫的大火,她对你一直怀恨在心。

这位君王和他的内阁采用了一种惯例(有人跟我说,这种惯例和从前的做法大不相同),就是,每当朝廷颁布一项严酷的判决,不论那是为了替君王泄愤,还是为了替宠臣报怨,皇帝总要在全体内阁会议上发表一通演说,表明他如何宽大、仁爱,说他这些品质是天下闻名、举世公认的。

演说很快刊行全王国。

再没有比歌颂皇帝仁慈那样的话让老百姓更害怕的了,因为大家看得出来,这样的颂词越夸张越强调,刑罚肯定更惨无人道,而受害人也就更加冤枉了……可是,一想起我对皇帝曾宣过誓,回忆起他给我的恩典,以及授予我的“那达克”的崇高荣誉,我马上就惶恐地取消了这样的念头。

我也没有这么快就学会朝臣们那种报恩的办法。

(B)如果有一头母牛因年老或者意外事故死了,“慧驷”还没来得及把它弄给自己的“耶胡”吃,附近的“耶胡”便已经成群地来争夺了,这样就会像我描述的那样引来一场战争,双方被爪子抓得一塌糊涂,不过因为它们没有我们发明的那种方便的杀人武器,倒是很难得会互相残杀。

有时候,附近几处的“耶胡”没有任何明显的原因也会这样大打一场;一个地区的“耶胡”瞅准一切机会,趁另一个地区的“耶胡”还没有准备好,就向对方发起突然袭击。

要是它们发现偷袭计划失败,就跑回家去。

敌人没有了,就进行一场我所说的那种内战。

(1)

选文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__。

选文(A)中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选文(B)中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

(2)

联系原著,选文(A)中划线的“可耻而非法的手段”和“这样的念头”分别指什么?

选文(B)中“耶胡”们之间通常在哪几种情况下会发生冲突?

(3)

请结合选文(A)(B),谈谈全书在反映作者生活的社会现实方面的主要艺术特点。

五、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38分)

7.(21分)(2017七下·盱眙期末)阅读下列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这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

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特而往?

”曰:

“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侍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选自《为学》)

【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

太夫人③以获④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就闻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

②【孤】幼年丧父。

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

④【获df】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⑤【间里】乡里。

⑥【士人家】读书人家。

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

务,致力,从事。

⑧【文字】文章。

(1)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一处)。

蜀之鄙有二僧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不逮人也________

②子何恃而往________

(3)翻译下面语句。

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③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4)赏析【甲】文中划线句“吾一瓶一钵足矣”的表达效果。

(5)联系【甲】、【乙】两文,谈谈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哪些条件?

8.(17分)阅读《晏子之御①》一文,完成文后题目。

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

妻曰:

“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③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①御:

马夫。

②驷马:

四匹马拉的车。

③志念:

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②夫问其故()③晏子荐以为大夫   ()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晏子为齐相

A.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B.缚者曷为者也    

C.二虫尽为所吞    

D.生于淮北则为枳    

(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其 御 之 妻 从 门 间 而 窥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既而归,其妻请去。

        译句: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  译句:

                    

六、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34分)

9.(25分)

率真孔子

张期鹏

我读孔子,感受到的是他的率真。

在无数个深夜,我坐在桌前捧读《论语》,感觉这个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就坐在我的面前。

他的深邃目光,穿越2500多年的沧桑岁月,慈祥地注视着我。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站起身来,慢慢地走向不可知的远方。

我的眼前,顿时幻化出一片烂漫的充满书香气息的杏林。

我的思绪在漫长的时间隧道里穿梭,眼前的场景在变换,仿佛又回到了2500多年前的某一天。

那一天,孔子把他的弟子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召集到身边,让他们尽情地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

子路说完,他只是微笑了一下;冉有和公西华说完,他没有表示任何意见,但似乎皱起了眉头。

轮到曾点了,他在老师的鼓励下轻声说道:

“莫春着,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就是这一段轻声地描绘,引来了孔子高声地感叹和赞许:

“吾与点也!

“只有曾点的说法符合我的心愿啊!

”孔子的感叹和赞许,至今依然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扉。

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把他打扮成一个不苟言笑、循规蹈矩,而且一开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闭口就是“仁”、“礼”、“忠恕”、“孝悌”之类的“至圣先师”,殊不知他始终怀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童心童趣。

岂止是童心童趣啊,暮春时节,穿着新做的春服,五六个朋友一道,带着六七个孩子,在沂河里畅快地沐浴,在求雨台上迎接浩荡的春风,然后一路唱着悠扬的歌曲回去,难道不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吗?

这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率真的孔子!

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自然始终怀有强烈的政治热情、政治抱负和政治追求;但作为一个“士”,他更有知识分子思想纯洁和崇高的一面,不会为了某种政治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

他30多岁的时候,因为对鲁国“三桓”的骄横跋扈不满,来到了齐国。

他对齐景公讲了一番治国安邦的道理,齐景公好像很乐意接受。

但他似乎又太直率了,他敏锐地看到齐国最大的危机是宫廷的奢侈,并且坦率地指出了这一点,引起了景公的极大不满。

他冷冷地对孔子说:

“我已经老了,也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了。

以您的才能,在我这里实在太委屈了。

”对于这样的逐客令,《论语》中没有记载孔子的反应,只是说了一句“孔子行”。

但就是这样一句“孔子行”,使我看到了他面对景公的凛然的表情。

以孔子的温文尔雅,他不会怒斥一个自己认为不值得怒斥的人,他当时一定是“色勃如也”,一脸严肃地转身离去;“趋近,翼如也”,脚步越走越快,像鸟儿舒展开了自己的翅膀。

这就是有着率真个性、独立人格的孔子啊!

我同时隐约地感到,孔子作为一个凡人,内心也有着复杂的情感,思想深处也有着复杂的矛盾,有时甚至会陷入一种痛苦的矛盾斗争之中。

特别是在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心里真比黄连还苦。

在他快50岁的那一年,眼看着壮志难酬,内心的急切终于表现在了一次差一点成为现实的冒险行动上。

那一年,鲁国“三桓”之一季桓子的一个家臣发动叛乱,占据了鲁国的费城,并想以此来对抗鲁国。

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威,他特意邀请孔子参加自己的反叛行动,这一次孔子真的沉不住气了,竟然想去参加叛军。

子路急切地来劝他,他自知理亏,但又为自己无望的前程悲哀,于是理屈词穷地抢白子路:

“他们召我去,难道我会白去吗?

如果他们是真心用我,我可以帮助他们建设一个我梦想的东周王朝啊!

孔子当然没有成行,但即使只是这样一种想法,也引起了后人的激烈论争。

在他死后2500多年的时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他的这次冒险行为辩解,他们认为“圣人”孔子是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说出这样的话的。

但我却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我知道,孔子也是食人间烟火、吃五谷杂粮的,都快50岁了还一事无成,能不着急吗?

我在今天可以想象孔子当时那种急切的样子,想象他面红耳赤地训斥子路的情景,不仅没有感到损伤了孔子形象的一分一毫,反而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孔子:

太率真、太可爱、太伟大了。

大哉孔子!

(1)

读完全文,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

(2)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论述孔子的“率真”的?

请简要概述。

(3)

从文章的第三、四段孔子与他的弟子们畅谈理想的事例中,你读出孔子怎样的人生思想?

(4)

作者写到孔子到齐国劝说齐景公的事例,阐明了什么观点?

(5)

孔子一生中在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请概述两种:

10.(9分)(2017九下·龙湖月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幸福没有榜样

①有时,我们总是感到自己的生活不够幸福,不如人家的日子过得那样滋润甜美,还常常拿别人家的幸福作榜样,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到头来,我们会发现,唯独这人追人寻、人见人爱的幸福,没有榜样,常常是求而不得,甚至徒生烦恼。

②幸福是什么?

《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答案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

但是,同样的“境遇和生活”,不同人却有不同的感觉。

乞丐得到一顿饱饭,心情会很舒畅,感到幸福的降临;不说一顿饱饭,就是一桌山珍海味,在大款大腕那里,大概也激不起一点快乐的心情吧。

作家史铁生的境遇,很让我们同情,他不幸患有尿毒症,但他说: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

”并说:

“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

”我们身体还算健康的人,能体验到不发烧也是一种幸福吗?

会把幸福的底线放得这样低吗?

③其实,词典给出的幸福答案是不大准确的。

即使同一境遇,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是千差万别的。

生活在大体相似的环境里,一百个人眼中的幸福观,或许还不止一百呢,有时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就有不同的幸福观。

幸福观的模糊,对幸福理解的个性化,这大概也告诉我们:

幸福,没有模式;幸福,没有榜样。

④幸福,没有榜样。

梁实秋也这样说,“幸福与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

求即往往不得”。

一位远房的侄女,日子本来过得很快活。

一次同学聚会,看一位当处长的同学,居有豪宅,出有宝马,很是羡慕人家的幸福生活,抱怨自己的男人只会教书,不会捞钱。

原有的快乐也因寻找幸福的榜样,而逃之夭夭。

⑤还有,我们眼中的别人的幸福,有时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我们常常喜欢用世俗的眼光看别人的幸福,常常认为有权势,有财富,有显赫的名声,有骄人的业绩,就会有幸福,有舒心的日子。

其实,幸福有时恰恰与权势、与财富离得很远,与名声、与业绩也并不怎么亲近。

侄女那个同学,近日,婚外恋闹得沸沸扬扬,幸福显然并不在她家。

孟德斯鸠好像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仅仅希冀幸福,这不难做到;但期望像别人那样幸福,这总是难以做到,因为我们认为别人会比实际更幸福。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然而,每个人对幸福的感悟又各有各的不同。

这大概与人们的不同追求有关。

勇敢的人,追求刺激,冒着生命危险或是攀登高山,或是漂游湍流,感到是种幸福;沉静的人,喜欢安闲,甘愿生活寂寞,或是一部《庄子》,或是一首古曲,也会心中溢满快乐。

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把人生的追求归结为:

“我是谁?

我要干什么?

我能干什么?

我如何去干?

”幸福大概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能行风行风,能行雨行雨;能运筹帷幄,可当经理;有一身力气,蹬起三轮车也有歌声相伴。

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自己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感到活着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你感觉到了,你便拥有幸福,这和他人的评论毫不相干。

⑥幸福,完全在于自己。

自己有个真实的人生,对自己的人生尽力了、负责了,对得起社会、对得起父母与爱你的人,就是充实的人生、快乐的人生。

心存快乐,就是幸福。

⑦幸福,在自己的心中;幸福,没有榜样,也无需榜样。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告诉我们:

幸福,在自己的心中;幸福,没有榜样,也无需榜样。

B.第二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通过举例子和讲道理,说明“同样的'境遇和生活’,不同人却有不同的感觉”的观点。

C.作者借一位远房侄女的事例意在告诉人们:

幸福没有榜样,拿别人家的幸福作榜样,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常常是求而不得,甚至徒生烦恼。

D.同一境遇,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生活在大体相似的环境里,一百个人眼中的幸福观,或许还不止一百个;有时同一个人,不同的时期就有不同的幸福观。

由此可见,幸福没有模式,没有榜样。

(2)

下列不能证明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歌德言“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可见幸福全在于自己的心中。

B.培根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幸福的构建师”,说明幸福没有榜样。

心存快乐,就是幸福。

C.雷锋认为“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所以,没有用双手创造财富,没有为人类解放事业,就毫无幸福可言。

D.尼采曾说“对于平凡人来说,平凡就是幸福”,因为每个人对幸福的感悟各不相同,对幸福的理解千差万别,因此,平凡的日子也是一种幸福。

(3)

通过本文的阅读,相信你会对幸福有更深的了解。

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身实际,说说现在的你对幸福的理解。

七、命题作文(共1题;共5分)

11.(5分)生活中,我们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某些东西:

登泰山看黄河,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名山大川的雄奇与秀美;读唐诗学宋词,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上电脑玩手机,我们感受到了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带来的方便与精彩……

请以“我感受到了_______的魅力”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山川”“文学”“网络”等;②自选文体;③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题;共6分)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二、书写(共1题;共4分)

4、答案:

三、默写(共1题;共7分)

5、答案:

四、名著导读(共1题;共11分)

6、答案:

五、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38分)

7、答案:

8、答案:

六、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34分)

9、答案:

10、答案:

七、命题作文(共1题;共5分)

11、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