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大赛.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389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大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模具大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模具大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模具大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模具大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模具大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模具大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模具大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模具大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模具大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模具大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具大赛.docx

《模具大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大赛.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具大赛.docx

模具大赛

模具制造项目竞赛技术文件

一、竞赛技术文件制定标准

模具制造项目技术文件参考41届世界技能大赛模具制造项目竞赛题目,并结合42届世界技能大赛模具制造项目技术说明制定。

二、竞赛命题原则

本次模具制造项目竞赛依据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模具制造项目竞赛内容进行命题,注重基本技能和技术规范,结合生产实际,考核综合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并对技能人才的培养起到示范指导作用。

三、竞赛内容与方式

竞赛采用综合技能操作方式,根据组委会技术专家组提供的产品图、标准模架预加工图、AB板镶块预加工图、零件预加工图,由参赛选手自备或委托企业按图对模架、模坯、零件进行预加工,竞赛时在现场由选手根据要求独立完成剩余的加工、装配、修整工作。

竞赛涵盖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模具制造与装调

在模具制造过程中能正确操作机械设备,进行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能根据要求选用各种研磨、抛光工具对成型零件表面进行光整加工。

能根据装配要求制定合理的装配工艺并进行装配作业。

模具制造与装调时间为7小时。

2.模具试模

组委会提供试模参数供选手参考,要求选手能根据成型要求,在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协助下,设置试模参数完成试模作业,并能根据制件成型缺陷分析及解决模具故障,调整成型参数。

模具试模、修模时间为30分钟(不含首次上模时间和最后下模时间)。

3.模具设计

熟练使用UGNX6.0、Pro/E5.0、AutoCAD2007等CAD软件进行三维模具设计和二维工程图设计。

要求参赛选手能够根据组委会提供的三维产品图(IGS格式)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并出相应的工程图和设计说明书。

模具设计总时间为4小时。

注:

UGNX6.0(含Moldwizard注塑模具设计向导模块);

Pro-E5.0(教育版,外挂EMX6.0模具设计模块);

AutoCAD2007

4.技术答辩

要求选手熟悉模具先进制造技术,并根据抽取题目进行技术答辩。

答辩时间20分钟(抽题和准备时间10分钟,技术答辩10分钟)。

四、竞赛模具总体技术要求

1.本次竞赛模具采用一模一穴方式,产品外形尺寸约为70mm×35mm×23mm;

2.采用标准模架,型号为:

CI1820A50B50C60,由参赛选手自行准备或委托企业按图纸要求完成预加工。

3.制件成型材料:

PP料,材料供应商和收缩率见最后发布图纸。

4.模具成型零件材料采用P20;

型腔镶件尺寸:

100.5mm×60.5mm×25.5mm(含0.5mm配模余量);

型芯镶件尺寸:

100.5mm×60.5mm×42.5mm(含0.5mm配模余量)。

5.赛场提供标准件:

定位圈、浇口套、螺丝、顶针、吊环、锁模片。

6.本次竞赛以下部分已经预先加工(具体见预加工图):

(1)定位圈沉孔、浇口套过孔;

(2)模架A、B板开精框,B板开滑块槽,底板开顶出孔,成型镶件螺纹孔及螺钉过孔;

(3)成型零件部分加工完成。

五、成绩评定方法

(一)参赛选手的成绩评定由选拔赛技术工作委员会的裁判组负责。

(二)实际操作技能由评分裁判员根据评分标准统一评分与计分。

(三)操作技能的总成绩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对选手竞赛成果进行综合评定。

1.模具综合制造、装配调试(80%)

裁判小组根据现场记录、检测记录和评判标准,对模具的加工精度、装配质量、试模作业过程、制件质量及安全文明生产等项目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参考附件3。

2.模具设计(10%)

根据竞赛试题要求和评分标准进行评判。

3.技术答辩(10%)

根据竞赛试题要求和评分标准进行评判。

六、竞赛场地与设施

竞赛场地与设施基本参照世界技能大赛场地要求布置,现场提供普通万能摇臂铣床(带数显)、手动平面磨床(带数显)、装配工作台、型注塑机、UGNX6.0、Pro-E5.0(广、AutoCAD2007等设备与软件,见附件1赛场设计说明。

选手自己所带工、量、刃具按附件2进行准备,对规格、型号、数量不做限制。

七、竞赛细则

(一)竞赛规则

1.如选手自带模架,在报到时需将模架交裁判组按图验收,只有检验合格后方能参加比赛。

2.要求参赛选手严格遵守安全文明生产规定,要求各参赛队为参赛选手购买意外保险。

3.选手的操作技能竞赛场次在报到后的赛务会议上抽签决定,工位号和竞赛材料在进入赛场后现场抽签决定。

4.选手参加操作技能竞赛前,可按组委会指定的时间熟悉竞赛场地及设备情况。

5.如果确实是因为设备故障原因导致选手中断或终止竞赛,由大赛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决定。

7.模具综合制造时间初定7.5小时,其中7小时为模具制造、装配时间,0.5小时为试模时间(不含首次上模时间和最后下模时间)。

竞赛中途不设休息、就餐时间,竞赛过程中,选手若需休息、饮水或上洗手间,一律计算在操作时间内。

食品、饮水由赛场统一准备。

8.模具制造完成后,选手上交工件,应由现场裁判现场封存,选手和裁判共同签名确认。

9.模具调试前,选手和现场裁判共同确认工件,并签名确认。

10.在模具制造和调试过程中,如有严重安全事故,现场裁判员可取消选手竞赛资,并上报裁判长。

11.如果选手提前结束竞赛,应举手向裁判员示意提前结束加工。

竞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在案,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加工。

12.模具设计时间为4个小时,竞赛中途不设休息、就餐时间,竞赛过程中,选手若需休息、饮水或上洗手间,一律计算在操作时间内。

食品可自备,饮水由赛场统一准备。

13.技术答辩时间为20分钟,其中准备时间为10分钟。

(二)赛场规则

1.各类赛务人员必须统一佩戴由大赛组委会签发的相关证件,着装整齐。

2.本次竞赛与世界大赛接轨,对社会开放,各参观人员可进入赛场观摩,并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和管理,在规定区域观摩竞赛,不得进入选手操作区域而影响比赛。

3.成绩评判参照世界大赛的评判方式,由裁判员现场评判,评判过程和评判结果采取开放形式。

 

附件

1.模具制造竞赛场地说明

2.模具制造选拔赛工量具清单

3.模具制造选拔赛评分表(参考)

4.模具制造竞赛样题

附件1

模具制造竞赛场地说明

一、场地功能

(1)同时能满足15~18名选手同时进行比赛

(2)与世界技能大赛场地要求对接

二、场地配置

场地要求每个参赛选手应能在独立区域完成模具的制造、装配工作。

工位图设备布置如图1所示。

模具竞赛赛场总体规划如图2所示。

(详细见附图)

每个独立工作区域配万能摇臂铣床(带电子尺)1台、手摇平面磨床(带电子尺、吸尘装置)1台、台钻1台、装配工作台1张,并配置气源、电源插座。

试模区配备电动起吊设备。

 

图1:

模具作业工位布置图

 

图2:

模具制造竞赛车间整体布置图

附件2

模具制造选拔赛工量具清单

序号

工具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立铣刀

¢2—¢16(mm)

自定

2

锥度立铣刀

1°~3°

自定

3

角半径铣刀

R1~R5(mm)

自定

4

球头铣刀

R1~R5(mm)

自定

5

任意一种倒角工具

45°

自定

6

塞尺

0.02~1mm

自定

7

带螺纹的平口钳

自定

1

8

钻头

Ø2~Ø10(mm)

自定

增量0.1mm

9

中心钻

90°、60°锥口钻

自定

10

内六角扳手

一套(公制)

自定

11

铰刀

¢3、¢4、¢5、¢6

自定

12

丝锥

M6(手、机用自定)

自定

13

铰杠

自定

14

锉刀

自定

自定

15

抛光器具(含超声波抛光机)

自定

自定

赛场提供气源、电源

16

铜锤

大小自定

自定

17

外径千分尺

0-100mm

自定

18

深度千分尺

0-50mm

自定

19

千(百)分表

自定

自定

20

游标卡尺

自定

自定

21

高度游标卡尺

自定

自定

说明:

此清单只为最低配备,除与大赛赛题相关的专用工、夹具外不限数量、规格及型号。

 

附件3

模具制造选拔赛评分表(参考)

考件编号:

准考证号:

开工时间:

结束时间:

选手签名:

裁判员签名:

根据下表的项目与要求进行模具的制造、装配、试模、制品质量评分:

考核项目与要求

评分标准

配分

得分

选手

签名

加工

精度(30分)

1

尺寸精度

根据图纸项目进行检测配分

2

位置精度

3

表面质量

装配

(40分)

4

滑块与导滑槽的配合间隙

5

锁紧块斜面与滑块斜面的配合

6

装配前的准备工作是否规范(清理、检测)

无此项全扣

7

装配顺序、方法是否合理

每有一处不合理扣2分

8

各机构装配后是否运动灵活、准确可靠

运动有阻滞现象每处扣2分

9

是否出现漏装、错装现象

每处扣2分,扣完为止

试模(10分)

7

能否进行试模前的安全检查

无安全检查全扣

8

提交前10模带流道凝料制件

每少1件扣1分

9

是否需下线修模

每下线修模一次扣2分

制件

质量(20分)

10

制件表面质量

(水纹、熔接痕、顶白等)

每一处不合格扣2分,

扣完为止

11

壁厚是否均匀

12

是否有毛边、披锋

每有一处扣2分

13

如出现制件形状与要求严重不符或不完整,此项目计0分

安全

文明

生产

14

1、工、量具是否摆放规范

每违反一次扣2分,出现严重事故取消竞赛资格

15

2、电动、风动工具使用是否正确、规范、安全

检测

裁判

评分裁判

说明:

本评分表只供参考,竞赛时以实际评分表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