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3998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香菇栽培技术Word下载.docx

香菇子实体是由菌盖、菌褶、菌柄三部分组成。

(1)菌盖菌盖是菌褶的依附,产生担孢子场所的保护器官,力盖直径一般3—15厘米,颜色和形状随着菇龄的大小,受光的强弱及其营养的丰缺而有差异,幼时盖缘内卷呈半球状,成熟时菌褶平展,边缘向内微卷;

过分老熟时则向上反卷。

菌盖表面量淡褐色、茶褐色、黑褐色,往往披有白色或同色的鳞片,有时还产生龟裂或菊裂。

幼时边缘有淡褐色纤维状毛的内菌幕,菌幕上方白色,下方茶褐色,此物遗留于菌盖的表面,菌肉肥厚,呈白色。

(2)菌褶菌褶是孕育担孢子的场所,生于菌盖下面,成辐射状排列,白色,呈刀片状或上有锯齿,宽约3—4毫米,褶片表层披以子实层,其上有许多担子,在担子上生有无数的孢子。

(3)菌柄菌柄是支撑菌盖,菌褶和输送养料、水份的器官。

生长于菌盖下面的中央或偏中心的地方。

菌柄坚韧、中实,圆柱形或上扁下圆柱形,其粗细和长短因温度、养分、光照和品种的不同而异。

上部白色曲部略呈红褐色。

幼小时柄的表面披有纤毛(干燥时呈磷片状),一般柄长2—6厘米。

菌环顶生,易消失。

子实体单生、丛生或群生。

(二) 

生活史

香菇的孢子萌发而成菌丝。

菌丝生长发育分化子实体,子实体再产生无数的孢子。

这就是香菇的生活史,也称为一个世代。

完成这个生活史,在自然条件下约需8—12个月,甚至更长一些,在人工木屑栽培条件下,可缩短为3—4个月。

香菇的一个世代包括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

即第一次菌丝。

香菇的孢子为4微米大小,有“性”的区别,属异宗配合的高等担子菌。

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伸长形成菌丝,这种菌丝的每个细胞里都含有一个细胞核,即为单菌核即第一次菌丝或称作初生菌丝。

此菌丝较细小,分枝较多,生长速度慢,生活力也较弱。

由于它有“性”的区别,所以单个子孢发成的单核菌丝是单性不孕的。

因此,是不会长出香菇的,必须有两个不同性的单核菌丝互相配合后才能正常发育。

香菇又是“四极性”的,它受两对基因控制,而不是任意“十”和“一”都可以配合的。

第二阶段:

即第二次菌丝,当第一次菌丝到一定阶段,两个不同“性”的单核菌丝在靠近部分产生凸起,凸起部分伸长相互接触,使两个不同“性”的细胞彼此沟通,原生质融合在一起,其中一个细胞核移到另一个细胞内,完成了原生质的配合过程,即锁状联合形成过程,不断分裂形成两个核的菌丝,因此叫双核菌丝,也叫第二次菌丝,次生菌丝或称复相菌丝,它比第一次菌丝粗状,生长速度快,生活力强。

人工接种的纯菌丝,就是以这种形式存在的。

第三阶段:

即第三次菌丝。

当双核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生理阶段,在适当的条件下便高度分化,形成十分密集的菌丝组织,进入到第三次菌丝阶段,并互相扭结成子实体原基,原基分化发育形成菇蕾,最后发育成完整的子实体——香菇,再由香菇产生孢子进入下一个世代。

(三) 

生活条件

香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生活条件,大体上包括营养、温度、水份、空气、光照和酸碱度等几个主要因素。

1.营养香菇是一种木材腐朽菌,是依靠分解吸收木材内的营养为主,在培养基中,适合菌丝生长的碳源以单糖最好,双糖次之,淀粉最次;

氮源以有机氮最好;

矿质营养以碳酸钙、磷酸二氢钾等为主。

在椴木中,菌丝除了吸收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少量可溶性物质外,主要是利用木质部中的木质素作碳源,利用韧皮部细胞中的原生质作氮源,沉积于导管中的的有机或无机盐作营养,因此,选择边材发达,心材软小菇木,有利于香菇的生长发育。

在木屑栽培中,培养料内加入米糠、麸皮、糖、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不仅可满足菌丝的生长需要,也有利于后期子实体的连续发生,获得高产,香菇菌丝能利用有机氮和铵态氮,不能利用硝态氮,在有机氮中,能利用氨基酸中的天门冬氨酸、天门冬酸酰胺、谷氨酸酰胺,不能利用组氨酸、赖氨酸等。

2.温度温度是影响香菇生长发育的一个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

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它所需要的温度也不一样。

孢子萌发温度一般在13—32℃之间;

最适温度23—28℃。

低于10℃和高于32℃生长不良;

35℃停止生长;

38℃以上死亡。

在—20℃经10小时也不会死亡。

段木栽培时,由于木材的保温作用,菇木内的菌丝可忍耐比气温更低或更高的温度。

当气温低到—20℃和高到40℃时仍可保持10—20小时生命。

香菇原基在8—21℃分化;

在10—20℃分化最好。

当气温和水温相差10℃以上时,把成熟的菇木浸水若干小时,给于温差、湿差、排除草酸,造成无氧呼吸等刺激,可以促使香菇分化,是提高香菇生产的一个有效措施。

子实体发育温度5—25℃;

适温为12—17℃,香菇子实体的形状和产量同样受到产菇期间温度的巨大影响,在适温范围内,较低的温度(10—20℃)香菇发育慢,但质量好,不易开伞,厚菇多;

在较高温度(28℃以上)中,香菇发育快,但质量差,质地柔软,易开伞,薄菇多。

3.水份水份是香菇生活的首要条件。

外界的营养物质只有溶解在水是,才能通过香菇的细胞壁渗透进来。

所有的代谢产物也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排出体外。

水分不足或过多会阻碍香菇的生长发育。

但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香菇对水份的要求也有差别。

孢子在液体中也能萌发(在适温条件下),但菌丝不能正常生长或不能生长(蒸馏水中)。

菌丝在木屑培养基中,最适含水量是60—70%(因木屑种类、粗细而异);

在段木中最适宜的含水量是35—40%。

空气相对温度以70%为宜。

子实体发生的生长发育阶段,菇木含水量应增加到50—6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以90—93%为宜,在生产上把成熟的菇木和木屑栽培采过菇失掉了大量水份的菌砖、菌袋浸入冷水中,提高含水率,使其产生温差和湿差,来促使菇蕾的发生,并通过浸水时间长短来控制菇蕾发生的数量。

4.空气香菇是好气性伞菌,足够的氧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空气不流通、不新鲜、呼吸过程则受到阻碍,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也受到抑制,甚至造成死亡。

缺氧时,菌丝借酵解作用暂时维持生命,但消耗大量的营养。

菌丝易衰老,甚至很快死亡。

而霉菌或其它杂菌都喜欢在这种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因此,选择菇场和建造菇房时,必须注意通风条件,才能得到好的收成。

5.光照香菇虽然属于真菌,是异养作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但是香菇是需水性真菌,强度适合的漫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必备条件之一。

散射光可以促进色素转化和沉积,没有光线决不能形成子实体;

分化后的原基在暗处有陡长的倾向,盖小、柄长、色淡、肉薄、质劣。

在菌丝营养生长阶段则完全不需要光线,光线会抑制香菇菌丝生长,在黑暗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快,直射阳光对香菇菌丝有抑制作用和致死作用,在明亮的环境中菌丝易形成褐色的被膜。

香菇的原基形成阶段,最适光强度为10勒克司,波长在370—420毫微米之间,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子实体发育。

6.酸碱度(PH值)香菇菌丝适宜在微酸性环境中生长,PH3—6之间香菇均能生长,但以PH5最适宜,香菇菌丝在生长过程中自身要产生有机酸,如醋酸、琥珀酸、草酸等,使培养基逐步酸化,来促进子实体的发生。

以上这些生活条件是综合对香菇发生作用,因此,在栽培实践中,应尽量模拟和创造最适于香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才能获得优质高产。

第二节香菇常见栽培品种

1.高温型菌株出菇温度12-25℃,个别可达到28℃,如:

931、武香1号等。

2.中温型菌株出菇温度10-23℃,如LS-10、L-26、H、Z-26m、868、中香2号、9660、上海908等。

3.低温型菌株出菇温度5-20℃,常用的菌株有908、939、241-4、135-5、上海9018等。

第三节香菇菌种的生产技术

一、香菇母种生产

(一)母种配方:

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二)母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选择质量好的马铃薯洗净去皮(已发芽的要挖去芽及周围一小块),将其切成薄片,称取200克。

放入铝锅中,加入清水1000毫升,加热煮沸,维持30分钟,用四层纱布过滤,取其汁液,然后将琼脂放在水中浸泡后加入马铃薯汁液中,继续加热至全部溶化(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溢出和焦底),最后加入葡萄糖,并且热水补足1000毫升,测定并调节pH值(用5%的稀盐酸或5%的氢氧化钠溶液)到所需范围内。

配制好的培养基要趁热分装入试管,装入量约为试管长度的1/5,装管时要注意勿使培基沾附试管口。

分装完毕塞上棉塞,棉塞要求松紧适度,塞入长度约为棉塞总长度的2/3左右,使之既有利通气又能防止杂菌侵入。

塞好棉塞后,把试管直放在小铁丝筐中,盖上油纸或牛皮纸,用绳扎好,或用绳子把试管扎成几捆,棉塞部分用牛皮纸包扎好,竖直放入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在1.5公斤/厘米2压力下维持30分钟。

灭菌后,待培养基温度下降至60℃时,再撰成斜面,以防冷凝水积聚过多。

摆斜面时,先在桌上放一木棒,将试管逐支斜放,使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度的1/2,冷却凝固后,即成斜面培养基。

灭菌后的斜面培养基,要进行无菌测定,可从中取出2~3支,放入30℃左右的恒温箱中培养3天,培养后表面如仍光滑,无杂菌出现,就可供接种。

多次制作后,已有把握,可不做无菌测定试验。

(三)接种与培养,将试管放在22℃~24℃恒温箱中培养2~3天后,组织块上长出白色的菌丝,并向培养基上蔓延生长。

当菌丝在斜面上长满后,再移到新的斜面培养基上,培育成母种。

(四)高压灭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1.在灭菌锅内加水至水位标记高度,首次使用需先进行一次试验,水过少易烧干造成事故,水过多棉塞易受潮。

2.放火锅内的材料,不宜太挤,否则会影响蒸汽的流通和灭菌效果。

体积大的瓶子,要分层放置或延长灭菌的时间。

3.盖上锅盖,同时均匀拧紧锅盖上的对角螺旋,勿使漏气,关闭气阀。

4.点火、逐渐升温。

水沸后,待锅内压力升至0.5公斤/厘米2时,逐渐开大放气阀,放净锅内冷空气至压力降至"

0"

,再关闭放气阀。

如不放尽冷空气,即使加大至所需压力,而温度达不到应有的程度,也不能达到彻底灭菌的要求。

5.继续DO%至所需压力时,开始记灭菌时间,调节火力大小,始终维持所需压力至一定时间。

6.停火。

让压力自然回降至"

时,打开放气阀。

7.打开锅盖,用木块垫在盖下,让蒸汽渐渐溢出,借余热烘干棉塞。

8.取出已灭菌的材料,并清除剩水,以防锅底锈蚀。

二、原种和栽培种生产

(一)配方

1.锯木屑78%、米糠(或麸皮)20%、蔗糖1%、硫酸钙(石膏粉)1%、水适量。

2.棉籽壳40%、锯木屑40%、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水适量。

(二)培养基的制作:

木屑以阔叶树的为好,棉籽壳(木屑)均要求干燥无霉烂、无杂质。

米糠或麸皮要求新鲜、无虫。

将木屑(或棉籽壳)与麸皮、石膏粉拌匀,蔗糖溶于水,将其加直至用手紧握一把培养料时,指缝间有水渗出而不下滴为宜。

然后将其装入菌种瓶中,边装边用捣木适度压实,直装至瓶颈处为止,压平表面,再在培养基中央钻一洞直达瓶底。

最后用清水洗净瓶的外壁及瓶颈上部内壁处,上棉塞。

用牛皮纸包住棉塞及瓶口部分,用绳扎紧。

放入高压锅内,在1.5公斤/厘米2的压力下维持1.5小时。

如采用土法灭菌,当蒸笼内达100℃后再维持6~8小时。

栽培种培养基的配方及制作方法同源种。

当采用其他用料栽培香菇时,可将上述两种配方中的锯末屑用料代替,其余成分不变,构成多种代用料配方。

(三)接种与培养

把母种接到木屑(或棉籽壳)、米糠培养基上进行培育,用以繁殖栽培种用的菌种称为原种。

已培育好的母种用接种针挑取蚕豆大一小块放入原种培养基上,经22℃~24℃下培育35~45天,菌丝体长满全瓶,即成原种。

母支每种约可接6~8瓶原种。

原种直接到相同培养基中扩大培养;

用于压块用种为栽培种。

从原种里掏出菌种移入灭过菌的瓶子中,培养温度22℃~24℃,培育时间约2个月以上。

每瓶原种可接栽培种60~80瓶。

(四)培育原种和栽培种注意事项:

第一,原种及栽培种的接种必须遵照无菌操作要求。

第二,当接种后,从第三天开始就要经常检查有无杂菌污染,发现有污染的瓶子要及时取出处理。

一般检查要继续到香菇菌丝体覆盖整个培养基表面并深入培养基2厘米时为止。

第三,培养好的菌种如暂时不用,要将其移放在凉爽、干净、清洁的室内避光保存,勿使菌种老化。

第四节香菇栽培技术

一、香菇柋栽技术

(一)塑料筒的规格。

香菇袋栽实际上多数采用的是两头开口的塑料筒,有壁厚0.04~0.05厘米的聚丙烯塑料筒和厚度为0.05~0.06厘米的低压聚乙烯塑料筒。

聚丙烯筒高压、常压灭菌都可,但冬季气温低时,聚丙烯筒变脆,易破碎;

低压聚乙烯筒适于常压灭菌。

生产上采用的塑料筒规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南方用幅宽15厘米、筒长55~57厘米的塑料筒,北方多用幅宽17厘米、筒长35厘米或57厘米的塑料筒。

(二)装袋灭菌。

  

先将塑料筒的一头扎起来。

扎口方法有两种,一是将采用侧面打穴接种的塑料筒,先用尼龙绳把塑料筒的一端扎两圈,然后将筒口折过来扎紧,这样可防止筒口漏气;

二是有的生产者采用17厘米×

35厘米短塑料筒装料,两头开口接种,也要把塑料筒的一端用力扎起来,但不必折过来再扎了。

扎起一头的塑料筒称为塑料袋,装袋前要检查是否漏气。

检查方法是将塑料袋吹满气,放在水里,看有没有气泡冒出。

漏气的塑料袋绝对不能用。

用装袋机装袋最好5人一组,1个人往料斗里加料;

2个人轮流将塑料袋套在出料筒上,一手轻轻握住袋口,一手用力顶住袋底部,尽量把袋装紧,越紧越好,另外2个人整理料袋扎口,一定要把袋口扎紧扎严,扎的方法同袋的另一端。

手工装袋,要边装料,边抖动塑料袋,并用粗木棒把料压紧压实,装好后把袋口扎严扎紧。

装好料的袋称为料袋。

在高温季节装袋,要集中人力快装,一般要求从开始装袋到装锅灭菌的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否则料会变酸变臭。

?

料袋装锅时要有一定的空隙或者“#”字型排垒在灭菌锅里,这样便于空气流通,灭菌时不易出现死角。

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时,料袋必须是聚丙烯塑料袋,加热灭菌随着温度的升高,锅内的冷空气要放净,当压力表指向1.5公斤/平方厘米时,维持压力2小时不变,停止加热。

自然降温,让压力表指针慢慢回落到0位时,先打开放气阀,再开锅出锅。

采用常压蒸汽灭菌锅,开始加热升温时,火要旺要猛,从生火到锅内温度达到100℃的时间最好不超过4小时,否则会把料蒸酸蒸臭。

当温度到100℃后,要用中火维持8~10小时,中间不能降温,最后用旺火猛攻一会儿,再停火焖一夜后出锅。

出锅前先把冷却室或接种室进行空间消毒。

出锅用的塑料筐也要喷洒2%的来苏水或75%的酒精消毒。

把刚出锅的热料袋运到消过毒的冷却室里或接种室内冷却,待料袋温度降到30℃以下时才能接种。

(三)接种。

  

香菇料袋多采用侧面打穴接种,要几个人同时进行,所以在接种室和塑料接种帐中操作比较方便。

具体作法是先将接种室进行空间消毒,然后把刚出锅的料袋运到接种室内一行一行、一层一层地垒排起,每垒排一层料袋,就往料袋上用手持喷雾器喷洒一次0.2%多霉灵;

全部料袋排好后,再把接种用的菌种、胶纸,打孔用的直径1.5~2厘米的圆锥形木棒、75%的酒精棉球、棉纱、接种工具等准备齐全。

关好门窗,打开氧原子消毒器,消毒40分钟;

关机15分钟后开门,接种人员迅速进入接种室外间,关好外间的门,穿戴好工作服,向空间喷75%的酒精消毒后再进入里间。

接种按无菌操作(同菌种部分)进行。

侧面打穴接种一般用长55厘米塑料筒作料袋,接5穴,一侧3穴,另一侧2穴。

3人一组,第一个人先将打穴用的木棒的圆锥形尖头放入盛有75%酒精的搪瓷杯中,酒精要浸没木棒尖头2厘米,再将要接种的料袋搬一个到桌面上,一手用75%的酒精棉纱擦抹料袋朝上的侧面消毒,一手用木棒在消毒的料袋侧面打穴3个。

1个穴位于料袋中间,其他2个穴分别靠近料袋的两头。

第二人打开菌种瓶盖,将瓶口在酒精灯上转动灼烧一圈,长柄镊子也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

冷却后,把瓶口内菌种表层刮去,然后把菌种放入用75%的酒精或2%的来苏水消过毒的塑料筒里;

双手用酒精棉球消毒后,直接用手把菌种掰成小枣般大小的菌种块迅速填入穴中,菌种要把接种穴填满,并略高于穴口。

注意,第二人的双手要经常用酒精消毒,双手除了拿菌种外,不能触摸任何地方。

第三人则用3.5厘米×

3.5厘米方形胶粘纸把接种后的穴封贴严,并把料袋翻转180度,将接过种的侧面朝下。

第一人用酒精棉纱擦抹料袋朝上的侧面,等距离地在料袋上打2个穴,然后把打穴的木棒尖头放入酒精里消毒,再搬第二个料袋。

第二人把第一个料袋的2个接种穴填满菌种,第三人用胶粘纸封贴穴口,并把接完种的第一个料袋(这时称为菌袋)搬到旁边接种穴朝侧面排放好。

接完种的菌袋即可进培养室培养。

用35厘米长的塑料筒作料袋,可用侧面打穴接种,一般打3个穴,一侧2个,一侧1个,也可两头开口接种。

用接种箱接种,因箱体空间小,密封好,消毒彻底,所以接种成功率往往要高于接种室。

但单人接种箱只能一个人操作,只适用于在短的料袋两头开口接种。

如果是侧面打穴接种,最好采用双人接种箱,由两个人共同操作,一个人负责打穴和贴胶粘纸封穴口,另一个人将菌种按无菌程序转接于穴中。

(四)菌袋的培养。

指从接完种到香菇菌丝长满料袋并达到生理成熟这段时间内的管理。

菌袋培养期通常称为发菌期,可在室内(温室)、阴棚里发菌,发菌地点要干净、无污染源,要远离猪场、鸡场、垃圾场等杂菌滋生地,要干燥、通风、遮光等。

进袋发菌前要消毒杀菌、灭虫,地面撒石灰。

夏季播种香菇发菌期正处在高温季节,气温往往要高于菌丝生长的适温(24~27℃),所以发菌期管理的重点是防止高温烧菌。

刚接完种的菌袋,3个袋一层呈三角形垒成排,接种穴朝侧面排放,每排垒几层要看温度的高低而定,温度高可少垒几层,排与排之间要留有走道,便于通风降温和检查菌袋生长情况。

发菌场地的气温最好控制在28℃以下。

开始7~10天内不要翻动菌袋,第13~15天进行第一次翻袋,这时每个接种穴的菌丝体呈放射状生长,直径在8~10厘米时生长量增加,呼吸强度加大,要注意通气和降温。

在翻袋的同时,用直径1毫米的钢针在每个接种点菌丝体生长部位中间,离菌丝生长的前沿2厘米左右处扎微孔3~4个;

或者将封接种穴的胶粘纸揭开半边,向内折拱一个小的孔隙进行通气,同时挑出杂菌污染的袋。

这时由于菌丝生长产生的热量多,要加强通风降温,最好把发菌场地的温度控制在25℃以下。

这在夏季播种是很难做到的,但要设法把菌袋温度控制在32℃以下,超过32℃菌丝生长弱,35℃时菌丝会停止生长,38℃时菌丝能烧死。

降温的方法很多,可灵活掌握。

如减少菌袋垒排的层数,扩大菌袋间距,利于散热降温;

温室和阴棚发菌,白天加厚遮盖物,晚上揭去遮盖物;

室内和温室发菌,趁夜间外界气温低时,加强通风降温,有条件的可安装排风扇;

气温过高,可喷凉水降温,但要注意喷水后要加强通风,不能造成环境过湿,以防止杂菌污染。

菌袋培养到30天左右再翻一次袋。

在翻袋的同时,用钢丝针在菌丝体的部位,离菌丝生长的前沿2厘米处扎第二次微孔,每个接种点菌丝生长部位扎一圈4~5个微孔,孔深约2厘米。

为了防止翻袋和扎孔造成菌袋污染杂菌,装袋时一定要把料袋装紧,料袋装的越紧杂菌污染率越低。

凡是封闭式发菌场地,如利用房间、温室发菌,在翻袋扎孔前要进行空间消毒,可有效地减少杂菌污染。

发菌期还要特别注意防虫灭虫。

由于菌袋的大小和接种点的多少不同,一般要培养45~60天菌丝才能长满袋。

这时还要继续培养,待菌袋内壁四周菌丝体出现膨胀,有皱褶和隆起的瘤状物,且逐渐增加,占整个袋面的2/3,手捏菌袋瘤状物有弹性松软感,接种穴周围稍微有些棕褐色时,表明香菇菌丝生理成熟,可进菇场转色出菇。

(五)转色

转色管理香菇菌丝生长发育进入生理成熟期,表面白色菌丝在一定条件下,逐渐变成棕褐色的一层菌膜,叫作菌丝转色。

转色的深浅、菌膜的薄厚,直接影响到香菇原基的发生和发育,对香菇的产量和质量关系很大,是香菇出菇管理最重要的环节。

1.转色方法转色的方法很多,常采用的是脱袋转色法。

要准确把握脱袋时间,即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脱袋。

脱袋太早了不易转色,太晚了菌丝老化,常出现黄水,易造成杂菌污染,或者菌膜增厚,香菇原基分化困难。

脱袋时的气候要在15~25℃,最好是20℃。

脱袋前,先将出菇温室地面做成30~40厘米深、100厘米宽的畦,畦底铺一层炉灰渣或沙子,将要脱袋转色的菌袋运到温室里,用刀片划破菌袋,脱掉塑料袋,把柱形菌块按5~8厘米的间距立排在畦内。

如果长菌柱立排不稳,可用竹竿在畦上搭横架,菌柱以70~80度的角度斜靠在竹竿上。

脱袋后的菌柱要防止太阳晒和风吹,这时温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最好控制在75%~80%,有黄水的菌柱可用清水洗干净。

脱袋立排菌柱要快,排满一畦,马上用竹片拱起畦顶,罩上塑料膜,周围维持保湿保温。

待人全部菌柱排后,温室的温度要控制在17~20℃,不要超过25℃。

如果温度高,可向温室的空间喷冷水降温。

白天温到多加遮光物,夜间去掉遮光物,加强通风来降温。

光线要暗些,头3~5天尽量不要揭开畦上的罩膜,这时畦内的相对湿度应在85%~90%,塑料膜上有凝结水珠,使菌丝在一个温暖潮湿的稳定环境中继续生长。

应注意在此期间如果气温高、湿度过大,每天还是要在早、晚气温低时揭开畦的罩膜通风20分钟。

在揭开畦的罩膜我时,温室不要同时通风,将二者的通风时间要错开。

在立排菌柱5~7天时,菌柱表面长满浓白的绒毛状气生菌丝时,要加强揭膜通风的次数,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钟,增加氧气、光照(散射光),拉大菌柱表面的干湿差,限制菌丝生长,促其转色。

当7~8天开始转色时,可加大通风,每次通风1小时。

结合通风,每天向菌柱表面轻喷水1~2次,喷水后要晾1小时再盖膜。

连续喷水2天,至10~12天转色完毕。

在生长实践中,由于播种季节不同,转色场地的气候条件特别是温度条件不同,转色的快慢不大一样,具体操作要根据菌柱表面菌丝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2.转色过程中常见的不正常现象及处理办法。

a.转色太浅或一直不转色:

如果脱袋时菌柱受光照射或干风袭,造成菌柱表面偏干,可向菌柱喷水,恢复菌柱表面的潮湿度,盖好罩膜,减少通风次数和缩短通风时间,可每天通风1~2次,每次通风10~20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