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4346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古诗赏析Word下载.docx

B本句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心中忧国伤时的沉痛之情。

花、鸟本无情,诗人赋予花鸟以人的情感说春天的花朵也因感时而落泪,鸟儿也因恨别尔惊心,实际上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情景交融。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

用“连三月”来形容战争的残酷和绵长。

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3《石壕吏》

表现对统治者残暴行径的揭露,对战乱造成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暮投石壕村

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

有吏夜捉人

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

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

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

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一个儿子托人捎来信,另外两个儿子最近阵亡了。

活着的这个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也就永远地长眠了。

这两句是老妇的血泪之诉,反映了民不聊生的真实情况。

4《归园田居(三)》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

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但使愿无违。

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过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表现了诗人的率真自然的性格,宁静淡泊的心境。

5《使至塞上》

这首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勾勒出祖国边疆的壮丽风光,表示了对守卫边塞,报效国家的唐军将士的崇敬,洋溢着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写自己此次出使之事,既言事又写景,生动形象的表达出幽微难言的抑郁之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纯干净,“直”字写出了景物的劲健挺拔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6《渡荆门送别》

本诗以雄壮的笔触描绘了荆门一带壮阔、奇特之景,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这一名句展现了一幅雄伟壮阔的景象:

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泻千里的长江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依然滔滔不绝白天行舟,天开地阔,诗人开阔的胸襟、舒畅的心情,都流露在字里行间,这正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随”字,将静止的山岭和原野摹状出活动的趋向,给人以连续的流动感和空间感;

“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入”字,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仿佛流入了辽远的原野,蕴含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由欣赏美景的欣喜之情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

7《登岳阳楼(其一)》

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湖、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瓯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大老伤悲的落寞情怀。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写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涯、离乡背井的感慨,也道出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恨悲。

尾联“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诗人直写自己一个白发老者凭吊古事,内心沧桑沉重。

“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景中有情,情中含景。

尾联气韵苍凉,雄阔慷慨。

8《长歌行》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诗的主体由客观转到主观,语势随之陡转。

青春和生命是美好的,但却是短促的,一去永不复返。

歌辞的主旨在此。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

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9《野望》

通过描写秋天黄昏以及诗人目睹归猎之景,表现诗人抑郁孤独的心情。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10《早寒江上有怀》

主题:

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并抒发了心境的迷茫之情。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树叶飘零,北雁南飞,江上早寒,一片落寞秋景。

诗人在异乡遥望、深深地眷念但故乡可望而不可及,只能垂下思乡之泪、遥看天际孤帆。

这一种飘零之感只有羁旅中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

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通过描写洞庭湖周围的景色,借景抒情,表达了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字渲染一种湿漉漉,水淋淋的气氛,给人以孕大含深,蒸蒸日上的动态感;

“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几近坍塌;

极显湖水喧嚣动荡,桀傲不驯的自然伟力。

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志,说明自己心向神往出仕求官,却找不到门路。

12《黄鹤楼》

借景抒发诗人绵绵愁绪和思乡深情。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楼头送目,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

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

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艳阳高照,澄空流碧,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宛如眼前。

和煦的阳光,给人家的温暖。

依稀间,鹦鹉洲上的芳草丛中走来一身正气、击鼓骂曹的祢衡,他面对黄祖的屠刀,视死如归,血洒碧草,正是无数浪迹天涯的游子浸满血泪的无私付出,才构筑了无数令人难忘的故乡。

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极富人情味。

诗作的思想品位也因此跨进更为高远的境地。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

13《送友人》

这是一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这两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也对得很工整,切景切题。

诗人不仅是写景,而且还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他就象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他会飘泊到何处呢?

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

14《秋词》

诗歌通过赞美秋景,抒发了宽大豪迈的胸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

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

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15《鲁山山行》

语言朴素,描写自然,其中情因景生,景随情移,以典型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的“野情”。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随处改”这个“改”字下得妙,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

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

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

“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

这里把一人个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本诗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16《浣溪沙》

从嫩芽、溪水的,领悟人生应积极进取,表现作者旷达乐观、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

上片只是写实景,其内心所唤起的应是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

1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表现作者爱国激情和杀敌雄心。

这是年近七旬的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爱国主义诗篇。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

“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

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

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

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

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

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

表达方式有:

说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修辞手法有:

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表现手法有:

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象征、对比、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背默试题

1、颜真卿名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在我们所学的诗歌《长歌行》中,与其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长歌行》中所要表达的人生哲理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汉乐府《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的完整诗句是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4、王绩的《野望》中,最能表现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6、《早寒江上有怀》中抒发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7、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务社会)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写出崔颢《黄鹤楼》诗中的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0、崔颢《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怀乡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

11、崔颢的《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2、崔颢的《黄鹤楼》中,作者登楼远眺,引起无限乡愁的景象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3、崔颢的《黄鹤楼》中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

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李白《送友人》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景取喻的诗句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5、刘禹锡的《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志向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6、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中与“鸟鸣山更幽”意境相类似的诗句是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7、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18、在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课内外不限),与“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一句句意相反的诗句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或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八年级语文课内外古诗词背默

一.《归园田居》

1.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语句: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 

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画龙点睛)的语句: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引用《望岳》中的诗句表达应该是:

4.《归园田居》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表明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5.《归园田居》中透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因久别田园、农艺荒疏,而流露出自惭之情。

二.《使至塞上》

6. 

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

7. 

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苏轼评价王维云: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在《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9.《使至塞上》中两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三.《渡荆门送别》

10.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11.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

12.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3.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两句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的目的。

1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16.《渡荆门送别》中比喻描写楚地江水澄澈水雾弥漫的句子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四.《登岳阳楼》

17.一“东”一“西”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的句子是(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18.由远及近,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的夕阳入山图的句子是(帘旌不动夕阳迟)

19.(登临吴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此句仿杜诗中“吴楚东南” 

意境雄伟,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怀古伤今,怎能不让人惆怅

20.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并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的句子是(登临吴书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21.表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的句子是(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22.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的句子是(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长歌行》

1. 

诗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

诗中通过描写鲜明的色彩来表现春季无限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句子: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3.诗中暗示美景不是永恒不变的,从而隐喻时光一去不返,人的寿命有限,要倍加珍惜时光之意的一句 

朝露待日晞 

4. 

诗中借题发挥,描写阳光普照,万物欣欣向荣的诗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5. 

诗中通过写季节的变化,隐喻人们要珍惜大好春光的诗句: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诗中通过蕴意深远,水到渠成,极具感染力和劝勉之意的诗句:

古诗词中有许多告诫人们要懂得惜时的名句,请写出你知道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诗中表现诗人渴望援引的诗句: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诗中表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

4.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寂寞的诗句:

诗中表明作者对自己不能报效君主而深感愧疚的诗句:

端居耻圣明。

6.诗中表明作者祈望出仕而又心怀内疚的诗句:

诗中表明诗人想投身仕途而又无人举荐的诗句: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8. 

诗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诗句:

9. 

诗中表明诗人无职可做,寂寞无依之情的诗句:

10.关于水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黄鹤楼》

诗中诗人从传说入笔,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的诗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中能够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

3. 

诗中情景交融,道尽无限思乡之愁的诗句:

诗中表现诗人怀念家乡的惆怅之情的诗句:

诗中能够诗人触景生情而起思乡之愁的诗句:

诗中与《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境相似的诗句:

请写出古诗词名句中关于“乡情”的两句诗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送友人》

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

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赠别之情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连续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秋词》

诗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

诗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句子:

3.诗中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诗中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

诗中热情歌颂秋天的句子:

我言秋日胜春朝。

白居易有诗云:

“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

”极言秋之悲凉,本诗中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

诗中能够表现作者推陈出新,赋予秋天新内涵的句子:

除诗外,我国古代诗文中还有许多关于“秋”的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鲁山山行》

诗中道出群山高低起伏及自己情趣的诗句: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2.诗中表明山景让步欣赏不够,目不暇接的诗句:

诗中描写秋天空野自然之趣的诗句: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诗中表明山中人烟稀少,游者离山村较远的诗句

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默写训练 

班级 

姓名 

成绩 

第五单元 

《桃花源记》

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是∶ 

, 

2.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4.本文中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5.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6.《桃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