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4755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通过宗教感化引人向善D.注重精神文明

11.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

根据你的判断,下列《孟子》一书最可能招致明太祖不满的一句是

A.“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B.“长君之恶,其罪小;

逢君之恶,其罪大。

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

治则进,乱则退……。

D.“王何必日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12.从孔子、孟子、荀子到董仲舒、程颢、程颐、朱熹,他们共同的思想主张是

A.主张维护周礼B.主张“仁”或“仁政”

C.强调“天人合一”D.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13.下列有关王阳明心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认为心的世界万物的本源C.主张学习和道德修养的目的是“致良知”

B.认为“心即理也”“心外无知”D.主张理和气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14.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几位思想家最重要的历史作用是

A.动摇了封建传统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B.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C.结束了“理学”地位在中国知识界的主导地位

D.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15.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趋势的是

A.经世致用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工商皆本D.天下为主,君为客

16.以下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经世致用”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A.研究学术或学问应该为现实服务

B.手工业、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社会的根本

C.经济应该是学者首先研究和应用的学问

D.实践是检验知识或真理的主要标准

17.王夫之说: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其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集权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小农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制度

18.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如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提出了

A.博学于文,行已有耻B.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C.天下为主,君为客D.工商皆民生之本

19.中国造纸始于____时期,当时能够造纸的地区范围已经相当广泛

A.春秋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

20.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是

A.火药B.指南针C.造纸术D.印刷术

2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当时西欧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欧洲文化发展B.导致骑士阶层衰落

C.提供新航路开辟的条件D.推动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22.有关“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

“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

《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

《萍洲可谈》中记有: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

1819年奥斯特已发现如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它附近的普通罗盘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

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事实上法拉第发明的是第一台电动机。

从两则材料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科技是生产力并随社会需要而发展B.磁性的应用有一定的过程

C.“电的鼻祖是我们中国人”D.我国科技发展滞后于西方

23.关于《诗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C.分风、雅、颂三部分D.浪漫主义手法影响深远

24.明清时期,我国文学成就最突出的领域是

A.诗歌B.小说C.词、曲D.散文

25.把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向高峰的是

A.《三国演义》B.《聊斋志异》C.《红楼梦》D.《儒林外史》

26.与明清古典小说相比,文艺复兴时期西欧文学作品最突出的特色是

A.反皇权专制B.反封建礼教C.反殖民侵略D.反宗教迫害

27.下面精美的文字,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①②④③B.④①②③C.④②③①D.③①②④

28.以下对李白诗歌风格特点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B.文字深入浅出

C.大胆夸张、想象奇特D.诗风狂放炽烈

29.下图出自柳公权之手的书法作品最有可能是

 

30.我国书法艺术中的楷书和行书都是起源于

A.西汉B.东汉C.魏晋南北朝D.隋唐时期

31.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B.统治者提倡

C.民间文化的发展D.画家的性格

32.下列古代绘画作品中,绘画风格属于文人画的是

A.《墨梅》B.敦煌壁画《胡旋舞》C.《清明上河图》D.《天王送子图》

33.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

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这种借物抒情,

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

是什么绘画风格?

A.风俗画B.宫廷画C.文人画D.贵族画

34.史学家公认林则徐是道光时期一位很有见识的大臣。

这一结论主要依据是

A.他为官清廉正直B.他关心人民疾苦

C.他坚决抗击外来侵略D.他主张开眼看世界

35.鸦片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向世界学习。

“他们”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是

A.技术—思想—制度B.技术—制度—思想

C.思想—制度—技术D.制度—思想—技术

36.林则徐之所以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最早比较客观的认识世界,看到资本主义的某些先进性

B.最早领导反对近代外来侵略的斗争

C.首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在主张

D.首先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举办洋务运动

37.下列有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②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③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起了重要作用④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8.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

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

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

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梁启超引用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化的异同B.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C.批评洋务派的活动D.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39.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的主要目的在于

A.彻底否定封建传统道德B.铲除封建统治的根基

C.利用孔子的权威服务于变法D.为变法提供理论基础

40.江泽民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辛亥革命在中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这主要是指它

①有了较为明确的革命纲领②有统一的全国革命政党领导

③选择了正确的斗争道路④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41.辛亥革命后,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和真理,其社会根源在于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B.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入

C.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依旧D.陈独秀等人的积极努力

42.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

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

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

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D.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43.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涉及土地问题的是

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三大政策”

44.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树起“打倒孔家店”的大旗。

他们的共同点是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45.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和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46.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某班学生展开评论。

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

A.这一口号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

B.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C.有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片面性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47.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

“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

”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B.工农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中国共产党提出革命纲领

48.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9.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样评价的依据包括

①使专制主义受到空前打击②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③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醒④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0.陈独秀在《<

新青年>

罪案之答辩书》中写道: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这段话的基本含义是

A.强调德、赛两先生可以救治近代中国的一切黑暗

B.直认不讳因拥护德、赛两先生所犯滔天大罪

C.回击封建顽固派的非难和谩骂,拒不认罪

D.猛烈抨击专制、愚昧、旧道德和旧文学”

51.下列历史文献对封建思想的本质及危害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清算的是

ABCD

52.维新变法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思想具有共同或相似点,包括

①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②是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结晶③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思想为武器④坚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

53.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根本原因在于

A.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思想解放B.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C.知识分子的大力宣传D.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由理想变成现实

54.下列图片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主题是

A.抗争、B.探索C.屈辱D.复兴

55.孙中山说:

“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

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者所得而私也。

”中山先生发表上述言论的时间大致是

A.1894年B.1905年C.1912年D.1924年

56.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形成完整的体系是在

A.大革命时期B.井冈山斗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57.右图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论断的准确内涵是

A.通过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B.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C.开辟解放区,以夺取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D.开展土地革命,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

58.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主要取决于

A.中国农民人口多B.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革命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D.敌人在农村力量薄弱

59.下列有关毛泽东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同志个人思想的总结

②主要来自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③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④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0.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是

A.“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B.“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D.社会主义条件下两类矛盾的理论

61.“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62.“南方谈话”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主要是因为

A.表达了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新理解

B.阐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C.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D.从理论上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

63.表明邓小平理论形成及其成熟并且形成体系的史实分别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及十五大召开

B.十三大的召开和南方讲话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及南方讲话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和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

64.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为它

A.全面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

B.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C.提出要完整准确的理解毛泽东思想

D.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5.邓小平在下列哪些问题上都有重大的理论创新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搞社会主义建设是关起门来还是对外开放

③祖国统一大业④党在新时期的工作重心⑤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66.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目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67.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I号发射成功

C.自行研制的第一枚火箭成功发射D.“神舟”号飞船进太空

68.“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69.被国际上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是

A.卫星返回技术B.远洋航天测量C.中近程导弹发射D.杂交稻

70.我国是第几个在世界上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A.第一B.第二C.第四D.第三

71.新中国重大科技成果“两弹一星”相关成果取得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

②中国掌握卫星返回技术

③中国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④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④①③②D.③④①②

72.邓小平曾经指出: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也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些尖端的科技成就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能力和发展水平

B.这些成就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和综合国力

C.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技水平和国防实力

D.中国的国际地位主要凭借原子弹、氢弹和卫星

73.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A.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

B.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C.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D.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74.右图是一幅世界名画,对它的解读和评价,不准确的是

A.人物形象典雅、庄重,充满古典美

B.歌颂了人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展现了人文主义风貌

D.刻画了人体的健美和力量

75.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说:

“人是万物的尺度”。

对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人是善恶的尺度和正义的标准

B.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

C.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D.人类社会要建立起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

76.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类自己这一命题上

②认为实现人的美德必须使人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

③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7.恩格斯称赞某人:

“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所说的“他”是指

A.但丁B.薄伽丘C.彼特拉克D.莎士比亚

78.与《神曲》并列,被称为《人曲》的著作是

A.《永恒的微笑》B.《最后的晚餐》C.《十日谈》D.《堂·

吉诃德》

79.小说《巨人传》描写道:

“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一千年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神实质是

A.专制主义B.自由主义C.理性主义D.人文主义

80.下面两幅作品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B.赞美了人体的美丽和人性的伟大

C.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D.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

81.下列有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要求把人从神权束缚中解放出来B.明确提出反对封建神学和专制王权

C.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人性D.过分推崇造成了人欲横流和社会混乱

82.将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说成是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希腊、罗马文化古典文化影响深远

B.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新兴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发展文化事业

D.封建神学的堡垒应从文化领域打破

83.伏尔泰说:

“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这表明他

A.反对天主教会控制B.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C.倡导君主立宪D.提倡权利平等、言论自由

84.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学说,这一思想的核心是

A.权力相互“制约和平衡”B.实行教权和政权分治

C.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D.效仿美国建立民主政治

85.推动启蒙运动发展的德意志哲学家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康德D.黑格尔

86.对“启蒙思想”最准确的理解是

A.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力的“制约平衡”

B.批判旧制度,对新社会进行思想构建和政治设计

C.批判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D.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平等的思想

87.17、18世纪,中、法两国都出现了思想的启蒙。

两者的相同之处有

①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②都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③都提出了限制君权的设想④都引发了反封建的社会革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8.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主要是体现在

A.反对教权主义和蒙昧主义B.宣传天赋人权

C.提倡自由平等D.主张建立法制社会

89.恩格斯说:

“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影响深远

B.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并影响世界

C.法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D.法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90.“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

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

A.狄德罗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

91.17世纪的一位科学家,“先在木板上刻了光滑的木槽,把木板一端抬高,让小球自上而下自由滚动,然后改变木板长度和倾角,总共做了一百多次实验,记下每次运动时间和距离的关系。

通过实验,他证实了小球运动速度和时间成正比,运动距离和时间的平方成反比。

”“他”是

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D.普朗克

92.1999年12月,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中,评选出一位“世纪人物”。

《时代》周刊称他为“天才、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