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6047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文档格式.docx

本节课通过提供学生喜爱的帮熊猫妈妈分竹笋的教学情境,有效地组织实施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说一说的活动,以达成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的教学目标,力求使学生在经历体验除法意义的过程中,协调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认识的过程应该是体验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总有一种强烈的需求---总想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索者,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机械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帮熊猫妈妈分竹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分的过程中认识和理解除法算式的两种不同含义,把抽象的除法算式与具体的情景联系起来,为今后学习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表达的过程应该是规范的过程。

数学语言是规范和严谨的,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身边的事和物,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二年级学生要实现在观察的过程中由日常用语到规范的数学语言、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变,是不容易的,他们进行抽象概括的能力还相当薄弱,因此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课,教师根据预设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除法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逐步规范他们的数学语言。

整节课,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描述除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意义,例如:

例4中12÷

4=3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而例5中20÷

4=5表示把20个竹笋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也就是求20里面有5个4.这些数学语言的描述,体现出学生对除法算式意义的理解已从具体过渡到抽象,体现了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轨迹。

应用的过程应该是发展的过程。

用数学是数学发展的需要,是学习数学的最后归宿。

本节课,在学生理解了除法算式的含义之后,教师将知识面进行拓展,联系生活实际,要求学生找找生活中能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要求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含义,这是对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的检验,因为学生只有在真正理解的除法的含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这一点。

本节课,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空和交流的平台,不仅有效地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意识,也使学生的而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真正得到了发展。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

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

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求每份是几个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

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

个苹果平均分成每份是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设计理念: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

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的实践经验。

因此,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亦是关键所在。

在备课时抓住这一关键,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教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材因篇幅的限制,提供给学生感知的背景材料极其有限,且信息都处于“静止、储存”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感知和抽象概括。

因此,在研究教材、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发掘教材潜在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经教学法的加工,营造情境氛围。

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体验,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地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课一开始,通过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重视操作,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次让学生进行操作。

把平均分物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材料。

教学一开始,就是学生的操作:

把12个竹笋分给4只小熊该怎样分?

在这里,未做任何提示,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水平去分,再要根据分的结果写出算式,并学习算式表式的含义。

接下来让学生再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在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结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及含义。

3.面向全体,体现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把提高与发展每个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实际水平基础上主动、充分地发展、提高。

在设计活动时,人人动手分学具;

在相互交流中,体会多种分法的共同性——每份分得同样多。

无论是一个一个地分,还是用除法计算,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并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师生能共同体验成功以及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材分析:

在这课之前,通过分东西,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还不知道

除法的情况下,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或表象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

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

从本节开始,学生要认识除法。

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

这个认识过程就是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

因此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分竹笋”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

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通过前几节课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等分的含义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用除法表示等分过程,学生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本课在等分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

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

”因此,在本节课中,在教法和学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着重为学生创设情境,并适时点拨,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学生重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方法、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除法含义与除法算式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动手分竹笋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孩子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动物国宝是什么吗?

对,是大熊猫。

今天熊猫盼盼邀请了几位小伙伴来家里做客,妈妈为她们准备了12个竹笋。

课件出示:

12个竹笋,和4个盘子。

如果盼盼想把这些竹笋平均分给大家,应该怎样分,你愿意帮助盼盼招待小伙伴吗?

二、动手操作,明确含义

1、动手操作,激活经验

用你们手中的学具代替竹笋,动手分一分。

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

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

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

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

2、直观展示,形成表象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说说你分的是什么,怎么分的,结果怎样?

课件呈现结果图。

3、语言表述,明确含义

结合操作过程,你能说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吗?

生: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

利用手动的生活情境,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

通过直观图,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统一表象,温故知新,结合图对平均分竹笋的活动进行语言表述,为

学生建立除法概念做好准备。

三、自主尝试,突出含义

1、自主尝试,算式表征

你能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这件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大胆尝试,师巡视指导发现典型案例。

2、展示交流,突出含义

将你在吗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12:

333312〈4---312-3-3-3-3=03+3+3+3=1212÷

4=3

观察同学们创造的算式,虽然形式不同,但表示同样的含义,都是“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通过让每个学生进行算式的表征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同时在不断的交流比较中,突出算式表达的含义。

四、建立概念,学习除法

1、激发需求,认识除法

刚才大家写的算式各式各样,像这样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

在数学上统一用除法来表示。

(板书课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

师指导书写:

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渗透文化,深化含义

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第一次用“÷

”表示除法。

“÷

”用一天横线把两个小圆点分开,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3、写出算式,体会关系

教师: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这道题可以写成板书:

12÷

4=3;

这个算式读作:

12除以4等于3。

谁来说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

这个算式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

让学生经历除法的建构过程,感受学习除法的价值。

通过明确

算式中的数与平均分的对应关系,强化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通过相关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增强学习除法的兴趣。

4、及时巩固,灵活运用

出示课件:

(1)“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师归纳小结:

数学中平均分的问题就有用除法来解决,上面的这3个算式中12我们称为总数,平均分成的4、3、2份是份数,每盘放的个数叫每份数。

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P13页“做一做”,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条。

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写出算式。

你能说出15÷

5=3表示的含义吗?

你能再说一件事,也可以用15÷

5=3表示吗?

2、课件出示练习三的第2题。

提问:

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平均分成2份)谁会列算式?

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4.完成教科书练习三的第3题。

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5、说一说:

你能说出生活中平均分的事例,列出除法算式吗?

6、出示课件:

考考你

□+□+□+□=8□=?

12=○+○+○○=?

四、总结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5

《认识除法》是二年级上册课本中学生学习了平均分以后学习的知识,这节课的重难点之一是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除法运算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模型,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从与之联系紧密的数学知识入手,遵循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一个吸纳新知的一个过程,利用动手操作后的结果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充分认识除法的意义。

首先,引发学生平均分的需要,让学生自主寻求答案。

我一个追问:

“每辆车坐2人是什么意思?

”给了学生一个思考方向上的提示,这对中等往下的学生更有所帮助,他们可以借助学具去分一分。

对于中等往上的学生他们也可以直接在大脑里想分的过程或者联系乘法的意义来寻找答案,平均分和几个几相加本质上就有相通的地方。

其次,暴露学生的思维,在争辩中完善知识结构。

出示例题后,我让学生自主寻找答案,可以请身边的圆片帮忙,也可以在大脑里思考,这两种方法都能够找到答案,后者比前者的思维层次要高一些。

在组织汇报交流时我沟通了这两种方法相通的地方,“在这道题中是几个几相加是6人呢?

”学生出现了意见的分歧,一方认为是3个2相加,一方认为是2个3相加,我让学生举手表决了一下,发现几乎是半对半,随后我说“有理走遍天下”,要说出自己的理由,此时有些学生根据平均分的意义来解释,有些学生知道想乘法来找到答案,但意义解释不清,我引导这部分学生去观察平均分好的圆片,最终是心服口服了,为除法的意义的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在说中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算式中的3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整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经历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加强理解。

其实,学生从平均分的角度用圆片去分一分去解释难度不算大,而对于是“几个几人是6?

”这是一个从直观形象到完全抽象的一个中间的初步抽象过程,这是突破难点的重要纽带,需要暴露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地去明晰、完善。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这一教学反思,来自!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

单元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

而“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本节包括“平均分”和“除法”两部分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让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而例4除法的含义,是学生学习除法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即每份分的结果同样多。

我从让学生小组合作分苹果开始,通过分东西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接着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帮小熊猫平均分竹笋的具体情境,课上通过请学生演示帮小熊分竹笋的过程从而引出除法,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再让让学生认识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整节课以平均分物的事例设计“除法”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教学时在知识点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通过让学生分东西,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

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有部分学生对除法的含义理解不到位,没有让学生说出每一个数在算式中所表示的含义?

2、练习题的设计较单一,应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练习题应有梯度。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

结合教研员的点评,以及自己的体会,对于这一节课,我总结了以下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首先,在讲课过程中要学生操作,有直观入手,再到抽象数学。

在课前应该尽可能的帮学生准备好一切需要用到的东西,让课堂变得简单,能准备的尽量准备。

1、开展有效,在做中学,抽出数学,提前把准备工作做好。

比如说,学生在实物展台上展示时,应该给学生提供出操作区域。

10个竹笋分成两份,应该在展台上告诉学生摆在哪个位置。

总之准备好教学外的所有东西。

2、在让学生小组操作时,要有适当的指导,调控好课堂。

3、对于操作后的交流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比如说,一共分几个,要怎么分。

要把()个桃子分给()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到()个桃子。

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意识。

第二,直观表象与数学语言的关系。

帮学生搭架,培养他们数学思维,使其体会直观表象与数学语言的关系。

第三,要搞清楚数学本身内涵。

在讲课中,要注意考虑数学的问题,比如数学中除法和减法的关系,分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提示学生全分完,让学生体会除法是来源于减法。

第四,控制课堂时间。

一开始活动的时间稍长,应该把时间缩短,到平均分的时候要时间长。

第五,平均分中的包含除,一定注意分的过程,时刻提醒学生“分完还剩多少?

”为除法的意义做铺垫。

通过这一次的准备课,让我知道自己离高水平教师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还要不停地努力。

我也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完善的自己。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8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课前的导入部分,我采取讲故事的形式,这样为学生创设了故事情境,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使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开始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在学生帮助小兔子解决问题的时候,让学生以自己的学具代替蘑菇进行平均分,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充分使学生眼、手、口、脑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自然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但是可能是学生动手操作次数不多,使得学生对“平均分”这个概念理解得不是很透彻。

在练习中,题目从理解上就出现了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的确有一定难度,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而在练习处理中,教师的指导不是很到位。

另外整节课的教学我还应该多用些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更加喜欢参与到数学课中来。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9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

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认知的特点。

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

比如通过学生分小棒来理解“平均分”,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概念,这样将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知识充满内在活力,充分为学生提供体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并敢于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现给大家。

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实物卡片),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本节课有较多的不足:

1、对练习题的正确处理。

因此在教学例题后,如果觉得是学生难以把握住的要拿出来先讲,而不是在学生出现问题了再拿出来讲,这样时间就浪费了。

2、要充分让学生说。

不会说要领着说,再放开让学生自己说,让学生在说的时候理会计算的过程。

并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的激情是带动学生热情的关键。

将教师的激情、活力与教材的情感因素相结合,以情动情,让学生饱含着热情去学习。

而我这一点做的是远远不够的。

4、对生成的课程资源没有充分的利用,如像在课中一学生对16除以4等于4读成16除号4等于4,没能够抓住这个时机说明除法算式的读法。

本人的随机应变能力不够,有待加强。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

这是除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以分东西作为感性支柱的。

所以本堂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让学生动手分东西,体会什么是“平均分”,感受分东西带来的快乐。

一、体会“平均分”

在学习第一个红点时,我出示了书中的那幅情境图,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