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623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docx

幼儿大班教案小集

(一)愉快的春节

目标:

 

1通过谈话使幼儿回忆过春节的快乐,共同分享快乐。

 

2引导幼儿认真听其他小朋友的讲话,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准备:

幼儿春节活动的照片。

 

过程:

 

一、欣赏重现 

1、教师与幼儿互相问春节好。

 

师:

你是在哪里过春节的?

 

春节你去了哪里玩?

和谁去的 

看到了什么?

 

春节你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

 

二、引导发现 

1、有的小朋友春节好拍了照片,你们想看吗?

大家把春节照的照片拿出来,然后找朋友,一起看。

(小朋友三五成群地一起看) 

2、幼儿讲述自己在春节时的有趣的事情。

 

三、交流讨论 

1、现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贴到语言区的墙上,给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过春节的有趣的事。

 

四、延伸活动 

幼儿边看边讲述边用纸笔画出自己过春节的事。

(二)写给爸爸妈妈的信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写信的兴趣,指导幼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写信。

  2.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活动重难点:

指导幼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写信。

  活动准备:

自制一封图文并茂信幼儿写信工具配套音乐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教师:

我有一件高兴的事想要和你们一起分享,看--这是什么?

(出示信),哇!

这封信好大呀!

这是哪儿来的信呀?

(引导幼儿看信封,邮政编码,邮票,地址,收信人)。

  二、引导幼儿读信,感受信的不同之处。

  1、教师:

这封信好奇怪呀!

这些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生共同阅读,分析感受信的不同之处。

(在黑板上展示信)小结:

这是一封图文并茂的信,有字宝宝,也有图片。

原来呀,奥特曼不会写很多汉字,所以,他就用一些图片来表示自己的意思。

真是太有趣啦!

  2、教师:

你们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写信吗?

  小结:

当我们有很多话想跟亲人和朋友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写信的形式告诉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

  三、指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写信。

  提问:

  

(1)如果给你纸和笔,你想给谁写信呢?

  

(2)你为什么想给他写信?

(引导幼儿说出他人对自己的爱)(3)你想写些什么?

(启发幼儿说出他人的感恩之心)教师:

让我们一起来为关心、爱护我们的人写一封信。

  (提醒幼儿:

不会写的字宝宝可以用符号或图画代替)四、幼儿展示自己的信,请个别幼儿朗读。

  教师:

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信?

  五、结束活动:

歌曲《感恩的心》

  小结:

小朋友写得真棒!

老师非常感动,谢谢你们对老师的关心。

如果爸爸妈妈看到你们的信,感受到你们对他的爱,一定会为你们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让我们一起到邮局把自己充满爱心的信寄出去吧!

(三)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

  2.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3.感受动画中的意境美。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片。

  2.蝌蚪变成青蛙的示意图。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提问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图片上是谁吗?

  

(2)小蝌蚪长得怎么样?

  (3)它的妈妈是谁?

  2.过渡:

你们都知道它的妈妈是青蛙,可是小蝌蚪却不知道它的妈妈到底是谁,他们你问我,我问你,最后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他们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吧!

  三、分段欣赏。

  1.观看课件

(一)提问:

小蝌蚪为什么要找妈妈?

  小结:

因为他们看见小鸭的妈妈带着他们在水中玩耍,所以他们非常的羡慕,也想找到自己的妈妈。

  过渡:

于是小蝌蚪就要去寻找自己的妈妈了。

  2.观看课件

(二)提问:

(1)在寻找的路上小蝌蚪遇见了哪两位小动物?

(鱼、乌龟)

(2)这两位小动物是怎么回答小蝌蚪的呢?

  小结:

鱼妈妈说:

好孩子,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

  乌龟说:

我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子是白色的。

  3.幼儿学说对话4.观看课件(三)提问:

(1)白鹅妈妈是小蝌蚪的妈妈吗?

为什么不是?

  

(2)他说了些什么呢?

  小结:

小结:

白鹅说:

我是小白鹅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色的衣服,唱起歌来呱呱呱。

小蝌蚪一路把鱼、乌龟、鹅当成妈妈,他们的妈妈到底是谁?

我们继续往下看。

  5.观看课件(四)提问:

(1)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它的妈妈是谁啊?

  

(2)小蝌蚪最后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呢?

  小结:

一天又一天小蝌蚪慢慢长大了,先长出两条后腿来,再长出两条前腿来,他们的小尾巴呢,不见了,小蝌蚪变成小青蛙了。

  三、完整欣赏。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

  2.最后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他的妈妈长得什么样?

  四、巩固故事。

  1.这是一个春天里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蝌蚪找到妈妈心情怎么样?

2.那我们和小蝌蚪一起开心的游戏吧。

(四)我的家人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谈论父母的工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护。

   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一家人”这一话题进行谈话,使幼儿乐意参与个别交谈与集体谈话活动。

   3.培养幼儿爱家庭的情感,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

   二、活动准备:

   1.实物玩具:

小兔。

   2.每个幼儿一张“全家福”照片。

   3.投影机、照相机(请一名老师帮忙拍照)磁带。

   4.让幼儿回家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平时在家主要做些什么事。

   三、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1)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家里有谁”要求语句完整。

  (师:

A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好妈妈,除了妈妈“家里还有谁?

”,谁能告诉老师?

   B哪个能干的小朋友能拿着照片到上面来讲。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让幼儿看着照片讲,教师重复幼儿的话,练习说话的完整性。

(有……有……还有)

  (3)请其余小朋友拿照片,自由交谈“照片上有谁?

   师:

大家一定也想说说自己的一家。

好!

拿好照片,给自己旁边的好朋友说说“照片上有谁?

   师:

现在请小朋友把照片交给后面的大人,看谁最快。

  (4)了解、丰富词汇“全家福”的含义。

   刚才,小朋友们介绍的很好。

谁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什么?

(丰富词汇“全家福”幼儿学说)拿出一张全家福请幼儿说:

“这是谁家的全家福?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交谈,集体讨论,要求声音响亮地表述。

  

(1)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起示范作用。

   师:

看!

老师请来了大家认识的客人小兔灰灰.。

师:

灰灰与大家打个招呼。

大家好!

小朋友怎么说?

(幼儿回答)

   师:

它很能干,能大胆地说出爸爸妈妈的工作?

   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

听!

小朋友我叫灰灰,我的爸爸在动物医院当医生,妈妈在银行当管理员。

  

(2)请幼儿回答提问。

   小兔灰灰说:

“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

”请幼儿回答。

   小兔灰灰说:

“小朋友们真能干。

谁还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事?

”请个别幼儿上台讲给大家听,对于讲得好的小朋友,可以让他抱抱亲亲小动物。

  (3)段落性小结。

  (师:

现在老师要请一位非常能干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照片到前面来,告诉大家:

“你家有谁?

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

他们经常在家做什么事?

”)让幼儿注意倾听,把话说完整。

   (师:

“你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

”)

   3.拓展谈话范围。

  情感教育:

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家人说一句“甜甜话”。

  

(1)小结提问,引出话题

   师:

刚才小朋友说了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以及在家经常做的一些事情,还说非常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那其他小朋友喜欢爸爸妈妈吗?

(幼儿回答)

(五)小花狗买东西

活动目标1.听故事,体验小美第一次买东西时由害怕到成功内心情感的变化。

  2.知道遇到困难不能害怕,勇敢面对就能成功。

  3.能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想象,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有过独自上街买东两的经历。

  2.物质材料准备:

故事《第一次买东西》(附后)图片五幅,分别对应故事五个段落的内容;句卡"第一次买东西"一张;表情卡(高兴、沮丧)各一张。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

小朋友有没有独自一个人上街买过东两?

请说说你的感受。

  2.师:

有个小女孩叫小美,她第一次上街买东两顺利吗?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里怎么说的。

  教师出示句卡"第一次买东西"。

  二、猜猜讲讲1.出示第一幅图,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1)师:

请小朋友猜一猜,小美最后会买到牛奶吗?

为什么?

  

(2)教师出示表情卡,请幼儿说一说不同的表情卡分别代表什么样的心情。

  (3)请猜测小美能买到牛奶的幼儿坐到贴有"高兴"表情卡的一边,请猜测小美不能买到牛奶的幼儿坐到贴有"沮丧"表情卡的一边。

  2.出示第二幅图,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

  

(1)师:

小美摔了一跤,买牛奶的钱还掉了,小美的心情怎么样?

她会怎么做?

她还能买到牛奶吗?

为什么?

  

(2)鼓励幼儿相互讨论后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自己的猜测重新选择座位,3.出示第三幅图,教师讲述故事第三段。

  

(1)师:

小美被挤出了小店,她的心情会怎么样?

她会哭吗?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小美最后能买到牛奶吗?

为什么?

  

(2)幼儿再次与同伴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根据自己的猜测再次选择座位。

  4.出示第四幅图,讲述故事第四段。

  师:

小美为什么松了口气?

又为什么会掉眼泪?

  5.出示第五幅图。

  

(1)师:

小美最终买到牛奶没有?

她的心情怎么样?

  

(2)教师讲述故事第五段。

师:

让我们替小美欢呼吧!

  三、体验内心情感变化

(1)师:

等会儿老师把故事再完整讲一遍,小朋友仔细听一听,小美在买牛奶的过程中说过什么话,两次说话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提问:

你们听出来了吗?

小美在买牛奶的过程中说过什么话?

两次说话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从中可以看出她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3)师:

第一次买东西,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只要勇敢去面对,就会获得成功。

相信经过这一次,小美会变得更大胆、勇敢、自信!

  四、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活动延伸1.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教师可安排幼儿独立完成一次任务.如独自到邻班去借物品、独自采访园长等等。

  2.请爸爸妈妈多鼓励孩子做一些事情,例如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向邻居家借物品,独立策划一次家庭聚会等等,慢慢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故事:

第一次买东西小美5岁了,还从来没有一个人买过东西。

有一天,妈妈说:

"小美,你一个人上街去买牛奶吧。

"小关紧紧地握住妈妈给的零钱,走出了家门。

"叮铃铃",一辆自行车冲过来,小美吓了一跳,她赶紧贴到围墙上。

因为太急了,小美摔了一跤,胳膊和腿好痛啊!

硬币也滴溜溜地滚了出来。

可是,小美马上就爬了起来,她捡起硬币,朝小店走去。

小店里没人。

小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

"买牛奶。

"她本想大叫一声的,可发出的声音却很小。

有谁咳了一声,小美回头一看,来了一个戴眼镜的叔叔。

眼镜叔叔喊道:

"来一罐可乐!

"女主人一边用围裙擦手,一边出来了:

"来了来了,买可乐啊?

""给我一袋面包。

"又来了一位胖大妈,她把小美挤出了小店。

"买牛奶!

"突然,小美叫了起来,声音大得她自己都吓了一跳。

"哎呀呀,没注意到你这位小顾客呢!

"女主人连连道歉。

小美松了一口气。

"吧嗒",一直忍着的一滴眼泪掉了下来。

  小美把握热的钱递过去,接过牛奶,猛地跑了起来。

妈妈在不远处冲她挥着手笑呢!

(六)春姑娘的礼物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语言和意境的美,学会朗诵诗歌。

  2、尝试根据诗歌的句式进行仿编。

  3、感知春天的美景,培养幼儿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及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诗歌的内容,学会朗诵诗歌。

  2、难点:

发展幼儿仿编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在幼儿园及社区寻找春天,观察春天的景色。

  2、春天景色的图片一套。

  3、诗歌《春姑娘》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

幼儿随音乐《春天在哪里》做律动走入活动室,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基础部分:

  

(一)经验回忆,引起兴趣。

  1、刚才我们一起唱的歌曲唱到了什么?

表现的是什么季节?

小朋友,春天来了,我们周围都发生哪些变化了?

引发幼儿回忆说出春天景物的特征。

  重点:

引导幼儿说出春天的主要特征。

  2、出示春天的图片,感知春天的美丽。

师:

我们来看看图上有什么?

这是什么季节?

你是怎么感觉到这是春天呢?

春风吹来后,小草、柳树、桃花有什么变化?

让幼儿能描述出春天的样子,教师及时捕住幼儿语言的亮点,鼓励幼儿互相学习。

  3、教师小结: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是一个变化的季节,春天来了,树绿了,花开了,草地绿了,许多小动物也都醒了,春天真美丽。

  

(二)感知理解学习诗歌。

  1、出示第一幅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什么,春天有什么颜色?

教师朗诵诗歌:

"春天有颜色:

草儿青青,杨柳绿绿的,花儿红红的。

"2、出示第二幅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春天不但有颜色还有气味呢?

春天有什么气味?

教师朗诵诗歌,"春天有气味:

花儿香香的,蜂蜜甜甜的,土地润润的。

"这些颜色和气味是谁带来的?

(春姑娘)"春天的颜色,春天的气味,这都是春姑娘给我们带来的。

"3、引导幼儿学说诗歌语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4、这首诗歌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春姑娘"。

幼儿完整欣赏一遍诗歌并小声跟读诗歌。

  5、幼儿有表情的朗诵诗歌并加进自己创编的动作。

  (三)理解创作,分享快乐。

  1、再次欣赏,诗歌里说:

春天有颜色:

草儿青青的,杨柳绿绿的,花儿红红的。

春天有气味:

花儿香香的,蜂蜜甜甜的,土地润润的。

颜色是我们用眼睛能看到的,气味是我们用鼻子味道的,春天还有声音呢?

春天有什么声音呢?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2、引导幼儿创编"春天的声音",并加进诗歌里。

现在老师要把大家说的这些东西都编进儿歌里……",让幼儿更加明确诗歌的句式,帮助幼儿根据诗歌句式进行简单的仿编,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

  3、请他们在集体面前朗诵自己编的诗歌、诗句,并组织其他幼儿学习优秀诗句。

这样进一步调动幼儿情绪。

  三、结束部分:

  在音乐《春天在那里》伴奏下分给幼儿春姑娘给他们带来的礼物,一起感受春天的美丽,在音乐声中结束。

(七)拍手歌

活动要求:

1在复习拍手歌的基础上,学习创编拍手歌。

2培养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发展创造性思维。

活动准备:

1动物卡片与幼儿人数相同、玩具动物(小狗、梅花鹿、老鼠)

2木偶架、春天的背景图一幅

3学会歌曲《小朋友,想一想》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交待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

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许多小动物也来到草地上,它们想找小朋友们做“拍手歌”的游戏呢,什么叫拍手歌?

对了,拍手歌就是一边拍手,一边说儿歌。

二复习“大象拍手歌”和“小兔拍手歌”

问:

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

答:

鼻子长,是大象,大象鼻子最最长。

问:

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耳朵长?

答:

耳朵长,是小兔,小兔耳朵最最长。

三学习创编拍手歌

1学编“小狗拍手歌”

老师出示小狗玩具,请幼儿说说小狗的特点(汪汪叫、爱吃肉骨头、嗅觉特别好等)

请幼儿编儿歌,老师可以先问:

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汪汪叫?

让幼儿回答。

然后再请幼儿独立创编。

对编得好的,进行鼓励。

2学编“梅花鹿拍手歌”(过程同上)

3学编“狐狸拍手歌”(过程同上)

四自由创编拍手歌

出示春天背景图,请幼儿到草地上找一找藏了什么小动物,找一个自己编拍手歌。

幼儿自由创编,老师进行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互相说说自己编的儿歌。

五游戏“点兵点将”

以此游戏请幼儿分别说说自编的儿歌

(八)看图识字(象形字)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字。

 

2、尝试根据图画,象形字认读相对应的汉字。

 

3、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汉字,产生对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象形字

2、课件:

单词树

3、汉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找汉字

1.出示课件4

图片上有什么?

这些文字一样吗?

有谁知道这是哪些国家的文字。

(中国,英国、美国,韩国)

2.谁能找出图片中的汉字?

(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和使用的文字。

二、看图猜字

1.出示课件1

以游戏方式启发幼儿辨识象形字。

2.引导幼儿观察汉字“日,木,山,川”的图画部分和象形字,

猜一猜,认一认,并说说这些汉字是怎么认出来的。

3.出示课件2

帮助幼儿了解我国最早的文字叫“象形字”,它是从各种具体形象的图画中创造演变过来的。

4.出示课件3

观察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象形字的演变。

三、交流关于汉字的经验。

出示汉字图片:

1.你看见过这些字吗?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

你们会认汉字吗?

2.在认读过程中,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发音。

四、尝试看图识字。

出示课件:

单词树

1.请幼儿根据图片认读汉字。

(电风扇,空调,冰箱,扇子)

2.鼓励幼儿和同伴互相交流、讨论。

启发幼儿在活动室寻找汉字。

五、教师简单介绍“象形字”的由来与“现代汉字”的产生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不会写字,如果要告诉别人一些事情,就会用画画的形式,时间长了,他们就发明了像“日”这样的象形字。

而现在的人呢,越来越聪明,把字写得既端正又漂亮,就成了现在的汉字。

(九)看图学古诗《悯农》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更有一些幼儿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为了让幼儿知道:

每天吃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使幼儿萌发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42号、古诗、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活动方法:

  直观教学法、提问讲解法、游戏法。

  活动难点:

  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过程:

  一、幼儿念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1、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

  附:

  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

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

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

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出示挂图,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

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

“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

中午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

“汗滴禾下土”:

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盘”指碗,“餐”指粮食,“皆”都的意思。

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4、学习词汇“辛苦”,来说一句话。

例如:

爸爸工作很辛苦。

(出示图片)妈妈干家务辛苦等。

  5.爸爸、妈妈、农民伯伯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做呀?

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三、游戏:

(捡米粒),教育幼儿日常中要爱惜粮食。

  附:

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小小一粒米呀,别把它看不起,农民伯伯早出晚归,忙着种田地,小小一粒米呀,来得不容易。

(十)快乐的劳动节

【活动目标】

  1、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并体验劳动是件辛苦又快乐的事。

  3、激发爱劳动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假日里,布置幼儿去附近的理发店理发,到超市购物等,了解人民的劳动。

挂历一本、幼儿带家长工作照一至两张。

  2、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科技人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的工作录像片断。

  【活动过程】

  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1)教师请幼儿认读5月1日,提示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字是红色的?

是什么节日?

谁的节日?

  

(2)讲解“五·一”节的来历,告诉幼儿这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节日。

知道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认识谁是劳动的人,他们都做哪些工作。

  

(1)观看录像片断,边看边穿插提问和引导,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谈谈自己身边的劳动者。

请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拿出家人的照片说一说他们都是干什么的。

教师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尊重他们。

  3、请幼儿回忆参观理发店、超市的情景,进一步了解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劳动的辛苦。

  教师提问:

你在这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

他们是怎样劳动的?

  4、让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5、幼儿讨论,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劳动是件辛苦而又快乐的事。

  提问:

理发店的叔叔阿姨都干些什么事?

没有他们会怎样?

超市里叔叔阿姨每天站着累吗?

既然累为什么还要干?

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

为什么?

  6、带领幼儿参加幼儿园公益劳动(捡石子、捡树叶、扫地),并观察劳动后场地的整洁,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7、师生共同布置“劳动的人最光荣”的展览,将家长工作照装饰后张贴在上面。

  【活动延伸】

  让幼儿为老师、父母或其他劳动者制作一份小礼物,祝贺他们的节日。

  【设计意图】

  小班下学期即将接近尾声,结合我们幼儿园里的节日文化教育。

在“五一”劳动节即将来临时,,随着孩子逐渐地长大,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爱能力,为了让幼儿了解和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

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让幼儿走出幼儿园,踏上社会,积极参与公共社会活动,培养幼儿从小懂得关心他人,关心身边的事,提高幼儿的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设计的活动方案。

(十一)我和方位词交朋友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的方法,运用感官来感知方位,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2、学习使用方位词:

上、下、前、后、里、外,并能读准音,话要表达完整。

  【活动准备】

  1、手帕折叠的老鼠若干,玩具一部分。

("老鼠"和玩具分别藏在活动室的各处)。

  2、猫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境导入:

教师:

小朋友,"黑猫警长"故事里的坏老鼠"一只耳"带着它的小老鼠逃到我们小一班。

看,活动室里的玩具都不见了,全让这些小老鼠偷走了,你们说该怎么办?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启发他们把老鼠捉干净,把玩具找回来。

)教师:

"那么,现在我当黑猫警长,你们当白猫警士,让我们把老鼠捉干净,好不好?

"(教师为每一位幼儿分发头饰)二、基本部分1、做游戏《捉老鼠》,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教师(黑猫警长):

白猫警士们,你们要仔细寻找,把躲藏的老鼠都捉干净,并且要记住是从哪个地方捉到的?

好,全体起立、出发!

("黑猫警长"和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