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6976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硕士研究生中医综合科目模拟试题及答案36文档格式.docx

10、自汗与盗汗并见的常见原因是

A.血液亏虚

B.阳气不足

C.阴液亏虚

D.气阴两虚

【答案】D

11、治疗肺痨阴阳俱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月牮丸B.金匮肾气丸

C.三才封髓丹D.补天大造丸

12、全蝎配蜈蚣属于药物七情中的

A.相须B.相使

C.相畏D.相恶

13、具有杀虫消积,润肠通便润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是

A.南瓜子B.鹤草芽C.槟榔D.榧子

14、赤石脂、禹余粮均具有的功效是

A. 

固精止遗B.收敛止血C. 

敛汗固脱D.敛疮生肌

【解析】赤石脂功效:

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

禹余粮功效:

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止带。

15、常用三棱针放血的腧穴是

A.尺泽

B.委中

C.内关

D.太阳

16、珍珠具有的功效是

A.平肝潜阳

B.安神定惊

C.明目消翳

D.解毒生肌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邪盛神伤所致失神表现的是

A.神昏郑声B.躁扰不宁

C.循衣摸床D.喉中痰鸣

18、治疗汗证属于邪热郁蒸者,应选

A.当归六黄汤

B.龙胆泻肝汤

C.泻白散

D.四妙丸

【答案】BD

19、常用知母而不常用石膏治疗的病证是

A.肺热咳喘

B.胃火牙痛

C.肠燥便秘

D.气分实热

20、龟甲鳖甲功效的共同点是

A.滋阴B.补血

C.潜阳D.退虚热

【答案】ACD

21、腹中冷痛,手足厥冷,身体疼痛,内外皆寒。

治疗宜用

A.乌头桂枝汤

B.桂枝汤

C.通脉四逆汤

D.济川煎

22、苏子降气汤证的病机要点是

A.胃气虚弱,痰浊内阻

B.胃虚有热,气逆不降

C.风寒束肺,痰热内蕴

D.痰涎壅肺,肾阳不足

23、下列各项中,适宜用桂枝茯苓丸治疗的是

A.脾失健运,聚湿成痰,流溢四肢,臂痒肢肿者

B.中阳不足,饮停心下,胸胁支满,心悸目眩者

C.瘀阻胞宫,胎动不安,漏血不止,腹痛拒按者

D.下焦虚寒,小便白浊,频数无度,凝如膏糊者

24、手少阴心经的终止穴是

A.少商B.少府C.少泽D.少冲

25、桃核承气汤中配伍桂枝的用意是

A.温经散寒B.散寒通脉C.助阳化气D.通行血脉

26、明代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

A.李中梓

B.赵献可

C.张介宾

D.吴又可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命门学说”的提出。

以薛己、张介宾、赵献可为代表的温补学派,重视脾肾,提出了“命门学说”,认为命门寓有阴阳水火,为脏腑阴阳之根本,是调控全身阴阳的枢纽。

李中梓提出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所以此题答案是BC。

吴又可是温病四大家之一,著作是《瘟疫论》,创“戾气”学说。

27、导致音哑或失音的原因有

A.外感风寒

B.外感风热

C.肺肾阴虚

D.痰浊壅滞

【答案】ABCD

28、下列病症中,迁延不愈或病程日久容易形成关格的是

A.水肿

B.淋证

C.腰痛

D.癃闭

29、茜草的功效是

A.凉血止血B.化瘀止血C.活血通经D.理气止痛

【答案】ABC

30、阴囊肿大,皮泽透明的是

A.水疝

B.寒疝

C.疝

D.狐疝

【解析】阴囊肿大,皮泽透明的,称“水疝“,是水湿停聚,下注阴囊所致。

3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导致强硬舌常见原因的是

A.热入心包B.高热伤津C.寒凝筋脉D.风痰阻络

32、患者关格病史数年,突然出现汗多,面色苍白,手足逆冷,舌淡润,脉微。

治宜选用:

A.参附汤B.生脉散C.独参汤D.补中益气汤

33、胃痛隐隐,饥不欲食,口干咽燥,乏力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者,治宜选用

A.黄芪建中汤B.益胃汤C.一贯煎D.香砂六君子汤

34、首先提出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的医家是

A.巢元方B.张介宾C.虞抟D.喻昌

35、瘿病证属肝火旺盛者,治宜

A.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B.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C.理气活血,宁心柔肝

D.清肝泻火,消瘿散结

36、癃闭水蓄膀胱急症,当急通小便,可用的治疗措施有

A.取嚏B.探吐C.药浴D.针刺

【解析】对于水蓄膀胱之急症,应配合针灸、取嚏、探吐、导尿、外敷等法急通小便。

37、元气流行的通道是

A.命门B.血脉

C.三焦D.膻中

38、下列哪项不是毒性甲状腺肿时电镜下滤泡上皮细胞的病理改变

A.高尔基器肥大

B.内质网增多

C.胞浆内有神经内分泌颗粒

D.核糖体增多

39、鸡血藤当归皆可用治

A.血虚证B.血淤(瘀)证

C.血寒证D.血热证

【答案】AB

40、既主虚又主湿的脉象是

A.濡脉短脉B.细脉弱脉

C.缓脉濡脉D.缓脉结脉

41、属于香橼功效的是

A.活血止痛B.疏肝解郁C.理气和中D.燥湿化痰

【解析】香橼功效: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42、下列哪项不会因气不摄血导致

A.咯血

B.吐血

C.衄血

D.发斑

43、治疗痰浊血瘀或寒凝气滞所致的胸腹满闷冷痛,宜选用

A.全蝎B.蜈蚣C.石菖蒲D.苏合香

44、沉香檀香功效的共同点是

A.行气散寒止痛B.疏肝行气破滞C.理气燥湿化痰D.破气化痰除痞

45、表里辨证主要是辨别

A.疾病的性质B.病位的深浅

C.邪正的盛衰D.外感与内伤

46、黄芩具有而黄连不具有的功效是

A.凉血止血B.清热燥湿

C.泻火解毒D.除热安胎

【答案】AD

47、舌绛少苔,主病为

A.内有瘀血

B.气血两亏

C.寒凝血瘀

D.阴虚火旺

【解析】。

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多属久病阴虚火旺,热病后期阴液耗损,或血淤。

阴虚不能润于舌面故见少苔,热灼津伤故见绛舌。

48、温胆汤(《三因方》)的组成药物除半夏竹茹生姜大赛外,其余是

A.陈皮枳实白茯苓生甘草

B.橘红枳实白茯苓炙甘草

C.橘红积壳赤茯苓生甘草

D.陈皮枳壳赤茯苓炙甘草

4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禹白附主治病证的是

A.阴虚风动B.惊风癫痫C.瘰疬痰核D.毒蛇咬伤

50、水肿的治疗原则包括

A.上下异治

B.阴阳分治

C.开鬼门,洁净府

D.去菀陈莝

51、可治疗目疾的经穴是

A.足少阳胆经穴B.手少阳三焦经穴

C.足太阳膀胱经穴D.手太阳小肠经穴

52、下列关于表证与里证区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表证脉多浮,里证脉多沉

B.表证病程较短,里证病程较长

C.表证以恶寒为主,里证以发热为主

D.表证舌象变化不显,里证舌象多有变化

53、下列选项中,协助肺通调水道的是

A.胃气之和降B.肾气之蒸化

C.脾气之运化D.三焦之气化

54、下列方剂中,组成药物含附子的是

A.实脾散B.温经汤C.乌梅丸D.补阳还五汤

【答案】AC

55、咯血的常见证候是

A.燥热伤肺B.胃火炽盛C.肝火犯肺D.阴虚肺热

56、痴呆的基本病机是:

积损正伤,心神失养B. 

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C. 

年老体衰,心脾两虚 

D. 

气火痰瘀,上扰清窍

【解析】痴呆基本病机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57、根据昼夜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病情甚是在

A.夜

B.昼

C.夕

D.旦

【解析】《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

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

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

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

58、半夏和天南星的功效共同点包括

A.均能燥湿化痰

B.均能温化寒痰

C.均辛温燥烈有毒

D.均能祛风止痉

59、下列特定穴中,既属于八会穴又属于募穴的有

A.章门B.中脘C.膻中D.期门

60、下列病症中,迁延不愈或病程日久容易形成关格的是

61、属于“恶色”的面色是

A.消谷善饥

B.偏嗜食物

C.厌食

D.饥不欲食

62、治疗湿痹拘挛,宜选用

A.车前子

B.薏苡仁

C.金钱草

D.石韦

63、元气流行的通道是

64、中气大虚的表现是

A.夺气

B.郑声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无

65、玉女煎的功用是

清肝泻火B.清胃凉血C.清胃滋阴D.滋阴养肝

【解析】玉女煎[功用]清胃热,滋肾阴。

66、肺与肾在生理上的相互关联,主要表现为

A.呼吸及纳气的协调B.。

精气的生成和输布

C.宣发与肃降的协调D.水液代谢的协调

67、肋痛的治疗方法有

68、下列选项中,属于腧穴特殊作用的是

A.复溜治疗多汗B.风池治疗头痛

C.内关治疗不寐D.合谷治疗耳聋

69、下列药物中,属于厥阴头痛引经药的是

A.细辛B.川芎

C.吴茱萸D.葛根

7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导致强硬舌常见原因的是

71、热扰神明者出现呕吐的特点是

A.呕声微弱,吐势较徐缓

B.呕声壮厉,吐势较猛

C.呕吐呈喷射状

D.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

72、属于水肿阳水辨证要点的有

A.全身迅速水肿B.腰以下肿甚C.肿处按之凹陷不易恢复D.肿处皮肤绷急光亮

73、以下哪个药物,外用不能入目

A.硼砂

B.炉甘石

C.蟾酥

D..冰片

【解析】蟾酥有毒。

外用不可入目。

硼砂炉甘石冰片均可治疗目赤肿痛。

74、加减葳蕤汤以生葳蕤为君,意在

A.滋阴以滋汗源B.养阴以润肺燥C.清热以利咽喉D.凉血以除烦渴

【解析】葳蕤(即玉竹)味甘性寒,入肺胃经,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可养心阴,清心热。

为滋阴润燥主药,用以润肺养胃、清热生津,因其滋而不腻,对阴虚而有表热证者颇宜。

75、牛黄、熊胆粉均具有的功效是

A.平肝潜阳B.清肝明目C.化痰开窍D. 

息风止痉

【解析】牛黄功效:

化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

熊胆功效:

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76、非毒性甲状腺肿的镜下特点是

A.滤泡扩大,胶质储积,上皮扁平

B.上皮乳头状增生

C.间质淋巴细胞浸润

D.小型滤泡增生

77、患者不寐,急躁易怒,头晕目眩,头痛欲裂,大便燥结,三日未行。

治宜选用

A.龙胆泻肝汤B. 

丹栀逍遥散C. 

增液承气汤D当归龙荟丸

【解析】肝阳上亢证临床表现: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治法:

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代表方:

天麻钩藤饮加减。

若见目赤便秘,可选加大黄、芒硝或当归龙荟丸以通腑泄热

78、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口渴引饮,心烦尿黄,咳喘痰黄,舌红苔薄黄者,属于

A.表寒里热

B.表里俱实

C.寒郁化热

7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项强常见原因的是

A.风寒客于经络

B.热极生风

C.颈部肌肉劳损

D.肾精亏损

【解析】项强,指项部筋脉肌肉拘紧或强硬,俯仰转动不利。

伴头痛,恶寒,脉浮,多为风寒侵袭太阳经脉,经气不利所致;

伴高热神昏,甚则抽搐,多属热极生风:

睡眠之后突觉项强不便,为落枕,是因睡姿不当或风寒客于经络,或颈部肌肉劳损所致。

D选项属于项软的常见原因。

80、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其性凝滞,易闭阻血脉B.其性属阴,易阻遏气机

C.其性黏滞,病多缠绵难愈D.其性趋下,易袭阴位

81、患者男性,岁,天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舌苔黄腻,脉弦细而数,治法宜

A.开窍醒神,息风止痉

B.息风止痉,平肝潜阳

C.益气养血,开窍醒神

D.清心透营开窍止痉

82、茜草的功效是

83、大肠湿热证与湿热蕴脾证均有

A.大便溏泄

B.下痢后重

C.肛门灼热

D.舌苔黄腻

84、动脉与紧脉均可见于

A.寒证

B.痛证

C.惊恐

D.宿食

85、尿后为余沥不尽多由于

A.肾气不固

B.肾阳虚弱

C.瘀阻膀胱

D.膀胱湿热

86、《素问·

疏五过论》指出“尝贵后贱”可致

A.“脱卫”病

B.“脱营”病

C.“失精”病

D.“气郁”病

【解析】《素问,疏五过论》指出:

“尝贵后贱”可致“脱营”病,“尝富后贫”可致“失精”病,并解释说:

“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

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蹙为挛。

”《素问·

疏五过论》指出:

“尝贵后贱”可致“脱营”病,尝富后贫”可致“失精”病,并解释说:

87、病人正虚邪实而又不耐攻伐时,其治疗原则是

A.扶助正气B.祛除邪气C.攻补兼施D.先补后攻

88、银翘散和桑菊饮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

B.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芦根

C.银花连翘薄荷菊花芦根

D.连翘牛蒡子桔梗甘草芦根

89、组成药物中含有当归,枸杞子韵方剂

A.一贯煎B.暖肝煎C.右归丸D.左归丸

90、患者心悸不安,胸痛如针刺而有定处,舌质暗红,脉弦紧。

治宜首选

桃核承气汤B. 

血府逐瘀汤C.瓜蒌薤白白酒汤D. 

活络效灵丹

【解析】血府逐瘀汤[主治]胸中血瘀证。

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91、大秦艽汤与消风散均具有的治疗作用是

A.祛风清热B.益气健脾C.养血活血D. 

燥湿化痰

【解析】大秦艽汤:

疏风清热,养血活血。

消风散:

疏风除湿,清热养血。

92、以调节气机升降为主要作用的脏腑是

A.肺与肾

B.肾与肝

C.脾与胃

D.肝与肺

93、复元活血汤和大柴胡汤的共同组成

A.柴胡黄芩

B.柴胡大黄

C.大黄桃仁

D.桃仁黄芩

94、患者腹痛,下痢赤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除选用主穴外,还应配用的穴位有

A.太冲B.曲池

C.下巨虚D.内庭

95、下列各药中,性味苦寒的是

A.香附B.荔枝核

C.川楝子D.佛手

96、患者关格病史数年,突然出现汗多,面色苍白,手足逆冷,舌淡润,脉微。

97、下列各方中,可用治久泻久痢的有

A.葛根芩连汤B.乌梅丸

C.补中益气汤D.芍药汤

98、血厥实证的治法是

A.平肝潜阳,理气通瘀

B.清热泻火,化瘀开窍

C.涤痰息风,开窍通络

D.清肝泻热,凉血开窍

99、炙甘草汤具有治疗作用有

A.滋心阴B.养心血C.益心气D.温心阳

【解析】炙甘草汤具有治疗作用:

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

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

虚劳肺痿。

100、患者男性,岁,近两周心烦不寐,胸闷脘痞,口苦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

A.连朴饮

B.酸枣仁汤

C.半夏秫米汤

D.黄连温胆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