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7125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与认证国际工程合同专家研讨会纪要文档格式.docx

我们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法律、管理、技术可能都是我们所缺少的。

技术的因素相对来说要稍微次要一点。

因为很多著名的教授,包括雷京大学罗杰教授曾有一次在清华大学做演讲的时候说,中国承包商的技术水平非常高。

但相对来说,法律和管理这方面是我们非常缺的。

尤其是我们越往上走,越走向较发达的地区的时候这方面的因素就体现的越明显。

在非洲还稍微好一点,可能他们的法律环境跟我们差不多,甚至不如我们,但越在较发达的地区就越欠缺。

  昨天和今天上午在清华讲课的时候,主要是跟大家讲管理,从今天下午开始,我主要跟大家沟通的是法律方面的问题。

  关于法律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也是我最近经常在起草和处理其他事情的时候碰到很多的问题,就是——究竟谁是普通话?

我们实际上多次遇到这个问题,究竟中文是普通话,还是英语是普通话?

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来理解这个问题。

比如,“业主要求”是中文的说法,对应的英文是Employer’sRequirements。

那在法律当中谁应该是正宗的,是以“业主要求”来理解,还是以英文Employer’sRequirements来理解?

这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如果没有研究过、没有仔细推敲的话,对“业主要求”中英文理解会不一致的,这就产生了到底谁来将就谁的问题。

比如ICE的设计文本,在它的合同文本当中会非常明确的对“业主要求”有一个定义。

我们再来看JCT的最新版,其中也对“业主要求”有专门的定义。

FIDIC黄皮书和银皮书均释义了“业主要求”。

我们发现中国人怎么理解“业主要求”?

就是业主要求你干什么,这种理解跟英文不完全一致。

Requirements第一个含义是“需求”,第二层意思才是“要求”,但是中文翻译成的“要求”二字,没有办法同时把“要求”、“需求”这两个含义同时翻译出来。

这样就有可能造成什么后果?

当我们在说“业主要求”的时候,对于什么叫要求,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理解,而没有推敲Requirements的本意究竟是什么,Requirements的这个意思第一是“需求“,就像我们在软件设计当中有一个阶段叫做“需求管理”一样,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在管理学当中并没有翻译成“要求”,翻译是“需求”。

而在我们法律上合同文本上却没有翻译成“需求”,而是翻译成“要求”,这就会产生非常大的歧义。

我觉得推广文本当中有非常大的障碍,“业主要求”到底是什么?

按照很多人的理解,比如,“业主要求”包不包括“由发包人完成设计”,很多人会说不包括,按照中国人的理解是应该不包括,这是一个“要求”。

但是Requirements英文原意当中第一是“需求”,就是我们到底想要什么,大家看,如果理解成“需求”的话,当中肯定就要包括完成设计的。

如果我们不仔细推敲英文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就会产生另外的理解。

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文本的起草、以及推广这个文本的时候,将会有很多人不理解,因为我们用的是“业主要求”这个词语。

  我们在理解中文的时候,要仔细推敲英文,我们不能跟别人说要按照中文来理解。

我们现在没办法,必须先跟着英文,因为FIDIC用的是英文。

站在国际市场上,就要按照别人的要求来,这时的普通话是“英文”,而不是“中文”。

  至于谁是普通话,还涉及到另外一个层面,我们来看。

我1998年在英国上学的时候,我租的房子边上住的是一个大学的老师,后来来了一个美国人。

有天我房东很生气,说:

美国人说我说话有口音。

那么,到底谁是普通话?

到底英式英语是普通话,还是美式英语是普通话?

我们学的法律体系是英式法律体系还是美式法律体系?

两者之间是有比较大的差异。

比如说薯片,在美国这种圆薄片叫chips,在英国这种长条形的叫chips;

再看看楼层,美式英语中最下一层叫firstfloor,这与我们中国的说法差不多,那在英国一层是什么呢?

我们中国说法的第二层是英式英语的firstfloor。

两种说法截然不同,一个按照楼顶的层数来算,一个是按照地板来算,这就产生了差距。

再比如说足球,英国的football是足球,而在美国就是橄榄球;

还有publicschool,在美国是中层以下的工人阶级上的学校,在英国最昂贵的私立学校叫publicschool,同样是公立学校,不同的术语理解不一样。

我们学合同当中也有类似的障碍。

我们研究合同,是美式还是英式?

我们学习工程法律应该是英音还是美音呢?

在中国大概英语90%是美式英语,10%左右是英式英语,我们学习工程法律,就要面临一个选择:

到底学英式还是美式?

  我们先来做一个设计建造合同文本(DB)的比较。

DBIA是美国最著名的设计建造合同文本,JCT是英国最著名的房屋建筑领域的合同文本,ICE是英国最著名的土木合同文本,第四本是黄皮书——FIDIC的设计建造合同文本。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比如对于“业主要求”,FIDIC用的也是“业主要求”,这就是用的英式英语,而在美国可能会叫做“业主项目评价指标”,术语用的是不一样的。

这就牵扯到我们按照哪一个走。

从整个合同文件的使用来看,FIDIC用的基本上是英式的,而没有用美国的。

目前按照英式来走,对中国用途最大。

这是因为,第一,FIDIC是按照英国的合同文本来做的;

第二,到海外做海外工程也有感触,你碰到的业主方的咨询公司是英国人的机率大于美国人。

  上一次的讲座我们在场的可能有些人来过,有些人没有来。

我想把上次讲座当中讲的一些东西跟大家重温一下。

这个问题就是:

要学习“英音”,——也就是学习英国合同的时候,永远要跟在他屁股后面走吗?

我们来看下给大家举的例子。

第一个就是关于足球,英国被认为是最早发明足球的国家之一,当然最早的国家中还有中国,在英国博物馆当中对足球的起源就既介绍了英国又介绍了中国,这个问题到现在都不好说。

前几天我刚从法国回来,法国穿的球衣最多的是巴萨。

西班牙不是足球的发明国家,但是穿它球衣的人是最多的,西班牙国家队也是最强的,无论国家队还是俱乐部队,现在应该说越来越是足球界的巨无霸。

所以我们看,虽然不是足球发明者的西班牙,但确是足球最强者。

第二个例子——橄榄球,同样是英国发明的,但是英国现在排到世界四五名、五六名的样子,澳大利亚的橄榄球最强。

板球也是英国发明的,但是目前可能印度是最好的。

所以,我们总体给大家这样一个思想:

我们跟着学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主要沿着它走,并不代表我们永远都要跟着它走。

  我们这里用到的是“师夷自强”这样一种说法,我们学习对方,不见得是用来更好地抗衡对方,而是要超越对方。

在此基础上,我产生了一种想法,就是我们要不要根据一套知识体系来系统化、结构化地学习国际工程合同的知识。

  一、什么是国际工程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BodyOfKnowledge),简称为BOK。

在BOK1.0时代的通常做法,就是喜欢编一本书。

比如我们最著名的知识体系,一个是美国的项目管理协会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在座的也有考过PMP的。

BOK这个英文缩写就是非常著名的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创造出来的,把它叫做PMBOK知识体系。

还有一个是PRINCE2,是英国非常著名的知识体系。

  时代的特征是什么?

1.0时代做知识体系大家最习惯做的事情是什么?

就是写一本书,把整个知识内容结构化。

比方说在PMBOK当中就有九大知识体系、五个过程,它是这样进行编写形成了结构体系。

这是知识体系的1.0时代。

  时代是什么?

2.0时代来自软件行业。

软件行业在编写知识体系的时候,就不再写书了,他们认为写书过时了,太OUT太土了。

他们把知识体系做成软件,是基于互联网的方式,或者基于一种软件来编写知识体系,这样会非常好地进行各种各样的查询,让你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搜索和查询。

这是1.0时代所没有办法做到的。

1.0时代搜寻某一个相关过程或者相关角色很难一下子翻很多页,很难结构化,而用软件的话,假如你想查看某一个角色、某一个人大概都有哪些任务,我们可以按照角色来查询,或者按照任务来查询,各种各样的查询都可以。

还比如说按照任务来查询,查询你编代码有哪些工作,比如说遇到那些工作协调等等,可以互相之间直接来联系,来满足你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管理需求,不同的查询需求,形成不同种的组合供你来查询。

  在2.0时代知识体系当中,通过软件、通过一般的互联网和软件来进行识别,会有什么好处呢?

好处就是会及时进行更新。

  现在我们到BOK3.0时代了。

3.0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

包括:

在线、维基、共享。

完全是基于Web2.0技术的。

周博士说与我接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他说是最早在律师当中知道Web2.0是什么意思的。

在互联网时代,早期的雅虎是典型的Web1.0,谷歌1.5,2.0是facebook,维基百科全书也是2.0,维基百科打败了剑桥大百科。

现在用字典的非常少了,现在基本上都是上维基百科等等。

在法国的时候,我们准备第二天要看什么东西,我就跟我小孩说你查查什么叫巴洛克,什么叫结构主义,什么叫后现代,全是通过维基百科进行找。

早期的时候,包括在大学都是比较保守的做法,你可以引用文献,但引用维基百科不能作为引用文献。

在英国上学的老师,你问一个数据,问什么叫“混搭”,学生们一下子就都上维基百科找去了。

现在等于维基百科的方式是新时代的方式,大家通过知识越来越草根化、越来越布衣化,使得少数专家特权已经被大多数人所代替。

少数专家写本书这种方式是比较早期的,而现在是在线、维基、共享,而共享是最重要的方式。

  我觉得我们IBECBOK要基于3.0的方式,大家看到的这个页面只是简单搭了一个架构,用了一个维基网站,将来会基于知识共享式的,包括当中的知识产权也会产生协议。

2.0时代是部分保留知识产权,1.0时代是保护知识产权的,而现在是由大家共同创造这个知识。

  国际工程合同知识体系的名称IBECBOK,读声叫做“艾柏克布克”。

所有喜欢国际工程合同的专业人士,无论是律师,还是建筑师、造价师、工程师等等所有人只要你喜欢,就可以共享这个平台,这其中的合同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点。

  这套合同体系的编制是由英国联合建设管理公司进行研发的,知识体系定位为三个层次。

其实各个知识体系的分级方式会不一样,美国一般都只有一个级别,比如说PMP就一个级别,比如我们现在还有LEED认证也是一个级别;

在欧洲就喜欢分级,比如欧洲项目管理师就分成ABCD四个级别。

包括我受到比较大影响的英国的足球教练的培养方式也是一样的,比如说任何人只要愿意参加、并且年满16岁就都可以参与足球教练的培训,可以获得最低级别,只要你有意愿就都可以参加,而意愿越高,对你的要求也越高。

比如说执教英超球队至少是A级标准,这就是有不同的认证标准。

IBECBOK的认证,我们就借鉴了欧洲的分级理念,分成A、B、C三个级别,A级是高级的,B级主要基于FIDIC,C级是各个FIDIC单项的版本。

  先从初级来看,主要是这么几项课程,包括红皮书、金皮书、银皮书、黄皮书的学习。

现在FIDIC正在改版,会有一些新的FIDIC书籍出现,我们可以跟踪,并开设新的课程。

这个级别没有任何入学条件,只要愿意学习就都可以参加。

  而到B级就需要一定门槛,一般希望要有大学本科学历教育,要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拥有博士或者硕士学位者免本项),所有文献既然是释义,就应该学习西方正宗原版的东西,所以通常要求有比较好的英语阅读能力,有FIDIC合同使用经历,或者你要完成FIDICC级课程的培训也可以参加B级,当然你有比较好的使用经验就不需要课程培训了。

B级主要目的是来比较FIDIC五个合同文本,包括红皮书99版、黄皮书、银皮书和2008年的DBO合同文本,外加世界银行FIDIC协调版。

这个协调版是何伯森老师非常推崇的,他认为在FIDIC红皮书基础上又做了很多修订。

在B级,我们除了对FIDIC概述外,会重点对合同方面的法律进行分析,会对FIDIC合同下的价格、进度、管理索赔、风险、保险、担保、合同下如何进行救济、争议解决方式等法律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级要求比较高了,一般情况下需要学员至少有某一个领域的职业资格,在这种基础上有八年以上工作经验,有比较深的法律上高度深度的分析。

B级、C级都是主要针对FIDIC,到A级不只是FIDIC了,它主要针对西方主要经典文献,比如说这本《FIDIC工程合同条件》,它的第一版是在1891年,在2010年的时候是第12版。

它浓缩了英联邦国家所有有关这一百多年来的经验,写了12版。

应该说我们在做国际工程的时候,假如将这本书读通了,绝大部分的案例都可以找到类似的例子,所有历史上历年发生的事情比较典型的都已经浓缩在里面了。

这是非常经典的一本书,其中有些观点学者们之前是这么写了的,事后证明法官还采纳了这些观点。

通过以它为基础,我们再来反思很多合同文本,不仅仅是FIDIC,还有JCT,NEC,ICE等等,这是全方位地来掌握整个国际工程合同的本质。

应该说如果读通了以后会对我们整个行业有非常高的提升。

这里会涉及到一般的法律原理。

我98年在英国上学的时候看到的这本书是第11版,以前没有钱买书就复印,现在经济富裕一点就买了一本,这一本现在200多英镑。

那个时候的版本还没有论述IT人士,现在第12版已经把IT专业人士列到建设工程专业人士其中之一了。

在第11版当中介绍FIDIC挺少,在第12版当中就介绍挺多FIDIC了。

其中FIDIC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合同当中建设合同证书与缺陷、价格和变更,时间和延误,损害赔偿、非损害赔偿救济,裁决、仲裁等等。

  二、授课方式是怎么样的?

  谈到讲课方式,我在想目前我们社会上有不少关于工程合同的讲课,这种讲课方式有它的优点,我现在主要讲一下缺点。

一般讲课方式会找一些比较著名的行业专业人士来讲课,都是行业的大腕。

这个时候讲课方式主要以能打动学员为主,以提高学员的积极性,往往这种方式听课的学员像在听故事一样的。

那么谁最爱听故事?

这样又有什么后果呢?

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当时最爱听的就是小喇叭广播了,当时这个年龄段的人喜欢听故事。

听故事有听故事的好处,因为它容易接受,但是听故事的人永远长不大。

我们必须掌握勾股定律,不是说你现在只知道一个边三一个边四另一个就是五,如果一个边变成8了,那另一个是多少你就不知道了么?

所以,你必须掌握一定的定律,我们更多要掌握背后的原理,否则换了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人群,照搬肯定是错的。

你一定要掌握为什么这样,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的应用它。

另外这些定理必须系统化,而不应该是分散的,这样我们才能面临不同问题来解决。

在我们整个上课过程当中,我们会采用这种知识体系结构化来做,这还是基于web2.0这种知识共享模式来做得。

我个人是Web2.0的极度崇拜者或者Web2.0控,Web2.0是中国超越西方的一次机会。

  (图5)

  大家看图5所示,上课的整个过程当中,我们的B级学员会对FIDIC进行审阅,对于一些条款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大家来一起探讨。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的B级水平基本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一群人,那么,我们能不能琢磨出更高的东西出来?

然后我们再看西方经典文献是怎么解决的,我们解决方案跟西方类不类似?

思路是不是一样?

最后做一个中西比较,西方这样做可以,那如果到了中国会产生什么问题?

这就是我们整个上课的流程。

  三、IBECAP课程内容速写

  总体来讲,我统计了一下,大概在B级会有2500个知识点,在A级会有1500个知识点。

知识点是什么意思呢?

我一会儿会拿一个内容来跟大家讲一下什么是知识点。

  我们来看整个知识体系当中的B-1220:

合同文件组成的法律分析,这其中第42个知识点:

contract,——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合同。

合同有两重含义,一重含义是双方之间达成的协议,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另外合同的一层意思是记载双方协议的文献。

就是说合同一是双方达成的协议,再一个就是一组文献。

FIDIC所有的合同当中,所说的“合同”词语也具有这双重含义,一是达成的双方的协议,另外就是物理性的文献。

对这点,在座的很多人比较熟悉,但还有一些人未必熟悉。

我们的合同条件仅仅是合同文件当中的一部分,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文件会构成合同。

第44个知识点会给大家做深入介绍。

  我下面讲的内容,学法律的人理解会好一些,非法律专业可能困难一些,这点的意思是说,这个合同的管辖法律和其他的法律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是双方之间的合同文件。

正是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可能双方合作当中,你以为你写的合同是有利合同,但是可能与其他法律冲突了,你所写的未必构成双方之间有约束力的协议。

我们从总体上来分析一下,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有比较大一部人是从中国传统的模式一直走过来的,包括早期的一些国家示范文本做的不太很仔细,没法精耕细作地去分析哪些文件构成建设工程合同文件。

我们可能会说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加在一起构成合同文件,但这只是最笼统的文件。

双方交易当中文件太多,因为其复杂性,因为迅速要签订合同,所以没有很注意去识别到底哪些文件应该构成我们的合同文件。

其实很多人并没有仔细去推敲它,就签了。

到真正发生争议的时候,就要看到底哪些是合同文件了。

  合同文件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协议,并不仅仅在比如说关于什么是合同的一些列举项目中,但是并不简单的在这儿。

特别在FIDIC合同协议上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按照FIDIC体系当中,除了合同当中说的那些以外,FIDIC非常强调在你协议书和中标函中列的文件。

但是非常遗憾,即便是FIDIC也对这些没有那么注意。

所以我们看,一般通常的合同协议书当中会给出哪些文件构成合同文件,在合同协议书当中非常明确地说明了不仅仅包括合同条件。

FIDIC本身也给了合同协议书的示范文本,合同协议书给了一些示范,示范出这些东西应该构成合同文件。

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再仔细看下FIDIC合同,虽然FIDIC强调了合同协议书指明的那些文件和中标合同协议书当中的文件,但是FIDIC只是给了出了合同协议书的样式,中标函没有给出来,中标函当中那些文件应该指出,但是在中标函当中没有给出格式。

  我建议大家如果有时间要非常好的研究金皮书,08年的金皮书被认为纠正了很多FIDIC99版当中的瑕疵。

FIDIC金皮书的起草过程和FIDIC99版的修订过程是同步的。

等于说FIDIC金皮书像一个试验田似的,把99版FIDIC瑕疵的部分在08年金皮书尽量给予修正。

2008年给了中标函的格式,但非常遗憾的是在2008年的FIDIC金皮书的中标函没有像合同协议书那样将合同列出。

中标通知书发出以后,按照很多国家的法律就代表合同成立生效了。

所以中标通知书是非常重要的文件,FIDIC竟然没有给格式,而2008年的金皮书给出了格式,但是没有把合同文件组成列出来。

既然协议书都给出了,中标函为什么没有列出来?

所以西方很多律师认为中标函应该向协议书那样把合同包括哪些条件都列出来,因为它跟协议书同等重要。

是否应该这样做呢?

我们将来上课的时候,大家可以积极讨论,在中标书当中是否应该将中标通知书列出来。

  我们再来看FIDIC合同文本对这个概念的定义。

该文本把合同文件组成分为两部分,一种是核心文件,包括:

协议书、条件、图纸、业主要求、承包商建议书等等,这是核心文件。

第二种是其他文件,包括什么呢?

包括合同文件的补编,包括我们备忘录等等,这是其他文件。

这边是核心文件,那边是其他文件,这是FIDIC整个体系下的合同文件的组成。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看一下FIDIC的黄皮书。

在FIDIC黄皮书中,分别在协议书,、1.1.1款、1.5款这三个地方中提到了合同文件组成,中标通知书再给到,那就是一共四个地方给到。

在这里是合同协议书,在这里是中标函,在协议书当中说是哪一天中标函发出的,合同文件主编的号码,招标当中会有很多文件修改,哪些包括在内。

其他的应该说是比较类似的。

但在资料表中稍微有点区别,这都是资料表,这些在协议书当中加了已经完成的资料,就是在1.1.1款和1.5款当中已填写完成的资料。

  五本合同文本当中差异最大的是主要由谁提供设计,是业主提供设计,还是承包商提供?

这是合同文件最大的差异。

  我们看一下构成合同文件的组成的一个对比表。

这里是五个合同文本,我们在不同五个文本当中合同文件组成的对比,稍微会有一定的不同。

  我们后面可以一个一个进行比较详细的讲解,时间关系就一些主要内容说一下。

主要说了哪些构成合同文件,这是非常关键的。

合同文件的定义,在FIDIC术语当中是“名为什么什么的文件”。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早期住建部的标准文本,包括合同通用条款是广泛应用各个工程项目的条款,专用条件是用于专项条件的、针对某个工程进行特别修改的条件。

他们这样来做解释,等于解释一些什么叫通用条件、什么叫专用条件,这是非常不严谨的。

FIDIC合同体系当中通用条件是什么?

什么是构成条件?

就是名为什么叫什么的条件。

比如我们说通用条款就是叫“通用条款”的条款,资料表就是叫“资料表”的文件。

这里给大家提醒的是什么?

在FIDIC这套合同文件体系下更关注的是名字,关注它叫什么。

所以,文件名非常重要。

可能这个东西是资料表,但是文件名没有叫资料表,或者你应该是合同文件,但是你没有叫这个名字,就不构成合同文件。

  我们中国对FIDIC合同的翻译。

其实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关于FIDIC对于合同定义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们来看红皮书翻译还可以,“资料表系指合同中名为资料表的文件”,看黄皮书翻译为“资料表系指合同中名为各种表的文件”,只要叫表的文件都构成合同?

或者是说只要是表或者叫表都不是,必须叫资料表。

资料表就是名为资料表,你在合同文件必须要注意这些,文件名就叫资料表,资料表下面有哪些构成等。

由于他们注意到这一点,导致了好几处翻译,Y1.1.1.6翻译有问题,Y9.1“竣工试验”同样将“保证资料表”翻译成了“保证表”,这都非常致命。

如果我们把“保证表”翻译成“性能保证资料表”问题不大,如果翻译成“保证表”就完了,合约可能不构成合同文件,构成合同文件只有叫资料表。

虽然内容指的是一个文件,但是同样一个文件换一个名字就不构成合同文件了,这是需要非常注意的。

合同协议书这些知识点,我们在课程当中大家再共同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