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769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docx

电子工程系质量年度报告

 

电子工程系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

前言(办学条件)

截至2014年,电子工程系共有教师50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30人。

具有研究生学位18人,所占比例0.6;具有高级职称11人,所占比例0.36。

外聘教师20人,均具有5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验。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3人,占0.15。

具有高级职称8人,所占比例0.4。

专任教室的师生比:

10.8:

1。

电子工程系有9个多媒体教室,校内实践实训基地建筑面积1690m2,共21个实验实训室与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成长环境。

电子工程系现设有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三大专业。

2010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并被学院列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

2014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被济南市总工会授予“济南市工人先锋号”。

电子工程系树立了“高水平的科研+高水平的教学=高水平的专业”的先进理念,大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成绩斐然。

承担各类纵横向教科研课题十余项,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7项;为企业服务技术攻关,申报国家专利16项;主编教材10余部,“十一五”规划教材6部,3部教材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发表教科研论文17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6篇,核心期刊20篇;建设省级精品课程4门;2008年团队指导学生参加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竞赛荣获国家一等奖,2011年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

电子工程系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道路,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依托海信集团、浪潮集团、山东省家用电器行业协会等多家企业行业,先后建立了“订单班”、“校中厂”“厂中校”,形成了以“工学交替、产训融合”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按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构建了省级精品课和校级精品课组成的课程群,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平台,以校企融合、人才共育为目标,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载体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过程。

一、专业教学

(一)创新高职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

1、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推行“工学交替、产训融和”的教学模式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鲁政发〔2012〕49号)》等最新文件精神的要求,依托校企互嵌、订单培养的“海信班”、“浪潮班”、“华自达班”“华芯班”等校企合作平台,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交替化、实训内容与实际生产的一体化。

在此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三年学习期间以“产训融合”的形式,完成“四环节三层面”的跃进提升,即:

构建四类教学环节(企业岗位认知实习、理实一体化教学、专业生产性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完成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三个层面(岗位职业能力认知→岗位职业能力习得→岗位职业能力提升)的进阶成长,达到人才培养“成长成熟在校园,即插即用在企业”的效果。

在一、二学期的起始阶段,安排企业岗位认知实习环节,使学生了解企业基本情况,感性认识生产技术工艺与设备,感受企业文化,认同企业的价值观。

在第三学年,安排企业顶岗实习环节,实行“订单分流”,订单班学生按照先期的订单组班情况进入对应企业进行实习;非订单班的学生根据就业意向,安排在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习。

在企业的实习实训实行“双重身份、双元管理”,即:

实训学员的身份既是在校生,同时也是企业的实习员工,管理上由校方按照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厂方按照企业员工标准,实施双元管理。

学生实习实训放在真实生产中,企业生产成为学生的技能实训环节,实现“产训融合”,校外实训成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开始。

2、真实项目推进实训教学

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阶段,主要安排专业生产性实训环节,该环节要求实现“两真”,即用真项目、出真产品,与实际生产相融合。

学生在实训中接受职业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培训,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同时,借助理实一体化教学环节,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解决实际操作中“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问题。

如此循环递进,锻炼学生从职业实践中提出问题,再运用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

我专业整合省家电协会、青岛海信通信公司、济南六职专等社会资源,在院内首创的“手机维修工厂”项目。

实际执行中,完全按照实际的工作流程来构建学习情境,真实的现场环境提供了一个全真化的学习与实训平台。

维修工厂面向全院师生,开展了包括手机缴费、销售、维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全真化一条龙服务,为学生的就业甚至创业都打下了良好基础。

应用电子专业结合各项业务岗位分解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学习情境,将教学改革与教学常规运行无缝对接。

通过与海信通信公司的密切合作,接收企业的资金和设备捐助,直接聘请企业人员编写讲义并主持授课,由本院教师辅助。

部分课程和实训,直接安排在企业现场,由公司的技术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实际讲授。

对于毕业生来说,又起到了企业岗前培训的作用,可以为企业所优先录用。

2014年年底,又得到了省家电协会和济南六职专的大力支持,引进济南市首席技师候海亭,以带动整个专业方向的发展。

3、开展学训赛多轴联动,实现赛、教、学的互动互促

这是本专业今年来在人才培养水平上的一大亮点。

大赛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竞争意识和创新发展能力,能提高教师综合教学水平。

大赛涉及面广,一般要经过海选、初赛、复赛和决赛几个环节,几乎涉及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所有学生,同时也需要辅导员、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分级负责,协同互动,能够极大地锻炼教师队伍。

实际执行中,结合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教学设计,能使专业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老师和师傅的双重角色,学生在学习中扮演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角色,“学-训”有机联动,“学生-学徒-老师-师傅”多轴联动。

适时组织实施各项校级赛事,培养激励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钻研精神,以此促进师生双方教学的提高。

重点学生还可以通过“技优生导师制”进行深入培养,实行“以赛代考”制度,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还可申请相应科目的免试。

在此基础上,以赛促学、以训促赛,“学-训-赛”有机地联动。

今年,组织了两个代表队参加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了“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赛项第十一名、“楼宇自动化安调”赛项第二名的好成绩。

例如目前在《微控制器应用系统开发》的课程教学中,基本实现了教学和大赛的互促互动,学生经过了课程学习和校内大赛的锻炼,在校外的各级各类微控制器应用类技能竞赛中获奖颇丰。

(二)、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1、校企合作理事会

在运行中不断完善系校企合作理事会,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发挥其指导性作用。

本专业在原有校企深度合作基础上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主要吸纳订单班企业参与。

通过校企合作理事会的平台,整合校方、合作企业、行业、政府部门等多方资源。

理事会下设专业建设委员会、就业指导委员会和社会服务委员会,同时单列校企合作办公室,由秘书长担任办公室主任。

理事长:

王平

副理事长:

李常峰田占军

办公室主任:

王庆平(兼任)

秘书长:

郭贤(兼任)

理事:

谢志东庞秀韦王松龄迟恩先康存勇于宪乐郭燕玲王德涛酆烽胡合堂马淑兰王庆平

刘晓阳滕丽丽郭贤

专业建设委员会:

主任:

刘晓阳

委员:

田占军王松龄迟恩先马淑兰李常峰杨瑞萍常书惠李翠李莉韩俊玲郭振慧邱玉红

就业指导委员会:

主任:

郭贤

委员:

康存勇郭燕玲王德涛王庆平郭晓梦王冉

社会服务委员会:

主任:

滕丽丽

委员:

庞秀韦于宪乐酆烽胡合堂王平贾玉凤刘成刚罗小妮杨清林任国华

2、校企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理事会尤其是下属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其常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讨论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社会调研报告、课程标准、实训指导书等教学资源,同时实现资源的互通共享。

与我专业合作成立“订单班”的企业,可以商讨单列人才培养方案,增加企业特色课程和企业文化教育的内容,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双课程负责人机制”开展教学。

(三)、课程体系建构

1、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框架

组建课程开发团队:

联合山东省家电行业协会、青岛海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百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成立课程开发团队。

调研典型企业,确定工作岗位群:

通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济南高新区等区域内企业的调查分析,电子类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电子产品装配、电子工艺操作、电子生产管理等为主的电子产品制造岗位群,以生产质检、产品维修为主的产品检测维护岗位群和以小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与售后服务为主的产品开发与客户服务岗位群。

分析工作任务,归纳职业能力:

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往届优秀毕业生进行研讨,紧密结合“工学交替、产训融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选择学生就业比较集中的岗位群,分析岗位群的主要工作任务,确定岗位职业能力。

结合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按照“工学交替、产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具体、可操作的项目化课程,构建工学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2、电子信息类教学资源库建设

充分发挥精品课程和项目化课程的示范作用,建成配套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课程教学资源库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充实完善,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a、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按照《关于实施山东省高等学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鲁教高字〔2011〕9号)的精神,将《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控制器应用系统开发》、《小型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辅助电子线路设计》6门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配备开放式的课程教学资源库,资源库中每门课程具有教案、课件、视频资料、实训指导、习题库等教学资源,具备网络答疑、在线测试等互动教学功能,通过教学网站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截止2014年低,已建成省级精品课4门,另有4门正在积极申报中。

b、项目化课程建设

完成4门专业课程:

《计算机辅助电子线路设计》、《微控制器应用系统开发》、《小型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检测与维修》的项目化课程的建设。

建成后具备比较完善的课程介绍、课程标准、习题资料、试题库、电子教案、课件、校本教材、项目产品、实训案例等教学资料。

截止2014年年底,4门课程已经全部建成,两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已经在校企合作理事会年会得到通过,另外两门将提交2014年度的年会评审后通过。

c、校企合作的教材建设

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及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企业人员合作,共同编写教材。

结合省级精品课程和项目化课程建设,截止2014年底,已经编写完成了《微控制器应用系统开发项目化教程》等6部专业教材。

此外,还超额完成增量建设任务教材2部。

其中,王平主编的《电工技术与技能》入选教育部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

刘晓阳主编的《数字电子技术案例教程》荣获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省职工教育协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材建设计划表

教材名称

合作企业

负责人

职业资格证书

建设目标

建成时间

计算机辅助电子线路设计项目化教程

济南启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杨瑞萍(校)

柯建华(企)

电子产品制板员

校本教材

2013年

数字电子技术案例教程

青岛海信集团通信公司

刘晓阳(校)

康存勇(企)

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

出版教材

2012年

微控制器应用系统开发项目化教程

济南启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滕丽丽(校)

孙恩才(企)

电子产品装接工

电子产品制板员

出版教材

2013年

小型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项目化教程

山东恒宇电子有限公司

贾玉凤(校)

董倩(企)

电子产品制板员

校本教材

2014年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检测与维修项目化教程

山东百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海信集团通信公司

韩俊玲(校)

胡胜利(企)

通信终端设备维修工

校本教材

2014年

工程数学项目化教程

济南宝世达电子科技公司

刘晓阳(校)

李峰(企)

出版教材

2012年

(四)、质量工程立项建设

本年度利用骨干院校充沛的资金支持,立项研究了一批立项项目,通过了专家的论证,在专业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序号

项目名称

主持人姓名

项目类型

1

模拟电子技术省级精品课程

常书惠

2012年省级精品课程

2

模拟电子技术院级精品课程

常书惠

2012年院级精品课程

3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检测与维修》实践教学研究

韩俊玲

2013年教改立项一般项目

4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检测与维修》课程标准

韩俊玲

2014年课程标准

5

《小型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项目化教学研究

贾玉凤

2013年教改立项重点项目

6

小型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

贾玉凤

2013年院级精品课程

7

《小型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贾玉凤

2014年课程标准

8

传感器技术应用

李常峰

2013年院级精品课程

9

基于虚拟仪器的电子类课程教学的研究

李翠

2013年教改立项青年项目

10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李莉

2013年教改立项青年项目

11

供配电系统

刘成刚

2013年教改立项考试改革项目

12

《供配电技术》课程标准

刘成刚

2014年课程标准

13

数字电子技术省级精品课程

刘晓阳

2012年省级精品课程

14

数字电子技术院级精品课程

刘晓阳

2012年院级精品课程

15

《PLC技术》课程标准

刘晓阳

2014年课程标准

16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刘晓阳

2014年企业调研报告

17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刘晓阳

2014年人才培养方案

18

电机拖动与控制课程标准

罗晓妮

2014年课程标准

19

微控制器应用技术省级精品课程

马淑兰

2012年省级精品课程

20

微控制器应用技术院级精品课程

马淑兰

2012年院级精品课程

21

单片机技术

滕丽丽

2013年教改立项考试改革项目

22

《微控制器应用系统开发》项目化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滕丽丽

2013年教改立项重点项目

23

单片机技术应用

滕丽丽

2013年院级精品课程

24

微控制器应用系统开发课程标准

滕丽丽

2014年课程标准

25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滕丽丽

2014年企业调研报告

26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滕丽丽

2014年人才培养方案

27

电工技术省级精品课程

王平

2012年省级精品课程

28

电工技术院级精品课程

王平

2012年院级精品课程

29

高等职业中"技优生"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王平

2013年教改立项一般项目

30

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教学管理研究

王庆平

2013年教改立项一般项目

31

电气控制CAD课程考试方法改革与探索

杨清林

2013年教改立项青年项目

32

《变频技术》课程标准研究

杨清林

2014年课程标准

33

《计算机辅助电子线路设计》项目化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杨瑞萍

2013年教改立项重点项目

34

计算机辅助电子线路设计

杨瑞萍

2013年院级精品课程

35

《计算机辅助电子线路设计》课程标准

杨瑞萍

2014年课程标准

(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电子工程系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

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知识,还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教师与同学进行交流、利用互联网搜索更多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

系部网站、精品课网站、项目化课程网站以及每位教师自己的“云空间”建设,都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获得知识的平台,从而使学习由变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前预制的多媒体课件,节约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密度,使有限的教学时间产生更高的教学效益。

同时教师利用互联网快速搜寻更多相关的教学资料(包括文字资料、音像资料、图片等),还可以搜索和下载合适的教学课件,使单纯的自制教学课件发展为自制教学课件和通过网络搜索和下载适用的教学课件互为补充,从而节约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无纸化教案设计实现了教案的实时修改,还可以资源共享。

二、学生发展

(一)概述

高职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训,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所以我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我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大力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创业等。

高职教育同样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育。

知识创新的起点不是以文字、电子信息等形式存在的显性知识,而是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的隐性知识。

我系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力的提高和全面素质的提升,引导学生去挖掘实践活动中的隐性知识,走出一条符合认识规律的知识创新之路。

我系从社会需要和高等职业教育地位出发,确定其教育定位和培养目标,通过把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使之成为有别于学科型、工程型,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内在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取得成绩

2014年,我系毕业生共83人,其中专升本7人,全系总就业人数76人,就业率为100%。

为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我系以确保质量为前提,优化实习基地建设,开拓新的实习基地。

在原有的7个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新增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济南驾到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等学生实习基地。

提高2012级学生实习基地的可选范围,让学生更大范围的选择适合实习单位。

通过实习基地的拓展优化,目前,我系共拥有15家以上的实习实践基地。

同时,深入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为实现双主体办学奠定基础。

2014年9月,通过深入洽谈合作,我系在原有海信订单班的基础上,和山东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经过企业和学生的双向选择,组建了“华芯”订单班。

为了推进双主体办学的校企合作模式,和青岛海信通信有限公司深入探讨、沟通,初步达成2015年联合招生办学,海信出资75万元,实施“零学费”项目,组建50人的海信班,即实现2015级海信班新生上学零学费,由海信公司垫付学生学费。

我系坚持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本着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的宗旨,开展了学生就业一条龙服务活动,特别是对家庭贫困学生、就业困难的学生实行一对一的帮扶就业,确保每一位毕业学生都在毕业前就业。

(三)典型案例:

曹胜:

2011年毕业于济南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现工作于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我系2008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曹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曹胜大一期间加入系学生会学习部,大二期间参与学校的勤工俭学,利用业余时间担任图书馆阅览室管理员。

在校期间,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培养了他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参与社团活动培养了他沟通交际的能力;勤工俭学培养了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010年,曹胜在系部的推荐安排下进入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主要负责用户板/用户机的维修和维修资料的编写。

用户板维修是一项拥有极高技术含量的工作。

从事维修最难练的就是基本功-焊接,而焊接练习是一件相对枯燥的事情。

曹胜发现,在焊接过程中可以培养人的耐心,用户板维修过程中需要足够的细心才能少走弯路。

在维修过程中他善于总结,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并通过技术投稿来传播知识。

2013年,由于工作出色,曹胜升为车间组长,负责车间生产运行的维护和总体运行数据的分析。

在实践中他深深体会到,基层生产管理首先需要做好生产计划,根据人员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保证生产计划正常进行;通过分析车间数据发现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改进,才能提高企业效益。

2014年,已是主任工程师的曹胜被公司委以重任,派到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负责新品质量的反馈、分公司技术支持、产品资料培训以及突发事故的处理等等。

在工作中他一丝不苟,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

新品质量反馈可以节省企业成本,提高经营质量。

技术支持需要直接面对师傅、客户、用户,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完善自我,提升个人提炼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处理突发事件时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这也拓展了他人际交往的圈子,提升了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狠狠的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曹胜相信,他一定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开创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自己长久以来的认真、努力、坚韧以及肯吃苦,最终一定会得到证实和回报。

三、师资队伍建设

(一)专业带头人专业建设能力明显提升

校内专业带头人刘晓阳,多次参加国内外教学培训和专业能力进修,专业建设、教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主持制定了2012级、2013级、2014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托专业带头人工作室,指导青年教师进行项目化课程教材开发4门、院级教学改革课题立项3门、院级科研项目立项2门。

其本人建设期内主持教科研课题2项,主持省级课题3项,负责1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主讲2门院(省)级精品课程,主编了十二五规划教材1本,主持了PLC实验室建设,参与企业技术改造1项,在企业锻炼六个月,申请专利1个,成立了专业带头人工作室。

聘请山东省家用电器行业协会副会长田战军担任校外专业带头人,通过参加高职教育理论培训,专业建设能力、教学能力显著提升,全面参与专业建设,指导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标准制定、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积极帮助青年教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二)教师团队整体素质和能力显著提升

在重点培养校内外专业带头人的同时,重视骨干教师和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升专任教师的教研教改能力与项目化教学课程开发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

共培养骨干教师3名,培养双师素质教师6名。

通过培养,有2名教师分别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和院级教学名师,有7名专任教师获得技师资格,所有教师全部由企业实践锻炼经历,双师素质教师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100%,近三年教学团队成员主持、参加科研项目16项,教改项目10项,主持或主讲省级精品课程8门,主编、参编教材3部,发表论文40余篇。

(三)兼职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和专业建设

三年来,不断完善兼职教师聘任机制,建立了兼职教师资源库,积极引进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和一线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目前兼职教师人数稳定在15人,建立外聘兼职教师档案,完善了兼职教师管理考核制度,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专业建设、科研等方面的培训,使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兼职教师共参与课程标准制定8门,实验实训指导书制定8门,发表论文10篇,参与教材编著4本。

(四)特色创新案例与示范辐射

1.以“济南新宇航科技发展有限有限公司”和“青岛海信通信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平台为依托,通过境外进修、国内培养、学术交流、企业定岗锻炼、职业技能培训、教科研课题研究、技能竞赛指导、社会服务、专业建设等方式,进行师资培养,提升了教学队伍的教学理念、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2.三年内,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完成了1名校内专业带头人,1名兼职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双师素质达到100%;建成了由15名企业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专家库。

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课时比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