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848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docx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docx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

常见的酸和碱 说课稿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如何识别酸和碱。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酸和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两种物质,酸和碱的生产及使用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把酸和碱的知识与前面学习的这些有关章节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巩固前面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为学生直接参加工农业生产,更好的使用酸和碱做好知识和思想准备。

因此,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碱的方法及从微观粒子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

对于有酸味的物质(白醋、柠檬汁、西红柿等)和有滑腻感的物质(熟石灰、肥皂、洗衣粉等)学生并不陌生,但这些物质为什么有的有酸味,而有的有滑腻感?

怎样用化学方法识别它们?

这些问题虽然学生以前没有认真思考过,但却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学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化学学习情境,让他们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在“做科学”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主要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酸碱指示剂、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和方法:

通过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学会从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以轻松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知识,初步建立将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理念。

四、教学方法选择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包括实验探究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在内的过程式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下面谈谈授课过程的设计,授课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一)课前背景资料的准备:

学生准备

1.提前一周让学生去准备有酸味的物质和有滑腻感的物质。

2.搜集牵牛花和酸雨的有关知识。

教师准备

牵牛花和酸雨的有关媒体材料。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先展示一瓶白醋,接着再展示一块肥皂,让学生说出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答:

白醋有酸味,肥皂有滑腻感。

然后让学生说出有酸味的物质和有滑腻感的物质还有那些,如何识别它们?

学生各述己见,有的说尝味道,有的说用手触摸一下。

还有的说碳酸能使石蕊变红,现在也应该加入石蕊。

教师用媒体展示牵牛花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思考牵牛花变色的原因。

接着提出问题:

“酸味”是酸的特征,“涩味和滑腻感”是碱的特征,但科学家从不用品尝或触摸的方法来确定一种物质是否为酸或碱,他们是怎样识别酸或碱的呢?

从实物到资料,从生活到化学,学生感觉比较亲切,同时给学生一种震撼,激发起学生强烈地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渴求,以求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效果。

(三)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通过探究,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如何识别酸和碱?

让学生将准备好的有酸味的物质和有滑腻感的物质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归纳得出识别酸和碱的方法。

再通过小组间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酸和碱的不同。

这样通过观察实验直观了解,再到查阅资料丰富见闻,学生便总结出的识别酸和碱的方法:

即用用酸碱指示剂、酸碱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师再接着设问:

为什么不同的酸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不同的碱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

物质的酸性和碱性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酸和碱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识别酸和碱的成功探究为酸和碱的本质区别的探究增大了内驱力,学生们兴致勃勃。

教师可提供盐酸、醋酸、熟石灰、氢氧化钠、食盐的化学式,在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说说看酸和碱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学生进行交流分析,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也参与进去,形成了生生交流与师生交流的局面,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认识,达成共识:

酸溶液中都有H+,碱溶液里都有OH-,由于它们的存在,使酸和碱分别具有各自的通性。

然后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

牵牛花可变换不同的颜色,能否用它来制作酸碱指示剂,有没有其他植物也可用来制作酸碱指示剂?

引导学生从是否实用、经济等角度上自我评价和反思,形式上可采用辩论的方式。

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评价和反思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的品质,为将来参与实际工作奠定了基础。

至此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得到了突破。

(四)总结评价与反思

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回顾,不但要弄明白我学到了什么?

明白了什么?

而且教师随时让学生把自己感受至深的东西记下来,作为其珍藏一生的积淀。

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并思考如何知道本地是否也遭受酸雨的危害。

然后教师设计一个挑战自我的题目:

酸雨是三大环境问题之一。

酸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大气化学和物理现象,主要是大气被污染,工业废气等有害物质SO2、NO2,进入大气形成。

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所以为SO2排放大国,也是酸雨的受害国。

酸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使大片的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破坏水生态环境使水中没有任何生物活动,还能加速建筑物、文物的腐蚀和风化过程等。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的设计,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活是最好的素材”这一艺术创作的理念,并把它运用到了化学课堂设计中,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理性地分析生活,研究生活,得到经验,获得真知,然后将得到的东西再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展现了科学研究与发现的真实过程,实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要求。

本节课由于实验探究、讨论整理的环节偏多,所以课堂节奏的调控需要深入思考,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地处理和把握,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常见酸和碱导学案

峨山化念中学-----颜平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酸碱指示剂、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和方法:

通过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学会从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以轻松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知识,初步建立将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理念。

[学习重点]1如何识别酸和碱.

2酸和碱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学习方法]亲自实验和小组讨论。

[学习过程]

一、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食醋

石灰水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二、

指示剂(汁液)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牵牛花

月季花

紫卷心菜

胡萝卜

三、学生阅读课本56页倒数1、2段。

1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和,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义相同的,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2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和,即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义相同的,所以,碱也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书写电离方程式

HCl====

NaOH====

课堂练习:

1怎样鉴别石灰水和稀盐酸?

具体鉴别方法(实验法)边说边做。

2以下六种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属于碱的是

HClCH3COOHNaOHCa(OH)2NaClCuSO4

 

《常见酸和碱》导学案

峨山化念中学-------颜平山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规律。

2.从微粒角度认识溶液的酸碱性。

『学习重难点』酸碱指示剂变色规律;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观。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探究花汁遇酸碱变色情况,教师引导理论探究溶液呈现酸碱性的结构原因

『知识链接』金属与酸的反应;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课前感知』

1.常见酸碱指示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生活和化学中常见的酸和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课本48—49页酸碱指示剂及56页实验、溶液导电性分析内容。

【新知探究】

一、酸碱指示剂

『小组探究』不同花汁遇酸碱的颜色变化。

实验报告名称_____________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药品仪器:

试管、滴管、花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等

实验步骤:

将杜鹃花汁、玫瑰花汁、海棠汁、芦荟汁、紫卷心菜汁分别加入装有酸碱的试管中,将变色情况记入下表。

杜鹃花汁玫瑰花汁海棠汁芦荟汁紫卷心菜汁

盐酸或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或澄清石灰水

『汇报与交流』实验过程中你遇到哪些问题?

如何解决?

『反思和结论』

二、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

『问题思考』为什么酸、碱的溶液都可以导电?

性质由什么决定?

酸溶液中都什么相同的微粒组成?

酸溶液都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为什么酸具有相似的性质?

那么碱呢?

观察『演示实验』酸碱溶液导电性试验后,思考

1.上述哪些物质能导电?

2.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3.酸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是什么?

碱呢?

『理论探究』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本课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