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马铃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880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马铃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论文马铃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论文马铃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论文马铃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论文马铃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论文马铃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论文马铃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论文马铃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论文马铃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论文马铃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论文马铃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论文马铃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论文马铃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论文马铃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论文马铃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论文马铃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论文马铃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论文马铃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马铃薯.docx

《论文马铃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马铃薯.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文马铃薯.docx

论文马铃薯

关于商都县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思考

马铃薯是新世纪我国最有发展前景的高产高效经济作物,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粮菜兼用等特点,是最具有营养价值的健康食品之一,被誉为“地下苹果”。

马铃薯是内蒙古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三宝”之一。

马铃薯产业是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对我区粮食总产贡献率达到10%。

乌兰察布于2010年3月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都”。

商都县于2010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区之一,是乌兰察布市重要的马铃薯种植、加工基地,马铃薯是商都县主栽作物。

多年的实践证明,马铃薯不仅是商都县传统优势作物和主要食物,而且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在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商都县马铃薯产业概述

(一)商都县概况

商都县位于乌兰察布市东北部,东经113°08′—114°15′,北纬41°18′—42°09′,北靠锡盟,南邻乌兰察布市的兴和县,西依乌兰察布市的察哈尔右翼后旗,东与河北省为邻。

省际大通道、集通铁路、商张(张家口)公路贯穿境内。

土地面积4353平方公里,辖6镇3乡,18个社区、211个村委会、694个自然村。

总人口34万,其中农业人口28万,是乌兰察布市第一人口大县。

全县有耕地150万亩,其中水地34万亩。

森林覆盖为22%。

商都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为20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3.1℃,无霜期105天左右。

土质属栗钙土带,平均海拔1400多米。

农业以乳、肉、薯、菜为主,主播作物有马铃薯、蔬菜、玉米、小麦等。

工业以电力、农畜产品加工、重化工、建材、矿石开采为主。

2010年,三产比重为26:

41:

33。

去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36亿元,财政收入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属于国贫县。

(二)种植马铃薯的优势和特点

近年来,商都县播种马铃薯面积稳定在50万亩左右,占到乌兰察布市的13%,是乌兰察布市种植马铃薯最多的县。

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培育优良种薯和生产优质商品薯的理想地区,其优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条件好,适应大面积种植。

商都县地区海拔较高,日照时间长,全年日照时数达2970小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凉爽,降雨75%集中于7、8、9月份,正是马铃薯生长的黄金期,有利于马铃薯块茎的膨大和干物质的积累,土质疏松,地势平坦,适宜大型机械化种植,是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最佳区域之一。

2、产业优势强,比较效益高。

马铃薯产业是商都县传统优势产业,在商都县,客观条件适宜种植马铃薯,主观条件是农民对种植马铃薯情有独钟,多年的种植观念有利于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育种、种植、加工、储藏、销售已成产业链,而且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是富民强县最有保证的产业。

据农科部门调查测算,种一亩马铃薯投入成本约为600—700元,平均亩产2800斤左右,按正常年景市场价1000元/吨计算,亩产值达1400元左右,纯收入在700元左右,而该县适宜种植马铃薯的耕地如种植小麦或莜麦,雨水调和的年景下,亩产值一般在500元左右,纯收益200元左右,种马铃薯的纯收益是种小麦或莜麦的3.5倍。

实践证明,种植马铃薯是商都县农村经济效益比较稳定且相对较高的产业,马铃对增加农民收入来说是最有把握的作物之一,也是最容易被农民认识且大面积种植的作物之一。

3、抗灾能力强,节水效果显著。

十年九旱、年年春旱是商都县的实情。

种马铃薯比种小麦要稍晚些,这样既避开春旱,又避开春霜,加之马铃薯属地茎科作物,需水量远低于玉米、小麦等禾本科植物。

再加上近年来商都县降水量在减少,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发展节水农业势在必行,选择种植马铃薯,既能顺应自然规律,又符合商都县情,同时,也是发展节水农业的必由之路和现实选择。

商都县每年都要遭受冰雹、旱霜等自然灾害,马铃薯的生长特性可以有效规避这两种自然灾害,从防灾角度考虑,种植马铃薯也是理智的选择。

4、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基础较好。

马铃薯既是内蒙古的三件宝之一,更是商都县的三件宝之一。

马铃薯在商都县种植历史悠久,已被广大农民认可,马铃薯和农民结下很深的情节。

从种植观念来说,马铃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从种植技术来说,广大农民已自觉的掌握了一些适用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设“中国薯都·乌兰察布”步伐日益加快的趋势,商都县种植马铃薯的面积在扩大,特别是在去年马铃薯价格畸高,经济效益大增这一形势催生下,今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8.8万亩,呈现出农民种、企业种、干部种,本地人种、外地人来承包土地种的局面。

同时,种植技术日趋成熟,喷灌、膜下滴灌、旱作覆膜、高垄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机播机收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为今后大规模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加工企业正在商都兴起。

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融育种、储藏、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希森公司和融种植、储藏、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太美公司这两家大公司和其余12家加工企业。

这些企业的引进,既更新了传统的种植观念,又对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引擎作用。

随着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需求,营销组织也正在悄然兴起,农民经纪人队伍日渐壮大,销售空间也在延伸拓展,商都县的马铃薯也开始盛嫁远妆,走南闯北,进入大城市人的生活圈里。

二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一)马铃薯种植及产量情况

今年,商都县共种植马铃薯48.8万亩,占乌兰察布市的13%,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33%,占全县粮播面积108万亩的45%。

其中喷灌圈种植8.3万亩,膜下滴灌种植6.1万亩,普通水地种植1.5万亩,旱作覆膜种植20.5万亩,旱地种植12.4万亩。

总产为11.4亿斤,其中喷灌马铃薯平均单产4360斤,总产为3.6亿斤;膜下滴灌平均单产3710斤,总产为2.3亿斤,普通水地平均单产3000斤,总产为0.45亿斤;旱作覆膜平均单产1600斤,总产为3.3亿斤;旱地平均单产1400斤,总产为1.75亿斤。

(二)马铃薯企业情况

目前,全县从事马铃薯育种、种植、加工、储藏、销售的企业14家,其中大型的有4家,分别是山东希森中联马铃薯产业集团、香港太美薯业公司、太原旭美公司、北京富龙泰公司。

企业共种植马铃薯喷灌圈192套,6.2万亩,马铃薯综合加工能力为14.25万吨,马铃薯加工转化率达到25%左右,年加工法式薯条5万吨,全粉3万吨,饴糖1000吨,淀粉7400吨,培育出售各级种薯7万吨。

常年在马铃薯企业工作的有500多人,季节性打工的有3000多人。

(三)马铃薯营销组织情况

目前,全县成立的马铃薯营销协会有1个,从事收购贩运有100多人,建设马铃薯批发市场2个,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约有3亿多斤马铃薯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占到总产的25%左右。

(四)马铃薯储藏情况

目前,全县马铃薯储藏能力为27.79万吨,其中企业达到18.74万吨,农户9.05万吨,5000吨以上储窖达36个,2000吨左右的储窖达10个,500吨左右的储窖26个,农户储窖达7.3万个。

三马铃薯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近年来,商都县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培育马铃薯产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在做大做强马铃薯这一产业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软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产低、效益差。

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十年来,我国马铃薯的平均亩产水平始终在2000斤左右,不足世界发达国家单产的1/3。

内蒙古马铃薯平均亩产低于全国水平,仅为1800斤/亩,居第13位。

我区鲜薯主要品种是:

克星1号,约占播种的70%左右;费乌瑞特,约占播种的20%左右;夏波蒂约占播种的10%左右。

在商都县,种植马铃薯主要品种是克新1号、约占马铃薯播种面积的90%以上,适宜加工薯条的夏波蒂占马铃薯播种面积的5%,其余是大西洋、底茜瑞等。

商都县就拿今年来说,喷灌圈种植平均单产4360斤,膜下滴灌种植平均单产3710斤,旱作覆膜种植平均单产1600斤,一般旱地种植平均单产1400斤。

虽然采用喷灌、膜下滴灌种植单产高于全国水平,但是今年,种一亩喷灌圈马铃薯成本至少需1800元,今年马铃薯市场均价在0.35元/斤左右,4360斤可收入1526元,种一亩赔274元。

近年来,马铃薯正常的市场均价位应在0.50元/斤左右,就按此价,考虑目前的农资、人工、水、电、籽种等种植成本,要想不赔本,亩产至少达到3600斤,因此,单产低会导致效益差,收入低,进而影响到马铃薯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据专家分析,造成马铃薯单产不高的主要原因有:

1、脱毒种薯的培育滞后于种植,抓种植这一手硬,抓培育种薯这一手软。

种薯的新优品种供不应求,不能很好地满足马铃薯产业发展所需,制约马铃薯产业质的提升。

2、新优品种种薯应用率低。

据资料显示,我区脱毒种薯应用率只有30%,还有40%左右的种植面积在使用过时的马铃薯品种。

在商都县种植的马铃薯主要品种是抗病毒强、但单产低、个头小、形状差的克新1号。

3、综合高产集成技术配套应用率低。

(二)种植品种结构单一,加工龙头企业滞后,品牌附加值低。

种植品种食用型多、加工用型少,不能适应马铃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商都县所种植的品种主要适用于食用、饲用和加工淀粉。

主栽品种多为晚熟鲜食品种,缺乏食品加工型、全粉加工型和早熟菜用出口型这些专用型优良品种,品种熟性和类型结构不太合理,冬贮薯多,淡季薯少,加工型薯少,造成马铃薯上市不均衡,绝大部分集中在秋季。

市场风险加大,经济效益无法保证。

由于新优品种应用率较低,品种改良更新与新技术推广步伐慢,特别是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很少,所以生产的马铃薯品质不高,无法满足企业加工需求,跟不上消费者需求,影响了马铃薯传统优势作物的发挥,制约了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限制了工业附加值的提高,降低了经济效益。

今年引进的太美公司新上加工法式薯条生产线,年加工薯条5万吨,需13万吨夏波蒂,所需的夏波蒂马铃薯品种虽种,但与加工所需相比,一是产量低,二是个头小,三是含淀粉高,品种与加工需求相脱节,数量不能充足供应。

企业处在不上马,生产线闲置,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上马,所需马铃薯品种和数量供不应求,吃不饱无法正常生产的困境。

目前,国内马铃薯加工产品的主要类型有马铃薯食品、粉条、粉丝、淀粉、全粉五大类,而国外马铃薯加工产品种类达数千个,仅变性淀粉600余种。

而我们现在加工专用型品种不足10%,引进的加工型品种抗逆性较差,自己又只重产量不重品种,导致专用加工品种缺乏,无法大面积推行,而吃“麦当劳”、“肯德鸡”的中国人又很多,利润让美国人赚去了。

商都县尽管大面积种植马铃薯,且总产量也不低,但目前没有形成马铃薯产业质量标准体系,没有自己的品牌,很难进入大型超市,产品附加值低,同时加工转化率低,只有25%,与发达地区的50%以上的鲜薯加工率相去甚远,我县的马铃薯加工企业虽已初见规模,但现有企业的生产还未上马,商标还未注册,许多生产线还在购买、安装过程中,许多环节不配套,要想达产见效,还需一段时间。

与农民没有建立起守信、稳定、友善、有效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双赢的利益联动关系和运作方式,起不到龙头带动作用。

(三)农田基本建设薄弱,马铃薯基地规模小。

今年,商都县共种植马铃薯48.8万亩,其中水地种植15.9万亩,占马铃薯总播面积的33%,占水地总数34万亩的47%,旱地种植32.9万亩,占马铃薯总播面积的67%。

从上述数据来看,尽管水地种植马铃薯近占总水地的一半,但这些水地属中低产田,不是旱涝保收田。

土地贫瘠,肥力不强,抗旱灾能力弱,旱地就更不用说了。

马铃薯总体种植面积不小,但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企业自身拥有的基地只有6.2万亩,仅占马铃薯播种面积的13%,细碎化、零散的土地小规模经营,造成专业和标准化程度低,无法满足规模化马铃薯加工业对成片规划基地种植的需求,尤其是许多马铃薯加工企业要从众多分散种植的小农户手中收购马铃薯,大大增加了收购费用,每年一到收购马铃薯旺季,企业和农民的矛盾就增多,各说各有理,甚至上访闹事,政府只好从中协调。

企业没有大规模的种植基地,两头在外,农户分散种植的土地自身投入上不去,而且也不愿投入,政府对于农田基本建设的投入也不大,致使马铃薯种植基地基础设施滞后,旱不能浇,涝不能排,仍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

再加上近年来连续干旱,造成单产偏低,总产不稳。

同时,也不利于机耕、机播、机收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导致基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水平都较低,这样,马铃薯加工企业因基地缺少、原料不足制约着快速发展,农民因分散经营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劳动强度加大,生产成本提高,影响收入增加,进而影响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

(四)脱毒种薯繁育较为落后,高产高效技术的推广应用乏力。

商都县境内脱毒种薯生产企业少,规模小。

目前,仅有1家希森公司进行良种种培育,它的马铃薯微型薯粒培育基地在北京,商都仅是原种、一级种薯基地,而且,当地的种薯再种到当地也会影响到种子的纯度和产量。

希森公司培育的种薯无法满足种植马铃薯的需求。

每到春季播种时,绝大多数种薯全靠外调,导致种薯质量参差不齐,得不到保证,使用的脱毒种薯有的世代不清或超代使用,有的以商品薯充当脱毒薯以次充好。

为加工而种的专用薯的种薯繁育更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企业繁种供种能力不足,受经济条件和农民素质的限制,农户自繁自育的能力弱,同时,种薯企业生产的脱毒种薯还不能全部应用推广,这样,马铃薯病毒性退化的问题和籽种混杂问题在商都县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近年来,虽然马铃薯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已完善成熟,但今年仅种了14.4万亩,占马铃薯总播面积的30%。

而且主要是几家大公司的应用,广大农民不想用、用不起、不会用。

尽管商都县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推广精种高产高效试验示范项目,但推广的面积小,马铃薯良种补贴范围小,标准低,仍停留在部门工作上,许多农民也包括企业,尚未认识到新技术的重要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缓慢。

新技术推不开的原因:

一是农民的文化素质低,认识不到新技术的重要性,一时掌握不了新技术;二是投入大,农民缺乏资金。

三是政府服务不到位,服务体系不健全,业务部门没有很好的发挥职能作用。

(五)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不够,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

有资料显示,从2004年以来,国家只给内蒙古投入1120万元用于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这对于种植面积在1100万亩左右的全区来说是杯水车薪,到了县级,上级投入就更少,商都县属国贫县,自身仅是低水平的吃饭财政,无力拿出余外的钱投入种薯繁育、农田基本建设、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

2009年,国家把马铃薯才列入良种补贴范围,但补贴范围小、标准低,马铃薯仍被看作“小儿科”,坐不上正席。

现代集成技术推广投入不足,人员匮乏,力度弱小,农技部门处在“养不起兵、打不了仗”的尴尬境地。

现有的项目,由于是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审批下来的,容易出现条块分割、各吹各的号的现象,项目整合仍需地方政府出面协调,有的项目无法协调。

尽管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涉农项目如农业综合开发、巩固退耕还林、中低产田改造等等较多,但项目整合存在困难,整体功效很难显现。

企业与农户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联接机制。

企业没有稳定的原料基地,希森、太美两公司自种自收,加工线若正式生产则会处于“吃不饱”的困境。

农户没有稳定的产品销路,农产品多的时候,市场价格就会降低,但生产资料成本近年来呈直线上升趋势,出售赔本,谷贱伤农。

农产品少的时候,市场价格上涨,但想多赚钱,因为产品缺乏难以实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催生了“订单农业”,表面上把企业和农户联系起来,但企业和农户之间没有建立起相互制约的机制,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都想获得利益最大化,尽管签定了产销协议,但违约现象比比皆是。

订单价格低于市场价,农民把产品卖给市场,企业对农民没有硬性管用的约束办法,法不责众。

一说农民是弱势群体,即使企业将众多农户告上法庭,法院对农民这种事也是束手无策,即使判决,也存在执行难的问题,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订单价格高于市场价,企业抬高收购门槛,压等压价,提高去杂比例,延期收购,刁难农民,农民怨气吞声,只好找政府,政府只好出面解决,企业和农民都躺在政府怀里,手心手背都是肉,有时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行政与法治这两种手段出现“打架”现象,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市场监管职能很难很好地发挥出来。

多也不得,少也不得,利益机制十分脆弱,往往是两败俱伤,制约马铃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六)抵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能力较弱,社会综合服务水平较低。

农业与工业相比,它受自然风险的冲击是最直接的、最明显的。

在商都县,种植马铃薯是预防旱灾、早霜、冰雹、虫灾等自然灾害的积极措施,与种小麦、玉米对比,是更明智的选择。

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由于露天种植、降雨量减少、农业科技装备条件差、病虫害防治力弱、农田基本建设滞后等主客观因素。

多发的自然灾害给马铃薯产业带来的打击不小,而且有时无法抗击,靠天吃饭的现实没有根本扭转,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弱。

市场需要啥种啥,说者易做者难。

去年,马铃薯价格畸高,种者衣钵丰满,在利益的驱动下,今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20多万亩,加上今年全国马铃薯丰产,又处在集中上市期,马铃薯价格骤降,种植企业、大户亏本叫苦,虽然符合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跌这一规律,这一映射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社会服务水平差的问题。

乌兰察布市尽管被命名为“中国薯都”,种植面积大、产量多,但形不成定价权,在买方市场,价格总是由买主说了算,种植户与加工企业都缺乏对市场的预测与应变能力,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形不成合力,甚至内耗、恶性竞争,“丰产不丰收”的局面没有改变,一个商都县就更难扭转乾坤了。

各级各部门对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够重视,农民得不到应有的金融支持、技术服务和市场销售信息服务。

由于基层农技力量薄弱,对农民的种植、加工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农民由于文化素质低掌握新技术过程长,各级对销售市场缺乏有效的信息服务平台和工作人员,营销队伍网络松散,市场主体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无序竞争、压价收购现象时有发生,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

尽管商都县有马铃薯营销协会,但会员大都是农民出身的买卖人,无能为马铃薯产业提及时利好的信息服务,加之企业、农户与营销商的市场信息不对称,政府调控与引导滞后,见利一哄而上、盲目生产的现象经常出现。

社会服务差还体现在储窑建设上。

今年这一问题暴露的更为明显。

有的种植大户搞投机经营,重种植轻储窖建设,结果马铃薯市场价格暴跌,不卖,没有储的地方;卖,价格又低赔本,进退为难,只好低价出售。

同时,储藏技术不高,储窖档次低,存在腐烂现象,增加收益风险。

流通环节过多、过滥,从地头到市场,中间环节多、收费多。

今年,地头0.35元/斤的马铃薯到呼市临街摊点卖到0.8元/斤左右,0.45元/斤的利润被中间环节吃掉,会种的永远抵不上会卖的,这样下去,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会被削弱和创伤。

四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对策及建议

马铃薯产业既是商都县的主导产业,又是农民增收实现稳定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目前,商都县已初步具备了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的基础。

今后一个时期,商都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战略应是:

按照“科技兴薯、稳定面积、提产促质、延伸链条、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双十万工程”(装备先进节水设备的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旱作覆膜马铃薯10万亩),全力建设一个园区(马铃薯加工业园区),打造三大基地(种薯、加工专用薯、鲜食薯基地),提高五大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基地规模能力、龙头带动能力、物流服务能力、品牌影响能力),健全六大体系(良种繁育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市场营销体系、精深加工体系、科技支撑体系、文化宣传体系)。

(一)大力实施种子工程,提高良种使用率

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良种先行。

坚持把优质种薯繁育体系建设和良种推广作为打造“中国薯都”的基础性、关键性工程来抓,从根本上促进马铃薯产业整体升级。

1、依托大型企业,加快工厂化育种步伐。

要扩大脱毒种薯生产规模,健全种薯质量控制体系和检测机构,确保种薯质量,加快脱毒种薯推广步伐,实现马铃薯全部良种脱毒化、品种专用化。

目前,要以企业为主、农民为辅,建立全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和梯级扩繁的重点区域,建立健全以脱毒苗和微型原种工厂化、集约化生产为核心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供应体系,分层次、分区域建立马铃薯脱毒原种网式扩繁和一、二级原种生产基地。

同时,要尽快解决马铃薯原种,一级种贮藏设施建设,健全良种贮藏体系。

山东希森集团公司是我县成功引进的一家大型马铃薯生产企业,它的主营之一就是育种。

况且,育种不仅需要雄厚的资金,而且需要先进的技术,靠分散经营的农户目前是行不通的。

为此,商都县要继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帮助企业建设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种薯繁育基地,通过项目争取、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等措施,多方筹措资金,提升种薯繁育技术水平,形成原原种、原种、一级种等种薯繁育体系,加强脱毒苗组培室建设,脱毒苗、脱毒微型薯、原种一代阶梯培育,既培育食用型品种,又培育加工专用型品种,面向市场,多级培育,使良种使用率由现在的30%力争到2015年提高到95%以上。

通过培育推广使用马铃薯良种这一根本性措施,努力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提高马铃薯品质,增强马铃薯自身的竞争力,实现马铃薯产业由量的扩张向质与量同步扩张转变。

2、政府主导,扶持广大农民进行良种自繁。

向上级积极争取,扩大马铃薯良种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用经济杠杆撬动广大农民使用马铃薯良种的积极性,用资金补贴保障农民使用马铃薯良种的稳定性,给农民吃“定心丸”,让农民自发进行良种扩繁。

只有把农业的主体——农民的积极性调动发挥出来,马铃薯良种才能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态势,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马铃薯良种扩广不开、产量不高、效益不大的问题。

商都县要积极与内蒙古农科院合作,实施“千村万户一亩田”良种补贴项目和马铃薯微型种薯示范推广补贴项目,建立公司育种、农户扩繁的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提高良种普及率和马铃薯单产能力,为马铃薯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主动出击,争取外援。

马铃薯良种繁育工作技术含量高、资金量大,商都县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

因此,商都县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和政策,向上积极争取国家和区内外科研院所的支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建立马铃薯良种繁育基金,形成政策洼地,帮助商都建设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

同时,积极争取有关项目和资金,使之更多地向商都倾斜,向马铃薯良种繁育倾斜,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努力把商都建成马铃薯良种繁育生产推广基地。

4、自育为主,引进为辅。

商都县马铃薯品种退化,品种更新换代相对滞后。

因为农户都以本地转换为主,造成商品率高的优质品种、专用品种少,普通马铃薯品种较多。

目前,马铃薯品种存在干物质含量低,马铃薯形状不规范,芽眼深,表皮不够光滑,很难适应加工的需要。

再加上种植面积大,有一部分重茬,导致病虫害较多,适合生长的元素缺乏,严重影响着产品的品质和质量。

目前,希森公司1家企业培育的种薯不能满足商都县种植马铃薯的需求,因此,在搞好马铃薯良种繁育的同时,也要采取引进的办法,积极走出去,调运适宜商都县种植的品种,弥补市场不足,保质提量,保障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基地建设,扩大基地实力

1、加强种薯基地建设。

提高种薯质量,提升产品经济效益是马铃薯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种薯基地建设更带有根本性。

为此,商都县要高度重视大田用种的脱毒改良、更新和换代,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依托北京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科院等科研院所,采取“公司集中繁育、辐射农民推广”的方法,进一步壮大希森公司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生产规模,采取承包农民土地的办法,积极扶持公司,扩大基地的规模,加强基地基本建设,培肥地力,有效防治病虫害,田、林、渠、路、电五配套,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立地条件较好的乡镇,在加强自繁能力的同时,引进选育适合商都生长条件的品种优、种类多、产量高、质量好的新品种,建立完善规模大、起点高的马铃薯脱毒原原种、脱毒专用原种繁育基地,加快原原种、原种、良种扩繁三级繁育体系建设,促进种薯繁殖与推广,提高种薯普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