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儿的管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9178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肥胖儿的管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肥胖儿的管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肥胖儿的管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肥胖儿的管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肥胖儿的管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肥胖儿的管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肥胖儿的管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肥胖儿的管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肥胖儿的管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肥胖儿的管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肥胖儿的管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肥胖儿的管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肥胖儿的管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肥胖儿的管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肥胖儿的管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肥胖儿的管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肥胖儿的管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三、食物参考

合理搭配、科学喂养。

遵循:

谷类食物+蔬菜+水果+乳类+蛋白质类原则,平衡膳食、科学安排。

蛋白质1:

脂肪1:

碳水化合物4~5

“红灯区”食品:

麦乳糖、蔗糖、巧克力、油条、猪油、奶油、羊肉、核桃仁、花生米、果酱、芝麻酱、蛋黄、葵花籽、奶油瓜子、南瓜子、薯片、冰淇淋、黑枣、蜜枣、莲子、葡萄干、、牛肉干、五花肉、蹄髈、板栗、松子、香肠等。

“黄灯区”食品:

牛肉、大米、面粉、猪肉、鸡肉、肉松、猪肝、素鸡、香菇、鲜蘑菇、毛豆、草鱼、鸭、鲳鱼、香蕉、芦柑、鲜桂圆、梨子、苹果、葡萄、柿子、桃子、狗肉、驴肉、火腿肠、兔肉、猪大排、猪肚。

“绿灯区”食品:

白萝卜、绿豆芽、四季豆、竹笋、莴笋、芹菜、茭白、玉米、豆腐、豆浆、豆腐干、冬瓜、黄瓜、猪血、番茄、大白菜、青菜、包菜、鳝鱼、豆奶、素火腿、胡萝卜、山药、花菜、荠菜、红苋菜、香椿、瓠子、橘子、牛肚、猪腰、鸡汤、鸭血、牛奶、酸奶、黄鱼、大头鲢鱼、黑鱼、河蚌、蛏子、海蜇、蛤蜊、毛蚶、田螺、乌贼鱼、鲜贝、虾、豆腐脑、梭子蟹、凉粉、棒冰、茶、汽水、粉皮、蛇肉、田鸡、杂粮。

 

体弱儿的管理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的铁不能满足儿童生理的需要,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色素与红细胞不成比例,产生缺铁性贫血。

发病年龄常见于6个月—3岁。

缺铁性贫血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抗感染能力以及学习行为都有一定的影响。

一、病因

1、铁摄入量不足铁的摄入量不足是发生该病的最主要原因,小儿饮食中缺铁或偏食挑食等。

2、生理需要增加儿童生长迅速,对铁的需要量相对较多,如不注意共给富铁食物,容易发生贫血。

3、铁丢失过多长期慢性失学,如钩虫病、肠道出血可使铁的丢失增加;

慢性腹泻、营养不良也可造成铁的吸收障碍。

二、诊断

有较明显的缺铁原因

(1)小时侯长期以乳类喂养未按时添加辅食或添加食品种类单调,数量不足。

(2)饮食习惯不良,如偏食挑食,吃零食。

(3)食欲不好,摄入量不足。

(4)长期消化道疾病,如呕吐、腹泻等。

临床表现

轻度贫血临床表现不明显,随着贫血加重而逐渐出现精神不振、烦躁不安、食欲下降、易发生各种感染以及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免疫功能降低等症状。

典型的贫血体症为面色苍白、睑结膜、口唇淡红或苍白、毛发干枯等。

血红蛋白降低

血红蛋白低于110g/L。

血红蛋白化验分三型:

轻度贫血90~<

110g/L。

中度贫血60~<

90g/L。

重度贫血30~60g/L。

三、治疗

1、饮食治疗

轻度贫血的患儿可以采取调整饮食的治疗方法。

在原来饮食的基础上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和增加含铁丰富的事物,如猪肝、动物血、瘦肉、牛肉、鱼、大豆、面粉、红枣、黑木耳、血糯米等。

使每日所共给的蛋白质、铁和热量均高于正常饮食,并给予新鲜的绿色蔬菜和水果(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

直至消除贫血现象。

2、药物治疗

选择亚铁:

葡萄糖酸亚铁、生血糖浆等,血红素铁:

红桃K等易吸收,加用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

饭后2小时服用吸收率高,但不能与钙、锌制剂同服。

有腹泻者停药,病愈后再用铁剂治疗。

轻度贫血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治疗一个月可停药。

中度以上贫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服药4—6周方可停药。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

主要由于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不料而引起。

营养不良可使儿童体重下降,生长停滞,各组织器官功能紊乱,易并合感染,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1、喂养不当由于饮食安排不合理,如数量不足,品种单调或质量不高,从而不能满足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

2、疾病影响

迁延性腹泻,慢性传染性疾病,肠寄生虫病直接影响各种营养素的消化吸收;

先天性畸形,如唇裂、腭裂、先天幽门狭窄、贲门迟缓可造成喂养困难和反复呕吐。

3、不良饮食习惯偏食、挑食、常吃零食,进食不专心,三餐热能分配不均,饮食时间不规律等。

1、临床表现

最早出现体重不增,随后体重开始下降。

患儿可出现乏力,肌肉松弛,皮下脂肪减少,毛发干枯。

严重营养不良患儿可出现身高增长迟缓,智力发育落后。

2、评估标准

(1)评估标准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公布的三个指标:

即年龄测体重,年龄测身高和体重测身高的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2SD)为评价标准。

(2)分类和分度营养不良可分为三类,即体重低下、生长迟缓和消瘦。

①体重低下

儿童的年龄测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评价标准。

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过去和(或)现在有慢性和(或)急性营养不良,但单凭此项指标不能区别急性还是慢性营养不良。

②生长迟缓儿童的年龄测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评价标准。

此标准主要反映儿童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

③消瘦儿童的身高测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的评价标准。

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近期急性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

轻度评价指标低于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为轻度。

重度评价指标低于中位数减3个标准差为重度。

三、预防

1、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进食需定时、定量、定点,食前有准备。

进食环境需要安静并保持心情愉快、思想集中,细嚼慢咽。

防止偏食、挑食、不吃零食。

注意食品卫生和就餐礼貌,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2、调整饮食保证营养

根据儿童的年龄和饮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食物品种多样化,荤素搭配,保证供给儿童足够的热能和蛋白质。

一般选择低盐少糖易消化而营养丰富的事物,如鱼、瘦肉、豆制品和绿叶蔬菜等,以满足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

3、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及时治疗消化道疾病和各种慢性疾病,矫治先天性畸形。

对消化功能差的儿童可配合中医中药治疗。

如捏脊疗法或服用开胃健脾的中药。

4、定期体格检查根据儿童年龄按要求进行定期的体格检查,以便早期发现体重不增等产生营养不良的潜在危险因素。

体弱儿及肥胖儿的管理(2010年)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们幼儿园体弱儿及肥胖儿的矫治工作离不开各位老师的协助与配合!

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使我们以后的矫治工作更有成效。

一、体弱儿对象

1、缺铁性贫血

2、佝偻病活动期

3、营养不良

4、生长迟缓

5、先天性心脏病

6、反复呼吸道感染

7、哮喘

二、单纯性肥胖

三、诊断标准:

(一)缺铁性贫血:

血红蛋白<

110克/L。

(二)佝偻病活动期:

有佝偻病症状及体征。

(三)营养不良:

轻度:

年龄测体重<

P10身高测体重<

P10

重度:

P3身高测体重<

P3

(四)生长迟缓:

身高与同年龄同性别儿相比低于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百分位以下。

(五)先天性心脏病:

无心脏扩大、青紫、晕厥者。

(六)反复呼吸道感染:

2岁以内小儿一年患上呼吸道7次以上或肺炎3次以上。

2岁以上小儿一年患上呼吸道6次以上或肺炎2次以上。

(七)哮喘:

经常发作者。

四、管理要求:

专册登记:

除姓名、年龄、病种外,检查内容也应记录,还包括结案、离园所时间等,历年登记本应妥善保存待查,不能任意销毁。

重点介绍两种疾病

(一)营养不良

1、病因分析

喂养不当

疾病因素

先天不足

2、治疗原则:

a、祛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呼吸道和肠道感染)

b、进行病因调查,膳食分析。

c、加强生活护理(如:

进餐、睡眠)

d、适当户外活动。

e、指导家长育儿知识,互相配合纠正营养不良。

(二)肥胖儿

1、肥胖儿诊断标准介绍(附WHO诊断表)

(1)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第97百分位或20%以上。

(2)肥胖度的计算方法,体重超过同身高同性别标准体重。

肥胖度=实测体重-P50身高对应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

超重:

10~19.9%轻度:

20~29.9%

中度:

30~49.9%重度:

>

50%

出生后凡符合上述条件即可诊断。

2、肥胖儿发展情况介绍

肥胖已经成为影响全人类的疾病,以03年调查结果显示,10年前男孩发病率在2.75%,女孩发病率在3.28;

10年后男孩发病率上升为8.65%,女孩发病率上升为7.18%,整体发病率男孩大于女孩。

3、肥胖儿危害性:

远期危害:

肥胖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

近期危害:

肥胖会令孩子心理产生障碍(如自卑、不合群、不爱动)另外,肥胖还会引起孩子早熟。

4、肥胖儿分类:

(1)病理性肥胖

(2)单纯性肥胖

5、肥胖儿病因分析

(1)遗传因素:

父母双方肥胖,其子女70%易产生肥胖。

(2)摄入量过剩,多余热能转化为脂肪积聚于体内。

(3)运动过少:

体力活动过少,能量消耗少于正常儿童,相对剩余热能转为脂肪而积聚。

6、防治措施:

(1)两个不允许:

不允许给肥胖儿吃减肥药,不允许饿孩子。

(2)控制饮食:

少吃油炸、含糖分高的食品、米面、含淀粉高的食品;

多吃蔬菜,茭白、芹菜、青菜、萝卜等。

睡前不吃零食。

(3)运动:

肥胖儿运动量适当,运动时教师应做好肥胖儿护理工作,注意观察幼儿面色变化,备好干毛巾随时擦汗。

另外,保健教师每周要为肥胖儿测心率,肥胖儿锻炼时心率不低于120次/分,不高于160次/分。

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的饮食习惯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普遍趋向于“三高”—高蛋白、高脂肪、高糖份。

单纯性儿童肥胖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据专家调查,目前我国学龄前儿童肥胖率正以15%左右的速度递增。

前几年我园也出现过个别肥胖儿,但大多是轻度。

直至07届大班幼儿出现了轻、中、重不同程度的肥胖儿共计12名。

他们中有体重超过标准20%以上的轻度肥胖,有超过标准30%以上的中度肥胖,甚至还有超过标准50%以上的重度肥胖。

专家指出肥胖引起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对人的一生都将带来极大的痛苦,肥胖症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

面对这些越来越多的肥胖儿,近年来我们幼儿园的体弱儿管理工作也悄悄转移到了对肥胖儿的管理上。

由于这是一项新出现的,针对性较强的幼儿园保健管理工作,因此我们在实践中边尝试边反思所采取的一些管理措施是否得当,是否是有效和有意义。

以下我们通过回顾07届大班肥胖儿的跟踪管理,来思考如何对幼儿园肥胖儿进行有效的管理。

表一:

05年小班幼儿年度体检结果表

班级

总数

肥胖儿数

轻度肥胖儿数

中度肥胖儿数

重度肥胖儿数

小1

33人

2

小2

3

1

合计

66

5

占全年段%

3.3%

0.66%

从表一可以看出这届幼儿入园时就有不同程度的肥胖现象,根据《托幼机构保健管理办法》只有两人(中、重度)属于体弱儿管理范畴。

针对当年检查结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把幼儿的体检情况公示,并在体检结果的后面注明各种疾病、缺点的保健指导(包含对轻度肥胖儿的保健指导)。

希望家长在看幼儿体检结果的同时知道肥胖是一种病要引起重视。

2)向中重度肥胖儿家长发一份信,向家长宣传肥胖的危害性。

3)每月对中重度这两个肥胖幼儿进行身高、体重的跟踪检查并建立体弱儿档案。

措施后的效果:

体检结果公示后几天,两名肥胖儿家长表示孩子是有点胖是要多锻炼锻炼,但并没有要控制他们饮食的想法。

认为孩子还是小班没关系,大了就会瘦了。

保健管理措施仅此而已。

表二:

06年中班幼儿年度体检结果表

中1

中2

4

1.3%

从表二我们发现重度肥胖增加了一人,即占全年段总人数的百分比比小班时翻了一倍;

中度肥胖儿增加了3人,百分比比小班增加了10倍;

而轻度肥胖儿的总人数没变,还是5人。

这一检查结果大大出乎了我们的意料。

分析肥胖儿人数的增减我们发现原来的中度肥胖儿有一人晋级到重度,原来的轻度肥胖3人晋级到了中度,轻度肥胖儿的人数则是从正常幼儿中新增加的。

体检结果显示我们的肥胖儿管理措施是无效的,原因有二:

一是原来的管理只注重档案的管理而没有采取具体的措施管理。

二是忽视家长的作用。

只向个别肥胖儿的家长宣传,而没有面向全体家长,增强他们对肥胖儿危害性的认识。

孰不知那些轻度肥胖幼儿和超重幼儿正是肥胖儿的后备军。

大部分家长对肥胖儿的认识不深,对健康科学的饮食了解不多,缺乏专业性的指导。

反思了自己在管理肥胖儿工作方面的失误后,我们在接下来的工作措施中及时地调整:

1)配合区妇幼所参加6月全国肥胖儿调查,对全园幼儿再一次进行肥胖筛查,发家长问卷做幼儿家庭饮食习惯调查。

2)请省妇幼专家来为所有超重儿家长做有关肥胖讲座,向家长讲解幼儿肥胖的危害性。

3)利用健康专刊宣传有关肥胖的知识,通过家长一份信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肥胖现状,并给予文字的指导。

4)每月对中重度肥胖幼儿进行身高、体重的跟踪检查并建立体弱儿档案。

学期末将肥胖儿的体重走势及时告知家长,提醒家长在假期中继续注意幼儿的饮食及锻炼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5)对幼儿园老师、保育员进行简单的肥胖症讲座,提高他们的保健意识,使他们能配合做好家长工作,并在日常生活活动中适时地帮助肥胖儿调整他们的饮食习惯、加大他们的运动强度。

许多家长纷纷表示支持幼儿园的肥胖儿管理,也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饮食有了一些改变。

表三:

06年大班上期幼儿体检结果表

大1

大2

2.6%

从表三与表二比较我们看见重度、中度肥胖儿没有增加了,并且大2班的一名轻度肥胖儿还转正常了。

体检结果显示我们在中班时所采取的对家长加大宣传力度的措施有了一定的效果,家长们都开始关注幼儿的体重,肥胖儿没有新的增加,原有的肥胖儿还有个别的转归。

表四:

05年9月---06年9月肥胖儿体重超标百分比的变化情况

观察时间

轻度肥胖

超重百分比

中度肥胖

重度肥胖

05年9月---06年6月

不变

下降

大1

从表四我们也看到原有肥胖儿的进步不是很大,12个幼儿中只有2个幼儿体重有下降,3个幼儿体重超标百分比保持不变,但还有6个幼儿的体重是更重了,虽然他们还没有超重到改变原有划分的肥胖档次,但如果再发展下去进档次是完全有可能的。

针对这个结果,开学初我们及时调整了肥胖儿的管理计划:

以保证幼儿的营养为前提,以保持幼儿体重为目标,以不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为总则,因人制宜、循序渐进。

1)召开全园肥胖儿家长会,将幼儿过去一学期以来的体重变化告知家长,对体重有下降或控制住的家长表示肯定,对体重还在不断增加的幼儿家长提出改进的建议。

2)再一次进行幼儿一日饮食、活动时间的调查,向家长宣传肥胖儿科学的饮食和运动。

3)班级中开展《认识食物金字塔》《做个健康的宝宝》等健康课,让幼儿们自己来选择健康食品,拒绝垃圾食品。

教肥胖儿认识红灯食品和绿灯食品,鼓励肥胖儿主动地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4)每天要求肥胖儿在园内要有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

建议家离幼儿园较近的家长上学时带幼儿步行来幼儿园。

5)要求保育员在中午进餐中给肥胖儿先喝汤再吃蔬菜和主食,这样使肥胖的幼儿先是用汤和素菜占据了胃,减少了饥饿感,然后再吃主食,这样就达到减少主食的摄入。

进餐中提醒幼儿注意细嚼慢咽。

指导幼儿学习克服饥饿感的各种进餐办法。

6)每月定时测查肥胖儿体重、身高,及时与前一个月的测查结果比较,体重不变的个子长高的及时鼓励,体重增加个子没变化的及时提醒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在肥胖儿中开展良性的增高比赛。

措施实施大半年,大部分家长和肥胖儿态度都很配合,运动也很积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育儿方式和膳食结构等改变,营养物质的丰富,加之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和不科学的喂养,幼儿园肥胖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

我们应该意识到孩子肥胖已经不是可爱的标志,在学习、生活、性格等各方面肥胖儿有很多的不便,幼儿园是学前儿童生活、学习中的场所,因此做好肥胖儿的个案管理和防治工作是我们保教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我园根据一学期两次的孩子身高、体重评价后,根据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及时给家长发放宣传资料及时与家长沟通,对不同年龄肥胖儿进行分别管理,做到家园配合。

全园肥胖儿统一由各班教师管理,由保健教师专职负责。

全园统一定时间,按年龄段分别对肥胖儿专门进行体育运动的锻炼。

如大班专门进行跳绳运动,中班进行皮球运动,小、托班做一些适合年龄段特点的游戏进行运动等。

专门给肥胖儿加大运动量,如园里有的班开展有主题活动的项目,为幼儿创造条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中特意请肥胖儿小朋友为幼儿园整理玩具,扫地、擦桌子、搬运大型积木等,使他们能够从中多运动,达到锻炼效果。

在运动的同时由专门负责肥胖儿的保健老师对幼儿体能锻炼进行检测并有记录,从中找出适合肥胖儿的体育活动,总结归纳。

同时我们也与家长沟通,给家长提供一些适合在家运动的活动资料,如:

走楼梯、游泳、爬山、踢球等,家长和孩子一起到户外运动,帮助孩子养成爱运动的习惯,家园配合共同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