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9804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军车的发展史文档格式.docx

1859年,美国人多利克发现了石油并加以开采,石油在近代才被用作照明燃料。

1874年,美国人扬格发现了利用蒸馏法提取易燃烧的汽油,其热值比煤气要高1倍。

1859年,比利时工程师埃特尼·

勒努瓦(EtienneLenoir)发明了让燃料在发动机内部燃烧的内燃机,因为造价贵而没能商业化推广。

1862年,法国人德·

罗夏斯提出了四冲程内燃机原理。

1878年才由德国人尼古拉·

奥托(NikolausAugustOtto)和尤金·

兰根(EugenLangen)依据四冲程工作原理,首创四冲程活塞循环,共同设计并制造出较为经济的四冲程往复式活塞内燃机,热效率达到13%,它与现代内燃机的原理很接近,是第1台能代替蒸汽机的实用内燃机。

1885年,德国人威尔霍姆·

迈巴赫(WilhelmMaybach)获得第1个发动机专利。

由于轻便和操作简单的内燃机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汽车的动力状况。

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尔·

本茨(KarBenz)和戈特里布·

戴姆勒(GeottliebDaimler)相继发明了汽车。

卡尔·

本茨采用木料制造的三轮汽车是世界上公认的第1辆真正投入使用的汽车,他把自制的内燃机安置在一辆三轮马车前后轮之间的车体上,从而研制出第1辆商业的无马车辆——三轮汽车,它以18km/h的速度走出了世界汽车史上的第1步。

1886年1月29日,在德意志取得汽车专利证(No.37435),这一日期已被国际汽车界确定为汽车的诞生日。

1889年,法国工程师雷内·

庞阿德(RenePanherd)和埃米尔·

莱瓦索(EmileLovassor)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结识了戈特里布·

戴姆勒,从此开始了他们对汽车技术的探索。

1891年,莱瓦索将汽车重新设计,使装在底盘前部的发动机通过离合器、变速器,用链条驱动后轮,从而使汽车脱离马车的设计,奠定了现代汽车的设计雏形,从此揭开了汽车时代的序幕。

后来庞阿德在驾驶室前方加装了挡风玻璃,并设计了后厢和车蓬。

1895年,莱瓦索驾驶自己设计的汽车,以24km/h的速度,从巴黎开到波尔多,全程1160km,沿途向人们展示了汽车的魅力,使汽车广为人知。

1895年,法国科学院正式把这种乘人的车辆定名为“汽车”(Automobile),该词源自希腊文的Auto(自己)和拉丁文的mobile(运动),即自己运动的车辆。

虽然与马车的外形差不多,但汽车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贡献则是观念的变化,那就是机动化或称自动化。

荷兰人斯巴依卡兄弟在1902年研制出第1辆真正投入使用的4×

4型汽车,该车采用4缸水冷发动机。

  汽车问世不久,即被军事家列为常备武器之一。

1911~1912年,意土战争中,意大利人首次使用了装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

二:

军用汽车的功用、分类及性能要求  

2.1:

军用汽车的功用  军用汽车是指用于军事目的的汽车,它是军队的重要装备之一,是“热兵器时代”军队战斗力中机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利完成平时训练任务、战时战斗及支援勤务的物质基础。

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作战,是诸兵种的联合作战。

它不仅是一场十分突出、空前激烈、瞬息万变、发展神速的战争,而且是一场气候、地理多变,战场环境恶劣,武器系统庞杂,物资消耗成倍增长,后勤补给难度极大的战争。

赢得这样一场战争,没有大批量、多品种和高性能的军用汽车是不可想象的。

  军用汽车不仅能及时地向战区输送兵员、军械、弹药、油料、医药和生活用品等,而且还可以直接参与战争,牵引各种火炮,运输、发射导弹和火箭,打击目标,并且机动灵活地转移。

--  

2.2:

军用汽车的分类  军用汽车的分类不单纯是一种学术性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军队装备计划以及生产安排。

军用汽车一般分为履带式和轮式两大类,根据防护性可以分为装甲式和非装甲式。

本文只涉及非装甲轮式汽车。

非装甲轮式军用汽车按驱动方式可以分为全轮驱动型和多轮驱动型,如4×

4、6×

6、8×

8、4×

2、6×

4、8×

4等。

按车型可以分为小汽车、大客车、卡车、牵引车、自卸车、油罐车、厢式车、特种车等。

此外还有以下几种典型的分类方法。

2.2.1:

按载重量分类  

按载重量可分为轻型汽车、中型汽车和重型汽车。

  各国对载重吨位的划分有所差别。

对于越野汽车,美国等国家一般这样划分:

a)轻型越野汽车:

越野载重≤3.5t;

b)中型越野汽车:

3.5t<越野载重<10t;

c)重型越野汽车:

越野载重≥10t。

我国划分越野汽车的标准为:

越野总质量≤5t;

5t<越野总质量≤13t;

13t<越野总质量≤24t;

d)超重型越野汽车:

越野总质量>24t。

2.2.2按设计要求分类  

按设计要求可以分为民用汽车、特别设计的军用汽车和军民通用汽车。

a)民用汽车:

由工业部门设计,大批量生产,供给工业、农业、交通、商业等部门使用的汽车。

军方使用时涂上橄榄绿。

b)特别设计的军用汽车:

为满足军队特种任务及要求而专门研制的军用汽车,其性能要求以武装部队的要求为根据。

c)军民通用汽车:

属于民用汽车系列,既可以民用,又可以为了适应军队的要求而进行若干改进和变型设计或增加一些附加装置后军用。

2.2.3按机动性分类  

机动性是指车辆从一个地域向另一地域移动的能力。

根据军用要求,通常将机动性分为战略机动性和战术机动性:

a)战略机动性是指汽车能用飞机、轮船、火车等运输工具,方便、快速地实施战略转移的性能,它要求汽车的外形、质量、结构等都能适应各种运输方式的要求和限制,能够方便地上下运输工具、吊装和固定。

这种性能也称为汽车的运送性能。

b)战术机动性是指汽车能够在各种道路,特别是在坏路和无路条件下通行的能力。

由于军用汽车在从一地域向另一地域机动的过程中,既有可能在公路上行驶,也有可能在坏路和无路地面行驶。

为此,又提出了道路机动性和越野机动性的概念。

根据行驶条件,军用汽车可以分为公路型汽车和越野型汽车。

a)道路机动性是指汽车在铺装公路或急造道路上行驶的性能。

良好的道路机动性,决定于汽车的动力性能、制动性能、转向性能、续驶里程等,是个综合性的使用性能指标。

b)越野机动性简称越野性,是指汽车在一定的载重或牵引重量下通过松软地面、坎坷不平地面以及各种障碍的能力。

根据机动性等级,军用汽车可分高机动性汽车、标准机动性汽车和低机动性汽车:

 

a)高机动性汽车:

装备师及师以下从事战斗及战术支援的部队,它应尽可能跟随在履带车辆之后,需要有极高的越野能力;

b)标准机动性汽车:

装备军及军以下部队,不在前沿战区使用,均为全轮驱动的越野汽车;

c)低机动性汽车:

装备军及军以上的汽车运输部队,不强调越野能力,主要在公路上行驶,主要是4×

4型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分类方法不是独立的,一辆汽车的分类可以是以上多种分类方法的综合。

2.3对军用汽车的性能要求  

对军用汽车的要求是经过多年的生产、使用后逐步明确的。

“机动、火力、防护、通讯”是现代军队战斗力的四大物质要素。

战争表明,军队需要有特种结构的汽车,这种汽车必须采用大量民用车辆的通用化部件和机件。

对这种汽车的基本要求是:

可靠,能在野外条件下行驶,经济且动力特性好;

在野外条件下的保养和修理必须简便,续驶里程要长,能牵引挂车和特种设备,并能安装各种车厢、专门设备和武器。

对军用汽车最重要的性能要求是机动性要求和适应性要求。

2.3.1机动性要求  

军用汽车的机动水平是汽车通过性、动力性、平顺性、操纵性、可靠性、视野性等性能的综合反映。

对军用汽车机动性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a)通过耕地、沙漠、雪地、沼泽等松软地面的能力;

b)越过垂直障碍及沟渠的能力;

c)爬坡及在侧坡上行驶的能力;

d)通过崎岖不平地面的平均速度;

e)操纵性能以及各方面的灵活性;

f)通过水区障碍的能力;

g)空运的可能性,以及用其他方法运输的方便性。

-乌拉尔-4320-31型6×

6轮式载重卡车

俄罗斯乌拉尔汽车制造厂已研制出了一款经过强化装甲防护力的新型军用载重卡车。

与其他装甲防护型卡车不同的是,这款乌拉尔-4320-31型6×

6轮式载重卡车的装甲从外部几乎无法看到。

据介绍,该车的驾驶舱、传动装置、油箱和发动机等重要部位均有装甲保护,其中对驾驶舱的保护最为完善——其后部和侧面、车门和车顶均具有较好的防弹能力。

此外,新车的风挡也全部为防弹玻璃。

乌拉尔-4320-31的发动机罩下方安装有装甲板,可从上方和侧面对发动机进行保护。

同时,散热器的前部也设置了保护钢板。

为了保护货物的安全,乌拉尔-4320-31的车厢四周同样加装了装甲板。

另外,车厢上还开有多个射击孔,以方便车内人员进行还击。

  研制人员表示,乌拉尔-4320-31型载重卡车上安装的装甲板足以保护车上士兵和货物免遭恐怖分子的袭击。

2.3.2适应性要求  

军用汽车要完成其编配使命,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现代军用汽车不仅要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环境的使用条件,而且也要适应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的战场环境。

a)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环境的使用条件,对军用汽车有以下适应性要求:

1)在炎热地区(干热及湿热两类地区),要求发动机冷却好,驾驶室具有温度控制装置,防止橡胶、塑料老化,要求油漆、镀层耐久、耐腐蚀等。

2)在寒冷地区,要求发动机冷启动能力高、驾驶室保温,防止材料冷脆,油料、蓄电池具有适应性等。

3)在沙漠地区,要求克服沙漠地区的尘沙影响等。

4)在高原地区,要求克服空气稀薄及辐射的影响等。

b)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战场环境,对军用汽车有以下适应性要求:

1)具有防水、防火、防弹、防爆的能力。

2)具有防目视和摄影侦破的隐蔽能力。

可采用隐形设计、伪装涂料、全频谱伪装网、迷彩玻璃以及计算机宽范围迷彩技术等。

3)具有反红外和雷达等电子侦破的防护功能。

可采用降低噪声技术、热屏蔽、电磁屏蔽技术以及改变光谱的燃料添加剂等技术。

4)具有抗核爆和抗生物、化学武器的三防能力,保护驾驶室人员安全。

要做到在光辐射的作用下,不易起火燃烧,对生物、化学武器和放射性尘  埃不易沾染且便于洗消以及保证安全迅速撤离危险区等。

5)具有适当的防护和自卫能力。

现代战争的大纵深和非线性等特点,增加了与敌遭遇的机会。

6)具有良好的联络控制能力。

在现代战争中执行任务,随时需要互通战场信息、确定相互位置、选择行军路线、实施跟踪指挥。

这既是生存的需要,也是发挥整体潜力的手段。

  需要指出的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要设计一辆从技术状态来看是完美、在所有情况下又能经济地完成其重要任务的军用汽车,可以肯定是无法实现的。

因而,对军用性能的要求必须确定重点。

在车辆设计选型时,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侧重某些方面。

德国HX系列基于MAN公司最新的TGA民用动力传动部件,底盘上装配有也用于SX系列的最新型模块化军用驾驶室。

为了最好地实现民用与军用产品之间的通用性,对TGA动力驱动部件进行了改造,包括把HX系列的散热部件置于驾驶室之后,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其在热带地区的作战能力,并且使得某些模型可以适合C-130运输机的装载。

该系列车辆的驾驶室采用了装甲防护。

HX604×

4(载重为6吨),折射出LX系列的设计理念:

车型更为轻便、机动性更好、适合于战术和战略用途、几乎无需准备就可以进行空运。

重型牵引车辆HX586×

6、HX768×

8拖车和HX778×

8也适合用宽体运输机进行空运,与即将退役的FX系列非常接近。

HX60的动力系统由一种MAN公司生产的最新型铁路通用小型柴油发动机构成,可以产生326马力和1250牛顿米的扭矩。

载重量为9吨的HX58和15吨的HX77所采用的同种发动机可以分别产生430马力、2100牛顿米和480马力、2300牛顿米。

HX76由V-10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功率为700马力。

所有HX型号均装配有十二速ZFAS-Tronic全自动无极变速箱和MAN两速传动箱。

HX76的动力驱动部件包括一个ZF扭矩转换器。

战争需要强化军队的机动能力,战争加速了军用汽车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相对静止的战争,机械化水平极低,当时美军的机械化水平不过0.2kW/军人,德军也才0.26kW/军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称得上是一场运输战争,当时的机械化水平:

德军为7.3kW/军人,美军已达9kW/军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军队的装备水平发展很快。

据1966年统计,德国40万军队,装备了12.5万辆汽车,仅此一项,机械化水平就有22kW/军人。

据1980年统计,美国陆军装备38万辆汽车,全军超过60万辆,200万军队,机械化水平已超过22.5kW/军人。

按照装备计划,美国陆军80年代初还花67亿美元购置了13万辆汽车,90年代前又购置了17.2万辆战术车。

美国陆军一个机械化师的功率:

一战时期还不足3000kW;

二战时接近140000kW;

而当今,仅越野汽车就2577辆,总功率超过400000kW。

国外军用汽车的发展,经历了近100年的历史,各国学者对发展阶段的划分各有看法。

本文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将国外军用汽车的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10年代末期称为军用汽车的萌芽阶段;

20年代至40年代称为军用汽车的形成阶段;

40年代末至60年代称为军用汽车技术发展的第1阶段;

70年代至80年代称为军用汽车技术发展的第2阶段;

90年代以后称为军用汽车技术发展的第3阶段。

由于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同时各国军用汽车的研制、生产和装备存在交替和重合现象,因此在年代的划分上不是绝对的。

3.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10年代末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各国军队只有少量的运输车,且均为民用汽车,其越野能力、可靠性、牵引能力等都是十分有限的。

在前线最初的几次战斗中显示了军用汽车的巨大作用,各国纷纷购买或征用民用汽车作军队军需物资的运输。

到1918年,法军的汽车已有92000辆,英军已有76000辆,德军已有59000辆。

这一时期可以称为军用汽车的萌芽阶段。

M1000型重型装备运输(HET)拖车.

-

3.220年代至40年代

20年代至40年代,可以称为军用汽车的形成阶段,发生于1937~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大地加快了各国军用汽车的发展速度。

二战期间,汽车开始大量装备军队,当时的军用汽车大都利用民用汽车总成拼凑、改进而成。

这方面的改进主要有:

a)将4×

2型和6×

4型民用汽车改为4×

4型和6×

6型;

b)提高了汽车发动机的功率;

c)加强了汽车的越野能力;

d)改进了汽车的灯光;

e)汽车喷涂橄榄绿。

除了结构上的改进,汽车的用途也扩大了,它除了用作军队后勤运输车使用外,还用作指挥、联络、通讯、牵引火炮、运载武器以及其他工程作业车辆。

但是当时对于汽车的军用要求不很明确,有些要求则限于条件而无法实现。

除了一些机动性能较高的4×

4型轻型越野汽车外,大多数4×

6型汽车的后桥往往还是采用双胎,越野载重不超过5t,越野性能也不很理想。

战时比较著名的4×

4型轻型军用越野汽车有:

德国的奔驰G-5和西比姆·

瓦根T-166,美国的巴塔姆Jeep和威利斯MA。

下面分别简要介绍。

a)奔驰G-5。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正式装备的轻型越野汽车,1937~1941年共生产378辆。

该车的方形前脸已初步形成了奔驰汽车的方、平独特造型。

b)西比姆·

瓦根T-166。

这是德军大量装备的轻型越野汽车,1941~1944年,共生产14313辆。

该车装有两缸风冷发动机(排量1.13l,18.64kW)。

有5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

T-166型车车身底部呈中间平、两端上翘的船形,因而可在水中飘浮,形成早期的水陆两用汽车。

c)巴塔姆吉普。

这是二战期间美国巴塔姆公司所属澳斯汀汽车厂生产的载重0.25t的4×

4轻型越野车,被命名为吉普。

由于该车的大量使用,于是吉普变成为轻型越野车的代名词,并一直延续至今。

巴塔姆吉普车自重920kg,采用功率为29.83kW的水冷汽油发动机。

它被列为美军的正式装备。

d)威利斯MA。

最早的威利斯MA型军用汽车是在1941年末试制的,该车自重1142kg,采用功率为44.74kW的水冷汽油发动机,也是美军的重点装备车辆之一。

威利斯MA型车具有机动灵活、操纵轻便、越野能力强等优点,因而,很受军方关注,1941年8月一举售出16000辆,到1945年8月累计生产361349辆之多,创造了该类型汽车产量的最高纪录。

中国北方奔驰军用卡车

3.3:

40年代末至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鉴于战时军用汽车的缺点,开始着手改进,并发展了新一代军用汽车。

这一时期军用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越野汽车成为发展的重点,越野汽车的越野性能和载重量有所提高,前后桥普遍采用单胎,开始采用低压轮胎和轮胎充放气系统,并发展了8×

8型重型越野汽车。

此外提高了军用汽车的地区适应性,在汽车的设计和材料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进展。

这一时期可以称为军用汽车的技术发展的第1个阶段。

下面分别对美国、前西德、法国、前苏联等国家军用汽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情况及主要车型作一简要介绍。

美军M977重型扩大机动性战术卡车

3.3.1美国

二战末期,美国的军用汽车从0.25t到12t,共有11个吨级,27种基本车型。

这样繁杂的车型给美军的后勤保障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战时车辆的大量停驶,使机械化部队行动迟缓。

侵朝战争后,美军对其军用汽车的体制进行了较大规模变革,制定了M系列军用汽车计划,发展了新一代军用汽车。

美国出于全球性的军事战略目的,十分强调汽车的机动性和地区适应性,许多企业试制了很多军用汽车,其中固然不乏性能良好、最后为部队所采用的车型,但是也有一些宣传一时、终于昙花一现的产品,结果造成了不少浪费。

50~60年代,装备美军的军用汽车分为0.25,0.5,0.68(3/4),1.25,2.5,5,8,10t等8个吨级,共11个车型系列。

这一时期,美国的军用越野车普遍采用机械变速箱,发动机大多为汽油发动机,也有几种车型采用多燃料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比较强调越野能力,爬坡能力和涉水能力均较高,有些车带有浮渡设备,发展了几种水陆两用车和铰接车,主要车型介绍如下。

a)0.25t级4×

4型M38系列。

M38车于50年代初由威利斯汽车厂生产,有M38A1等变型车,60年代初,M38系列车被M151系列车取代。

M38车采用44.74kW的四缸水冷V型汽油发动机、4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液压制动系统和半椭圆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挂。

最高车速88.5km/h,最大爬坡度65%。

该车具有很高的涉水能力,无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为0.938m,有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为1.879m。

b)0.25t级4×

4型M151系列。

M151原型车研制于50年代,1960年由福特汽车公司为军队提供首批产品,后由AMG公司生产,有M151A1和M151A2等变型车。

M151车采用52.94kW的四缸水冷V型汽油发动机、4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单速非常时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液压制动系统和螺旋弹簧独立悬挂。

最高车速106km/h,最大爬坡度75%。

无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为0.533m,有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为1.524m。

c)0.5t级4×

4型M274系列。

1956年M274车首次被美国空军和海军采用,广泛使用于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车上可以安装106mm无后座力炮。

变型车有M274A1,M274A2,M274A3,M274A4和M274A5。

M274也称机械螺,由一个安装在两根车轴上的平台构成,无悬挂装置,使用低压轮胎减振,采用12.68kW的四缸风冷卧式对置汽油发动机、3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制动系统。

最高车速40km/h,最大爬坡度60%,最大侧坡40%,涉水深度0.2m。

d)0.68(3/4)t级4×

4型M37系列。

M37车于50年代初期由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制造,有M42,M43和M201等变型车。

该系列于60年代末期停产,被M715系列代替。

M37车采用58kW的六缸水冷汽油发动机、4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液压制动系统、半椭圆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挂。

最高车速88.5km/h,最大爬坡度68%。

无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1.066m,有准备条件下涉水深度2.133m。

e)1.25t级6×

6型M561。

50年代后期,多家公司开始研制6×

6型高机动性车,LTV航天公司的样车赢得了军方认可,1964年为军方提供12辆XM561原型车。

通过竞标,CDE(ConsolidatedDieselElectric)公司赢得M561车的生产合同,1968年开始生产,1973年停产,共生产14275辆。

M561车由牵引头和后车体组成,采用76.81kW的三缸水冷直列二冲程柴油发动机、4前进挡1倒挡机械变速箱、二速分动箱、机械转向装置(一桥和三桥轮转向)、液压制动系统,一、三桥采用螺旋弹簧独立悬挂,二桥采用单片钢板弹簧。

最高车速88km/h,最大爬坡度60%,越障高度0.457m。

可水陆两用,属于高机动性战术铰接式车辆。

f)1.25t级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