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第一次抱母亲教案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1139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第一次抱母亲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第一次抱母亲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第一次抱母亲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第一次抱母亲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第一次抱母亲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第一次抱母亲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第一次抱母亲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第一次抱母亲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第一次抱母亲教案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第一次抱母亲教案文档格式.doc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第一次抱母亲教案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第一次抱母亲教案文档格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3第一次抱母亲教案文档格式.doc

课前准备:

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

第一板块:

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

2.这首歌是一首歌颂母亲的歌,叫做《心中的歌》。

歌颂母亲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3.板书课题:

第一次抱母亲(指导学生读)

4.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5.通过预习,你们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指名回答)

走近课文(5分钟)

1.学生了解这首歌的主题。

2.学生读好课题。

3.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是什么感受?

抱母亲的人是什么感受?

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抱母亲?

为什么要抱母亲?

4.学生自主解决提出的这些问题。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进入文本,整体感知

20

第二板块:

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

1.出示生字:

脖摔翻瘦。

通过预习,你觉得这些字在读音或书写时哪些需要我们注意?

●预习作业2

1.组织多种形式朗读

2.导学

⑴这三组词语分别描写了谁?

⑵通过预习你已经知道了哪个词语的意思?

⑶在语境中区别词语意思。

●预习作业3

1.同学们字词预习得很充分,但老师还不满足,还想听听同学们课文读得怎样?

2.⑴“赶紧”(关注到提示语,这样才能把对话读出味道来。

⑵(母亲说:

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读出母亲病得不轻。

 

预习展示(15分钟)

1.学生掌握字的读音和书写注意点。

(指名读)

预设:

(1)字音强调:

翘舌音——摔瘦前鼻音——翻

(2)字形强调——“摔”字的右边是“率”;

“翻”字的左边是“番”

☆掌握下列三组词语的特点:

瘦小重担翻山越岭

守护愧疚突发奇想

责怪动情不忍离去

1.这三组词语分别描写了谁?

这三行词语分别描写了母亲、“我”、护士。

2.理解词语意思。

△“翻山越岭”翻越一道又一道山岭。

形容行进途中的艰辛。

△“愧疚:

惭愧不安。

疚:

不安,甚至有些痛苦。

△突发奇想:

突然产生一种奇特的想法。

(逐字理解法)

△“责怪”找个近义词。

(责备)

3.在语境中区别词语意思。

选一选

责怪责备

①是我没把事情说清楚,不能()她。

②专家提出:

吃饭的时候,家长不应()孩子。

竟然果然突然

①天气预报称今天白天有雨,()现在小雨纷纷落下。

②弟弟()蹦到我的眼前,吓了我一跳。

③母亲()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1.指名朗读展示

出示多音字:

差点背上背着

2.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

3.自由练读。

4.小组展示朗读。

在通读课文的同时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四、学习第一段

15

第三板块:

整体感知

1.词语和课文都会读了,这道题会做吗?

出示:

我去()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没想到母亲()这么轻。

我不由想起了母亲总以()的身体挑着重担(),心里很()。

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却发现母亲的眼角流出泪水。

2.在课始读课题时同学们针对课题提出了很多问题,通过刚才朗读课文,老师要考考你们有没有解决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

我为什么抱母亲?

第二个问题是:

我抱母亲时的感受是什么?

第三个问题是:

母亲的感受是什么?

△你能根据这三个问题把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成三段吗?

并想想每段写了什么?

整体感知(10分钟)

☆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理清文章脉络。

1.学生完成下列填空。

我去(守护)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我不由想起了母亲总以(瘦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心里很(愧疚)。

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却发现母亲的眼角流出泪水。

2.第一段

(1)“我”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第二段(2、3)“我”想起了母亲总以瘦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愧疚。

第三段(4、5)“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却发现母亲的眼角流出了泪水。

作业设计

完成习字册。

抄写词语2遍。

读读关于母慈子孝的名句。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执教:

第二课时

蒋彩华

一、课时目标

二、制定依据

三、教学环境

一、交流预习

激情导入

1.同学们,从你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你的一切都时时牵绊着她。

炎热的夏夜,她是一阵清凉的风;

寒冷的冬日,她是一件挡风的袄;

漫漫求学路,她就是那把遮雨的伞……

2.她是谁?

(生答)是啊,她是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母亲”,她是人类最美好的呼唤——“妈妈”。

3.今天,我们继续打开课本,走进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去认识文中“我”那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板书:

母亲“我”)

走近课文(2分钟)

1.学生深情呼唤。

2.学生齐读课题。

为新课做铺垫

二、品词析句,体验移情

25

精读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我”“护士”“母亲”的话。

2.谁来读读“我”说的话。

你从“我”的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3.护士怎么说的?

你能读出责怪的语气吗?

4.母亲在说这话的时候病得不轻,应该怎样读?

5.那么文中哪一个句子具体描写“我”抱母亲的情形呢?

指名回答。

指导读好描写“我”动作的词。

6.齐读第一段。

(8分钟)

☆学生抓住“我”“护士”“母亲”的话,交流感受。

1.学生默读第一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我”“护士”“母亲”的话。

2.学生读“我”说的话。

交流感悟:

(“我”虽然孝顺,但对母亲身体很轻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

3.学生读护士的话,读出责怪的语气。

4.学生轻轻地读好母亲说的话。

5.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植树造林有哪些好处”来整体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交流过程中通过想象进一步体会少先队员的决心之大,行动的益处之大。

三、学习第三段

精读第二段。

1.出示学习单:

①母亲生病住院了,护士要换床单,母亲不能下床,便有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这一抱,让我抱出了怎样的感受?

自由读课文第二段,画出有关句子。

②自学时间:

5分钟。

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4.导学。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①“竟然”是什么意思?

②“我”为什么心里很难过、愧疚呢?

联系“我”告诉护士的那段话来思考。

●出示: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

☆母亲是怎样翻山越岭的?

☆这样的翻山越岭仅仅是一天、两天吗?

☆师引读:

是呀,在狂风暴雨中,母亲手里——,背上——,肩上——

在骄阳似火时,母亲手里——,背上——,肩上——

在大雪纷飞时,母亲手里——,背上——,肩上——

即使我们已经长大了,可以干活了,但——

☆这段话中的两个“担子”,你是怎么理解的?

☆读着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呢?

③过渡:

母爱是伟大无私的,它不仅感动了作者,也让护士感动了。

引读:

护士也动情地说:

————。

但是,母亲呢?

☆出示:

母亲笑了笑说:

“提那些事干什么?

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母亲的这句话什么意思?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是呀,每个母亲都是一样的。

同学们,想想你们的母亲平时为你做了什么?

☆同学们,这就是爱啊,这就是母爱啊!

从我们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母亲就开始为我们操心、吃苦。

我们出生后,我们会讲的第一句话,我们会走的第一步路,哪个不蕴含着母亲的心血啊?

我们上学后,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准时在校门口等待的也是母亲。

我们生病时,我们遇到挫折时……陪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勇气的还是母亲。

不管你多么有才华,不管你官做得多大,都离不开母亲的爱。

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读好第二段。

(24分钟)

☆抓住第二段中的关键语句,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

①竟然:

出乎意料,十分惊讶,“没想到”。

②理解“我”心里难过、愧疚的原因。

☆翻山越岭:

翻过重重山岭,形容野外生活或旅途的艰辛。

比喻克服了种种困难。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背上——,肩上——

☆年复一年、总是

☆学生通过引读感知母亲的辛劳。

☆第一个“担子”是指母亲挑在肩上的实实在在的担子;

第二个“担子”是指担负家庭的重任。

☆母亲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儿时的我年幼无知,竟丝毫没能体会,现在想来是多么难过、愧疚啊!

母亲无私付出,不计回报,长大后的我依然没能为母亲分担辛劳,想到这里,我更加难过、愧疚。

母亲坚强如山,我竟一直以为她力大无穷,现在才知道母亲早已体力透支,积劳成疾,我怎能不为自己的疏忽而难过、愧疚呢?

☆体会到母亲无私的爱,她为了子女从不宣扬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不求回报。

☆学生说话训练:

选择一句或几句,说说你们的母亲为你做了什么?

清晨,______________;

晚上,_______________;

当我生病时,母亲________;

当我伤心时,母亲_________;

当我____时,母亲_________。

☆学生深情地读第二段,体会那无私而伟大的母爱。

四、赏读课文借鉴写法

精读第三段

1.引读:

这时候,我突发奇想地说……

2.其实,此时的“我”是想用这一抱,来?

3.一个儿子抱着自己母亲的动人画面就在此刻出现了:

(师配乐朗诵“我坐在……”)

4.此时无声胜有声,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对互相依偎的母子吧!

(生读)

5.再引读最后一句“……我突然看见,有两行泪水……”这是两行什么样的泪水啊?

6.小时候,母亲曾无数次地抱过我,而这仅仅是我第一次抱母亲,却给了母亲无比的激动和幸福,此情此景,会让很多人深有感触。

请选择一个角色,接着往下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1)母亲:

躺在儿子宽大的胸怀里,我的泪水忍不住滑落……

(2)“我”:

看着闭着眼睛流泪的母亲,我心潮澎湃……

(3)护士:

看着这样的场面,我……

(4)我:

读着课文,看到这样的画面,我……

7.是啊,一生一世不求回报的爱是母爱;

一生一世值得最爱的人是母亲。

老师不禁想到了唐代诗人孟郊的名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许多名人也都忘不了自己的母亲。

出示名言:

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

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

在宽广博大的人生海洋中,母亲的爱就像一座小岛,是避开汹涌波涛的平安宁静之地。

——莱斯

8.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同学们,回报母亲恩情的方式也很多。

作者用“抱母亲”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母之情,你们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们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呢?

9.背诵孟郊的《游子吟》。

10.交流搜集的母爱故事。

精读第三段(25分钟)

精读第三段,感悟浓浓的母子亲情。

1.学生读第4小节。

2.以“抱”母亲来“报”母亲。

3.学生读文。

4.这是兴奋的泪水、幸福的泪水、这是感动的泪水、欣慰的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这是又苦又甜的泪水、这是爱的泪水……

5.学生小练笔。

6.学生齐读名言。

7.学生各抒己见。

8.学生背诵孟郊的《游子吟》。

9.交流搜集的母爱故事。

点出写作方法,让学生不仅明白文章好在哪里,而且懂得写好文章的方法。

搜集生活中关于爱的小故事。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语文能力,逐渐养成会读书,会抓关键词句读书思考的习惯,这是一种受益终身的学习语文方式。

本课我以“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很难过”这句为切入口,指导学生认真读书,画找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通过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品位重点词句来引导学生理解母亲这么轻,我为什么很难过,并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体会文中“我”的感受和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