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2513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新课标文档格式.docx

  我们对上面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规律?

 体积不同的铁块,它们的质量不同。

铁块a的体积是铁块b的两倍,铁块a的质量就是铁块b的两倍;

铁块c的体积是铁块b的4倍,铁块c的质量就是b的4倍.木块a的体积是木块b的两倍,木块a的质量就是木块b的两倍;

木块c的体积是木块b的四倍,木块c的质量就是木块b的四倍.

  但是对铁块来说,每一个铁块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

对木块来说,每一个木块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也是个定值.只是这两个比值不相等而已。

  对于同种物质,它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即它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对不同物质,这个比值不同;

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物理学中就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定义密度。

  密度的定义: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符号“ρ”来表示.

  密度的公式

  

密度公式的意义包含有:

(1)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相等时,密度较大的物体其体积较小,如:

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铜块体积小于铁块体积。

即当质量相等时,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2)不同物质的物体,体积相等时,密度较大的物体其质量较大。

同一个瓶装满水和装满油相比较,装满水的质量大。

即当体积相同时,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由密度公式可知,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的.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单位是米3,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米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在一般物理实验中,由于所用物质不多,因此质量的单位常用克,体积的单位常用厘米3,密度的单位就是克/厘米3.。

记住:

1克/厘米3=103千克/米3

密度的实用单位除g/cm3外还可用kg/dm3和t/m3,有时使用这些单位能使计算简化。

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物理量。

它表示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大小。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大小、体积大小无关,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平均密度则由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来决定)。

1g水和1kg水密度是相同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

铁与铝的密度,油与水的密度都不相同。

由于水的密度比油大,因此一滴水的密度仍要比一桶油的密度大。

  自然界的物质种类很多,有的已经被人们所认识,有的尚未被认识,人类还在不断地发现新的物质,下面是科学家经过精密的测量,所测出的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我们称其为密度表。

我们看表:

  铜的密度是8.9×

103千克/米3,这表示体积是1米3的铜的质量是8.9×

103千克,用克/厘米3作单位,它的数值是8.9,即8.9克/厘米3;

铁的密度是7.9×

103千克/米3。

铜的密度比铁大,说明1米3体积的铜的质量比1米3体积铁的质量大。

水的密度是1.0×

103千克/米3;

水的密度还有一个规律性的知识,也就是1米3的水的质量为1吨;

1分米3的水的质量为1千克;

1厘米3的水的质量是1克;

1毫米3的质量是1毫克。

记住这个规律对以后的解决问题是相当有好处的。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它.

空气的密度是l.29千克/米3。

另外还请同学们注意看,在气体的密度表旁边有个条件—0℃,在标准大气压下。

其实不仅是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也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科学家经过严格准确的实验测出的,一般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大小是同一数量级,气体的密度比它们小1000倍左右.

现在,我们再看密度表,比较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我们发现固体的密度都较大;

气体的密度都比较小.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这样呢?

当然不是的,干松木的密度是0.5×

103千克/米3,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水银的密度是13.6×

103千克/米3,水银是液体,可它的密度却比一些固体的密度还要大,所以说固体的密度较大,只是对一般物体而言。

若有一种金属,它的密度是2.7×

103千克/米3,它是什么金属?

由密度表可知,这种金属是铝.所以,利用密度还可以鉴别物质。

综上所述,密度表一处,同学们要从两个方面来学习。

一方面,知道物质,根据密度表,同学们要能查到其密度值,并知道其物理意义;

另一方面,知道了某种物质的密度值,根据密度表,同学们应该知道这是什么物质。

3.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

由于通过物质的密度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是什么物质,所以我们就可以根据物质的密度来鉴别物质。

看来要鉴别物质,首先要学习测量物质的密度。

由密度的定义可知,要想测量密度,首先要测出质量,在实验室中我们一般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天平。

然后要测量被测物体的体积。

质量的测量这里我们不多讲,我们重点来讲体积的测量。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利用量筒或量杯来进行。

首先我们将量筒或量杯中放入适量(所谓适量,就是当放入被测物体后,水既要将被测物体全部浸没,水又不能超出量筒或量杯的最大刻度。

)的水,记下此时量筒或量杯中水的体积V1;

然后用细线系住被测物体,轻轻的放入水中记下水和物体的总体积V2,用V2—V1即可求出被测物体的体积。

如果物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这时将它放入水中它将漂浮在水面上,这时我们也是不能测出物体的体积的。

这时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测其体积。

一种方法是用助沉法。

(用其它密度大的物体和被测物体系在一起,沉入水中,当然这时助沉物的体积应该在V1中。

)另一种方法是用细针将其按入水中,观察V2。

当然如果物体的形状是规则的,或是可以将其分割成规则物体,我们就可以利用刻度尺来测量其体积了。

液体密度测量时,体积比较容易测量,用量筒或量杯就行了,关键是液体质量的测量。

首先我们要测出烧杯中液体和杯子的总质量m1,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或量杯中一部分,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杯子的总质量m2。

液体的质量m=m1—m2。

(2)求质量

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碑心石是一整块巨大的花岗岩,它长14.7m、宽2.9m、厚1m.怎样知道它的质量?

这块碑心石的质量非常大,不容易找到能测出其质量的测量工具。

但我们可以采用有关密度的知识来解决。

首先我们知道了它的材质是花岗岩,从密度表中我们可查找出这种物质的密度为(2.6~2.8)×

103千克/米3。

它的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米3的花岗岩,它的质量是(2.6~2.8)×

103千克,我们就取2.8×

103千克/米3吧。

这样看来,我们只要知道这块石头的体积不就能求出质量了吗?

而这个物体是一个形状规则的物体,其体积是容易计算的。

m=ρV

这个式子告诉我们,物体的质量等于它的密度乘以体积。

因此,知道了物体的体积,查出组成物质的密度,就可以算出它的质量,对于不能直接称量的庞大物体,这是求质量的很方便的办法.

(3)求体积

这里有1个铝制的机器零件,不用量筒或量杯能测出这个零件的体积吗?

利用这个式子,知道了物体的质量,查出它的密度,就可以算出它的体积,对于形状不规则的或不便于直接测量的较大的物体,这是求体积的很方便的办法.求出物体的体积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体积与高度(长度或厚度)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就可以求出物体的长度(高度或是厚度)或者求出物体的截面积。

【典型例题】

例1.将一瓶油倒掉一些后[]

  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不变D.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分析:

质量是物体的特性,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一瓶油倒掉一些后,作为物体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作为物质却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

C

 例2.某金属板长1m,宽50cm,厚8mm,测得其质量是35.6kg,问这是什么金属?

判断是什么金属,可以先求出其密度,然后参照密度表对照.

  解答:

因50cm=0.5m,8mm=0.008m,体积为

  V=1m×

0.5m×

0.008m=0.004m3,

  查表得该金属是铜。

说明:

也可将质量化为35600g,体积用cm3单位,得到ρ=8.9g/cm3

  

(1)密度的实用单位除g/cm3外还可用kg/dm3和t/m3,有时使用这些单位能使计算简化。

  

(2)密度公式的意义包含有:

(1)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相等时,密度较大的物体其体积较小。

 例3.已知铁的密度为7.8×

103千克/米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铅的密度为11.3×

103千克/米3,与铁的密度值不同,又说明什么?

7.8×

103千克/米3这一物理值说的是1米3铁这种物质,质量有7.8×

103千克。

金属铅的密度值是11.3×

103千克/米3,它比铁的密度值大。

说明体积都为1米3的铁和铅,它们的质量不一样多。

铁的质量比铅的质量小。

反映出不同的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不同这一特性。

由此可以引出几个方面的比较:

①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铅块,质量不相等,铁块质量小,铅块质量大。

②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铅块,铁块体积大,铅块体积小。

③两块体积不同的实心铁块,体积大的铁块质量大,体积小的那块铁,质量也小。

 例4.冰的密度是0.9克/厘米3,把质量为360克的冰完全熔化成水时,下列关于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减小了40克,体积减小了40厘米3

  B.质量增加了40克,体积不变

  C.质量不变,体积减小了40厘米3

  D.质量不变,体积增加了40厘米3

本题通过质量不随状态变化及与密度之间的联系来进行发散思维。

冰熔化成水,虽然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

因为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地理位置改变而改变。

由于冰和水的密度是不相同的,则冰熔化成水的体积要发生变化。

  冰熔化成水的体积:

  冰熔化成水,体积减小了:

  V冰-V水=400厘米3-360厘米3=40厘米3

答案:

 例5.金属物质中密度最大的是锇,为22.5克/厘米3,密度最小的是锂,为0.534克/厘米3。

一块体积为多少厘米3的锂和一块2厘米3的锇质量相等吗?

锇的体积V锇已知,根据锇的密度可以算出锇的质量m锇,由于m锂=m锇,再由锂的密度ρ锂,进一步求出锂的体积V锂。

  解法一:

m锇=ρ锇V锇=22.5克/厘米3×

2厘米3=45克

  所以m锂=m锇=45克

 例6.在“测定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了如下几个步骤:

[]

  A.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

  B.用天平称出金属块质量m。

  C.将天平置于水平台上,调节平衡。

  D.将金属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记录水的体积V2。

  

(1)合理的顺序应是______(填字母)。

  

(2)观察水体积时应注意什么?

  (3)金属块密度的计算式是______。

分析:

实验时,应先调节好天平,然后再用量筒测水的体积和金属块的体积。

解答:

(1)C、B、A、D

(2)视线与水面凹部最低处相平

实验步骤中“一定量水”的意义是:

既要能淹没金属块,又不能使放入金属块后溢出量筒。

 例7.在“测煤油密度”的实验中,给你一小杯煤油、一支量筒、一台已调好的天平。

(1)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2)列出煤油密度的计算式。

(3)图1所示是实验所测三个数据的示意图,由此得出煤油的密度是______kg/m3。

为了测出倒入量筒的煤油质量,可以先称得这一小杯煤油总质量,然后再称倒出煤油后杯子和剩余的煤油质量,利用“补差法”算出倒出的煤油质量。

(1)步骤如下:

  a.称得杯子、煤油总质量m1;

  b.向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煤油,记录煤油体积V;

  c.称得杯子、剩余煤油总质量m2。

  d.计算煤油密度。

  =0.85g/cm3=0.85×

103kg/m3

 说明:

为减小误差,倒入量筒的煤油液面最低处最好正处于量筒的某一刻线上,使煤油体积取整数值。

 例8.现有一台天平(含砝码)、两个大小不同,刻度看不清的量杯、一根细线和足够的水。

试用这些器材测定小铁块密度ρ铁。

 分析:

本题妙在虽有量杯,然而刻度却看不清,这意味着铁块的体积不能直接测出,量杯与普通杯子无异。

“代换”的关键在水(包括其密度ρ水这一隐含条件)。

 解答:

(1)实验步骤

  A.用天平称出小铁块的质量m1;

  B.在一量杯中倒入适量水(能浸没铁块),称出量杯和水的质量m2;

  C.用细线拴住小铁块,放入水中,记下水面所在位置;

  D.取出小铁块,往量杯中加入适量水,使水面升至刚才所记位置,称出此时量杯和水的总质量m3。

  

(2)铁块的密度

  由例5启发我们:

既然用天平和没有刻度的量杯可以测出小铁块的密度,那么用量筒和没有砝码的天平也应该能测出小铁块的密度。

进一步设想,不用天平,也不要量筒,只用弹簧秤,能否测出小铁块的密度?

例6和例7就是在这种拓宽了的思路中设计出来的。

 例9.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已知甲物体体积为V0,乙物体的体积V乙=5V甲,甲物密度是乙物密度的4倍,若两物中只有一个空心的,则[]

  A.甲物一定是空心的B.乙物一定是空心的

  C.空心体积是V0D.空心体积是0.8V0

B、C。

-4V甲=V甲=V0

例10.一只空瓶质量是50g,装满水后总质量是1.3kg,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是1.05k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求出水的体积即瓶的容积,即可求得液体的密度。

m水=m水瓶-m瓶=1300g-50g=1250g,

  m液=m液瓶-m瓶=1050g-50g=1000g。

  这种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本题还可以直接应用比例关系求出ρ液而避免瓶容积大小的

例11.有一捆横截面积是2.5毫米2的铜丝,质量为89千克,不用尺子量,计算出这捆铜丝的长度。

因为物体体积与长度有关系。

要计算铜丝的长度,关键要计算出铜丝的体积。

根据密度知识,可利用ρ=m/V变形计算出体积V。

  已知:

s铜丝=2.5毫米2=2.5×

10-6米2,m铜丝=89千克查表知ρ=8.9×

103千克/米3,求:

V铜丝=?

  这捆铜丝的长度是4000米。

例12.一个瓶子能盛1千克的水,用这个瓶子能盛多少千克的食用油?

(ρ食用油=0.9×

103千克/米3)。

要想知道此瓶能盛多少食用油,需计算出瓶的容积。

已知这个瓶子能盛1千克的水,又瓶子的容积不变。

就可推理出V食用油=V水。

已知:

m水=1千克,ρ水=1.0×

103千克/米3,ρ食用油=0.9×

103千克/米3和V食用油=V水,求:

m食用油=?

解法一:

先求瓶子的容积由ρ=m/V得V=m/ρ

  再求此瓶能盛食用油的最大质量由ρ=m/V得m=ρV

  所以m食用油=ρ食用油×

V食用油=0.9×

103千克/米3×

10-3米3=0.9千克

  答:

这个瓶子能盛0.9千克的食用油。

解法二:

因为用的是同一个瓶子,说明水和食用油的最大体积相等。

即v食用油=v水

【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一块木块分成三等分后,每一小块的密度是原木块密度的[]

2.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B.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大的质量也大

C.不同物体质量大的,密度也大

  D.一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不等但密度相等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滴水密度比一桶水密度要大

B.一滴水密度比一桶水密度要小

C.一滴水密度比一桶汽油密度要大

  D.一滴水密度比一桶汽油密度要小

4.某金属块质量为m,体积为V,密度为ρ,要使金属块的质量成为3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5.能装下1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是[]

  A.酒精B.煤油C.酱油D.色拉油

6.三个相同容器装有三种液体A、B、C后,测得质量相等,已知:

ρA>ρB>ρC,则容器中液面位置最高的是[]

  A.AB.BC.CD.无法判断

7.用两种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小球甲、乙.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放三个甲球,在右盘里放两个乙球时,天平恰好平衡,则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ρ甲=1.5ρ乙B.ρ乙=1.5ρ甲 C.ρ甲=ρ乙D.无法判断

8.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的是[]

  A.质量B.密度C.体积D.温度

9.一个容器最多能装600克水,则这个容器不能装[]

  A.600克煤油B.600千克水银C.400克煤油D.600克水银

10.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水、海水,那么三个容器中液面高度最高的是(ρ煤油=0.8×

103千克/米3,ρ海水=1.03×

103千克/米3)[]

  A.水B.海水C煤油

二.填空题

 1.一段粗铜线拉断成两段铜丝后,每一段铜丝的质量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铜丝的密度_______.

 2.水银的密度是13.6g/cm3=_______kg/m3,其意义是_______.

3.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体积较大的是______球;

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质量较小的是是______球.

4.

(1)如图所示量筒的量程是______毫升,最小刻度是______毫升,液体的体积是______毫升,合______厘米3。

(2)杯子的质量是______克,被测液体的质量是______克。

(3)此液体物质的密度为______克/厘米3,合______千克/米3.

 5.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______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是______。

 6.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体积的单位是______,密度的单位是______,读作______。

 7.酒精的密度是0.8×

103千克/米3,表示的意义是______.把200克酒精倒掉150克,剩下酒精的密度为_______。

8.密度的公式ρ=______。

有一块金属质量是5400千克,体积是2米3,该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

9.一个铝锅的质量是500克,一个铝盒的质量是200克,它们的质量之比是______;

密度之比是______。

 10.质量相等的银块和铝块,它们的体积之比等于______,如果它们的体积相等,其质量之比等于______。

11.体积为1000厘米3的铅球,质量是5千克,铅球是______的(选填“空心”、“实心”)。

 12.一辆载重汽车最多能装质量为10吨的物质,它的容积是12米3,最多能装密度为0.5×

103千克/米3的木材______.

13.为了测定不沉入水中的石蜡M的密度,将铁块N与石蜡用细绳相连,并把它们放入盛水的量筒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以下所列为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出铁块N的质量;

  B.用天平测出石蜡M的质量;

  C.用天平测出石蜡M和铁块N的总质量;

  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E.读出水面刻度;

  F.只把铁块浸没在水中时,读出水面的刻度;

  G.将铁块和石蜡全部浸没水中,读出水面的刻度.

根据实验要求,上面不必要的测量步骤是______.

三.计算题

1.一个铜球,体积10cm3,质量62.3g,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多大?

(ρ铜=8.9×

103kg/m3)

2.一个小瓶装满水时质量为32g,装满酒精时质量为28g,则这个小瓶的质量和容积各是多大?

(ρ酒精=0.8×

10kg/m3)

3.有一捆由密度为ρ的金属制成的粗细均匀的电线,总质量为M,为了测出其总长度,剪下一小段在铅笔上密绕,如图所示。

已知密绕n圈后,长度为L。

根据以上数据,求电线总长度表达式.提示:

圆的面积与直径D的关系是

【试题答案】

1.B;

2.C;

3.C;

4.D;

5.C;

6.C;

7.B;

8.B;

9.A;

10.C

1.变小,不变;

2.13.6×

103,1m3水银质量为13.6×

103kg;

3.木,木.

4.

(1)50,2,26,26,

(2)26,26,(3)1,1×

103

5.质量.1.0×

103千克/米3

6.千克,米3,千克/米3,千克每立方米

7.每立方米体积的酒精质量为0.8×

103千克,0.8×

103千克/米3

8.

9.5∶2,1∶1

10.2.7∶13.613.6∶2.7

11.空心

12.6吨

13.ACE

三.计处题

1.空,3cm3.(具体过程如下:

判断一个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应该用多种方法:

如比较质量、比较体积、比较密度。

比较质量。

假设这个球是实心的,那么它的质量为m=ρV=8.9×

103g/cm3×

10cm3=89g.这也是这个体积为10cm3的球的最大质量。

如果它的质量小于89g,这个球就一定是空心的。

而本题中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