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3042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Word下载.docx

五、矿山准入、准出条件…………………………………………26

六、矿产资源整合…………………………………………………28

七、主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28

八、矿山关闭计划…………………………………………………31

九、矿业市场构建…………………………………………………31

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32

一、总体要求………………………………………………………32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32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33

四、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34

五、砖瓦用粘土矿区复垦…………………………………………35

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重点工程…………………………35

七、地质灾害防治…………………………………………………37

第七章规划保障措施……………………………………………39

一、完善规划体系…………………………………………………39

二、加强组织协调…………………………………………………39

三、加强监督管理、推进技术创新………………………………40

四、加大资金投入和引进…………………………………………40

五、加强规划实施管理……………………………………………41

第八章附则……………………………………………………42

附图:

附图一常州市矿产资源分布图

附图二常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

附图三常州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图

附图四常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

附图五常州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规划图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

(一)目的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常州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和《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合理调整矿业结构布局,促进矿产资源的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切实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提升地质矿产工作对经济社会的基础保障能力,实现矿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

特编制《常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主要依据

《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江苏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苏锡常地区限期禁止开采地下水的决定》等法律法规;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和《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实施意见》、《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常州市矿产资源管理办法》等国家和省、市有关规范性文件,同时考虑常州市矿产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矿产品供需市场需求。

二、规划适用范围、适用年限和基期年

(一)规划适用范围

《规划》是常州市2008年至2015年期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

其适用范围为常州市所辖的行政区域内。

(二)规划基期年

2007年为规划基期。

(三)规划适用年限

2008年至2010年为规划近期,2011年至2015年为规划中期,展望至2020年。

第二章矿业发展现状与形势

一、首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成效评估

(一)规划实施的总体情况

《常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以下简称《首轮规划》)自发布实施以来,常州市矿业结构调整、矿产资源开采分区管理、采矿权市场建设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制度建设和管理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各项规划目标任务得到分解落实,“十五”主要目标已基本完成,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中起到了指导和宏观调控作用,初步实现了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了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推动了地质矿产管理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稳步开展。

截止2007年底,完成覆盖常州的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研究、区域地质调查和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完成金坛、溧阳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等基础性、公益性地质项目;

商业性地质工作已覆盖矿产勘查、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评估、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生态农业建设等领域。

——矿政管理日趋规范。

《首轮规划》实施过程严格按照规划划分的区域和鼓励勘查矿种,重点发展岩盐、玄武岩、方解石、硅灰石、矿泉水和地热资源等优势矿种,以满足常州市经济建设的需求,禁止开采煤矿和地下水。

随着经济建设发展和矿政管理更加规范,小型矿山采矿许可证的审批权统一收归,从严控制新申报采矿许可证的数量及规模,严格执行规划规定的矿产资源开采准入条件。

——矿山布局渐趋合理。

到2007年底,全市矿山总数虽由2000年的360家降到249家,减少了30%,但固体矿产开采总量却由2000年的1298.3万吨增加到3378.3万吨,增加了160%。

水泥用灰岩、岩盐和建筑石料等主要矿种的矿山平均规模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矿山平均规模分别由2000年的8.5万吨、6.6万吨、3.1万吨分别增加到61.6万吨、38.8万吨、20.8万吨,大中型矿山所占比例分别增至26%、100%、7%;

全市划定的开山采石禁采区(带)内的矿山已全部关闭。

——矿山地质环境明显改善。

2003年以来,常州市围绕“绿色常州”、“生态常州”,全面关闭禁采区(带)内的规模小、环境受损严重、工艺落后的矿山,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近6000万元,实施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

至2007年,205个关闭的开山采石矿山(宕口)中,恢复治理宕口34个,治理工程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效益显著。

——生态矿业建设有了良好开端。

2002年以来,金坛茅东水泥石灰岩矿区逐步归并由盘固采石有限公司统一开采,初步实现了资源整合,实现机械开采、无尘作业、无废排放、边坡绿色的基本目标;

金坛岩盐矿规模化开发利用格局形成的同时,资源综合利用得到重视,回收利用伴生芒硝矿和钙法精制盐卤的副产品——硫酸钙,矿业循环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二)规划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首轮规划》颁布实施以后,常州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我市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

通过《首轮规划》的实施,常州市矿业经济发展、矿政管理及各种矿业专项规划上了一个新台阶,对规范常州市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依照法律法规,从采矿许可证行政审批、年检、日常矿山生产监管到采矿权人依法依规、安全生产等提供了基础依据。

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2007年,常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五大建设”和“五个更加”的战略目标,综合实力稳步攀升。

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8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5800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414亿元,2007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08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33元。

全市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切实控制钢铁、水泥等双高项目,积极推进耗能低、污染少的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投资项目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超过32%;

基本建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集聚度提高,培育形成花卉苗木、经济林果等五大特色主导产业。

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市城市建设、改造、管理、经营力度进一步加大,“十五”时期累计完成城乡基础设施投资950亿元,新增绿地面积近千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8%,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

常州港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在省内率先完成全面小康指标任务。

“十一五”常州市着眼于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公共服务均衡化、城乡发展一体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城市化水平达到65%。

以高新技术企业、优势产业和特色基地为支撑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比重达到97%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左右,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5年力争下降20%左右,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40%,森林覆盖率超过20%,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示范区。

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及保护现状

(一)矿产资源现状

截止2007年底,常州市已发现各类矿产31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8种(附表1、2),5种为经地质简测的矿产。

全市共发现矿床(点)50处,具有一定工业价值的矿产地有35处,其中大型矿床2个,中型矿床8个,小型矿床25个。

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主要有煤、油页岩和地热。

煤炭因质量未达开采条件,无开采价值;

油页岩暂无开发价值;

地热资源丰富,有矿产地2处,集中在溧阳火山断陷盆地和金坛新生代断凸内,为中低温小型地热田;

金属矿产:

金属矿产除铁、铜有几处小型矿床外,其余均为矿点;

非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主要有岩盐、水泥用灰岩、玄武岩、硅灰石、方解石、石英砂岩、凹凸棒石粘土、陶瓷土、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石料和矿泉水等。

岩盐主要分布在金坛西北部地区,水泥用灰岩主要分布在金坛市和溧阳市境内的低山丘陵区,玄武岩分布在金坛花山、溧阳瓦屋山及上沛等地,为苏南地区为数不多的产地之一;

溧阳小梅岭硅灰石矿为江苏唯一产地、方解石储量全国第一;

产于金坛的膨润土潜在资源量可观;

水气矿产:

水气矿产主要有矿泉水。

经鉴定合格的矿泉水有16处,属含锶偏硅酸复合型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优良。

(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1、矿产资源勘查

常州市是地质工作开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江苏西部山脉之研究》和《宁镇山脉地质》为本市地质调查奠定了基础。

到2007年,全市范围的1∶5万~1∶25万等中、小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基本完成,物化探、航空遥感、矿产普查与勘探等基础性工作也基本覆盖全市境域。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2007年,全市开发利用的有16种,主要有岩盐、水泥用灰岩、建筑用玄武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砂岩、硅灰石、方解石、建筑用凝灰岩、铸型用砂岩、铁矿、耐火粘土、膨润土、水泥配料用粘土、砖瓦用粘土、矿泉水和地热。

在全市在采的矿山249家(包括砖瓦矿山142家)中,大、中型矿山15个,仅占全部矿山总数的6.0%;

年采矿石量3378.3万吨,矿业总产值4.84亿元,不足地区生产总值的0.3%。

除钻孔水溶法开采岩盐、地下开采铁矿外,其他皆为露天开采(附表3、4)。

在采的矿产中,化工、建材非金属矿占主导,其矿山数量占总数的99.6%,矿石产量近100%,工业产值占99.7%,水泥用灰岩、砖瓦用粘土、建筑用凝灰岩、建筑用灰岩、建筑用砂岩等5种矿产开采量最大,占矿石总产量的90%以上,岩盐开采矿石产量已达193.8万吨,与2000年相比翻二番,其矿业产值达8206.8万元。

(三)矿产资源管理状况

全市矿产资源管理职能和监督工作得到了加强,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依法行政、依法管矿、依法办矿提供了法律保障,促进了全市矿产资源管理科学有序的开展。

依法治矿、依法办矿观念已被社会广泛接受,全市矿业秩序有了根本好转,矿山持证率已达100%。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开始操作运行。

(四)探矿权、采矿权设置现状

截止2007年底,现有探矿权11个(附表5)。

常州市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市场已初步形成,勘查矿种主要集中非金属矿种和地热资源,勘查矿种相对局限,基础性、公益性矿产勘查相对滞后,不能保障常州城市建设的需要;

常州市有采矿权249个(附表6),开采矿种包括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粘土、建筑用玄武岩、岩盐、建筑用凝灰岩、矿泉水等16种,以小型非金属矿山为主。

(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现状

自省人大《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颁布和实施以来,全市加大了对露采矿山整治力度,不仅关闭了禁采区内的开山采石矿山,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整治的实施力度,实施了一批关闭露采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而且规范可采区内的采矿活动,实施边采边治理,创建绿色矿山。

全市通过客土喷播、台阶绿化和废弃地土地整理等方式方法,完成关闭矿山治理项目32个,治理宕口34个,治理面积233.7万m2,新增农用地面积3000多亩。

常州市及金坛、溧阳和武进等市(区)相继编制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将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出台了《常州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验收规程》(试行)和《金坛市绿色矿山创建标准》两个规范性技术文件,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范化管理提供政策支撑。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质工作仍应加强

常州市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程度偏低,除优势矿种外,多数矿产地均为初步调查,资源储量级别低。

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现代农业的构建,对基础性地质工作的需求尤为迫切,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2、砖瓦用粘土矿山尚待进一步整合

常州市砖瓦用粘土矿山企业的“多、小、散”局面未根本改变,利用的资源均为砖瓦用粘土,烧制产品产品档次低,开发整合尚需加强,矿山布局和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任务仍然艰巨

长期大面积矿山开采遗留下的关闭矿山量多面广,尽管矿山整治工作已经取得较为突出的成效,但与改善投资环境、打造环保生态型城市的需求还有差距。

已经治理的矿山数占需治理矿山的60%以上,生产矿山的“三废”污染、地质灾害隐患仍较严重。

此外,废弃矿山整治资金瓶颈仍较突出,治理技术有待进一步创新和成熟,相关政策措施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和规范。

四、矿产资源供需及开发利用形势

尽管常州市拥有一部分优势、特色矿产,但矿产资源结构单一、种类少,除岩盐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外,其它优势矿产受环境制约,开采空间小,自给能力将大大降低,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煤、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和钢铁、铜等金属矿产品工业原料要长期依托外部市场供给。

(一)矿产资源潜力

常州市的岩盐、水泥用灰岩、方解石、玄武岩、膨润土为优势矿产。

其中岩盐蕴藏量大(163亿吨),品位居全省之首,资源和区位优势都很明显;

方解石储量全国第一(2700万吨),硅灰石储量和产量不大,但为全省唯一产地,为特色矿产;

玄武岩为苏南地区为数不多的产地之一,膨润土潜在资源量可观,具有潜在优势的矿产,也是下一阶段矿产勘查的着重点和找矿方向。

地热在常州也有很大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潜力,而且在局部地区已经得到了开发,根据成矿条件和物化遥等手段推测,全市地下热水资源预测区达3处,总面积近1000km2。

(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常州市虽然拥有一部分优势、特色矿产,但受环境保护等矿产开采利用制约因素影响,资源自供能力极其微弱(附表7)。

化工和建材类非金属矿产形势稍好,岩盐、方解石、膨润土等矿产可满足本市“十一五”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供应,尤其是岩盐(卤水)、方解石等还可销往外市;

铁、铝、铜、铅、锌等金属矿产和煤、天然气等能源矿产是本市短缺矿产,都必须依赖省外或国外;

随着常州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需要,对优势矿种如建筑石料、水泥用灰岩、矿泉水和地热等需求量逐年递增,但由于限制开采,供求矛盾突出。

砖瓦粘土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占用农田、挖废耕地、易造成次生地质灾害。

因而大部分粘土资源将不能开采,逐步压缩砖瓦用粘土开采量后,砖瓦的供应总体也将趋紧,会有少量的缺口。

陶土、石英砂岩、耐火粘土、硅灰石、玄武岩和膨润土等矿产,因开采量小,尚能满足本市较长一段时间的需要。

(三)矿产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保障程度评价

常州市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不高,部分资源可供量下降。

“十五”期间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减少,保有储量逐年递减,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明显不足。

除岩盐、方解石、膨润土和建筑石料等优势矿产基本满足需求外,其它绝大部分矿产不能满足需求。

金坛-常州区块是江苏省地热资源的重点调查区,溧阳火山岩盆地和金坛长荡湖地区为地热资源远景区,应加强地下热水的调查评价与勘查,增加绿色能源矿产的保障能力。

第三章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围绕“绿色常州”、“生态常州”建设,以有效保护和集约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主线,统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提高矿产资源储备能力,优化矿业布局,推进矿业循环经济建设,有效整治和恢复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建设“绿色矿山”、“生态矿山”,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二、规划的基本原则

(一)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的原则

紧密结合常州市矿产资源分布特点和地区经济发展布局要求,统筹兼顾,突出环保优先和山体资源的保护,合理部署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正确处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

(二)开源与节流并举的原则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正确处理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加强对有找矿前景和开发效益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勘查工作,摸清资源家底,有效保护矿产资源;

有限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注重资源利用的集约化和高效率,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三)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

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正确引导和合理确定矿产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

正确处理市场手段与行政手段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重点和规模。

(四)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原则

应充分重视矿产资源外部环境的研究,寻找短缺矿产资源的补给方向,积极参与矿产品贸易,扩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外部市场的开拓和外部资源的利用,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鼓励本地企业到外地去投资勘查、采矿,同时也欢迎外商投资本地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以建立稳定的矿产资源供应基地。

(五)科技创新的原则

在矿产勘查、开采、加工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整治的全过程中,通过科技进步和新技术应用,改造落后生产工艺,优化结构,降低产品成本,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和矿产品附加值,切实保护、改善和恢复矿山地质环境。

三、规划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提高,地质勘查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基础性地质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功能得到明显增强;

调整矿山布局,矿石开采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矿山数量进一步减少,优化矿业结构,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实现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创建绿色矿山,最大限度地促进矿业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专栏1)。

专栏1:

常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主要规划指标面积单位:

km2

主要

类别

名称

单位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指标

属性

空间

地质勘查指标

评价区

区域地质调查

2

 

约束性

鼓励区

环境地质调查

3

4

矿产调查评价区

个/面积

3/

导向性

控制区

勘查区

重点勘查区

1/

矿产勘查规划区块

5/

禁止勘查区

16

禁止区

矿产开发利用指标

开采区

禁止开采区

不小于近期目标值

重点开采区

建筑石料集中开采区

重要矿产开采规划区块

9

矿业经济区

矿山数量

200

160

110

主要矿产最低开采

规模标准

万吨/年

分矿种确定

矿山最低服务年限

大型≥20,中型≥10,小型≥2~3

矿石开采总量

万吨

4500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保护与治理区

矿山环境重点保护区

矿山环境重点预防区

1

矿山环境重点治理区

7

关闭矿山治理率

%

90

100

矿山土地复垦率

矿山环境治理财政投入

万元/年

5000

3000

(二)分期目标

1、近期目标(2008-2010年)

(1)地质调查与勘查目标

加大基础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力度。

完成1:

25万常州市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1∶5万常州市区域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完成溧阳中华曙猿遗址保护区调查与规划等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

完成地热资源重点区块调查,完成金坛盐盆岩盐矿产资源潜力评价。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①建立适应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成全市矿业布局调整,通过资源整合,逐步减少矿山数量。

全市矿山总数控制在200家以内、矿石开采总量控制在4500万吨以内,小矿数量明显下降,大、中型矿山占矿山总数的比例达到10%;

砖瓦用粘土矿山数量明显减少,控制在120家以内;

②全市露采矿山的综合利用率得以进一步提高,主要矿山“三废”实现零排放,金坛盐矿建设成为绿色矿山。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