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3268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新教材文学常识复习Word下载.docx

4.《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选自《外国散文欣赏》,里柯克(1869—1944),加拿大著名幽默作家,也是加拿大第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在美国,他被认为是继马克·

吐温之后最受人欢迎的幽默作家,著有《里柯克幽默小品选》、小说《倒退的一生》等。

5.《最后的常春藤叶》——选自《欧·

亨利短篇小说选》,欧·

亨利(1862—1910),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没有完的故事》等,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

“欧·

亨利式的结尾”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中享有盛名。

他一般先在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作些铺垫,埋下伏笔,但对最重要的事实却一直保守秘密;

结尾时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始料不及的结局,向读者揭示整个故事的真实过程、人物性格、行为和品质以及作品的全部意义,使读者在惊愕之余,拍案叫绝,不能不承认故事的合情合理,赞叹作者构思的巧妙。

6.《再别康桥》——选自《徐志摩诗全编》,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主要诗集有《翡冷翠的一夜》、《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集《轮盘》。

7.《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选自《艾青全集》,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人,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是自由体诗歌艺术的集大成者,艾青诗歌以散文美创造了现代自由体诗的一座高峰。

1936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大堰河》,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之作。

主要诗集有《大堰河》、《向太阳》、《旷野》、《北方》、《归来的歌》等。

8.《双桅船》《致橡树》——选自《双桅船》,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福建泉州人,当代诗人,是朦胧诗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诗集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等,她的诗风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

9.《地球,我的母亲》——选自《郭沫若选集》,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现、当代作家,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等,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蔡文姬》、《武则天》等。

10.《秦风•蒹葭》《诗经·

小雅·

采薇》《周南•芣苡》《魏风•伐檀》《魏风•硕鼠》——《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

收录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国风”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使用赋、比、兴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

比是打比方;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多为四言诗,章法多用重章(叠唱)。

11.《种树郭橐驼传》(寓言)——选自《柳河东集》。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朝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因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

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作品有杂文《捕蛇者说》,寓言散文《三戒》(其中有《黔之驴》),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其中有《小石潭记》)。

“唐宋八大家”: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

12.《病梅馆记》——选自《龚自珍全集》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病梅馆记》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小品文。

13.诗作《咏史》——选自《左太冲集》,左思(250?

—305?

),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西晋诗人,出身寒微,因妹妹入宫,移家洛阳,官秘书郎,代表作《三都赋》、《咏史》。

14.诗作《饮酒》、《归园田居》,散文《归去来兮辞》——陶渊明(365?

—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现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东晋大诗人,世称靖节先生。

15.《促织》——选自《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字,“志异”即记载奇闻轶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现在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

蒲松龄的自勉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

“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剌贪刺虐入骨三分。

16.《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四大古典小说”: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清代著名的小说家。

17.《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全书事件复杂,情节曲折,结构宏大,“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简练生动,被称为“第一才子书”,与《水浒》、《西游记》、《金瓶梅》合称明代“四大奇书”。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小说的卷首词。

作者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相传是施耐庵的学生,著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

18.《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战争的白话小说。

它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清人金圣叹评《水浒传》曾说:

“水浒所叙,叙一百零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作者施耐庵,江苏兴化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第二册

1.《老王》——选自《杨绛散文》,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剧作家、翻译家、散文家。

作品有散文《干校六记》、小说《洗澡》等。

2.《项链》——莫泊桑(1850—1893),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举世公认的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为《羊脂球》,著名短篇有《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长篇小说以《一生》《俊友》(另译为《漂亮朋友》)为代表。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

3.《当炉女》——臧克家(1905—2004),现代著名诗人,山东诸城人。

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力的作品;

建国后,多作政治抒情诗,《有的人》是他这类诗中的代表作。

2000年1月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2003年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4.《回忆鲁迅先生》——选自《萧红全集》,萧红(1911—1942),黑龙江呼兰人,现代小说家,著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5.鲁迅 原名周树人,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1921年发表代表作《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

《拿来主义》(1934年6月4日)——杂文集《且介亭杂文集》

《白莽作<

孩儿塔>

序》(1936年4月)——杂文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为了忘却的记念》——杂文集《南腔北调集》

《未有天才之前》——杂文集《坟》

《祝福》——小说集《彷徨》

《<

呐喊>

自序》《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

6.《哦,香雪》——铁凝(1957—),当代小说家,生于北京,著有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笨花》,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等。

7.《变形记》——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善于运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揭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和“现代人的困惑”。

作品情节荒诞不经,却蕴含深意。

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身后获得殊荣,被尊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他的创作对他以后的现代主义各派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要作品有《变形记》,孤独三部曲:

《美国》、《审判》、《城堡》,《饥饿艺术家》等。

8.《阿房宫赋》《过华清宫》——杜牧(803—853),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二十六岁中进士,曾任黄州(现在湖北黄冈)、池州(现在安徽贵池)等州刺史,官至中书舍人。

诗歌清丽自然,和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杜牧自谓“樊川翁”,又将其著作命名为《樊川集》。

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

赋,中国古代文体名,内容上大多借物抒志;

艺术上重铺排,重夸饰,重辞采,重音韵,富于形式美和音乐美。

赋在其发展史上主要经历了古赋、骈赋、律赋和文赋各个阶段。

9.《黄州快哉亭记》——选自《栾城集》,苏辙(1039—1112),字子由,苏轼之弟,“唐宋八大家”之一。

10.《项脊轩志》——选自《震川文集》,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现在江苏昆山)人,世称震川先生,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散文家。

归有光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被称为“唐宋派”。

本文记项脊轩,着重记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

11.《登金陵凤凰台》《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称为“诗仙”。

他的诗作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他的七言绝句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一起被后世推为唐人七绝的代表作。

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飘逸豪放,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爆发式的抒情、变幻莫测的想象和明丽的意象。

金陵,今江苏南京,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建都于此,故有“六朝古都”之称。

12.《八声甘州》《雨霖铃》——选自《乐章集》,八声甘州、雨霖铃,都是词牌名。

柳永(987?

—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北宋第一专业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著有《乐章集》。

“婉约派”继承晚唐五代“花间派”词风,主题多写风花雪月、男欢女爱和悲欢离愁,风格清丽柔媚、委婉含蓄。

婉约派形成于晏殊和欧阳修,到柳永时基本定型。

代表人物是秦观、李清照。

秦观为婉约派的正宗作家,周邦彦是北宋婉约派的集大成者。

1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水龙吟、永遇乐、破阵子、菩萨蛮,都是词牌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历城(现在山东历城)人。

南宋爱国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共为豪放派的代表,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14.《登快阁》——选自《山谷全集》,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为“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15.《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宋代徐陵编《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乐府诗,诗体名。

乐府原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关,主要掌管音乐,并兼管搜集各地的民歌(也包括文人诗歌),配上音乐,便于朝廷宴饮或祭祀时演唱。

这种能配乐的诗歌称之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16.《终南山》《山居秋暝》——选自《王右丞集》,王维(701?

—761),字摩诘,祖籍祁州(今山西祁县),后移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名篇有《鸟鸣涧》(五绝)、《送元二使安西》(七绝)、《观猎》(五律)。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是苏轼赞王维之语。

17.《登楼》《月夜》《登高》《蜀相》《客至》《旅夜书怀》——选自《杜少陵集》,杜甫(712—770),字子美,被后人称为“诗圣”。

他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有“致君尧舜”的抱负,而一生却穷愁潦倒,因此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民众的疾苦。

安史之乱给唐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破坏,杜甫写下了《北征》《三吏》《三别》《兵车行》《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一系列表现民生疾苦的诗作,他的诗被称作“诗史”。

杜甫多用古体,但他的更高的成就是律诗。

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

“三吏”为《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为《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8.《书愤》《临安春雨初霁》——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诗作今存9000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诗作《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世传诵,《诉衷情》《钗头凤》是很有艺术特色的词。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19.《塞下曲》——卢纶(748?

—798?

),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任户部郎中等职,有《卢户部诗集》。

20.《从军行》——从军行,乐府古题,多用来描写军旅生活。

王昌龄(?

—约756),盛唐著名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进士,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曾任江宁丞,李肇《国史补》与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均称他为王江宁。

长于边塞、送别、闺情宫怨等题材,尤擅七言绝句,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第三册

1.《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选自《贾平凹散文大系》,贾平凹(1952—),陕西丹凤人,原名贾平娃,当代作家,著有小说集《商州散记》、《腊月·

正月》、《天狗》,长篇小说《废都》、《浮躁》、《秦腔》,散文集《月迹》、《心迹》等。

2.《获得教养的途径》——节选自《黑塞说书》,赫尔曼·

海塞(1877—1962),德国作家,西方一些黑塞研究家认为黑塞一生总是越来越深地沉浸于远离生活的梦幻王国之中,后来人们称黑塞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

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有长篇小说《彼得·

卡门青特》《荒原狼》等。

3.《爱因斯坦与艺术》——选自《科学·

艺术·

哲学断想》,赵鑫珊(1938—)当代学者,散文家。

著有《人类文明之旅》、《贝多芬之魂》、《莫扎特之魂》、《普朗克之魂》、《建筑是首哲理诗》、《建筑,不可抗拒的艺术》、《三重的爱》等

4.《想北平》——选自《老舍文集》,老舍(1899—1966),北京人,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5.《草莓》——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历史小说《红色的盾牌》、剧本《诺楠之夏》等。

6.《漫谈散文》——季羡林(1911—),山东清平人,学者、教授。

著有《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等。

7.孔子和《论语》——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的含义主要有两层:

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

前者是爱人,后者是修身。

《论语》是记录春秋末年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从记录的称呼和口气看,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

全书共20篇,一篇包括若干章,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8.孟子和《孟子》——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把孔子侧重于道德修养的“仁”,发展为他的政治论“仁政”,主张行王道,制民产,省刑薄赋,申孝悌之义。

他又提出“性善”论和民贵君轻的思想。

《孟子》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一部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全书共七篇,二百六十一章,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文章以雄辩著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

告子上》;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选自《孟子·

公孙丑上》。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9.老子和《老子》——老子,又名老聃(dān),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周口鹿邑)人,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体系的核心是“道”。

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

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

10.孙子和《孙子兵法》——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兵家,齐国人,后人尊称其为孙子。

孙子曾以兵法13篇见吴王阖闾,被任为将。

这13篇兵法,就是《孙子兵法》,或称为《孙子》,被推崇为“兵家圣典”、“世界第一兵家名书”,其军事思想的中心是要求以智谋取胜,而不只是以力取胜。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美国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

《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的必读书。

11.管仲与《管子》——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谥号敬,颍上(今安徽阜阳东南)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齐桓公尊称他为“仲父”。

《管子》是战国时期齐国学者依托管仲之名而成书的,现存的《管子》86篇是西汉学者刘向校订的。

《管子》以儒法兼综为特征,同时又吸收道、兵、阴阳、农家等思想,是一个包容广大,兼取众长的理论系统。

12.韩非与《韩非子》——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的公子,思想家荀况的学生,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起初秦始皇读他的著作,十分佩服,邀他来到秦国。

他的同学李斯恐怕他被重用而动摇自己的地位,将他陷害入狱,最后自杀于狱中。

他的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共五十五篇。

13.庄子和《庄子》——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的道家经典之一,被道教奉为《南华经》,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相传“内篇”大体上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则多为庄周门徒及后学所作。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秋水》选自《庄子·

外篇》

14.散文《前赤壁赋》《石钟山记》、词《水调歌头》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其词开豪放一派。

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

“三苏”是指苏洵与儿子苏轼、苏辙,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念奴娇·

赤壁怀古》选自《东坡乐府》 念奴娇,词牌名。

赤壁怀古,题目。

15.《游褒禅山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大诗人、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16.《踏莎行·

郴州旅舍》——选自《淮海词》,踏莎行,词牌名。

秦观(1049—1100),字太虚,一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

《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的名句,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17.《苏幕遮》——选自《清真集》,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后期诗人,宋代“大晟词人”的代表人物,他精通音律,以格律谨严见称,是北宋婉约派的集大成者。

苏幕遮,词牌名。

18.《声声慢》——声声慢,词牌名。

李清照(1084—1155?

)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宋代著名女词人,倡导词“别是一家”说,居婉约派之首,后世称其词为“易安体”。

著有《漱玉词》。

19.《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作者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中国传统戏剧以“戏”和“曲”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