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暨大会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4831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暨大会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暨大会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在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暨大会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在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暨大会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在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暨大会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在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暨大会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在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暨大会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在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暨大会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在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暨大会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暨大会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

《在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暨大会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暨大会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全市工业强市建设暨大会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

招商引资工作获得了杭州市考评一等奖,合同利用外资和实到外资分别增长31%和7%,民资、港澳台商投资达到20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0.3%。

三是平台更优了。

以创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契机,制定出台了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逐步理顺了银湖新区、东洲新区、场口新区、新登新区、江南新区、金桥园区等产业平台管理体制,推动了开发区整合提升,创新发展。

四是服务更好了。

加大工业和招商引资扶持政策兑现力度,共兑现企业扶持资金7.75亿元,其中为企业减轻负担4.1亿元,累计使用应急转贷资金16.2亿元。

出台投资项目审批提速增效“十五条”,中介平均服务时间缩短到12天,提速63%,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五是信心更强了。

在高举“工业兴市”大旗的征程中,全市上下信心坚定、步伐坚实。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攻坚行动,成效明显,特别是打好了“清水治污”、“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环境整治的“组合拳”,造纸等传统产业整治提升进展顺利,富春江干流常年保持二类水质。

工业结构优化更趋合理,先进装备制造业销售产值达到243.9亿元,成为工业第一支柱产业。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更凝聚着广大企业家和职工的智慧和汗水。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多年来奋战在工业战线的广大企业家和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在黄海峰市长工作报告的基础上,我主要围绕“工业大旗怎么举、学赶余杭怎么赶、优化环境怎么优”三个问题,再讲三点意见:

一、工业大旗怎么举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高举“工业兴市”大旗不动摇,得到了全市上下的一致拥护和支持,尤其是广大企业家,对这一决策部署交口称赞。

县域经济发展,工业是基础,产业是支撑。

“工业兴市”的大旗举起来容易,但要一直举高、举远,还需要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

“工业兴市”大旗能否举好,我认为有两个评价标准:

一是对企业家的敬重。

对企业家敬重,就是向发展致敬。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要靠企业家来完成,因为他们对市场信息有一种天然的把握能力、辨识能力和掌控能力。

富阳有一支非常好的企业家队伍,他们以自己企业的发展,默默无闻地为富阳工业强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值得我们学习和敬重。

比如,富通集团董事长王建沂“十年磨一剑”,十年来,他坚持做光纤技术的研发、生产,一如既往地走创新之路,最终确立了富通在世界光通信领域的重要地位。

比如,杭州富生电器股份公司董事长葛明经常说“做企业我就是喜欢”,这句话很直白,“喜欢”两个字看起来很简单,但讲到了要害,你只有喜欢才会去用心做一件事,只有用心才会每天充满激情。

比如,浙江和鼎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忠平说起过:

“我一走进企业车间,看到这么多员工,就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我必须把企业继续做下去”,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企业家的责任。

海正药业(杭州)公司董事长白骅始终坚持“要做中国一流的制药企业”。

当时辉瑞公司在中国有很多可以选择的合作伙伴,但与海正几次接触下来后,最终被海正的信念所折服。

双方合资以后,强强联手,增长非常快。

浙江正大控股集团董事长羊少剑经常说“造纸业不是夕阳产业,我要继续做下去”,他的信念很好地应验了“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产业”这句话。

金富春丝绸公司董事长周文峰的口号是“让生活更富有弹性”,他做的产品虽小,但实现了“实业报国”的理想。

富春江通信集团董事局主席孙庆炎说“创业永无止境”,企业越发展,规模越大越停不下来,最后,企业就是一个公众的、社会的企业,坚持企业发展就成为一种社会的责任。

浙江申能固废环保再生公司董事长叶标坚持“变废为宝,才是我的本事”,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生命。

富阳拥有一大批热衷于工业经济且富有激情、勇于创新的企业家,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二是对生态环境的敬畏。

对生态环境的敬畏,就是向我们的未来致敬。

在目前发展阶段,如果我们再放任环境污染,再对环境危害置若罔闻,“工业兴市”大旗就举不了多久。

因为无论你是亿万富翁,还是一个普通百姓,都有共同的需求:

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看到明媚的阳光,吃到放心的食品。

但是这些最基本的需求,目前也渐渐变成了一种奢望。

比如,蔓延全国各地的雾霾,也影响了富阳这座山水城市,导致优良天气由过去的一年316天减少到去年的200多天。

还有水,去年我们开展了“清水治污”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富春江干流保持了Ⅱ类水质,比原来要好得多。

但是去年年底钱塘江出现了“自来水异味”问题,富阳的自来水也不能“幸免”。

最后查到了污染的源头是位于兰江附近的一家化工企业。

因此,我们必须要对生态环境保持敬畏,不能吃“子孙饭”。

下面,我们再来解释一下“工业兴市”大旗的四大基本元素。

首先,旗帜的“颜色”是绿色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不简单以GDP论英雄”,但不唯GDP不等于不要GDP,我们要的是绿色GDP。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努力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优化生产力布局、产业升级结合起来,与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资源节约结合起来,保护好、利用好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今后富阳的工业发展要有一道门槛,要把那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项目排除到门槛之外。

此外,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以及生产的产品也都要体现“绿色”。

其次,旗帜的“型号”是升级版的。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富阳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全市各级各部门责无旁贷的重大历史使命。

当前,工业仍然是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

转型怎么转,企业家比我更清楚,那就是“能耗要下来、排放要下来、污染要下来、贡献要上去”。

因此,要继续推进造纸等传统产业的整治提升。

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加大“兼并重组”和“腾笼换鸟”,力争到2015年全市造纸企业控制在80家左右,把江南新区打造成为循环经济示范区、清洁生产示范区。

要大力招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展最快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只有19.8%,有引领性作用的大项目也不多。

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业投资增幅底线是12%,奋斗目标是15%,如果没有几个大项目支撑,要实现这个目标就会面临很大的挑战。

下一步,我们要把招引和培育的重点放在大项目、好项目上,并有所突破。

第三,旗帜的“质地”是集约的。

富阳目前工业的亩均产出在五县(市)排名倒数,这说明富阳工业的亩均产出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们要坚定不移走节约集约的发展之路,不走粗放型发展的老路。

能耗方面,我市造纸、铜加工两大传统主导产业都是以高污染、高排放为主,用水、用地、用能等生产成本都非常高。

去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全部完成了减排任务,但工业增长已接近资源环境约束的边界。

下一步,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

土地利用方面,要强化优地优用导向,完善节约集约使用机制,转变工业用地交易方式。

要强化“亩产论英雄”评价体系导向,清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建立低效利用土地退出机制,对企业来说,这也是一种倒逼机制。

第四,旗帜的“成色”是创新的。

关于创新,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说过:

“创新就是要素和条件的重新组合。

”说到底,创新也并不是很难的事,难的是要建立跟创新相配套的制度,关键是我们要克服路径依赖。

比如说回家,老是走同一条路,时间长了就习惯于走这条路,如果哪天换条路走走,可能会发现捷径。

比如说开会,开会有作报告者、听众等这些不变要素,但如果把作报告者和听众的位置做一个调换,那就是创新。

在耶鲁大学,学生坐在高的位置上,老师的位置在底下,学生任何时间都可以质疑老师的讲课;

在哈佛大学,老师在中间的,学生的课桌却是可以移动的,这样可以改变每个人听课的角度。

现在,“电商换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位于我市新登的从事玩具生产的环宇集团,前几年创新“销售模式”,依托跨境电子商务销售产品,玩具卖到了世界各地,利润率和订单都实现了翻倍增长。

比如余杭的“老板电器”,受金融危机影响,尝试在网上销售油烟机,不到一年的时间,网上销售额就突破了一个亿。

目前余杭的家纺协会也在邀请电商给家纺企业做“电商换市”的营销模式。

所以,富阳的企业要积极创新,以企业创新主体推动转型升级。

二、学赶余杭怎么赶

在“工业兴市”战略实施上,我们提出了工业“学萧山、赶余杭、建强市”的目标,全市上下合心合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去年富阳与余杭规上工业销售产值的差距缩小到了201.4亿元,已经非常接近。

于是,很多人会问:

富阳工业“赶余杭”,什么时候赶得上?

其实,我们提“学萧山、赶余杭”主要是体现一种追求,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标杆。

“赶余杭”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追赶的过程,因为跟着强者跑,我们会跑得更快。

这就是“赶余杭”的真谛。

大家不要纠结于什么时候能赶上余杭,而要把关注点放在赶的过程当中我们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哪些方面有了新进展、哪些方面还要继续努力。

对于“赶余杭”,要注重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理念上要赶。

富阳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相对宽裕的资源优势,特别是近8万亩的低丘缓坡,成为富阳最具竞争力的资源优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

当前,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生态环境正转化为吸引高端人才、新兴产业、项目资金的一大“磁场”。

因此,我们绝不能为了“赶余杭”,而牺牲生态环境,盲目去拼资源、土地、规模等生产要素。

富阳的发展,必须坚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是后劲上要赶。

我们要采取更具针对性的举措,抓项目促投入,抓招商促增量,不断增强富阳发展的后劲。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项目就没有增量。

我们只有保持较大的产业投资、较高的有效投入、较快的项目推进,才能在工业上赶超余杭。

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工业投资增幅的底线是12%,力争达到15%,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很大,但我们必须给自己加压,合力攻坚。

一方面,企业要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技术研发、技术改造投入,不断扩大投资、扩大产能;

另一方面,各级各部门要做好服务保障,以开展“项目推进竞赛年”活动为抓手,强势推进征地拆迁,强化要素保障,提高服务效能,确保重点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扩大投入、提升增量,招商引资是关键。

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作为全市的中心任务,各级各部门必须按照“招商引资是生命线”的要求,以开展招商引资竞赛活动为抓手,千方百计抓好招商引资。

要做到:

心中有位子。

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突出招商责任。

市四套班子领导要率先垂范、靠前指挥,“一对一”联系招引大项目;

各产业平台、乡镇(街道)的“一把手”要强化招商“第一责任人”意识,对重大项目做到亲自招商、亲自谈判,提供一站式服务。

工作有路子。

要继续开展敲门招商、产业招商,突出“工业大平台”招商,围绕“十百千亿”目标,紧盯浙商、央企、外资,着力引进一批投资10亿、20亿甚至50亿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要突出“以民引外”,比如,海正辉瑞就是一个典型,去年海正辉瑞上缴富阳各项税收2亿多元,对我市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起到引领作用。

考核有票子。

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把招商引资的考核与年度综合考评结合起来,招商工作做得好的要奖励,充分发挥好考核机制的导向激励作用。

三是总量上要赶。

我们把眼光放宽到2003年-2013年十年时间,来比较富阳和余杭主要经济数据:

规上工业销售总量上,2003-2013年富阳规上工业销售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8.2%,比余杭高0.4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总量上,2003-2013年富阳的工业投资总量比余杭少66.5亿元,但每年的差距在缩小,2013年两地相差仅8.4亿元。

从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富阳工业的发展速度要略快于余杭,如果未来几年我们继续保持这个速度优势,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工业性投资赶上余杭就不会太久。

四是质量上要赶。

工业销售产值增幅快激发了我们“赶余杭”的积极性,但我们必须更加注重质量上的赶超。

目前我市造纸、铜加工两大传统主导产业都是以高污染、高排放为主,水耗、用地、用能指标和生产成本都非常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是余杭的2.9倍,说明工业发展的质量上还不如余杭。

此外,富阳的新产品产值增幅、新产品产值率、工业增加值增幅、上市企业数量等方面,跟余杭比都还存在差距。

提高工业发展质量任重道远,关键是抓好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要着力提升造纸、铜加工、光通信三大传统产业,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两大新兴产业,加大高新技术产业、上市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实现富阳产业的转型升级。

五是潜力上要赶。

尽管工业数据上,富阳与余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我们有体制的优势、空间的优势、活力的优势,“赶余杭”的潜力非常大。

体制上的优势。

杭州市积极推进市域行政区划调整,富阳即将迎来“撤市设区”,这是实现富阳由“郊县”向“城区”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也是富阳最大的发展潜力,标志着我们与余杭站在同一发展平台上。

我们要在观念、规划、交通、产业、功能、文化等各方面,努力实现与杭州主城区无缝对接,将发展潜力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劲动力,实现由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跨越发展。

空间上的优势。

虽然余杭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但是他们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而富阳地域面积大、人口相对少,产业发展的土地储备空间仍很大,像新登新区、场口新区,拥有数千亩的平台空间。

活力上的优势。

富阳是我省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一套比较灵活的体制机制,拥有一批充满创新精神的优秀企业家,经济发展始终充满了活力,这也是下一步“赶余杭”的潜力。

三、优化环境怎么优

推进富阳工业强市建设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关键是创造一个良好的、优化的发展环境。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改革的信心,切实加强领导、形成合力、落实责任、优化环境,再兴工业强市热潮。

首先,政务环境优。

要通过政府的自身改革,形成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

当务之急是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推进权力清单制度试点工作。

通过清权厘权、减权简权、确权制权,把一些不合时合需的、与法律法规和政策抵触的权力从政府的权力清单上清除出去。

对企业家来说,最直观的就是政府的审批事项削减了多少,项目的审批时间压缩了多少。

今年,省政府在富阳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试点,经过前段时间的清理,目前政府及部门的行政权力从原始的7800多项减少到常用的1790项。

经过专家审核,最后要减少到1500项左右,并全部向社会公开,全程接受社会和企业的监督,清单之外政府不再有权力。

与权力清单相匹配的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这方面富阳也走在全省前面。

比如,规范中介服务,加强监管和部门捆绑考核,设立中介服务超市。

下一步,我们还要实施负面清单以外企业投资项目“零审批”。

总之,要通过推行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两张清单”,为市场松绑,为企业减负,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真正做到审批速度最快、审批服务最优。

其次,平台建设优。

富阳已形成了以开发区为龙头、各大产业平台为支撑、乡镇工业功能区为补充的产业平台格局,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

产业平台建设关键不在于空间大小,而在于里面装了什么,有没有形成产业特色,有没有产生集聚效应。

过去,我们各个产业平台普遍存在特色缺乏、集聚不够、主体重叠等问题。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完善了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理体制,明确了银湖新区、东洲新区、场口新区、新登新区等产业集聚平台的功能定位。

比如,银湖新区要依托区位优势,做好对接未来科技城的文章,重点引进智慧技术、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创新孵化等2.5产业。

东洲新区要做好承接杭州产业转移的文章,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通过低效土地二次开发试点,腾笼换鸟、引资扩产,为承接产业腾出发展空间。

下一步,要加快理顺政府投融资平台、新区指挥部和产业平台所在乡镇(街道)的管理职责,完善产业平台与所在乡镇(街道)绩效考核捆绑机制,健全各新区建设指挥部内部管理制度和考评机制,集中力量推进产业平台建设。

各乡镇(街道)的工业功能区,要进一步拉高标杆,做好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提升等工作,不断提高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第三,政策扶持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通过发挥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杠杆作用,引导更多生产要素投向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

去年,我们兑现企业扶持资金达到7.75亿元,财政扶持资金的总量是到位的,但扶持方式还显得比较粗放。

今年,市政府要认真研究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问题,加快专项资金改革,清理整合专项资金,创新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方式与机制,更多地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从而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第四,生态环境优。

富阳地处钱塘江上游、杭州的水源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们必须肩负保护生态环境的特殊使命。

因此,我们要主动把产业更新、环境治理和“美丽富阳”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打好大气污染治理、“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三江两岸”治理等环境整治“组合拳”,让富阳的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五水共治”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我市已作出全面部署,希望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企业家积极行动起来,全力参与到“治水”中来,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第五,工作合力优。

推进工业强市建设,壮大开放型经济,各级各部门要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市四套班子领导要根据分工,主动深入联系乡镇(街道)和重大项目,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成效在一线检验。

市工业强市建设领导协调小组要加强对工业经济发展的领导,统筹推进规划管理、任务分解、项目推进、督查考评等工作,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难题。

市级部门要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势,找准定位,提高服务,真正做到围绕企业多服务、少检查,多帮扶、少干扰。

各乡镇(街道)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全力以赴做好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工作,为项目推进扫除障碍,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志们,今年是工业“学萧山、赶余杭、建强市”的攻坚之年,也是建设“美丽富阳”的关键之年。

全市上下要坚定目标、迎难而上,按照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和建设“工业强市”要求,齐心协力、合力攻坚,再兴“工业强市”和开放型经济建设的新高潮,为描绘好“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打牢坚实的产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