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489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识字教学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识字教学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识字教学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识字教学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识字教学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识字教学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识字教学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x

《识字教学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识字教学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识字教学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docx

识字教学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第一部分前言)中有“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有“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在识字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举,便是“重视儿童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即逐渐培养低年级学生逐步掌握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一、在字、词、句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及养成习惯

针对学生的言语训练要努力地从学生入学之时就开始注重培养,促使学生一入学就浸泡于丰富的语言环境里,并学习言语表述。

1、注重语言的完整性培养

一年级新生初入学,说话往往不完整,不善于说语意完整的话语。

在回答问题时,较多的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或一个词一个短语地吐露。

因此,一开始就要求我们这些低年级的教师得尽力做到:

既注意保护儿童的天性,又要促进训练学生说出完整的话语的能力及其发展性。

新部编本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首先是“识字部分”。

(目录是:

①天地人②金木水火土③口耳目④日月水火⑤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我执教第一课(①天地人)时,在课前备课时准备好课件PPT图片,也就是把教材第6页面拍照成图片,制作成PPT课件,这就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设备。

上课了,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PPT课件图片,并进行师生平等对话。

学生们以其各自的天性本能,皆是按从主到次的观察顺序,观看了图片。

当时,班上的学生们可谓都是发自个人儿童的特性,本能地大喊:

“天地人你我他”。

哇!

那场景真是沸腾似的。

我只好进行课堂纪律组织调节了,随后,再提问:

“图上有多少个字?

”学生A回答:

“天地人你我他。

”(这是文不对题的答案啊,怎么办呢?

)我便让该位同学(学生A)重新复述老师提出的问题了。

于是,学生A就开口说:

“图上有多少个字?

”“1、2、3、、、、、、”学生B一边数着一边喊答着。

为不打击学生们的积极性,我便打破常规教学,进行即兴教学,诱导全体学生一同数数。

一边逐个地指点图片上的六个特大字体,一边听着同学们那整齐的数数声:

“一、二、三、四、五、六。

”这样,全班同学便有了共同的认识,才异口同声道:

“有六个大字。

”(这不是完整的一句话啊,咋办?

我们教师要有听辨语言的敏感性。

)我敏感地抓住这一课堂上瞬间即逝的时机,诱导学生把这句极为简单的话说完整。

于是,学生B抢先说道:

“图上有6个大字。

”我便趁热打铁地要求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图上有6个大字。

随后,我依旧大胆地打破“常规”(即不只是在教室内教学了),而是,组织学生依顺序地排队走出教室门外,来到室外,列队着,进行教学。

教师:

什么是天?

学生们一边用手指着头顶上的天空,一边抬头看着,喊着:

“天一一天一一”(为了继续纠正学生们没有把话说完整的毛病,我又耐心引导。

)教师:

“刚才,同学们都说'天’。

其实,'天’只是一个字,不是一句话,谁能用'天’说一句话?

”于是,便有学生A说道:

“天是在我的头上。

”教师:

“这句话说得不错。

还可以说'天是在我的头顶上空。

’”“我们的头顶上是蓝蓝的天。

”学生B说道。

学生C说:

“看,天又高又大啊!

见好即收。

于是,我再次组织室外的课堂纪律之后,组织学生有秩序地回到教室内。

接着,继续注重诱导学生们说出完整话的语句。

例如:

①“我们脚踩着大地。

”②“我们都是人。

”③“你、我、他都是人。

教师:

“现在,重新回答问题,'看,这幅图上有多少个字?

’”学生D回答道:

“这幅图上有6个字。

”教师:

“对,刚才这位同学真棒!

回答得很好。

她说的这句话意思完整。

大家要向他学习,说完整的话。

”课堂师生平等对话继续进行着。

教师:

“同学们,说话意思要讲完整;听话也要听清楚咯。

请同学们听好,'哪位同学能按老师的要求来表演一下?

紧接着,教师:

“要求按从右到左的顺序,读读图上的两行字。

”学生C快言快语地抢着读着:

“人地天、他我你。

”教师:

“不错,请你从下一行开始读,按从右到左的次序读读看。

”“他我你人地天。

”好多同学紧跟该位同学(学生D)一起读着哩。

教师:

“同学们学的很认真。

这节课,同学们有很大的进步。

既有'注意听别人说话’,又有'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

教师:

“在这图片上,这6个字里头,你认为最容易认识的字是哪一个?

”学生A回答:

“天(语句语意不完整咯)教师启发:

“谁来对这位同学的回答作补充呢?

”学生B抢着说道:

“人”。

(这,又是意思不完整,而且没有听清老师的话。

)教师:

“这位同学(学生B),请你把刚才那个同学(学生A)的话再说一遍吧。

”学生B说:

“天”。

教师:

“对,那请你把他(学生A)的话作补充吧?

”学生B有些脸红了,说道:

“天,最容易认识。

”教师:

“刚才的这两位同学(学生B、A)一起再说一遍,好吗?

”学生B、A整齐地说:

“天,最容易认识。

”教师:

“好,学生B,你说说,你认为最容易认识的字是哪一个?

”“人学生B回答道。

(这话不是完整语句)教师:

“你(学生B),你能作补充吗?

”学生B答:

“人字,最容易认识。

”教师:

“好,(学生B)你是怎么认识'人'这个字的?

”学生B答道:

“人字只有两画。

先写撇,再写捺。

”教师:

“同学们,跟着这个同学,再说说,怎样认识'人'字吧。

”学生齐答:

“人字,只有两画。

先写撇,再写捺。

”教师:

这节课,同学们有很大进步。

以后,要继续学会说完整的话,不要说半句话。

还有,下课后,找时间,边休息边找同学说说话儿,话题可以是:

如何认识其余的5个字吧。

(即:

天、地、你、我、他)

这样的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启发诱导及训练,班上的学生们就有了说完整话的习惯和能力了。

2、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培养

培养低年级学生语言的连贯性,该由词义理解,逐渐发展为句、段的叙述。

学生学会说完整话,这乃是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里最基本的要求。

于此基础上,我们教师要继续逐步引导培养低年级学生能说一段连贯性的话的能力。

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的第80页的《影子》一文。

第一课时,我利用PPT课件,首先逐一出示:

“影.前.后.黑.狗”,这五个生字,每个字头上都带着音节。

让学生借助拼读拼音一读准字音。

接着,出示PPT课件,展示出书本第80页面的第一幅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观察顺序:

先看左右两边的人物(有3个人);再看人物脚下地面的影子。

根据图意及课文词句的意思,启发学生们展开想象,由词到句,连句成段。

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进行平等对话。

我先是要求学生以相对完整的语意口头叙述从图上看到的内容。

要求从前到后,由左到右,一句一句地说说。

教师:

“图中的左边有什么?

”学生E说:

“图中左边有两个女孩。

”教师:

“图中右边有什么?

”学生D说:

“图中右边有一个男孩。

”教师:

“两个女孩前面的地面上有什么?

”学生C说:

“她们俩前面的地面上有她们自己的影子。

”教师:

“女孩对面是什么人?

”学生A说:

“女孩的对面有一个男孩。

”教师:

“男孩后面的地面上有什么?

”学生E答:

“男孩后面的地面上有他自个的影子。

”接着,启发引导学生既看图又结合想象,说说图中的人物正在做什么游戏?

他们在做游戏时,每个人的影子会怎样移动?

学生就很形象地体会到:

影子紧跟着人体的变动,也在移动着;也自然地领悟到:

人体不动了,影子也就相应停下来。

于是,在出示《影子》的第一段话。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我再举另一个片段教学为例吧。

就《影子》的第二课时,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教学。

(教学片断流程如下)

① 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朗读课文吧。

展示课件(借助“金视高拍仪”),投影:

② 同学们,看一看,你们的左边是谁?

右边是谁?

说说,我的左边是XX;我的右边是XX.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③ 除了前、后、左、右的同学以外,你们还有一个好朋友,就在你的身边,

yiingzi

你知道它是谁吗?

学生:

影子板书:

5影子

④ 师:

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

你们喜欢它吗?

(激发引导学生说说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

⑤ 师:

接下来,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例如:

学生A:

课文中的“影子常常跟着我”,为什么不改成“天天跟着我”?

师生平等对话之后,教师进行小结:

展示课件:

图片

“常常"是“经常”,也就是说“有时也不跟着

“天天”则是说“没有不跟着我的时候”。

但,在没有“光”时是没有影子的。

所以用“常常”恰当些。

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巩固了词句的记忆,而且对词句的理解与运用,说话的连贯性和表达能力的逐步加强,皆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3、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及生动性的培养

引导学生学习用语言描述图物的特征,是培养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

这必须从低年级开始。

新部编本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的P63页的(字词句运用)这里有12个词语(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大地、树叶、青草、莲花、飞鸟、小鱼、青蛙、雪人);要求“读一读,说一说”。

新部编本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的P114页的(字词句运用)这里有4个表示心情的词语(高兴、生气、害怕、难过)以及其各自分别相对应的四张面部表情图,要求提示“你有过下面这些心情吗?

说一说,写一写”。

新部编本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的P99页的(字词句运用)这里有8个词语(花朵、笑声、阳光、草地、告诉、歌唱、跑步、喜欢),要求“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几个,展开想象说几句话”。

新部编本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的P96页的末尾处,这里有6个表示动作的单字词(掰、扛、扔、摘、

捧、抱),还有它们分别相对应的六幅图(猴子的动作图片)这里要求“读读做做,再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新部编本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的P77页的〔字词句运用)这里先有3个例句(①小白兔割草。

②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③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随后有要求仿照样子说一说的例句样本(①小鸭子游泳。

②小鸭子 。

③小鸭子 。

)新部编本教材《语文》

一年级下册的P72页的末尾处,这里有一道训练题,其题目要求“读一读,写一写”。

有两副图(①荷叶图②苹果图),图片下方,有句子(①荷叶圆圆的,露露的。

②苹果 , 。

)新部编本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的P87页的课

后训练题,其中最后一道题的提示要求“一分钟能做什么?

”其下方有两个句子(①我一分钟能走 步。

②我一分钟能写 个字。

)以上所列举的训练

题型,皆是新部编本教材《语文》书本中的题型。

通过练习,都是可以很好地培养且提升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的准确性及生动性的能力。

当然,要提升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素养,也不能仅仅凭借教材中的训练题;在“识字”教学的课堂中,也得好好注重之。

尤其是在课堂上,在师生的互动过程,在平等对话中,我们教师要有听辨语言的敏感性,要善于抓住课堂的某一瞬间的时机,善于发现低年级学生回答或叙述过程中用词不达意的毛病,便尽可能及时地给与引导和纠正。

新部编本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二部分是“识字”。

这部分的内容是从P16页到P27页完。

这部分有《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园四季歌》《语文园地二》。

这部分的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出现很多动物名称、植物名称的词语,以及与这些动植物有关联的数量词,或是用以描述表现各种动植物有关的特征的字词、短语。

教学时,我充分地利用教材,适当地展示PPT课件。

充分结合教材的语言文字及短语内容。

我执教《场景歌》一文时,就主要下载并修改制作了三幅场景图。

(分别是:

①景物有大海、海滩、军舰、帆船②景物有鱼塘、稻田、花园、垂柳③景物有小溪、翠竹、一群少先队员排着队伍正从一孔石桥上走过,排头的那个队员举着队旗,第二个队员戴着铜号)。

还是让我讲讲有关第三幅场景图的教学运用吧。

第三幅图的制作也不难,我先把教科书P17页的插图拍照下来,然后,于电脑上进行截屏,加工操作,便成了PPT课件。

课堂上,当我以PPT课件展示出第三幅情景图时,班里的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沸腾似的,异口同声似的,有好几个学生整齐地说出:

“一面队旗,一群少先队员正从一座桥上走过”我只好一边夸夸同学们的激情,又一边以略大点儿的声音说:

“同学们,好!

请举手,谁来发言?

请注意听别人说。

”“一面队旗,一群少先队员,一位老师,他们正从一座桥上走过。

”学生A。

(为了引导学生把语言说得更准确些,更生动些)教师便说:

“这位同学讲得不错,你再说一遍好吗?

”就在学生A重新复述的那一时刻里,教师把课前备课时就预测到的班里学生们可能说的话,写于白纸上。

这时派上了用场。

利用投影仪展示出来。

即:

—面队旅,一群少先队员,一位老师,正走在桥上呢。

他们很开心哩。

教师利用投影仪,把重点、难点分解开来,逐一地诱导学生把话语讲得更准确,更生动写。

以下是有关“开导”过程的师生互动对话的记录:

教师:

一面队旗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

一面队旗很鲜艳,是红色的。

队旗中央有一颗黄色的五角星和一把火炬。

教师:

图上的这座桥是什么桥?

有什么特点?

大多数学生说:

图上这座桥是石拱桥,像一个小门洞。

教师:

对,像这样的桥,通常会说成“一孔石桥”。

教师:

请同学们再瞧瞧一孔石桥上的少先队员们,他们很高兴。

你是从哪些特色看出来的?

学生:

有的同学手拉着手,好像有说有笑的。

我似乎听到他们的笑声了。

教师:

桥上的这些少先队员有佩戴什么?

学生c说:

都有佩戴红领巾。

教师:

这位同学(学生C),请你把刚才的话再讲一遍,好吗?

学生c道:

都有佩戴红领巾。

教师:

哪位同学能把这位同学的话补充更完整一些?

学生B说道:

这些少先队员都有佩戴红领巾。

教师:

你好棒!

你说得真好。

教师:

请同学们再来看看刚才投影出来的这句话。

看看可以怎样修改订正?

_面队旗,一群少先队员,_位老师,正走在桥上呢。

他们很开心哩04■经过师生讨论

修改后的结果,再投影出来:

_面队旗fr一群少先队员,_位老师,

教师: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16页。

我们一起来读读《场景歌》的最后一小节吧。

学生齐读后,(我)教师引导质疑,问道:

“书本第17页的途中,桥上的少先队员们,哪位同学带着铜号?

”学生D:

左边第二个同学的腰间有一把铜号。

教师:

对,这位同学说的话很完整。

懂得用上“左边”“腰间”“一把”一一真厉害。

(为了接着诱导学生质疑)教师说道:

请同学们读读第16页的最后一行。

学生齐读:

一队“红领巾”,一片欢笑。

教师:

一队“红领巾”,你们是怎样理解的呢?

学生F说:

我们平常是说“一条红领巾”。

是书里的错了吧?

教师:

这书里写的是对的;只是同学们还不理解罢了。

一一让老师告诉你们吧。

你们注意看看,这里的“红领巾”加上了双引号,就不再只是指红领巾了。

学生A:

那是指什么?

教师:

这里加上双引号的“红领巾”,是指代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可以说是指人。

听懂了吗?

经历了这样的教学,同学们才初步地理解了“借代”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这里,对二年级学生来讲,是不宜讲解“借代”这个修辞手法的名称概念的。

但是,经过以上这样的教学经历,这样的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后,却可以让同学们,书中文字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这节课,我在执教中,还注意引导学生通过仔细看图,来加深感悟“一道小溪,一孔石桥。

一丛翠竹,一群飞鸟。

总之,这样的课堂教学,既通过仔细看图,描述事物、人物的特征,又让学生掌握书本中的生字生词。

同时,又很好地启发引导低年级学生在描述事物、人物时尽量说得准确、生动。

我们教师要有听辨语言的敏感性,要善于抓住课堂的某一瞬间的时机,善于发现低年级学生回答或叙述过程中用词不达意的毛病,便尽可能及时地给与引导和纠正。

以便逐步培养低年级学生言语的准确性、鲜明感、生动性。

二、适当提前培养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除了在听、说活动中训练外,还要于大量的读、写训练中逐步发展提升。

于识字教学中,应该以“听说读写”紧密联系。

在识字量递增的同时,提前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读写训练。

这是有必要的,也可行的。

要提前“读写”训练,就得先加强"读”的训练。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主要是以朗读为主。

要从字、词着手抓起。

要训练学生发音准确、读准字音,学会词、词组的连续读法,学会轻声、儿化的读法。

在重复性的熟读中,朗诵中培养学生正确、良好的"句读”技巧及有感情朗读的能力。

其实,时常组织开展一些生动活泼、形式灵活多样的朗读活动,或加强口头叙述训练。

便可大大地帮助低年级学生提升语言与读写能力。

例如:

诗文朗诵、分角色朗读、看图说话或写话、讲讲小故事、说说个人周末的一些难忘的经历,以调动低年级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时常通过充分的朗读活动,不但可以水到渠成般地巩固低年级学生学过的生字、词,加深理解感悟生字词;而且可较快速地提升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今年,我带的二年级这班学生就有不少学生能够较流利.通常.有感情地朗诵不加注音节的儿童读物。

例如《学生周报》里的一些内容。

1、写的训练。

我比较注重培养低年级学生养成说一段连贯话的习惯。

在“说一段连贯话”的基础上,开始逐步进行写的训练。

除了一些经常性的扩词、仿写句子、调整句式等练习以外,主要还有以下四个训练形式:

① 抄写练习。

让学生练习抄写一句话和几句话或短小的自然段。

抄写时,要求学生熟读整句,然后,看准一个词组或某个短语,再动笔抄写;不能看一字就写一个字。

这样的练习更有力地、更有利地促使低年级学生去领会且理解词与句子的关系。

② 听写练习。

经常在听写某一个词之后,紧接着听写该词语通常连带的词组短语。

甚至是听写该词语所在的整句话。

要求学生必须不动笔地注意倾听完整句话,然后才如同自己背诵默写一般,把整个句子写出来。

也就是训练学生学会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才能写下来。

这种练习,既培养倾听、记忆的能力,又促进低年级学生的理解掌握完整句意与句式的能力。

此等听写训练,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及分析能力的培养亦颇有帮助。

③ 听写故事。

此举,也是培养低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的一种好形式。

我略注意:

a.教师讲述时,语言要精简些,叙事要清楚,表情要形象化,以便容易使学生受到语言感染。

b.要求学生注意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经过、结果。

c.讲完故事后,有所侧重地提问,让学生口头叙述,于是才要求学生开始动笔书写,随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听写的字词句读出来。

④ 看图说话、写话、写短文。

此等练习,是新编本教材进行写作基础训练的主要形式;是提前读写训练的有效措施。

例如,二年级上册《语文》第40页的

“写话”;P79页“口语交际”的“看图讲故事”;P55页“写话”的“写留言条”等。

写话练习,可以从一年级就开始初步抓起。

主要是侧重于看图说话训练,然后要求写出完整句子。

有的时候,就要求学生“能从提供的几个词中,选择几个,说说一段较连贯的话,在写下来。

”新部编本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的P99页的〔字词句运用)这里有8个词语(花朵、笑声、阳光、草地、告诉、歌唱、跑步、喜欢),要求“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几个,展开想象说几句话”。

列举:

一年级《语文》P81页?

“读一读,做一做”''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

”P101页,“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P111页,“口语交际”的“小兔运南瓜”P112页“新年快到了,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吧!

二年级第一学期,“学会写留言条”;看几幅图写一段;也有要求看几幅图写几段话,表达一个中心意思的短文。

这种训练难度较大,教师要善于引导,分层启发,步步引入深处。

通过分析外部动作,想象内心世界的活动,开阔学生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的想象力。

二年级上册《语文》P79页“口语交际”的“看图讲故事”;第40页的“写话”;

实践证明,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可以凭借新部编本教材的教学使用,尽快解决识字问题后,始终遵循“听说读写和字词句篇”这个语文学习的规律,便可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提早读写训练。

这样,便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且可提高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也促使低年级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低年级学生的能力发展。

同时,帮助低年级学生加深巩固学过的字、词,于更广的层面上提高低年级教学质量。

在我自己近8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可以充分发现:

低年级语文教学是大有潜力可挖掘的,重在于执教者要敢于努力探索,坚信新部编本教材,使用好这套新部编本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