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安全教育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4979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安全教育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生安全教育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学生安全教育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学生安全教育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学生安全教育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学生安全教育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学生安全教育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学生安全教育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学生安全教育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学生安全教育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学生安全教育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学生安全教育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学生安全教育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安全教育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学生安全教育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安全教育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生安全教育材料Word文件下载.docx

二、校园内外活动安全

(一)校内安全

1.体育活动安全

①体育老师要讲清体育活动安全。

②活动课老师不得离开。

③学生不做不安全的活动。

④在无人保护下不做危险活动。

2.学校集会与集体活动安全可能发生的伤害:

中暑、挤伤、跌伤、骨折、窒息、烧伤、脑震荡、死亡。

①上下楼梯不要拥护、礼让慢行。

②不互相追逐疯打。

③不开无味的可造成伤害的玩笑。

3.校内劳动安全

①严禁学生擦楼房外窗玻璃。

②做清洁时、防止滑倒跌伤、玻璃划伤、钉子刺伤。

③严禁学生用湿布擦电器旋扭开关。

4.学生实验安全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规则(略)

5.学生住宿安全

①不得允许非住宿人员入住宿舍。

②不得私自接用电器电线。

③不得疯疯打打。

④不得将贵重物品带入宿舍。

⑤不得在宿舍使用蜡烛。

三.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教育的工作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江泽民指示:

“隐患胜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一)中学生的消防知识发生火灾的原因:

1.用火不慎发生火灾。

蜡烛照明、蚊烟香、用电器、液化气灶

2.用电不慎发生火灾。

电线老化、乱拉乱接、铜线当保险丝、电热毯、电炉故障

3.用油不慎发生火灾。

油加热温度过高、容器滴漏

4.燃放烟花爆竹。

5.吸烟乱扔烟头。

6.玩火。

(二)火灾的预防:

1.家庭防火:

①安全使用炉火。

②安全使用液化器。

③安全用电。

④少年儿童不要玩火。

⑤燃放烟火爆竹要注意场所。

2.学校防火:

①严禁学生携带烟花爆竹入校。

②不要乱烧废物。

③实验用的易燃物品要妥善使用。

④经常检查电器。

⑤设置消防器材,不破坏消防器材。

⑥宿舍的安全防火。

3.公共场所防火学生要做到:

①不携带烟花爆竹到公共场所。

②不准玩与火有关的游戏。

③不准学生在山林野炊。

(二)灭火基本知识

1.隔离法:

将着火物移开,不与其他物品接触。

2.窒息法:

隔离空气接触火,用干粉灭火器、砂、湿棉被等物灭火。

3.冷却法:

用水、灭火器将火冷却。

4.报警:

火警电话119。

报警要报清失火地点街道名称。

火灾自救与逃生学生应沉着冷静,采用科学的自救措施逃生。

1.井然有序撤离火场,不要大声喊叫,以防吸入烟雾窒息。

2.弄清楼层通道,不要盲目乱跑、不要盲目开门。

3.冲出楼房,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势跑行。

4.楼梯火小,就冲出去,火大就用绳子、被单等从窗口、凉台上滑下。

5.身上着火,要脱掉衣服,或在地上打滚压灭火。

四.卫生防病饮食安全主要是肠道、呼吸道。

(一)预防传染病

1.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知识。

传染病传染的三个基本环节:

①传染源:

病人、病畜、老鼠等②传播途径:

空气、食物、土壤、昆虫③易感人群:

少年儿童是易感人群

2.预防肠道传染病①注意传染源,发现病人及时治疗,与病人密切接触的要检查。

②切断传染途径:

加强环境卫生、保护水源、厕所清洁。

消灭苍蝇、老鼠。

饭前便后要洗手。

③预防接种疾苗

3.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因素:

气温低、室内活动人群聚集。

人受凉,抵抗力低,易感染。

预防方法:

病人隔离不随地吐痰教室开窗通风换气

4.预防虫媒传染病狂犬病乙型脑炎由动物传播虫子传播5.预防非典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勤通风勤打扫勤洗手勤锻炼勤消毒五.个人家居安全

1.安全用电。

2.雷雨时不要打电话。

3.个人在家要关好门窗。

4.对陌生人来访不要随便开门。

5.陌生人强行闯入,要跑到窗口,大声叫喊。

(打110电话)

6.外出游玩要告诉家长行程去处。

7.陌生人称家中有急事,要先打电话与家长联系落实。

8.不单独与陌生人同乘无人看管电梯。

9.不把家中钥匙挂在胸前。

10.不搭乘陌生人便车。

11.开车的陌生人问路要保持距离。

六.玩耍时安全

1.不要盲目从高处跳下。

2.不要在阳台、走廊把身体探出太多。

3.不要盲目模仿电视武打危险动作。

4.不玩发射撞击玩具。

5.做家务要防烧伤、烫伤

上学和放学路上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据有关部门通缉数据表明,中小学生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最多的时候是在上学和放学路上,因此,必须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严格遵守未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的规定。

已满12周岁骑自行车的同学要在自行车上行驶,不能随意骑入机动车道或人行横道;

不要载人,不要逆行,不要双手离把,不要相互嬉闹快速追逐,不要边骑车边听音乐。

●步行的同学要走人行横道,过马路时要注意交通信号,走人行横道,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

低年级学生上放学时,应参加学校组织的路队,戴黄色交通安全标志帽,路队应举路队旗。

●乘坐公共汽车的同学在上下车时不要争先恐后,更不能在车辆入、出站时尾随追逐车辆。

乘坐时不能将头、手伸出车窗外。

为什么不能与社会上的帮派成员来往?

社会上确实有一些不良青少年,打着"

洪兴"

、"

红花"

金钱"

等各种所谓的"

帮会旗号"

,自以为可以横行霸道。

有的同学受到不良影响,觉得这些人很"

酷"

、很"

威风"

●帮会成员干的都是违法犯罪勾当,与他们结交会被"

带坏"

,到时你再想"

退出"

,他们就会逼迫恐吓你。

●被人"

欺负"

了,决不能请帮会成员出面"

摆平"

有的同学以为请来了"

大哥"

帮忙,可以吓住"

对手"

,谁知却是"

请神容易送神难"

,遭受双重侵害。

中学生小焯花200元购买了一辆转手赛车后,对方迟迟不肯交货,小焯一起之下请来了4个"

江湖大哥"

帮忙追讨买车钱。

没想到4个"

反过来向小焯勒索一笔更高额的"

保护费"

小焯这才又怕又悔。

●帮会组织是警方重点打击的对象,涉足其中将会受到法律制裁。

有人到学校向你‚找茬‛怎么办?

●无论什么事,不要与对方"

私了"

,你越是愿意"

,对方就越会打你的"

坏主意"

●不管自己是否"

占理"

,一定要报告老师、学校,如果情况紧急而自己又无法脱身的话,则委托同学帮忙报告。

让学校和警方协调出面解决。

●决不能与对方用武力"

一分高下"

解决。

如果事情很大,要马上打"

110"

向公安机关报警。

●如果发生了类似事件,在上学和放学路上一定要小心,最好有同学结伴而行。

回家后要将此事告诉家长,不要因为怕家长埋怨而隐瞒。

同学间为什么不要称兄道弟?

●有些同学学着电影、电视或小说里描写的人物,相互称兄道弟。

同学间亲如兄弟本来没错,但如果是拉帮结派,形成小集团,那就不对了。

●拉帮结派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

拉了小派别,团结了少数人,必然疏远了多数人。

●由于称兄道弟,盲从"

江湖人物"

,学"

讲义气"

,不但在学习上不思进取,有的甚至不讲原则,合伙在一起喝酒、玩乐,帮"

受欺负"

的成员打架"

出气"

,想歪门邪道"

筹措"

团体"

活动经费"

……对社会造成危害,同时也会伤害自己。

几名中学生出于喜好音乐而成立了自己的"

乐队"

,这本是件好事,但"

却发展成了有"

领袖"

,有"

排名\"

的小派别。

当"

与人纠纷要他们"

帮忙"

时,乐队成员竟不分青红皂白的参加了群殴,结果被警方全部抓获。

●拉帮结派后,很有可能与社会上的流氓团伙、黑恶势力打上交道,既可能引发相互争斗,又可能同流合污,走上犯罪的道路。

为什么不能抱着好奇的心理‚试一试‛?

有的同学听说毒品的"

厉害"

之后,反而非常好奇,想自己亲身"

试一试"

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有的人(甚至是戒毒医生)就是因为这种好奇心而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

●毒品的危害尤其在于它只需一两次即能使人成瘾,并且终身难以戒断!

同学们千万要当心啊!

为什么不能吸食‚摇头丸‛?

有的坏人诱骗你说"

这是'

跳舞药'

,吃下去后'

蹦迪'

特别过瘾。

"

再看看他们服药后疯狂扭动的样子,你可能心动了。

●"

摇头丸"

也是毒品!

它是很厉害的毒品之王"

冰毒"

的一种衍生物,服用上瘾后会对身体造成巨大伤害。

曾经有一名女学生就是在服用"

后颠狂,赤裸地从楼顶跳下摔死了。

常在歌舞厅、迪吧里向年青人发出罪恶诱惑,同学们不应涉足这些暗藏危险的地方。

发现周围有人吸毒怎么办?

●报警。

吸毒者危害社会,也同样会危害到你。

让警方去惩治,挽救他。

●远离吸毒者,不要与之交往。

请时刻牢记: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有人给你药物、香烟时应怎样处理?

●任何不明"

药物"

都是危险的,千万不能服用。

有的坏人会诱骗同学们,说某种"

可以治胃痛、减轻学习压力或放松精神……这些药粉、药片或药水可能就是某种毒品,开始服用时可能有"

疗效"

,但实际上你已经开始上瘾,等到发觉时一切都晚了!

如果身体不舒服,应告知父母或老师,并及时上医院就诊。

●除了毒品之外,还有很多精神药物也会使人产生幻觉、成瘾而损害健康,甚至会诱发人在迷乱的状态下从事违法活动,所以它们也是极端危险的。

●香烟有害健康,更有坏人把毒品加在香烟里骗你吸食,需要时刻警惕。

遭遇性侵害时怎么办?

●要勇敢,要奋起反抗。

对企图占"

小便宜"

的男子,要大声呼救并反抗,你越是胆小怕事,他越是得寸进尺。

●挥动书包等物品,不让坏人靠近;

如果被正面抱住,就用手戳其眼睛、喉咙;

或用膝盖猛顶其裆部,如被从后方抱住,则用鞋后跟猛跺其脚背;

身上带的水果刀、小剪刀、钥匙、雨伞或钢笔等一切硬物、尖物都能当作自卫武器,以求脱险。

如果力量悬殊,可边呼喊边蹲下,双手抱紧膝盖,全身蜷起不放,使坏人不易得手。

多反抗一分钟,就多一分钟获救的机会。

●如果被坏人推倒在床,就用被子等迅速罩在他的脸上,将其推开夺路而逃。

●冬天穿衣较多时,可假装顺从,让坏人自己先脱衣服,当他掀起衣服遮住头眼的或双手活动不便的刹那间,用力将其推开推倒,或猛打其要害,然后夺路逃跑。

●记住对方的相貌特征和穿着打扮,以便报案后警察能及时开展抓捕工作,让"

色狼"

受到应有的惩罚。

●一旦被侮辱,要尽力保存证据,及时报案,防止自己再次受害和他人受害。

遇到有人向你敲诈勒索怎么办?

如果同学们碰上有人向你勒索"

,或者以各种借口要你"

赔偿"

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向学校、公安机关报告,你越怕事,越不敢声张,不法之徒就越嚣张。

●不答应对方的要求。

要相信警方、学校和家庭都能为你提供安全的保护,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坏人才不敢威胁侵害你。

如果屈服于对方,轻易得手的"

灰狼"

会永远盯上你这只"

肥羊"

某校一名学生遭到外校生勒索后,不敢声张,拿了奶奶给自己的1千元"

压岁钱"

乖乖"

交上去"

,结果到警方破案时,他已经被敲诈走了近4千元钱!

●如果无法脱身,可以借口身上没钱,约定时间地点再"

交"

然后立即报告学校和公安机关。

警方会及时采取行动抓捕坏人,他就再也不能伤害你啦。

女学生自身怎样才能做好自我保护?

98年11月,北京市一名优秀女中学生与弟弟深夜外出观看"

流星雨"

,结果被歹徒强暴后杀害。

这说明提高警惕是十分必要的。

●不要穿过于暴露的衣服,不要打扮得过于妖艳。

●不要接受陌生"

朋友"

的邀请。

不要深夜独自外出。

●不要进入营业性歌舞厅、迪吧或录象厅等复杂场所,防止受到坏人引诱和骚扰。

●不吃陌生人的饮料、食品。

有的坏人将女学生带到迪厅里,再饮料中放入麻醉药,待女生昏迷后施暴。

●不观看色情、淫秽物品。

女同学在家接到骚扰电话怎么办?

●要牢记一条,不管对方是谁,你还是个未成年的学生,不应该"

谈恋爱"

端正了这一态度,就给你处理问题确定了方向。

●不要将自己家里的电话随意告诉别人,降低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如果接到污言秽语的骚扰电话,要立刻告诉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决不能与对方在电话里争辩、理论,更不能答应对方的任何"

要求"

,不给对方"

更进一步"

的机会。

●让家里人配合,自己隔一段时间不接听电话。

也可以安装上来电显示装置。

家里人接到此类电话,就说你不在,并将对方痛斥一通,让对方不敢再打电话来。

●如果对方仍然纠缠不休,请报警,让公安机关出面处理。

在公共场所如何对付流氓骚扰?

一些女同学反映,在公共汽车上,在放学回家途中遇到流氓挑逗、骚扰,非常害怕。

●要勇敢面对,因为公共场所的人多,流氓内心发虚,只要大声呵斥,流氓就不敢对你怎么样。

●向周围人大声呼喊求救,报警抓获歹徒或将其吓走。

某中学女生在放学路上遇到三名男青年拦截,女生勇敢的大声怒斥:

‚你们再敢乱来,我就打‘110’!

‛歹徒被吓得狼狈逃窜。

●走到人多的地方去,到有警察的地方去。

各单位门前都有门卫和保安,也可以向他们求助。

如果可能,还可以迅速拦一辆出租车马上离开。

●不要害羞,遇到类似事件后一定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或者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求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帮助。

已被坏人挟持怎么办?

万一已经遇到坏人绑架、拐卖等情况,你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冷静:

●牢记求生信念,随时做好逃脱准备。

以美好的回忆去减少身心的痛苦,尽量进食与活动,保持良好的体力。

●仔细观察,熟记歹徒的相貌、口音等重要特征,熟悉周围环境,观察可能的逃跑路线,等待时机。

●主动巧妙的与绑匪等沟通,稳定歹徒情绪。

比如说:

家里一定会筹好钱来赎我的!

等等,尽量争取存活机会,物以语言或动作激怒绑匪。

装作顺从害怕的样子,使歹徒麻痹放松警惕。

如歹徒手中有凶器,应巧妙周旋促其放下。

●伺机留下各种求救讯号,如手势、私人物品和字条等。

曾经有一名女同学被坏人拐骗后挟持到高楼内囚禁,她乘歹徒不注意时脱下自己的白色裙子,用口红在裙子上写下求救信,并丢到楼下。

保安发现后立即报警,女学生得救了。

歹徒将你绑架后,有时会强迫你打电话与你父母联系,目的是想让你父母快写拿钱来赎你。

这时要抓住机会,巧妙暗示自己所在位置。

●一旦发现有逃脱机会,要当机立断,并在离开后迅速报警。

在这种非常情况下,向任何穿制服的人求助都是可行的。

出游远行应注意什么?

近年来,许多同学喜欢"

脱离"

父母,利用节假日出门旅游远行。

这对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和能力当然时有好处的,但是,必须特别注意安全,否则好事就会变成坏事。

●出行期间,必须保持与家人或老师的联系。

首先要将自己的行程、路线和目的地讲清楚,每到一处,要给家里打电话或写信,让家人、老师或朋友知道你身在何处,不要让他们担心,万一发生什么以外夜可以及时联系或找寻。

●出门不要显露自己身上带的钱物。

有的同学出门不知道提防,随意在人前摆弄贵重物品,有的还甚至向人炫耀自己有钱。

这样很容易被坏人盯上,到偏僻的地方就对你实施盗窃或抢劫。

●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旅行路线和何自己的家庭住址,防止被人尾随。

正确的做法是:

对别人说你是回家,别给对方造成你是"

外乡人"

的感觉打你的注意。

●不要随便交朋友。

有的同学喜欢找"

伴"

,做出非常慷慨大方的姿态,与陌生人吃喝,结果将自己的"

老底"

全泄露给了对方。

万一对方是坏人,你可就危险了。

社会上还有些坏人专门在食品、饮料中下麻醉药,请你吃喝,当你被麻醉后乘机对你进行侵害。

近年来已发生此类案件多宗,受害人钱物遭到洗劫,有的女青年还被强暴。

同学们可要当心啊!

●不要独自到偏僻险峻的地方去。

有的同学总是觉得这样"

玩"

很"

刺,轻率涉险。

这样做,有可能摔伤或迷路,也有可能遇上毒虫猛兽,更有可能遭到坏人暗算。

在市内夜行时应注意什么?

由于放学较晚或者参加什么活动,许多同学往往需要夜行。

这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如果已到深夜,车辆、行人稀少,此时不要独自夜行。

男同学可以结伴同行,女同学则应让家长、老师或可以信赖的亲戚朋友接送,千万不能与陌生人结伴同行。

●必须独自夜行出门时,身上不宜携带太多的钱物,并在出行之前想办法尽量通知目的地的人到半路上来迎接。

●尽量走宽敞的大街道、繁华路段,不要贪图近路而穿越偏僻的小街小巷以及一些治安复杂的路段,因为坏人总喜欢在这些黑暗、僻静和易于隐藏的地方伺机作案。

●尽量走有灯光处,以防有人突然袭击;

可携带一只口哨,危险时鸣哨求援。

●万一遇上歹徒,要大声呼救,同时往人多、有明亮灯光的地方跑。

怎样防止被拐卖?

一些同学由于一时大意或无知,被骗子卖到了偏远的山区农村,个别女同学更是被逼迫"

嫁"

给了当地人。

这样的案件时有发生,警方也多次组织了"

打拐"

行动。

为防范侵害,应该做到:

●不要接受陌生人请吃、请玩,一些歹徒以请中小学生吃喝玩乐为手段,骗到偏僻处后强行拉上车,拐卖到外地去。

●不要跟陌生人远离家门到陌生的地方去。

特别是有人邀请你去某地旅游或游玩时,更要注意辨别。

●不要轻信街头巷尾的招工、招聘广告,更不要相信"

招工人员"

的游说。

●离家出门要与父母商量,并留下联系方法。

要牢记自己的家庭确切地址、邮政编码、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及电话号码等,万一遇到不测时可以想办法联系。

怎样防范绑架侵害?

●平时养成朴素的生活习惯,不要向人炫耀自己或家中如何有钱,更不能随便带陌生人到家中"

参观"

●外出、上学和放学要结伴而行,外出行踪要告诉父母,并言明返家时间,不要随意逗留在外,回家是最安全的。

●如果有人突然来找你,对你说:

你家中出事了!

或声称你父母生病、出车祸……等等,并要带你离开学校、家中时,此刻先不要慌乱,首先应设法与你的家人联系查证,并将此事告诉你的老师或邻居。

●如果在途中发现有人盯梢跟踪,应及时将其甩掉并报警。

如何防止被骗?

●不要轻易托人代购各种贵重物品。

有的同学经济条件较好,购买手机、呼机、高档手表、语言复读机何首饰等等,如果被人借机欺骗,损失是较大的。

●不要贪图钱财。

如今社会上专门有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贪图小便宜的心理,设各种圈套让你去钻,比如用假金银珠宝、假珍贵邮票等等当成诱饵,如果谈心就很容易被骗上当。

如果拣拾到来历不明的财物,千万不能听信突然出现的人的言语,最合情合理的方法是由警察去处理。

●不要相信那些自称有"

悲惨遭遇"

的街头乞讨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