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说课稿.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8558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说课稿.docx

《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说课稿.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说课稿.docx

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说稿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

我是来自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的王玉娥,我今天说课的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的内容是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定位、说目标、说内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程和反馈总结。

首先说定位,我们这门课程选取的.教材是航空工业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选取的是第六章的内容,在我们进行模块整合后属于第五专题,内容是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整本书中的作用是承前启后,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踏入大学,就会遇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

面对如此众多的人际关系,有的同学因为处理不当,整日郁郁寡欢,心情沮丧;有的同学因为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很大,导致程度不同的心理病症;而更多的同学则由于不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经常为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

可见,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几年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的成就,是至关重要的。

《课程标准》中本节课的要求是掌握人际交往的定义、掌握调试人际交往问题的方法,据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概念及特点;

(2)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3)人际交往的原则;(4)人际交往的技巧。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人际交往态度;

(2)掌握调试人际交往问题的方法。

德育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到大学生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树立人际交往的信心。

为实现这三个目标,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四个:

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人际交往的原则和人际交往的技巧。

在这三个内容中,根据《课程标准》,我将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和人际交往的原则和人际交往的技巧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已储备的知识、理解能力,将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

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及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分析,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运用讲授法、测试法、活动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进行教学。

1、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的方法,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且其他各种方法在运用中常常要与讲授法结合。

2、 活动教学法:

让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触动学生心灵,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3、 测验法:

用一组测试题去测定某种教学现象的实际情境,从而收集资料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4、 小组讨论法:

通过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强调师生互动。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动、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加以运用,能够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学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这些方法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些方法将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应用。

为使学生所学知识较好地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我主要采用互动讨论法和归纳总结法,使学生从学答转变为学问,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的学生,才去不同的方法:

比如对有浓厚兴趣,听课态度认真的学生,我们适当加强难点内容的提升;对有一定的兴趣,但偶有走神的学生,结合视频图片吸引注意力;对上课无兴趣且无自我约束力的学生,我们经常提醒、提问并要求记笔记。

运用以上的教法和学法,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新闻播报、课程导入、主题讲授、互动交流和总结思考。

这五个步骤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由外显到内在的挖掘过程、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和由整体到个体的具化过程。

首先看新闻播报,在这一环节,我采用的是视频教学法,在上课的前五分钟,给学生播放最近一天或几天的新闻,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大事,并应用于课堂之上。

在课程导入环节,我采用的方法有心理测评法、案例分析法,互动讨论法。

首先,通过案例《暨南大学文件暨学(**)**号关于给予学生张某记过处分的决定》请同学去讨论导致案例结果的原因,就是人际交往问题没处理好。

由一则心理实验引入人际交往的话题。

接下来,通过心理测验“测你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导入本节课的课程内容。

从实验结论,我引用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巴克的一段话“人离不开其他人,他要学习他们、伤害他们、帮助他们、支配他们……总之,人需要与其他人在一起二

通过教学活动——静谧3分钟可否做到什么也不想?

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准备。

在主题讲授环节,我主要通过以下四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

首先讲述人际交往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人际交往、它与人际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具体事例帮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常识。

然后通过事例与学生共同探讨人际交往对我们成长有什么意义。

让学生重视自身交往能力的提高。

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人际交往的相关问题。

课前准备足数的眼罩,进行互动活动一任之旅,增强学生对他人的真诚理解、信任、接纳,培养互助与合作的精神。

第二部分,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从心理方面分析了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因素。

让学生初步体验日常生活中的多种心理因素制约着自身的人际发展,在课堂中加以整理并理性分类,同时,为学生进一步分析人际交往问题打下基础。

通过上述分析,进行心理测试:

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测量与诊断。

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人际交往问题。

第三部分,人际交往的原则。

通过原则的学习,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人际关系困扰或身边发生的人际危机。

第四部分,人际交往的技巧。

通过课件展示,并进行案例分析。

为学生提供一些改善人际关系紧张的小窍门。

同时,也应让学生意识到人际交往问题并不是指提高人际交往技巧。

通过提问,让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记录一次自己在交往中成功或失败的小故事。

在互动交流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去解决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总结思考环节,我分为两个部分,作业的布置和教师的小结:

1、 结合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布置作业:

①人际交往的真谛是什么?

②人际沟通只是技巧吗?

布置任务:

下节课为团体心理训练:

成功的交往与沟通,地点在阶梯教室,时间为120分钟,穿运动、休闲服装、鞋子等团训准备。

2、 小结:

通过学习人际交往知识,认识其重要性,帮助学生澄清人际交往问题不是单纯的交往技巧提升,充分发挥“朋辈”力量,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作用;同时,在教授过程中也应注意身体力行,做好良好人际关系的模范。

最后看一下本节课的反馈总结:

成功之处:

(1)开头心理测评和案例,激发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多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性;不足之处:

(1)对人际交往影响因素的讲解过多;

(2)对人际交往的技巧的讲解缺乏和大学生实际相结合的案例。

探索之处:

尝试将本课程的课后作业布置成学生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寝室、和谐家庭等方面的社会实践。

改进之处:

需要走进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和学生所需要、讲解能用得上的人际交往的技巧。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

王玉娥

2013-9-4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