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8883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docx

背诵七年级生物基础知识学习任务单1

日期

知识清单

家长签名

备注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什么是生物?

具有生命(生命活动)

二、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三、判断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

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珊瑚虫√太阳×

水×树√人√动物√

4、观察是科学的一种基本方法

工具:

直接肉眼、或者放大镜、显微镜、摄像机录音机等。

要求:

明确目的、观察时全面、细致、实事求是、

如实记录。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

1、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2、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3、方法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

(2)分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记录(如实记录)。

(5)归类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

植物、动物、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

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3、按用途分:

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环境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分两类:

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2、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骆驼尿液非常少,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蚯蚓松土、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

3、环境影响生物:

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

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五、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六、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

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在探究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定义: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

1、生物成分:

消费者(主要指动物)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2、非生物成分:

阳光、空气、水等。

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三、食物链的定义: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如:

草虫鸟鹰

注意:

1、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

2、用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一定从被吃者指向吃它的生物。

3、每条食物链的开头都是从生产者开始的。

四、食物网的定义: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注意:

1、一种生物可以被多种生物吃,一种生物也可吃多种生物。

2、同一种生物在一个食物网中可能同时属于不同的食物链。

3、在食物网中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能够沿食物链累积。

4、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该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2.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如,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共约20千米的范围。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四、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在生物圈中,由于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别很大,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2、草原生态系统3、海洋生态系统4、淡水生态系统5、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6、农田生态系统7、城市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是人类)等。

(请看课本28-29页,了解各个生态系统的特点)

五、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由于地域相隔,表面看来好像毫不相干,但实际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从非生物因素来说,从地域关系来说,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

比如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等P30-P31

2、整个生物圈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结构。

(见书37页,熟知每个结构名称及用途)

二、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1、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时,应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距离实验台距边缘大约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左右距离)。

4、用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

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7、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三、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倍数越大,看到的物像就越大,但看到的细胞数量就越少。

,视野的明亮程度越暗。

第二节植物细胞

一、玻片标本

1、种类:

切片——用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

2、制作:

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

3、玻片标本要求:

薄而透明

二、观察植物细胞实验

材料:

洋葱鳞片叶,新鲜的黄瓜,苦草或黒藻,清水,碘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滴管,纱布。

方法步骤:

(一)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1、擦:

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用手捏住载玻片和盖玻片的两侧,小心划伤)

2、滴:

将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滴在载玻片的中央,不宜过多)

3、撕:

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上划“井”字,然后用镊子撕取“井”字中央的一块内表皮。

(用刀片时应小心,防止划伤)

4、展:

把撕取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用镊子将它展平。

(有时表皮会粘在镊子上,这时用解剖针配合镊子在清水中展平即可)

5、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一定要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否则会出现气泡影响观察)

6、染:

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把碘液滴在盖玻片和载玻片的接缝处)

7、吸:

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可略抬高载玻片的一头,然后用吸水纸从另一头吸引,连续两三次,这样才能充分染色)

(二)制作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或苦草(或黒藻)叶片细胞临时装片

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然后用刀片将洗净的黄瓜表皮刮掉,再用清洗后的刀片轻轻刮取少许黄瓜表层果肉,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盖好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2、或者用镊子取一片苦草(或黒藻)的幼嫩小叶,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盖好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三)观察临时装片

在低倍镜(目镜与低倍物镜的组合)下仔细观察制成的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四)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

1、图的大小要适当,在纸上的位置要适中。

一般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注字和书写图名。

2、先用削尖的铅笔(一般用3H的绘图铅笔),根据观察到的物像(不要照书画),轻轻画出轮廓,经过修改,再正式画好。

务必使图形真实。

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不能涂阴影。

越暗的地方,细点应越多。

4、文字说明一般注在图的右侧。

用尺引出水平的指示线,在线旁注字。

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细胞质内含有液泡、线粒体(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液泡内的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

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还含有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第三节动物细胞

一、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材料:

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方法步骤:

(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擦:

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滴: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刮:

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

4、涂:

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

5、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缓放平盖在水滴上。

注意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6、染: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

7、吸:

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将临时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可重点观察一个口腔上皮细胞。

(三)、绘图

依照所观察到的细胞,画一个细胞结构图,并尝试注出各部分名称。

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人和动物的细胞形态虽然不同,但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动物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细胞质中也含有线粒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但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通常也没有液泡。

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是: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

不同点是: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有液泡,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无机物:

水和无机盐2、有机物:

糖、脂类、蛋白质、核酸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二、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1、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2、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将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三、细胞核是控制中心(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一、遗传信息的定义:

上一代能把控制生长发育的信息传给下一代,这样的信息就叫做遗传信息。

二、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由克隆羊的故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三、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

1、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DNA的某些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这些片段叫基因。

四、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1、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

如人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

水稻有12对。

2、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3、DNA上的遗传信息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1、细胞的生长:

新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逐渐增大。

2、细胞的分裂:

一个分成两个,两个分成四个。

细胞核先一分为二,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

动物细胞细胞膜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植物细胞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3、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结果:

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意义:

细胞分裂保证了亲子代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是相同的。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1、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

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

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

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结缔组织:

种类很多,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骨组织、血液、软骨、韧带、皮下脂肪等

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器官的定义: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例如:

大脑、胃、心脏、肝、肺、肾、眼、耳、皮肤等。

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系统的定义: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

人体的八大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还有免疫系统)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植物体是由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进而形成植物体。

一、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1、六大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

二、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

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2、保护组织:

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

3、营养组织:

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4、输导组织:

根、茎、叶等处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也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它们都属于输导组织。

5、机械组织:

细胞壁厚,对植物体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第四节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

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

大多数生活在水域或湿润的环境中,有些寄生在其他生物体上。

一、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1、观察草履虫实验

材料用具:

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少许棉花纤维

方法步骤:

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含氧气丰富)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

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再盖上盖玻片。

然后找一只运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进行观察。

形态:

像一个倒放的草鞋底,前圆后尖。

运动方式:

旋转式前进,当遇到障碍物时,它们会采取后退的方式,改变方向后,再试探着前进,直到避开障碍物。

草履虫结构以及各结构的功能请看课本(68页)

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

1、多数浮游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2、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有害:

1、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

如:

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

2、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七年级全册复习知识清单

过关检测

 

姓名:

班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