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题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89456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题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三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题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三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题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三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题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三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题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届高三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题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届高三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题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届高三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题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届高三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题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届高三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题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届高三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题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届高三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题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题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docx

《届高三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题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题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题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docx

届高三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题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质上就是授权给农民。

新三民主义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主义。

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提高农民文化。

抗日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

”(《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之所以准确把握中国抗日的主体力量,主要是由于(  )

A.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结构的分析和把握

B.日寇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C.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力量是抗日主力

D.农民问题成为中国革命的最基本问题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者的共同点是(  )

A.都开展了武装斗争

B.都实现了国共合作

C.都主张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D.都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3.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革

C.引进美国新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

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

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

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一战爆发      B.十月革命胜利

C.苏联解体D.马克思主义诞生

5.“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下列不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城市中心论”

C.“工农武装割据”

D.《新民主主义论》

6.某部历史著作写道:

“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

”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新民主主义论》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7.毛泽东说:

“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

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

”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

这一思想的提出(  )

A.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B.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

C.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

D.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8.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B.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C.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9.有学者说,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创新和发展,说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说过的。

这些话包括(  )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③社会主义革命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①②④D.③④⑤

10.2015年7月人民日报网评论文章:

“邓小平理论体系为中国梦的实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夯实了物质文化基础。

”下列相关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相符的是(  )

A.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

B.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性

D.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11.台湾作家李敖说:

“毛泽东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发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它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这段材料旨在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

A.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

B.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C.只包括毛泽东早年的正确思想

D.中国共产党“七大”以后形成的有关中国革命的理论

12.“热词”是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

历届党代会的热词,都是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

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热词应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本质”

C.“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非选择题(第13题40分,共40分)

13.(4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正是因为他对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孙中山先生始终在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始终受到全中国人民由衷的景仰。

——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

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二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孙先生的原则的……在现阶段上,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

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

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为了实现“民生幸福”,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什么主张?

后来进行了怎样的“创新”?

试分析其“创新”有何现实意义。

(12分)

(2)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请概括材料二提出的经济主张。

(8分)

(3)为“追求着人民的幸福”,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取得的突出理论成就是什么?

与材料一、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或手段上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1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有哪些共同追求?

(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质上就是授权给农民。

新三民主义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主义。

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提高农民文化。

抗日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

”(《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之所以准确把握中国抗日的主体力量,主要是由于(  )

A.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结构的分析和把握

B.日寇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C.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力量是抗日主力

D.农民问题成为中国革命的最基本问题

解析:

题目限定信息“毛泽东之所以准确把握中国抗日的主体力量”,突出的是毛泽东产生这种思想的依据,更侧重于主观原因,故A项正确。

B、C、D三项都是客观因素,排除。

答案:

A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者的共同点是(  )

A.都开展了武装斗争

B.都实现了国共合作

C.都主张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D.都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解析:

两种道路都是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的产物,故C项正确。

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涉及武装斗争问题、国共合作问题,故A、B项错误;D项不是两者的共性。

答案:

C

3.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革

C.引进美国新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就集中体现为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故选D项。

答案:

D

4.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

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

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

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一战爆发      B.十月革命胜利

C.苏联解体D.马克思主义诞生

解析:

“社会经济水平不先进也可以开展社会主义”是材料的核心观点,这得益于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故选B项。

答案:

B

5.“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下列不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城市中心论”

C.“工农武装割据”

D.《新民主主义论》

解析:

“城市中心论”没有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

答案:

B

6.某部历史著作写道:

“毛泽东是一个杰出的共产党领袖,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后,他无视莫斯科第三国际,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

”毛泽东的上述思想突出体现在(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新民主主义论》

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解析:

“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指的应该是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7.毛泽东说:

“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

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

”他强调湖南暴动“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

这一思想的提出(  )

A.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B.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

C.体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

D.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

解析:

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看到了民众组织、武装斗争和农民的重要性,与苏俄革命道路的选择有很大不同,体现了在革命道路上与中国国情的结合,故选C项。

这一思想只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萌芽,谈不上完善,A项错误;武装斗争并不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方式,B项表述过于绝对化;材料论述的是革命道路问题,并没有强调农民问题是革命的中心问题,D项错误。

答案:

C

8.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B.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C.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解析:

本题考查各届党代会的主要内容。

根据每一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可以判断D项符合史实。

答案:

D

9.有学者说,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创新和发展,说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说过的。

这些话包括(  )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③社会主义革命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①②④D.③④⑤

解析:

社会主义革命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都有涉及,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内容,正确选项为B项。

答案:

B

10.2015年7月人民日报网评论文章:

“邓小平理论体系为中国梦的实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夯实了物质文化基础。

”下列相关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相符的是(  )

A.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

B.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性

D.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解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三个代表”思想论述的核心问题,与“邓小平理论”材料主旨不符,故选D项。

答案:

D

11.台湾作家李敖说:

“毛泽东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发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它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这段材料旨在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

A.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

B.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C.只包括毛泽东早年的正确思想

D.中国共产党“七大”以后形成的有关中国革命的理论

解析:

根据“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发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可知,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

答案:

A

12.“热词”是指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

历届党代会的热词,都是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

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热词应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本质”

C.“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解析:

社会主义本质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之一,随后中国共产党“十四大”规定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故B项成为当时的热词,B项正确。

A项是1987年中国共产党“十三大”的“热词”。

C项是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的“热词”。

D项是2000年提出的。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第13题40分,共40分)

13.(4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正是因为他对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杰出贡献,孙中山先生始终在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始终受到全中国人民由衷的景仰。

——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

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二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孙先生的原则的……在现阶段上,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

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

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为了实现“民生幸福”,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什么主张?

后来进行了怎样的“创新”?

试分析其“创新”有何现实意义。

(12分)

(2)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请概括材料二提出的经济主张。

(8分)

(3)为“追求着人民的幸福”,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取得的突出理论成就是什么?

与材料一、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发展经济的思路或手段上有了什么新的变化?

(1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有哪些共同追求?

(8分)

解析:

(1)问,从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视角思考,从民生方面思考其意义;第

(2)问,直接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进行概括;第(3)问,从改革开放及深化改革的角度思考归纳;第(4)问,从社会发展、进步的视角思考回答。

答案:

(1)理论:

平均地权。

创新:

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

意义:

要关注民生;要注重公平和正义。

(2)主张:

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实现社会的平等发展。

(3)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变化:

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4)追求:

追求公平正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注民生。

(写出任意两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