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烃裂解生产低分子烯烃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0000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烃裂解生产低分子烯烃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石油烃裂解生产低分子烯烃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石油烃裂解生产低分子烯烃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石油烃裂解生产低分子烯烃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石油烃裂解生产低分子烯烃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石油烃裂解生产低分子烯烃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石油烃裂解生产低分子烯烃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石油烃裂解生产低分子烯烃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烃裂解生产低分子烯烃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

《石油烃裂解生产低分子烯烃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烃裂解生产低分子烯烃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油烃裂解生产低分子烯烃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一章石油烃热裂解

石油系原料包括天然气、炼厂气、石脑油、柴油、重油等,它们都是由烃类化合物组成。

烃类化合物在高温下不稳定,容易发生碳链断裂和脱氢等反应。

石油烃热裂解就是以石油烃为原料,利用石油烃在高温下不稳定、易分解的性质,在隔绝空气和高温条件下,使大分子的烃类发生断链和脱氢等反应,以制取低级烯烃的过程。

石油烃热裂解的主要目的是生产乙烯,同时可得丙烯、丁二烯以及苯、甲苯和二甲苯等产品。

它们都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所以石油烃热裂解是有机化学工业获取基本有机原料的主要手段,因而乙烯装置能力的大小实际反映了一个国家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

裂解能力的大小往往以乙烯的产量来衡量。

乙烯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几乎都有生产。

2004年世界乙烯的总生产能力已突破1亿吨达到了11290.5万吨/年,产量10387万吨,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乙烯需求增速逐渐加快,年均增速达到4.3%,预计2022年需求量上升到13346万吨,增量主要在亚洲地区。

我国乙烯工业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60年代初我国第一套乙烯装置在兰州化工厂

建成投产,多年来,我国乙烯工业发展很快,乙烯产量逐年上升,2005年乙烯生产能力达到773万吨/年,居世界第三位。

随着国家新建和改扩建乙烯装置的投产,预计到2022年我国乙烯生产能力将超过1600万吨。

虽然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较快,但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不仅乙烯自给率下降,而且产品档次低、品种牌号少,一半的乙烯来自进口。

2004年我国乙烯进口量比2003年增长了44.7%,达到6.8万吨。

2005年我国乙烯进口量达到历史新高,达到11.1万吨,比2004年增加了63.2%。

根据2000~2022年我国GDP增长率7.2%为基准的弹性系数测算,乙烯需求预测可见表1-1。

表1-1中国乙烯需求预测

生产能力(万吨/年)2005年888.52022年14002022年2000

当量需求(万吨/年)自给率(%)1850482500-260056~53.83700-410054~48从表1-1可以看出,我国乙烯自给率还不高,一方面需要进口乙烯产品,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国内乙烯的生产,因此,无论从乙烯在有机化工中的地位,还是从乙烯的需求量预测,都可以看出,以生产乙烯为主要目的的石油烃热裂解装置在有机化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节乙烯的生产方法

由于烯烃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因此乙烯在自然界中独立存在的可能性很小。

制取乙烯的方法很多,但以管式炉裂解技术最为成熟,其它技术还有催化裂解、合成气制乙烯等多种方法。

一、管式炉裂解技术

反应器与加热炉融为一体,称为裂解炉。

原料在辐射炉管内流过,管外通过燃料燃烧的高温火焰、产生的烟道气、炉墙辐射加热将热量经辐射管管壁传给管内物料,裂解反应在管内高温下进行,管内无催化剂,也称为石油烃热裂解。

同时为降低烃分压,目前大多采用加入稀释蒸汽,故也称为蒸汽裂解技术。

二、催化裂解技术

催化裂解即烃类裂解反应在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可以降低反应温度,提高选择性和产品收率。

据俄罗斯有机合成研究院对催化裂解和蒸汽裂解的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催化裂解单位乙烯和丙烯生产成本比蒸汽裂解低10%左右,单位建设费用低13~15%,原料消耗降低10~20%,能耗降低30%。

催化裂解技术具有的优点,使其成为改进裂解过程最有前途的工艺技术之一。

三、合成气制乙烯(MTO)

MTO合成路线,是以天然气或煤为主要原料,先生产合成气,合成气再转化为甲醇,然后由甲醇生产烯烃的路线,完全不依赖于石油。

在石油日益短缺的21世纪有望成为生产烯烃的重要路线。

采用MTO工艺可对现有的石脑油裂解制乙烯装置进行扩能改造。

由于MTO工艺对低级烯烃具有极高的选择性,烷烃的生成量极低,可以非常容易分离出化学级乙烯和丙烯,因此可在现有乙烯工厂的基础上提高乙烯生产能力30%左右。

到目前为止,世界乙烯95%都是由管式炉蒸汽热裂解技术生产的,其它工艺路线由于经济性或者存在技术“瓶颈”等问题,至今仍处于技术开发或工业化实验的水平,没有或很少有常年运行的工业化生产装置。

所以本章主要介绍石油烃热裂解生产乙烯的技术。

第二节石油烃热裂解的原料

乙烯生产原料的选择是一个重大的技术经济问题,原料在乙烯生产成本中占60%~80%。

因此,原料选择正确与否对于降低成本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状况和价格

世界各地乙烯的生产原料配置各不相同,大洋洲、北美、中东等地区由于天然气资源丰富且价格较为低廉,主要采用天然气凝析液(主要是乙烷)作为生产乙烯的原料,所占比例分别高达82%、73%和73%,剩余部分主要以粗柴油和石脑油为原料;

亚洲、拉美、和欧洲的乙烯生产商则主要以石脑油作为裂解的原料,分别占86%、70%和64%。

以美国为例,70年代初,大部分裂解原料是以轻质烃(乙烷或丙烷)为原料,主要是由于美国有丰富的湿性天然气资源,富含轻质烷烃。

70年代后期,由于天然气资源日益减少,几乎新增加的乙烯装置都是采用石脑油和柴油。

但当石油输出国大幅度提高油价后,原油价格的增长高于天然气平均价格的增长,绝大多数乙烯装置又转向以天然气为原料。

90年代,提高了汽油质量要求,使原来用于催化重整的石脑油又成为乙烯裂解的原料。

由上可见,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状况和价格对乙烯装置原料的选择影响很大。

2.原料对能耗的影响

使用重质原料的乙烯装置能耗远远大于轻质原料,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装置生产成本最低,

若乙烷原料的能耗为1,则丙烷、石脑油和柴油的能耗分别是1.23、1.52、1.84。

美国比较了乙烯装置的生产成本,乙烷生产乙烯的成本为270美元/吨,而轻柴油为671美元/吨。

3.原料对装置投资的影响

在乙烯生产中,采用不同的原料建厂,投资差别很大。

采用乙烷、丙烷原料,由于烯烃

收率高,副产品很少,工艺较简单,相应地投资较少。

重质原料的乙烯收率低,原料消耗定额大幅度提高,用减压柴油作原料是用乙烷的3.9倍,装置炉区较大,副产品数量大,分离较复杂,则投资也较大。

随着国际上原料供求的变化,原料的价格也经常波动。

因此,近来设计的乙烯装置,或对老装置进行改造,均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即一套装置可以裂解多种原料,例如某厂共有7台裂解炉,其中A~E炉为毫秒炉,G、H炉为SW炉。

经改造后,现SW炉可投石脑油,五台MSF炉可投乙烷或丙烷、石脑油、轻柴油。

但裂解炉可裂解原料的范围越宽,相应炉子的投资也会越大。

4.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裂解副产物约占整个产品组成的60%~80%,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可使乙烯成本降低1/3或更多。

裂解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必须对副产品市场、价格对乙烯成本的影响和综合利用程度作综合考虑,因为这些也是原料选择的特别重要因素。

目前,乙烯生产原料的发展趋势有两个,一是原料趋于多样化,二是原料中的轻烃比例增加。

第三节石油烃热裂解的生产原理

环烷烃环烯烃中等分子烯烃叠合烯烃二烯烃较大分子的烯烃乙烯、丙烯芳烃稠环烃焦中等分子烷烃甲烷乙炔碳图1-1 裂解过程中部分化学变化

由图1-1可见,要全面描述这样一个十分复杂的反应过程是很困难的,所以人们根据反应的前后顺序,将它们简化归类分为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

一、烃类裂解的一次反应

所谓一次反应是指生成目的产物乙烯、丙烯等低级烯烃为主的反应。

1.烷烃裂解的一次反应

(1)断链反应

断链反应是C-C链断裂反应,反应后产物有两个,一个是烷烃,一个是烯烃,其碳原子数都比原料烷烃减少。

其通式为:

Cm+nH2(m+n)+2CnH2n+CmH2m+2

(2)脱氢反应

脱氢反应是C-H链断裂的反应,生成的产物是碳原子数与原料烷烃相同的烯烃和氢气。

CnH2n+2CnH2n+H2

2.环烷烃的断链(开环)反应

环烷烃的热稳定性比相应的烷烃好。

环烷烃热裂解时,可以发生C-C链的断裂(开环)与脱氢反应,生成乙烯、丁烯和丁二烯等烃类。

以环己烷为例,断链反应:

2C3H6

C2H4+C4H6+H2

C2H4+C4H833C4H6+H222C4H6+C2H6

环烷烃的脱氢反应生成的是芳烃,芳烃缩合最后生成焦炭,所以不能生成低级烯烃,即不属于一次反应。

3.芳烃的断侧链反应

芳烃的热稳定性很高,一般情况下,芳香烃不易发生断裂。

所以由苯裂解生成乙烯的可能性

极小。

但烷基芳烃可以断侧链生成低级烷烃、烯烃和苯。

4.烯烃的断链反应

常减压车间的直馏馏份中一般不含烯烃,但二次加工的馏份油中可能含有烯烃。

大分子烯烃在热裂解温度下能发生断链反应,生成小分子的烯烃。

例如:

C5H10C3H6+C2H4

二、烃类裂解的二次反应

所谓二次反应就是一次反应生成的乙烯、丙烯继续反应并转化为炔烃、二烯烃、芳烃直至生碳或结焦的反应。

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比一次反应复杂。

原料经过一次反应后,生成氢、甲烷和一些低分子量的烯烃如乙烯、丙烯、丁二烯、异丁烯、戊烯等,氢和甲烷在裂解温度下很稳定,而烯烃则可以继续反应。

主要的二次反应有:

1.低分子烯烃脱氢反应C2H4C2H2+H2C3H6C3H4+H2C4H8C4H6+H22.二烯烃叠合芳构化反应2C2H4C4H6+H2

C2H4+C4H6C6H6+2H23.结焦反应

烃的生焦反应,要经过生成芳烃的中间阶段,芳烃在高温下发生脱氢缩合反应而形成多环芳烃,它们继续发生多阶段的脱氢缩合反应生成稠环芳烃,最后生成焦炭。

2222烯烃芳烃多环芳烃稠环芳烃焦HHHH除烯烃外,环烷烃脱氢生成的芳烃和原料中含有的芳烃都可以脱氢发生结焦反应。

4.生碳反应

在较高温度下,低分子烷烃、烯烃都有可能分解为碳和氢,这一过程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分步进行的。

如乙烯脱氢先生成乙炔,再由乙炔脱氢生成碳。

CH2=CH2CH≡CH2C+H2

因此,实际上生碳反应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可能发生,并且乙炔生成的碳不是断链生成单个碳原子,而是脱氢稠合成几百个碳原子。

结焦和生碳过程二者机理不同,结焦是在较低温度下(<927℃)通过芳烃缩合而成,生碳是在较高温度下(>927℃),通过生成乙炔的中间阶段,脱氢为稠合的碳原子。

由此可以看出,一次反应是生产的目的,而二次反应既造成烯烃的损失,浪费原料又会生碳或结焦,致使设备或管道堵塞,影响正常生产,所以是不希望发生的。

因此,无论在选取工艺条件或进行设计,都要尽力促进一次反应,千方百计地抑制二次反应。

另外从以上讨论,可以归纳各族烃类的热裂解反应的大致规律:

烷烃—正构烷烃最利于生成乙烯、丙烯,是生产乙烯的最理想原料。

分子量越小则烯烃的总收率越高。

异构烷烃的烯烃总收率低于同碳原子数的正构烷烃。

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这种差别就减少。

环烷烃—在通常裂解条件下,环烷烃脱氢生成芳烃的反应优于断链(开环)生成单烯烃的反应。

含环烷烃多的原料,其丁二烯、芳烃的收率较高,乙烯的收率较低。

芳烃—无侧链的芳烃基本上不易裂解为烯烃;

有侧链的芳烃,主要是侧链逐步断链及脱氢。

芳烃倾向于脱氢缩合生成稠环芳烃,直至结焦。

所以芳烃不是裂解的合适原料。

烯烃—大分子的烯烃能裂解为乙烯和丙烯等低级烯烃,但烯烃会发生二次反应,最后生成焦和碳。

所以含烯烃的原料如二次加工产品作为裂解原料不好。

所以,高含量的烷烃,低含量的芳烃和烯烃是理想的裂解原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