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0084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课题

§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

(1)

1、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记住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

2、掌握纬线的特点

重点

1、地球的形状

2、纬线的特点

主问题设计

时间点拨

1.地球是一个。

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最大周长约千米,表面积约平方千米新-课-标-第-一-网

2.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叫。

3.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它们分别是和。

4.在地球仪上,与南极和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

5.赤道为度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称为和,分别用和表示。

北极和南极各为90度

6.按规定,为低纬度地区,为中纬度地区,为高纬度地区

5至8分钟

7.读图,完成下列知识

(1)认识纬线

/

形状

长度(是否相等)

指示方向

纬线

(2)纬线可以有__条

(3)在图中填出各纬线的度数

(4)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

(5)南极点的纬度为,北极点的纬度为(6)纬度从赤道往两极在逐渐

 

8.读图1.8南北半球的划分,回答问题

(1)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2)可以有多少条纬线能将地球划分南、北两个半球?

(大小相等)

 

5至10分钟

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

地球的形状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____、_____、_____、___

和大小地球平均半径:

_____;最大周长_____;表面积_____

纬线的形状是____;长度____;指示方向____

纬线:

赤道的纬度为____;赤道向北叫____,以____表示;赤道向南叫____,以____表示

北极和南极各为____度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_________

纬度:

排列方向_____

变化规律:

往两极逐渐_____

1、有关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纬线都是半圆B、所有纬线长度相等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2、“北纬45°”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是()

A、45°EB、45°SC、45°ND、45°W

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A、北回归线B、赤道C、南回归线D、极圈

4、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它的四周都朝向()

A、北方B、南方C、东方D、西方

课堂评价

个人

小组

设计教师:

刘剑波侯新宇

课题

§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

(2)

1、掌握经线的特点及经度的标度规律

2、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弄清经纬线的区别

重点

1、经线的特点

2、东西半球的划分

主问题设计

时间点拨

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___,也叫____。

2._____的经度为0°,是经度的起始线。

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_____°,称为东经和西经。

东经用“___”表示,西经用“___”表示。

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就把它叫做_____。

3.任意两条_____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_____,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5至8分钟

独立自学完成

4.读图,完成下列知识

(1)认识经线

形状

长度(是否相等)

指示方向

经线

(2)经线可以有_____条

(3)在图中填出各经线的度数

(4)0°经线:

往东经度在变____

往西经度在变____

180°经线:

往东经度在变____

经线:

往西经度在变____

 

5.读图1.11东西半球的划分,回答问题

(1)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_____。

(2)可以有多少条经线能将地球划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3)选择东西半球划分界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至10分钟

 

经线和经度

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

经线的形状是____;长度____;指示方向____

0°经线又叫_____;0°向东叫____,以____表示,0°向西叫_

经线___,以____表示

东经和西经的180°是____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_________

经度排列方向_____

0°经线向东经度在_____;0°经线向西经度在_____;

1..有关0°经线两侧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侧是东半球B、西侧是西半球

C、东侧是东经度D、西侧是东经度

2下列四组经线中,能组成经线圈的是()

A东经45°和东经135°B西经100°和西经20°

C西经150°和东经50°D东经60°和西经120°

课堂

评价

个人

小组

设计教师:

刘剑波侯新宇

课题

§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3)

1、会运用经纬网写出点的经纬度,学会根据经纬度定位置

2、会运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重点

1、运用经纬网写出点的经纬度,根据经纬度定位置

2、运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主题问题设计、

时间点拨

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

2.B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

3.C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

4.A点位于__半球和__半球,C点位于__半球和__半球,B点位于南北半球的___线上

 

独立自学完成

5.在上图中标出点D1(20°E,40°N),D2(20°E,40°S),D1(20°W,40°N),D1(20°W,40°S),问经度为20°,纬度为40°的点共有__个

6.在上图中标出,经度为0°,纬度为60°的点,共有__个

7.在上图中标出,经度为0°,纬度为0°的点,共有__个

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丙

(1)在甲图中,A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

(2)在乙图中,B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

(3)在丙图中,C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

 

经纬网

设计教师:

刘剑波侯新宇

课题

§1.2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1.掌握地球的自转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掌握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重点

地球公转时的季节变化

主问题设计

时间

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_____的旋转运动。

自转方向是_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也就是_____。

2.地球自转使同一地方产生了_____现象,使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了_____的差异。

3.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_____不停地公转。

公转方向也是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

4.地球公转时,地轴是___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_____。

使地球上产生了_____的变化

5.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立自学完成

6.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____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____方向

7.读图1.18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表格

日期

太阳直射位置

二分二至日

太阳直射次数

北半球季节

春分

昼夜平分

夏至

昼长夜短

秋分

昼夜平分

冬至

昼短夜长

8.太阳直射点总是在_____线和_____线之间来回移动。

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地方是_____和_____以内

9.读图1.19地球上的五带,完成下列表格

范围

纬度

热带

北温带

北寒带

南温带

南寒带

10.思考:

如果地球公转地轴不倾斜的话,会产生什么现象?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

方向:

_____;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____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____方向

地球自转周期:

_____

地理现象:

_____

方向:

_____

地球公转周期:

_____

地理现象:

季节变换,南北半球刚好_____五带:

____、_

1.同纬度偏东的长春市比偏西的乌鲁木齐市()

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C、同时看到日出

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应是北半球的()日

A、春分B、秋分C、夏至D、冬至

3.宜宾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日期是()

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

4.我们夏季到澳大利亚旅游要带()

A、春装B、夏装C、秋装D、冬装

5.要在一年四季都昼夜平分的地方建一座房子,应建在()

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D、北回归线

6.符合“太阳直射点正在北移,但仍在南半球”的时间是()

A、劳动节B、元旦C、国庆节D、儿童节

7.读图,回答问题

(1)当地球运动到①位置时,这一天称为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_上。

(2)当地球运动到②位置时,这一天称为___日,是每年的__月_____日左右,太阳直射在_____上。

(3)当南极圈出现极昼时,地球应运动到_____上(位置),这一天是__月_____日左右,称为___日

课堂

评价

个人

小组

设计教师:

刘剑波侯新宇

课题

§1.3地图的阅读导学案

1、掌握地图的三要素2、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

3、掌握辨别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4、记住一些常用图例

重点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主问题设计

时间

点拨

1.地图的“语言”包括_____、_____、_____

2._____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它的计算公式为:

_______________

3.地图方向的判定:

一般情况下,面对地图,用“_____、_____”来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指向标定方向,箭头指向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线指示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方向来定方向

4.地图的比例尺有大有小,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表示的_____和_____程度不一样。

5.掌握图1.25一些常用图例

 

 

独立自学完成

6.理解比例尺的三种表达方式,完成空格

(1)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6千米

(2)数字式:

____________

(3)线段式:

____________

7.读图1.31中国地图和1.32北京市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两幅地图中,小比例尺地图是_____,大比例尺地图是_____

(2)比较两幅地图,完成表格

表示范围大小

表示内容详略

小比例尺地图

大比例尺地图

8.完成课本22页活动题,掌握不同类型地图的作用

 

大小比例尺

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

比例尺:

3种表达方式_____、_____、_____

地图的语言方向:

通常是_____,_____;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_____判读;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按_____确定方向

图例和注记

1、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沈阳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500千米,该地图的比例尺是()

A、1:

30000000B、1∕300000C、1:

30000D、1:

3000000

2、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

5000B、1/5000000C、1:

500000D、1:

50000

3、有两艘轮船,甲位于(120°E,30°N),乙位于(90°E,60°N),甲船位于乙船的()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

4.画出下列常用图例

山峰_____首都_____省级行政中心_____

洲界_____国界_____未定国界_____

铁路_____时令河湖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界_____

课堂

评价

个人

小组

课题

§1.4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

1、了解什么是相对高度、海拔、等高线、等深线

2、会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判断各种不同的地表形态

3、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概念及各种颜色的表示

重点

会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各种不同的地表名称

主题问题设计

时间点拨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____的垂直距离,叫作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____的垂直距离,叫作相对高度。

2.在地图上,把_____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作_____图。

3.把海洋中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作等深线

4.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

 

独立自学完成

5.读图1.36,认识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示山体的不同部位。

“闭合圆处是山峰,两峰之间有鞍部,向高凸出是山谷,向低凸出是山脊,等高线重叠是陡崖”

6.读“等高线地形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和D是_____,B是_____,C是_____,

E、F是_____,G、H是_____

(2)图中B在C点的_____方位

(3)小河GH的流向是自______

(4)A的海拔高度是___,F的海拔是___,A和F的相对高度是___

(5)若H的温度是20℃,它和山峰A的温差是___,A的实际温度是___

(6)AD的图上距离是8厘米,它们的实际距离是______

 

等高线的阅读

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

海拔与相对高度

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

等高线地形图表示的山体部位:

____、____、____、____、____

1.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_____C._____E.______

(2)A、B山顶的相对高度为____米。

(3)从C到B与从D到A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______。

(4)攀岩爱好者如果要登山,则选则___

(5)AB两点图上距离为7厘米,则AB两点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米。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山体部位

甲_____乙_____丙_____

(2)若乙右处的山谷有一条河流,则小河的流向为_____

(3)若甲的温度为21℃,则丁的温度为____

课堂

评价

个人

小组

课题

§2.1大洲和大洋导学案

(1)

1、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比例,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的概况

2、识记七大洲的名称、面积大小以及七大洲界限

重点

1、七大洲的名称、面积大小、所在半球及七大洲的界限

主问题设计

时间点拨

1.地球表面___%是海洋,___%是陆地。

2.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出,世界海陆分布很_____。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___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___半球。

北极周围是_____,南极周围是_____。

3.全球陆地共分为__个大洲,按面积大小顺序排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其中_____洲面积最大,_____洲面积最小。

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_____岛;最大的大陆是_____大陆

 

独立自学完成

5.读图2.6和2.7,完成七大洲的分界线

(1)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_____运河

(2)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_____运河

(3)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____山脉—____河—___海—_____山脉—____海—_____海峡

6.读图2.6和世界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赤道穿过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_____、_____。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有_____。

⑶、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有_____、_____。

⑷、南北回归线都穿过的大洲有_____、大洋洲。

赤道和北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_____。

⑸、纬度最高的大洲是_____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洲。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洲。

 

七大洲位置及分界线

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

陆地占_____

地球表面积海洋占_____

北极附近是一片_____,南极附近是一片_____

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大洲

分界线亚非分界线_____

南美和北美洲分界线_____

亚欧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⑴大洲的名称①___洲②___洲③___洲

⑵大洲分界线的名称⑦___山脉、⑧____运河、⑨____运河

2.世界陆地主要集中在()

A.东半球、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北半球

3.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南美洲D、南极洲

4.在七大洲中,南北回归线均穿过的大洲是()

A、南美洲B、非洲C、亚洲D、大洋州

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是()

A美洲大陆B非洲大陆C亚欧大陆D南极大陆

6.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

A亚洲和大洋洲B亚洲和欧洲

C南美洲和北美洲D欧洲和非洲

7.世界七大洲中,热带面积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欧洲D北美洲

课堂

评价

个人

小组

课题

§2.1大洲和大洋导学案

(2)

记住四大洋的的名称、及各自的特点,并能在地球上识别四大洋的位置

重点

四大洋的的名称、位置及各自的特点。

主问题设计

时间点拨

1.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独立自学完成

2.读图2.6大洲的分布图,完成下列空格

(1)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_____洋,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______洋。

(2)纬度最高的大洋是_____洋。

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___洋。

(3)太平洋被____洲、____洲、____洲、____洲和____洲环抱

(4)大西洋被____洲、____洲、____洲、____洲和____洲环抱

(5)印度洋被____洲、____洲、____洲、____洲环抱

(6)北冰洋被____洲、____洲、____洲环抱

南极洲被_____洋、_____洋、_____洋所环绕

3.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______

 

四大洋及其位置

1.完成七大洲的轮廓图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E_____F_____G_____

2.读七大洲四大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洲:

A_____B_____C_____D___

(2)在图上填出: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3)大洋: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

(4)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填序号),面积最小的是_____(填序号)

(5)一架飞机从非洲沿赤道向东飞行绕地球一圈,依次经过的大洲和大洋是:

非洲、_____洋、_____洲、_____洋、_____洲、_____洲、_____洋、非洲。

3.读七大洲四大洋图,完成空格

 

(1)大洲:

A_____B_____C_____

D_____E_____F_____

(2)大洋: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

④____

课堂

评价

个人

小组

课题

§2.2海陆的变迁导学案

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并能举例说明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记住世界火山、地震的两大分布带,并能简要说出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带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重点

板块运动

主问题设计

时间点拨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和_____的活动

2.德国科学家_____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证据:

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_____十分相似;拼合大陆几种__________的相似性;非洲与南美洲多种_____的相似性。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全球大致划分为___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_____着。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_____。

世界上的_____、_____,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4.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_____火山地震带和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独立自学完成

5.请例举3例海陆变迁的实例

 

6.读图2.2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六大板块包括____板块、____板块、____板块、____板块、____板块、____板块

(2)几乎全部处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_板块

(3)日本多地震是因为它位于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交界处的火山地震带上

7.读图2.24,完成课本43页活动题(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碰撞挤压和分裂)

(1)红海不断扩张的原因是:

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在不断的_____

(2)地中海在不断缩小的原因是:

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在不断的_____

(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不断挤压碰撞形成

 

六大板块的位置及其运动

小结

提纲

思维

导图

海陆变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

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十分相似。

证据拼合大陆几种的相似性。

大陆漂移说非洲与南美洲多种的相似性。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___拼命而成

内容全球大至划分为___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

板块构造学板块在不断的___着,内部地壳比较___,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___

两大火山地震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沧海桑田”在地理学上的含义是()

A.填海造陆种田B.世事的变迁C.海陆的变迁D.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