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0399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96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捷力快车保养手册底盘检修高级Word下载.docx

0.4以下

转向横拉杆摆动阻力(N)

6~19(1.5~4.9)

专用工具(MB991561)开口部尺寸(mm)

2.9

第二节润滑剂

润滑剂见下表

品牌

容量

动力转向器油液

壳牌动力施TA(ShellDolaxTA)

约0.6L

转向横拉杆的密封罩内

硅润滑脂

适量

小齿轮与转向阀总成间

维修用润滑脂

齿条总成

转向横拉杆端部接头防尘罩内部

第三节密封剂

密封剂见下表

使用部位

万向节护罩安装螺母

XY-407密封剂

第四节车上维护

1、转向盘游动间隙的检查(空行程)

(1)在发动机运转(液压系统工作)的状态,将前轮置于直进状态。

(2)轻轻地左右转动转向盘,到轮胎开始转动为止,测量转向盘圆周方向的游动间隙。

极限值:

30mm。

(3)当转向盘游动间隙超过极限值时,检查转向轴接头和转向传动杆系间隙,根据情况校正或者更换有关零件部件。

(4)检查完第(3)项之后,游动间隙比极限值还大时,在发动机停转状态下,将转向盘置于中立位置,在转向盘圆周方向施加约5N的力。

测量这时的转向盘的游动间隙是否处于标准值内。

标准值:

0~10mm

(5)第(4)项检查之后,转向盘游动间隙偏离标准值时,拆卸下转向齿轮和联动装置,调整检查小齿轮总扭矩(见图1-1)。

图1-1

2、.转向角的检查

(1)将前轮置于转弯半径测定装置上,测量转向角度。

标准值见下表。

00ˊ±

30ˊ

34°

(2)偏离标准值时,可认为前束不对,调整前束之后,再检查转向角。

3、球头销回转力矩的检查

图1-2图1-3

(1)使用专用工具,断开转向横拉杆球头和转向节的联接。

因存在着损伤球头销螺纹的可能,所以不要从球头销上卸下转向横拉杆端头安装螺母,使用专用工具松开即可。

为了防止专用工具脱落,要用细绳系住。

如图1-2。

(2)摆动数次球头销之后,将螺母装到双头螺栓上,使用专用工具,测量球头销的回转力矩。

如图1-3。

0.5~2.5N·

m

(3)测量值超过标准值时,更换转向横拉杆球头销总成。

(4)测量值达不到标准值时,检查球头销总成是否有松动和咯吱咯吱响声。

如果没有松动和咯吱咯吱响声,判断为可以继续使用。

4、怠速状态转向盘操作力的检查

(1)将车停在平坦板油路面上,转向盘置于中立位置。

(2)起动发动机,将发动机转数保持在1000±

100r/min状态。

(3)将弹簧秤挂在转向盘外环上,测量从中立位置向左旋转时(到1.5圈范围上)的转向盘操作力(见图1-4),确认转向盘操作力没有大的变化。

图1-4

标准值见下表

转向盘操作扭力

28N以下

5.9N以下

(4)不符合标准值时,要进行各部位的检查和调整。

5、转向盘回正的检查

(1)在怠速状态下,缓慢旋转转向盘,靠感觉确认转向盘的操作力以及回正是否一样。

(2)以35km/h左右的速度行驶,将转向盘转90°

,保持1~2s后,手离开转向盘,转向盘如果返回70°

以上,可判断为回正良好(见图1-5)。

图1-5

若快速旋转转向盘,瞬间感到很重,这不是异常。

特别是象怠速运转时那样,如果转速低时,则为油泵喷出量不足。

6、油泵皮带张力的检查、调整(参照本手册的有关内容)。

7、动力转向器油压开关的检查(见图1-6)

图1-6

(1)将油泵与高压软管脱开,装上专用工具。

(2)进行排气,反复数次旋转转向盘,使油温升到50~60℃。

(3)使发动机转数达到怠速转数。

(4)断开油压开关连接器的连接,装上万用表。

(5)慢慢地关闭压力表的断流阀,使油压增加,检查开关工作压力是否在标准值内。

1.5~2.0MPa

(6)渐渐打开断流阀,减少油压,检查油压是否在标准值内。

0.7~2.0MPa

(7)卸下专用工具之后,按规定力矩拧紧油压软管。

拧紧力矩:

57±

7Nm

(8)排气

8、球头销防尘罩的检查

(1)用手指按压防尘罩,检查防尘罩上是否有龟裂或者损伤。

(2)如防尘罩上有龟裂或者损伤时,要更换转向横拉杆球头总成。

如果防尘罩上有龟裂或者损伤时,就有可能带来对球头销的损伤。

第五节转向盘

1、拆卸与安装

安装后的操作:

将转向盘处于中立状态。

拆卸顺序见图1-7。

图1-7

在需要拆卸安全气囊组件时,参照19章安全气囊组件和时钟弹簧的相关内容。

拆卸要点:

1)盖的拆卸

把专用工具插入图1-8所示缺口,卸下盖。

1-盖2-转向盘和安全气囊组件

图1-8

2)转向盘和安全气囊组件的拆卸

(1)从卸下的转向盘盖的孔处,卸下安全气囊组件以及喇叭开关的连接器(见图1-9)。

图1-9

(2)完全松开螺栓之后,卸下转向盘和安全气囊组件。

第六节转向管柱

拆卸前的操作:

转向盘、安全气囊组件的拆卸;

上盖板的拆卸。

下盖板的安装;

安全气囊组件的安装。

拆卸顺序见图1-10:

图1-10

1-组合开关下罩2-组合开关上罩3-组合开关4-转向管柱总成

5-万向节护罩

2、分解与组装见图1-11

分解顺序见图1-11:

图1-11

1-特种螺栓2-转向柱锁托架3-转向柱锁气缸总成4-弹簧卡环

5-转向管柱轴总成6-倾斜弹簧7-转向管柱总成

分解操作要领:

特种螺栓的拆卸见1-12图

图1-12

(1)使用电钻在特种螺栓上钻一个能绞丝的孔。

(2)使用反螺纹丝锥,卸下特种螺栓。

组装操作要领:

转向柱锁气缸总成、转向柱锁托架、特种螺栓的安装见图1-13。

图1-13

(1)将转向柱锁气缸总成以及转向柱锁托架安装在转向管柱总成时,对合转向柱毂预装转向柱锁。

(2)在确认转向柱锁是否正确动作这之后,将特种螺栓拧上,达到把全部螺纹都拧尽为止。

第七节转向器

拆卸顺序见图1-14:

图1-14

1-螺栓2-万象节护罩总成3-横梁4-橡胶罩5-回油硬管接头

6-组合螺栓7-组合螺栓8-转向器总成

检查

1)小齿轮综合旋转扭矩的检查见图1-15

图1-15

使用专用工具,以4~6s旋转1周的速度旋转小齿轮,测量小齿轮综合旋转扭矩。

综合旋转扭矩0.6~1.6N·

m扭矩变动0.4N·

m以下

转向器总成要在安装部位固定,在其他位置固定会使转向器及其附件变形,损伤,所以不要固定。

2)测量

(1)测量时,将波形套从齿轮机架上拆卸下来。

(2)小齿轮综合旋转扭矩是从中立位置向左右旋转180°

后再测量。

(3)在偏离标准值时,调整小齿轮综合旋转扭矩。

(4)不能调整到标准值时,分解、检查和更换各零件。

3)转向横拉杆摇动阻力的检查

(1)使劲摇动10次转向横拉杆。

(2)将转向横拉杆端头朝下,如图1-16所示,使用弹簧测量摇动阻力。

1.5~4.9N·

m。

图1-16

(3)测量值超过标准值时,更换转向横拉杆。

(4)测量值低于标准值时,检查球形接头是否松动以及咯吱咯吱的感觉。

如果摇动圆滑,则判断为可以使用。

4)转向横拉杆球头端,防尘罩的检查

(1)用手指压防尘罩,检查在防尘罩上是否有龟裂或者损伤。

(2)如果在防尘罩上有龟裂或者损伤,则要更换转向横拉杆端头。

在防尘罩上有龟裂或者损伤时,有可能会带来球形接头的损伤。

在维护工作中,在损伤防尘罩时,则更换防尘罩。

2、分解与组装

分解顺序见图1-17:

图1-17

1-油管组件2-O形环3-螺母4-转向横拉杆接头5-卡箍6-卡箍7-齿轮防尘罩8-转向横拉杆9-锁紧垫片10-锁紧螺母11-调整螺塞12-托座支撑弹簧13-齿条托座14-轴承盖15-法兰六角螺母16-上壳体控制阀组件17-油封18-齿轮和阀总成19-密封圈20-球轴承21-油封22-阀体23-弹性挡圈24-支撑套挡圈25-齿条衬套26-油封27-O形圈28-齿条29-密封圈30-O形圈31-球轴承32-转向齿轮上轴承33-油封34-转向器本体组件

3、润滑脂和密封剂涂抹处(见图1-18)

图1-18

1)分解操作要领

(1)齿条支承壳体的拆卸见图1-19。

图1-19

(2)下部油封、齿轮和阀总成的拆卸见图1-20。

图1-20

用塑料锤子轻击齿轮和阀总成的花键部,从阀壳体中拔出下部油封和齿轮以及阀总成。

(3)密封环的拆卸见图1-21。

图1-21

切断密封环,从齿轮和阀总成以及齿条总成中卸下。

在切断密封环时,不要损伤齿轮和阀总成以及齿条总成。

(4)上部轴承和上部油封的拆卸见图1-22。

图1-22

使用套筒等,从阀壳体冲下上部油封以及轴承。

(5)卡簧的拆卸(见图1-23)。

图1-23

a.顺时针旋转齿条止动器,卡簧的端头从气缸长孔处突出。

b.逆时针旋转止动器,取下卡簧。

若开始就硬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卡簧卡进壳体槽里,就不能旋转了。

(6)齿条止动器、齿条衬套、油封、O形环、齿条总成的拆卸

a.慢慢地拉出齿条总成,同时取出齿条止动器,齿条衬套、油封以及O形环(见图1-24)。

图1-24

b.油封弯曲的一部分,从齿条衬套中取出来(见图1-25)。

图1-25

不要损伤齿条衬套的油封刃口。

(7)下部轴承的拆卸(见图1-26)。

图1-26

(8)滚针轴承的拆卸(见图1-27)。

图1-27

过度使用专用工具,会使阀壳体内表面划伤。

(9)油封的拆卸(见图1-28)。

图1-28

使用管子等冲下油封。

2)安装操作要领

(1)油封的安装(见图1-29)。

图1-29

(2)滚针轴承和下部轴承的安装(见图1-30)。

图1-30

(3)齿条总成的安装(见图1-31)。

1-31

a.在齿条总成的齿牙上涂上维修用润滑脂。

在涂润滑脂时,注意不要堵死通气孔。

b.向齿条总成的齿上盖上专用工具。

c.将指定液体涂在专用工具以及密封环和O形环的外面(见图1-32)。

图1-32

d.慢慢从齿轮机架动力气缸侧推进盖上专用工具的齿条。

在齿条插入时,将油封中心和专用工具的前端对准不得使油封挡圈弹簧脱落。

(4)油封和齿条衬套的安装。

a.在油封外面涂上指定液体,使用专用工具,用压力机将油封压入到衬套端面为止(见图1-33)。

图1-33

b.将指定液体涂到油封内面以及O形环上。

c.在齿条端部缠上塑料胶带,将齿条衬套压到齿条上(见图1-34)。

1-34

(5)卡簧的安装。

将齿条止动器的标记与气缸长孔对准,将卡簧从气缸长孔插入齿条止动器的孔里,顺时针旋转齿条止动器,使卡簧完全镶入进去见图1-35。

图1-35

(6)上部油封和上部轴承的安装(见图1-36)。

图1-36

(7)密封插圈的安装。

因为密封环在安装时伸长了,所以安装后,使用专用工具压缩,或者用手用力握,使其收缩(见图1-37)。

图1-37

(8)下部油封的安装。

使用专用工具,将下部油封压入阀壳体中。

这时,压入的程度应是油封的上面比壳体端面高约1mm的位置(见图1-38)。

图1-39

油封上面与壳体端面在一个平面或者压进去的话,会造成壳体结合面的密封不好,所以要重新安装。

(9)调整螺母的安装(见图1-40)。

图1-40

a.将指定密封剂涂到调整螺母的螺纹上,再装到齿轮支架上。

b.用冲子将调整螺母的圆周2处凿紧,防止转动。

(10)齿条支承壳体和自锁螺母的安装

a.将指定密封剂涂在齿条支承壳体的螺纹上。

b.使用专用工具,用23±

2N·

m的扭矩紧固齿条支承壳体。

c.将齿条支承壳体返回约30°

d.使用专用工具,一边控制齿条支承壳体不旋转,一边用规定的扭矩紧固自锁螺母。

(11)齿轮综合旋转扭矩的调整

a.使用专用工具,检查当使齿轮轴以4~6s转一周的速度旋转时的旋转扭矩以及扭矩变动是否在标准值内。

综合旋转扭矩:

0.6~1.6N·

m扭矩变动:

0.4N·

b.旋转扭矩以及扭矩变动偏离标准值时,将齿条支承壳体以0°

~30°

范围返回进行调整。

调整时,要达到规定值的上限附近。

在齿条轴向运动时,不得有咯吱咯吱感觉和被挂住的现象,旋转扭矩的测量要在全周范围内进行。

齿条支承壳体在规定返回角度内不能调整到标准值时,要检查和更换齿条支承壳体的组成零件。

(12)板垫和转向横拉杆的安装(见图1-41)。

图1-41

将转向横拉杆装到齿条上后,将板垫的两处凿紧。

(13)带子的安装(见图1-42)。

图1-42

a.旋转专用工具的调整螺栓,调整开口部尺寸W要达到标准值2.9mm,超过2.9mm时往里调正紧固调整螺栓。

不到2.9mm时往外紧固调整螺栓。

调整螺栓一圈,W值约变化0.7mm。

调整螺栓不要旋转1周以上。

b.使用专用工具,凿紧带子(见图1-43)。

图1-44

固定齿轮机架,用专用工具端头,夹紧带子凿紧部位。

专用工具要碰到止动器为止,牢固紧固带子。

c.带子的凿紧值A是否达到标准值,需要确认。

凿紧值超过2.8mm时将a项的W值调整成下列公式的数值,然后再进行b项工作。

W=5.5-A(例:

A=2.9时,W-2.6)凿紧值不足2.4mm时取下带子,将a项的W调整成下列公式的数值,使用新件,再进行b~c项工作。

A=2.3时,W-3.2)。

标准值A:

2.4~2.8mm见图1-45。

图1-45

(14)转向横拉杆端头和自锁螺母的安装。

扭进转向横拉杆,达到图1-46所示尺寸,用自锁螺母临时紧固。

图1-46

自锁螺母真正紧固是将转向齿轮和联动装置装到车上,调整前束之后再进行。

3)转向横拉杆球形接头防尘罩的更换(见图1-47)。

图1-47

在维护工作中,误伤防尘罩时,按照下述要领,更换防尘罩。

(1)将润滑脂填充到防尘罩内部。

(2)转向横拉杆端头防尘罩安装面上涂指定密封剂。

(3)使用专用工具,将防尘罩压入到转向横拉杆端头。

(4)用手指压防尘罩,检查防尘罩上是否有龟裂或者损伤。

第二章悬挂系统

一、轮胎的检修

(一)轮胎的拆卸

1、把车辆停在水平地面上。

2、用十字杆把轮胎螺栓对角线顺序拧松。

3、用千斤顶在适当位置顶起车辆。

4、放入安全支撑,防止发生意外。

5、用十字扳手快速卸下轮胎固定螺栓。

6、取下轮胎,平放在地面上。

(二)轮胎外观的检查

1、检查轮胎外观是否有裂纹、花纹中是否有异物。

2、检查轮胎外部花纹磨损是否正常,是否需要更换。

3、用工具取出轮胎中卡滞的异物,如有尖锐刺破轮胎漏气则需要修补。

4、检查轮胎侧面是否有伤痕,如有大的损伤不能修补,直接更换。

5、检查轮辋外围所附平衡块是否有脱落。

(三)轮胎的修补

外补

1、取丁字专用工具,把胶条放在丁字工具前端的槽中。

2、在轮胎周围喷水检查寻找扎破轮胎的钉子等物品。

3、将漏气部分周围清除干净。

4、用螺丝刀和尖嘴钳拔出钉子

5、用丁字锥将轮胎破损处扩充一些,以使胶条可以容易进入轮胎。

6、用力将胶条用专用工具从漏气的地方扎进去。

7、取出专用工具。

8、胎面上只留出2毫米左右胶条,多余的部分用刀片割去。

9、等到轮胎冷却后,冲气到规定压力,在修补部位喷水检查是否泄露。

内补

1)冷补

1、先用轮胎拆卸机将轮胎从轮毂上拆下。

2、将轮胎固定在扩胎机上。

3、找出轮胎内部刺穿部位并做好标记。

4、用砂轮将标记周围打磨出干净的粗糙面。

5、用吸尘器将轮胎内部的橡胶屑清理干净。

6、在打磨好的面积内涂上补胎胶,等一会让胶稍微干一些。

7、取冷补胶片一个,撕去保护膜,并将其贴到打磨干净部位。

8、用手压紧胶片,然后用滚轮来回移动压紧胶片。

9、然后将轮胎装回轮毂上。

10、气检查轮胎是否还有泄露。

2)热补

4、用砂轮将标记周围打磨出干净的粗糙面。

5、用吸尘器将轮胎内部的橡胶屑清理干净。

6、在打磨面积内涂上补胎胶。

7、用剪刀剪取适量的热补胶片,并将其贴在打磨干净部位。

8、将轮胎放到硫化补胎机上,使胶片位置正处于加热块上方。

9、将沙包垫在轮胎上,然后用上部分加热块压紧。

10、设定加热温度160度,下部加热时间为13分钟。

11、时间到后补胎机自动报警,小心取下轮胎。

12、等轮胎冷却后装回轮毂,充气后检查是否泄露。

二、轮胎的清洗

1、用水冲洗轮胎的外部尘土。

2、用专用轮胎清洗液或清洗剂清洗轮胎上的污垢。

3、用水冲去泡抹。

三、轮胎的安装

1、将轮胎的螺栓孔对正,将轮胎装回车上。

2、用十字螺栓将螺栓按对角顺序稍微上紧。

3、取出安全支撑座,松开千斤顶,放下车辆,拉出千斤顶。

4、用加力扭矩扳手将轮胎螺栓上紧到规定力矩。

四、轮胎气压检查

1、取下气门盖,把气压计接头压在气门上测量轮胎气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2、将充气机压力设定在规定值,给轮胎充气。

3、充气结束后,用水壶喷少量水到气门上,看其是否漏气。

4、拧上气门盖。

五、轮胎动平衡

1、清洁轮胎

2、检查轮胎气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否则调整至规定范围。

3、提起轮胎将其安装到轮胎平衡机平衡轴上,装好合适的锥形垫块,上紧锁紧把手,盖下防护罩。

4、用专用工具取下轮辋内侧和外侧附有的平衡块。

5、用专用卡尺量取胎宽和轮辋距平衡机距离。

将数据输入电脑。

6、按下“开始”按键,使轮胎动平衡机运转。

7、待平衡机运转结束后,用手缓慢转动轮胎,观察平衡机上指示器显示,当左边指示器一排红色灯全亮时,踩下脚刹固定轮胎不让其转动,然后根据左侧显示器中所示数值,选取适当的平衡块贴在或是卡到左侧轮辋内侧正上方位置。

8、放开脚刹,继续缓慢转动轮胎,直至右侧显示器红色灯全亮,踩下脚刹,根据指示器数值取一适量的平衡块贴在或是卡在轮辋右侧最上方。

9、松开脚刹,再按下“开始”按键使轮胎旋转,旋转结束后,两侧显示器显示数据应为“0”。

如果显示数据有差别,重复以上步骤直到两侧显示为“0”。

10、松开锁紧把手,取下锥形垫块,小心取下轮胎。

第三章传动系统

一、传动系统概述

(1)整个驱动轴包括内、外侧等速万向节,通常称为半轴。

(2)前轮驱动汽车有两根短的传动轴,各在发动机的每一侧,此轴驱动车轮并匹配转向机构和悬架的运动。

(3)等速万向节并非仅用于前轮驱动汽车,也应用在许多四轮驱动汽车的前桥上。

它们也用于发动机固定在后部的后轮驱动大轿车和小轿车上。

(4)力矩致生偏向是用来描述一种状态的术语,在此种状态下,随着发动机动力作用在驱动车轮上,汽车趋于偏转方向或拉向一个方向。

(5)等长轴用在某些汽车上,有助于减少力矩致生偏向,因而将其长侧做成两段。

一段从变速驱动桥伸出,并由轴承支承;

另一段与短侧轴做成等长。

(6)有时一根半轴上配有小型阻尼重块,以减小动力传动系统中的简谐振动,并使轴在转动中保持稳定。

(7)若半轴长度不等,较长一段通常比较短一段做得粗些;

或一根做成实心的,另一根做成空心管状的。

这样的组合可使两根轴在发动机动力作用下产生相同的扭转量。

(8)等速万向节用来在轴交角很宽的范围内始终传递相同的转矩和相等的转速。

(9)每一等速万向节外均装有波纹管式聚氯丁橡胶保护罩,以保存润滑剂,并防止湿汽和灰尘侵入。

(10)保护罩的每一端通过固定卡夹和卡箍与轴式壳紧密密封。

(11)等速万向节可依位置(内侧或外侧)、功能(固定式或插入式)、设计(球笼型或三脚架型)而有各种类型。

(12)较接近变速驱动桥的等速万向节为内部或内侧万向节,而与车轮较接近的则为外部或外侧万向节。

(13)等速万向节用三种不同方法固定在半轴上:

非正定位、正定位和单独定位。

(14)等速万向节或为固定工(不是以插入退出来补偿长度变化),或为插入式(能进行伸缩运动)万向节。

(15)最常使用的等速万向节类型为摭拍式(Rzeppa),其内座圈连于驱动轴。

内明座圈沿其外径有几条精密加工的沟槽,槽的数量与万向节使用的钢球数相等。

这些万向节配有最少三个、最多六个钢球。

这些钢球的隔离架压入外壳,并用来使万向节的钢球定位在内座圈的沟槽中。

(16)固定式三脚架型等速万向节使用一中心毂或三脚架,利用其上三个枢轴与球形滚子或滚针轴承相配合。

这些球形滚子或滚珠嵌入连于前车轮的外壳上的沟槽中。

(17)摭拍工等速万向节可将其内座圈中槽做长些而成为插入式万向节。

摭拍式万向节的内座圈中较长的沟槽可供钢球隔离架滑入滑出。

这种类型称为双补偿万向节。

(18)与摭拍式万向节类似,通槽型万向节在其隔离架、内外座圈上设六个滚珠,但座圈中沟槽切成一角度而不是直线。

通槽型万向节的设计要比其他插入式万向节。

(19)插入式三脚架型万向节毂上的槽比固定式万向节长些,这可使三脚架在万向节壳内作进出运动。

(20)不论应用场合如何,外侧万向节发生磨损的概率一般要比内侧万向节高些,因为其受到的轴交角变化范围增加了。

(21)驱动轴通过车轮轴承支承在转向节上。

这些轴承可使驱动轴进行均匀平稳的转动,并使轴保持在转向节毂的中心。

传动系统的维修

(1)传动轴通常用无缝钢管制成,两端固定万向节叉。

(2)万向节允许传动轴的交角和有效长度发生变化。

(3)传动轴实际上只不过是变速器第二轴的柔性延伸。

(4)传动轴上的叉提供一种使轴连接在一起的方式。

(5)平衡重焊于传动轴外侧,用来对轴加以平衡,并降低其自然振动。

(6)有些传动轴内部排列一些硬厚纸板或带有橡胶插块的硬厚纸板来帮助减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