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散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0901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散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闻+散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闻+散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闻+散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闻+散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新闻+散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新闻+散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新闻+散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新闻+散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新闻+散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新闻+散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新闻+散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新闻+散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散文.docx

《新闻+散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散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闻+散文.docx

新闻+散文

实用类文本--------新闻类文本知识梳理

新闻与访谈属于实用类文本中。

考点分布及答题思维与传记相通。

主要为四种能力的考查: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理解语句含意、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及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就新闻而言从“新闻的语言”和“新闻的文体特征”两方面来复习。

考点一:

新闻的语言

准确性与生动性(“让事实说话”是所有新闻工作者遵循的基本规则,所以新闻语言多客观叙述、极少主观评论。

一、常见设问方式

(1)新闻语言要求准确,请结合×××部分简要分析。

(2)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本文是否也这样,请举例分析。

二、思维趋向——四“从”

1.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考虑语言的特点;

2.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考虑新闻语言的严密性;

3.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考虑语言的细微处;

4.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考虑语言传达出的情感。

三、答题模板:

明确分析方向+举例分析。

考点二:

新闻的文体特征

1.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

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1)标题:

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引题(引标):

交代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

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

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2)导语:

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3)主体:

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4)结语:

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楚了,就不需要结尾。

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2.新闻的结构方式

新闻的文体特征决定了新闻的结构方式不同于其他文本。

新闻的结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结合、自由式等。

常见设问方式

(1)本文的作者是如何突出新闻真实性的?

(2)××段有什么作用?

(3)这则新闻运用了什么手法来结构全文的?

请简要分析。

新闻的文体特征类题要结合技法,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思维趋向——看→抓→理→辨→析

1.看标题:

通过对标题意思的揣摩,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2.抓要素:

要素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

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抓住记叙要素,便于把握新闻的整体内容。

3.理线索:

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4.辨方式:

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

5.析内容(从三方面把握新闻的构思技巧)

抓对比点,分析相反内容的内在联系;

抓相似点,分析物人之间的相似之处;

抓相关点,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解答新闻表达技巧阅读题注意事项:

(1)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人物特点的作用;

(2)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

(3)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新闻群众接受的作用;

(4)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和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分析表达技巧对新闻内容真实性的作用。

二、答题模板

确认文体特征类型+效果(对“效果”的分析不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从表达者的表达这个方面去考虑,看采用这些技巧构思新闻对文章的表达会带来怎样的方便;

一是从阅读者这个方面考虑,看采用这些技巧可以对读者的阅读产生什么样的积极的效果)

附:

新闻的阅读方法

1.看标题,抓要素,整体把握新闻内容

新闻标题是新闻主要内容的提要,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

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

通过标题把握文本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新闻属于记叙类文体,离不开记叙的要素,所以,分析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可以帮助进一步把握主要内容。

2.理清脉络,把握文章结构

看清文章前后的联系,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从而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

通讯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

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3.把握中心,把握主旨

抓住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去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研究文本的主旨,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感情态度。

4.研究写作技巧,分析表现手法

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烘托渲染、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

附:

新闻的答题方法

1.如何分析新闻的真实性

(1)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

(2)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

(3)从叙述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

(4)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思考;

(5)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

2.如何把握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1)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思考;

(2)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思考;

(3)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思考;

(4)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思考。

3.如何筛选整合新闻的信息要点

(1)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

(2)理解层次,把握新闻要点;

(3)根据题目,筛选相关信息。

4.如何分析新闻材料的详略性

(1)从材料角度是否不同的角度思考;

(2)从材料联系是否层进的角度思考;

(3)从能否开阔读者视野的角度思考。

5.如何分析新闻结构的合理性

(1)从能否深化主题的角度思考;

(2)从结构是否完整的角度思考;

(3)从群众能否想到的角度思考。

6.如何鉴赏新闻构思的独特性

(1)抓对比点,分析相反内容的内在联系;

(2)抓相似点,分析物人之间的相似之处;

(3)抓相关点,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7.如何分析新闻标题的艺术性

(1)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2)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

(3)分析新闻标题对吸引读者的作用;(4)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

(5)分析新闻标题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8.如何评价新闻技巧的巧妙性

(1)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

(2)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分析表达技巧对群众的影响,如能否让群众如临新闻现场(生动形象),能否让群众体会出作者态度,能否让群众把握新闻主题,能否突显新闻的社会效应等。

9.如何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

(1)概述相关事实;

(2)分析人物精神(品质、素质)(3)阐发所受启发(相同、相反)。

10.如何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

(1)明观点,即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

这是第一个得分点;

(2)引论据,即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

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

(3)作论述,即就所引论据作必要的阐述以证明自己的观点;

(4)作小结,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

同时注意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

实用类文本------访谈知识点梳理及答题技巧

就访谈而言我们从“访谈技巧(问答技巧)”和“访谈内容”两个考点复习。

 

考点一访谈技巧

访谈是因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它包括三个要素:

专家(或知情者)、记者和现场。

访谈最主要的形式是访谈者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

通常以答记者问、采访纪实、访谈录、对话录等形式出现。

因此,访谈问题的设计体现以下特点:

1)设问有步骤。

(2)问题要明确单一。

(3)问题不同语气不同。

(4)语言平实。

5)点评简单,精于引导。

文体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就是由一问一答一直循环下去组成一篇文章。

但其问答有互动的因素,并且依靠一问一答推动访谈的进行。

这其中,双方要充分配合。

提问者要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

因此,访谈文本的主要技巧是针对提问者而言,必须掌握基本的提问技巧。

而读者在阅读时着重就是要关注提问者问的艺术技巧。

常见设问方式

(1)本文的提问方式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2)访谈的提问非常有技巧,请就本文简要分析。

(3)记者是怎样提问的?

一、思维趋向:

重点了解“问”的技巧,需辨明提问方法及其作用

1.一般提问方法:

要么直接问,要么旁敲侧击。

可以细分为:

(1)趣问:

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

作用:

能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2)直问:

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作用:

开门见山,干脆利落。

(3)推问:

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作用:

逻辑性强,有层次感。

(4)旁问:

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

作用:

能制造轻松的气氛。

2.特殊提问方法:

访谈对象的回答有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访谈要及时抓住新情况,调节控制好访谈程。

使访谈顺利、深入地进行下去。

(1)追问:

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

作用:

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2)延伸:

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

作用:

能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3)对比:

有时候,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

作用:

对比鲜明,便于访谈对象回答,也便读者了解提问意图。

二、答题模板明确技巧+作用(这种技巧本身作用+对主旨情感的作用)。

考点二:

访谈内容

访谈内容包括提问者所提出的所有问题和访谈对象回答的内容。

常见设问方式

(1)这篇访谈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

请简要概括。

(2)通观全文,某某的回答涵盖了哪几方面内容?

思维建模:

1、速读全文,把握话题、进程、关键

2、分开问语与答语

3、依据题干精读相关问语与答语,梳理思路,整合信息。

探究:

1.“不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时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等。

“不同的层面”指的是文本可达到的层次,如深层、浅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可能涉及到的范畴,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风俗、娱乐、艺术、行文等。

“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就是要尽量多从上述角度揭示更多的内容。

  2.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就是要分析归纳出提问者和访谈对象(主要是后者)的人生观,探讨他的人生价值,揭示他的这种人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是考查考生的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质疑精神。

要善于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怀疑、对难点尽量依据文章或借助工具书试图解决,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

要注意的是,高考考查一般访谈对象应该是该领域的专家,必有其独到之处,对其观点不要轻易完全否定。

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

有观点、有事实依据、语言通顺。

散文

一、引文的作用:

1.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2.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结构上起到了……作用

附:

引文作用常使用的术语

(1)开头:

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

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

④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

④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

  

(2)中间:

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

③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引起下文的…内容;

④照应上文的…内容、转换话题。

⑤或衬托作用(在行文中为了彰显叙述主体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具有衬托作用);或渲染烘托某种氛围(描写环境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氛围)

(3)结尾:

①升华感情;②点明中心,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

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或含蓄的表明主旨(往往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4)其他

传说故事:

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某一事件:

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史实:

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

具有例证的作用

诗句:

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名言:

表明……观点,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

丰富文章内容;

二、词语或句子含义理解

1、词语含义分析题:

弄清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分析表达作用(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概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句子含义分析题:

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分析内容;分析形式,结合语句的位置;分析艺术手法)

2、答题格式:

词语含义分析题:

这个词语表达了……内容,这么表达有……作用

(词语本身的准确性、生动性,联系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回答)

句子含义分析题:

内容+手法+作用

这句话用了……手法(表现手法:

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写出了……的内容(解释句子意思),突出某一景象或人物的……特点或者强调上文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态度、感情或者揭示了……的道理或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附:

某一词语含义或作用常使用的术语

动词:

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

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

词语顺序:

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一致;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三、人称类

第一人称:

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

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

能比较直接的展现丰富的生活,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四、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叙述(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人物描写:

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

2.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烘托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

使表达更中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白描:

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虚实相生:

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以小见大:

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抑扬:

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对比:

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衬托(正衬和反衬):

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

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3.布局谋篇:

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时间、空间、情、理、物等);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主次详略得当;材料典型、真实、新颖、有力等。

4.修辞手法:

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冗长为简洁

借代:

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生动;在表情达意上更得体、含蓄、别致

比拟:

语言生动形象,蕴涵丰富;色彩鲜明,描绘形象,印象深刻;感情强烈,引起共鸣

夸张:

突出本质、特征,引人联想;烘托气氛,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感情强烈,引起共鸣

对偶: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排比:

句式整齐,节奏匀称;文章贯通,语势强劲;集中内容,加重感情;条分缕析,说理严密透彻,抒情酣畅淋漓

设问:

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突出内容,变化波澜;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增强说服力和表达效果

反问:

强化语气,强调内容;增强表达效果,表达强烈感情;引起思考,余音回荡

反复:

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起兴:

渲染气氛,定下感情基调;统摄全诗,引出故事;激发读者想象;化实为虚,形象生动

双关:

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5.语言特点:

平实、质朴、含蓄、直露、幽默、风趣、粗俗、典雅、清新、自然、简洁、优美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