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1037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情看到秋云厚,世路经过蜀道平。

此胡仰曾先生易箦时自晚语也,其介弟梅庵三兄用其意命予为此图,一以追念其兄,一以自儆也。

戊寅七月一日蜀郡张爰大千。

印文:

张爰、大千大利

4006.张大千戊子(1948年)作闲舟平远图镜心

蜀郡张爰、三千大千

漫道白鸥闲似我,渔舟更比白鸥闲。

拟赵仲穆笔。

戊子上九,大千居士爰。

4007.张大千1953年制凝思图镜心设色纸卡

款识:

癸巳十月写似蓓芬夫人清正。

铃印:

张爰私印。

注:

"

癸巳十月"

即公历一九五三年十一月期间,乃大千先生自阿根廷迁往巴西圣保罗摩诘山园之时。

应属赠好友妻室,故以美人凝思入画。

五十年代初正先生工笔创作的颠峰期,不论何种题材,于其笔下俱佳作纷呈。

特别是在工笔古典仕女,细笔勾描,设色亮丽,开脸妖俏温婉,艳而不俗,媚而不妖,眉梢含春,眼波流转,引人遐思处,尽在不经意间。

本幅堪称上述风格的代表作,写于日本纸卡上,人物半身的特写充溢满幅,背景以淡彩略染,凸显了仕立体感,亦使其云鬓以上矿物颜料写成的簪花更呈鲜艳。

这个构图在先生笔下间有出现,但多用白描出之,其中另幅<

凝思>

于一九六0年写赠高岭梅,可与本幅比较。

但若论色彩丰富兼写于纸卡上,恐以本幅为目前仅见!

4008.张大千作画图镜心

仿吾家上元老人笔意于网师园中,蜀人张大千。

张爰、大千居士

4009.张大千1950年作印度纱丽镜心

印度纱丽即古之所谓五铢衣,亦称天衣者。

写寄梁年吾兄扬芬夫人俪正。

庚寅(1950年)秋日大千弟张爰客大吉岭。

张爰私印

此幅为刘梁年先生旧藏。

一九五零年,张大千在罗家伦的帮助下,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画展,同年五月上旬到达大吉岭,很快就被大吉岭明丽风光所吸引,而决定于此居住一段日子。

张大千曾表示:

“在大吉岭时期是我画多、诗多、工作精神最旺盛的阶段,我当时寂寞孤单,连摆龙门阵的对象都没有,只能畜养印度猿猴作伴,但当时的目力最佳,所绘的也多是精细的工笔画”(谢家孝,《张大千的世界》,第184页)。

此幅印度纱丽是一九五零年秋天居于大吉岭时的作品。

印度纱丽,佛经称天衣,有薄于蝉翼着,折迭之可从戒指孔穿过,其轻不啻五铢,相传昔有公主服七重纱丽,犹见肌肤。

敦煌二百六十窟有盛唐大士,亦画纱七重,每惊神妙。

张大千在喜马拉雅山下的大吉岭,北望圣母峰住了近一年,因精神苦闷,穷困郁结,七月又地震,于是决定返港。

一九五一年自印度回到香港,会见心德、心嘉、心一、心澄四个思念已久的子侄,刘梁年安排旅游及宴席,这几天对于张大千而言,真是喜不自胜。

4010.张大千1949年作红牡丹镜心设色纸本

琱槛转岁春,瑶台侍太真。

香车倾一顾,惊动洛阳尘。

己丑(1949年)秋日拟刁光胤笔写于大风堂下。

大千居士爰。

张爰、三千大千、昵燕楼、法匠

4011.张大千1974年作黄山行镜心

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三到黄山绝顶行,年来烟雾闇晴明,平生几两秋风屐,尘腊苔痕梦里情。

六十三年甲寅夏,爰翁七十有五岁。

4012.张大千1943年作春江泛舟镜心

别旧京六年矣,每忆非厂、静亭同游隆福、护国两寺及土地庙,偶写此。

癸未十二月张爰。

印文:

4013.张大千丙子(1936年作)松下人物镜心

大千题识:

丙子夏日写於吴门网师园中,张爰。

4014.张大千1927年作芦笛钓艇立轴

收拾渔杆上莫愁,凤皇无迹不堪游,秦淮水落石头出,天印山高明月留。

谁把笛声哀怨柳,且听笳曲动清秋;

夜深风急芦花浅,幽梦金消六代羞。

丁卯(1927年)二月写似德增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居士张爰。

张爰印,大千,浪花无际似清湘

4015.张大千1947年作秋林觅句图立轴

秋山骨棱层,秋树枝槎枒。

尚有余霜叶,点缀如春花。

缓步亦足赏,何须坐停车。

行行日将夕,微吟酬物华。

丁亥二月大风堂作,大千居士爰。

蜀郡张爰、大千居士题签:

张大千自题签“秋林觅句,大千居士近作”。

展览: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9-13日,上海成都路中国画苑,“张大千近作展览”,编号第十八号作品。

当时的售价为一百八十万。

嘉德2010年春季拍卖会第1116号拍品张大千金碧青绿山水《仿赵大年湖山清夏图》(估价12,000,000—20,000,000)即是此次展览编号第八十作品,当时售价为四百万。

按:

《秋林觅句》绘于1947年,这年被公认为张大千临古创作的高峰,仿赵大年《湖山清夏图》、《太乙观泉图》等大作都于此年前后完成。

“……缓步亦足赏,何须坐停车。

行行日将夕,微吟酬物华”,画中的山水,可观、可游、可居,一种潇洒的出尘之念油然而生。

整个画面藴含着浓浓古意,作者以写意手法,精心布置山石、树木、人物;

粗笔淡墨与渴笔焦墨穿插运用,表现出山石树木的阴阳向背和高低远近。

“秋山骨棱层,秋树枝槎枒,尚有余霜叶,点缀如春花”,张大千不仅是一位画画高手,更是诗词骚人,这短短20个字,就将画面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观者不得不随之缓步其间,欣赏这静静秋山的无限诗意,令人有幽然尘外之想。

张大千这个时期的画作,一直因其工整、古雅、考究、细腻而见称,析其原因,大致有二:

一为大千对于董其昌“集大成”理论的接受与消化,董氏有言:

“画平远师赵大年,重山迭嶂师江贯道,皴法用董源集其大成,自出机轴,再四五年,文沈二君不能独步吾吴矣!

”如立高阁,点将历朝画家,言语间的气概与自信深深感染了张大千,决意取各家精华,成一己面貌。

二是因为1940年代中期,原被溥仪携往东北的清宫旧藏历代书画珍品出现于市场,张大千不惜重金罗致,多幅名迹入藏大风堂,画家得以与之朝夕相对,浸淫于古人技法。

大约从1946年起,张大千山水进入其一生艺事的最高潮,由早年的黄山诸家,以后的元人风韵,一跃而上窥董、巨堂奥。

《秋林觅句》其林壑景致之美,既精雅工巧,又气息高古,为大千1940年代中后期的代表作之一。

1946、47年,大千于沪上有数次展览,每次主题、面貌均有新意。

1947年的“张大千近作展”又一次“震惊沪上”,《秋林觅句》即在是次展览中首次呈现。

同时展览的还有金碧青绿山水《仿赵大年湖山清夏图》,《煮茶图》等大千那个时期的代表作。

出版:

《洁思园藏画集》P6,1992年。

4016.张大千湖山钓艇成扇

<

书>

盈盈渌水,叠叠青山,放吾艇子,高咏其间。

丙戌初夏。

张大千爰。

<

偶拈宋人外纪漫书。

丙子夏日。

『张爰』、『大千』、『张爰』、『大千大利』。

4017.张大千1976年作湖山清晓镜框纸本设色

六十五年(1976年)四月,恭介吉诚先生七十双庆。

大千弟张爰。

张爰、大千、以介眉寿、环华庵、三千大千、丙辰

编号339,340为吉诚先生藏品,吉诚即沈吉诚先生,亦既前《大成》杂志社主编沈苇窗先生之长兄。

一九四九年大陆解放后,两兄弟自上海来到香港,也开始了长期笔耕生涯,苇窗先生著重于戏剧、艺文方面的写作,其兄长则于五十年代开始在华侨日报当编辑,及主持马评专栏。

4018.张大千1927年作芦笛钓艇立轴设色纸本

钤印:

4019.张大千1978年作春江钓艇镜框设色纸本

六十七年(1978年)初夏,先觉贤甥远来祝予八十生辰,经月将归,适予复撄心腹之疾,能作数笔以赠其行,案头得此未意之作,遂题记与之,他日重来当为点笔也,八十叟爰。

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摩耶精舍

4020.张大千少陵觅句图轴

一九四七年作款识:

杜少陵觅句图。

丁亥十一月。

蜀郡张爰抚。

『张爰私印』、『大千居士』。

4021.张大千仿黄鹤山樵山水立轴

张爰、张爰私印、大千大利、蜀客

元四家中以黄鹤山人法门为最广大,明清作者无不师之。

即不羁如方外二石,亦不能越其藩篱也。

丁丑春日偶临山樵真迹,因并记此。

蜀人张大千。

南天青卞美连城,北地林泉拱众星。

更向九州数光怪,草堂惭愧大风灵。

山樵真迹《青卞隐居》、《林泉清集》二图为最,大风堂所藏此幅亦是山樵平生合作。

爰又。

张大千《仿黄鹤山樵山水》

张大千一生颇多临摹前贤名迹,除临摹敦煌壁画外,尤热衷于董源、巨然、赵孟俯、王蒙、陈洪绶、徐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等,其中又以临摹赵孟俯、黄鹤山樵、石涛甚伙,且享“几可乱真”之誉。

史载张大千21岁时在上海书画收藏家狄平子家见到黄鹤山樵的画笔,便被其曲动有致的牛毛皴和几近龙脉起伏的山势构图深深吸引。

及至后来在张汉卿(学良)处见到黄鹤山樵的《林泉清集图》,其痴迷程度无异于“醉生梦死”,非但展读再三,且亦临摹再三。

题款中言“元四家中以黄鹤山樵法门为最广大,明清作者无不师之。

即不羁如方外,二石亦不能越其藩篱也”,可知大千对黄鹤山樵的推崇备至。

两幅合观,则此幅临黄鹤山樵,颇可乱真。

王蒙山水的气质特征卓然再现,松秀厚透,极为得法。

其可乱真程度,似比此前荣宝拍卖484万成交的《临黄鹤山樵淞峰书舍图》更甚。

4022.张大千溪桥话旧成扇

一九四七年作

画>

丁亥五月师清湘老人法,写似海涛仁兄方家正之。

海涛仁兄法家正之。

张爰。

『张爰』、『大千』、『张爰』、『三千大千』。

4023.张大千丁丑(1937年)作湖山胜概行书七言诗成扇

丁丑六月二十四日,昆明湖上暴风雨不得游瞻,闭门弄墨破闷。

蜀人张爰大千父。

背:

琢青道翁正律,张爰。

蜀客、张大千、游艺中原

4024.张大千花卉(八帧)镜心

季爰之印(白文)、张季(白文)、张季爰印(白文)、苦瓜滋味(朱文)、张季(白文)、未始有极(白文)、大千(朱文)、大千(朱文)、内江张爰(朱文)、阿爰(朱文)

录文:

△红红绿绿费疑猜,一雁初晴漠北来。

莫道此花空有叶,须知叶可代花开。

蜀人张爰。

△自入长门着淡妆,秋衣犹染旧窗黄。

到头不信君恩薄,只是倾心向太阳。

蜀人张大千漫拟白阳山人法于大风堂中。

△田家风味图。

大千居士张爰画于海上。

△一撮红云额上肥,五更霜露逼寒威。

看他独立茅檐下,昂首西风胡不飞。

△甘香得自淡之余,玉笙官厨味不如。

他日闲居歌十亩,掩关常读老农书。

△天孙泪湿玉罗裳,刷翠成花花几行。

终古银河隔秋水,怕人偷插鬓云香。

大千。

△风味属田家,品列瓜茹,洒怀正渴待寻他。

最爱女儿红一点,开到杨花?

来复一丸佳,色胜凡砂,地黄莫与发生华,惯疗刊风皮戏剪,圆帖双鸦。

调集浪淘沙。

△折得五灵芝,写答高士心。

张大千

张大千(1899-1983)原名正,后改张爰。

四川省内江县人。

9岁时母亲教其花鸟草虫白描。

青年时随兄到日本京都攻读绘画,又研究染织工艺。

张大千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

他在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与他的渊博的学术修养,深厚的生活积累以及他广结师友,裁长补短密不可分。

除绘画外,他对诗词、古文、戏剧、音乐及以及书法、篆刻,无不涉猎。

并先后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溥儒、于非厂等国内各名家及外国大师毕加索交游切磋,功力自不一般。

张大千是天才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延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

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

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张大千的画风,在早、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花费了一生大部的时间和心力,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他们的作品,从临到仿作,进而到伪作。

张大千的画风,先后曾经数度改变,晚年时历经探索,在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

可贵之处,是技法的变化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

张大千30岁以前的画风可谓“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创泼墨山水,奇伟瑰丽,与天融合。

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

4025.张大千花果镜框二帧

(1).花攒一朵,数了又数,数不尽,花房几个。

风枝轻颤,粉初匀,红漾酒鳞鳞,看花难得去年人。

(2).行人午热,何物能消渴。

想着青门门外路,凉亭侧,瓜新切,一钱便买得。

张大千、蜀客,张爰长寿,三千大千

4026.张大千1948年作夕山钓艇立轴设色纸本

大风堂、张大千、蜀客

钓竿七尺玉,夕阳千叠山。

戊子上元似巨然法于潇湘画楼,蜀郡张爰大千父。

4027.张大千戊子(1948)年作仿董源松泉图立轴

题签:

杨凡题、印皆略。

本幅:

穿连林窈下清湫,逝水秋(来)贯百流。

行遍丘山爱幽树,高怀惟是有巢由。

仿北苑,戊子春,大千张爰。

张爰私印、大千、潇湘画楼收藏印:

谪仙馆珍藏记

纪录:

佳士得香港,1995年10月,编号148

苏富比香港,2001年10月,编号90

展览∶“张大千画展”,上海,1948年5月(据傅申先生研究)

“张大千先生百年纪念展“,(台北)故宫博物院,1998年9月26日至1999年1月20日

说明∶《仿董源松泉图》是张大千的重要山水作品。

画幅右侧钤盖的“潇湘画楼”印记和左下角独特的水波纹画法,在张大千一生追抚董巨风格的过程中,都有特殊意义。

1946年,张大千在北京买到董源《潇湘图》,遂请方介堪刻“潇湘画楼”一印,此印只在张氏四、五十年代少数临古山水中钤用,后期则几乎未见。

除《潇湘图》外,1946年前后,张大千还先后购得另外几幅董巨派画作。

傅申指出,《仿董源松泉图》细笔的水波纹“是大千在得到所谓(董源学生)刘道士的《湖山清晓图》以后,才开始使用的画法。

”张大千曾两次临摹《湖山清晓图》,还曾以此画构图仿造一张关仝画作,被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购藏,可以想见张大千一生对董巨所下功夫之深。

1998年秋,时值张大千百年诞辰,(台北)故宫博物院等机构精选百缁件最具代表性作品展览纪念,展期近四个月,并由著名学者傅申撰写展览图录,一时极为轰动。

此幅《仿董源松泉图》不但受邀参展,而且据傅申研究,1948年5月此作还曾参加过张大千在上海的最后一次大型个展。

前后五十年整,《仿董源松泉图》参与了两次张大千的重要展览,其艺术性也可窥见一斑。

大千先生此幅《仿董源松泉图》前景作三株繁枝密叶的乔松,一高士坐卧于坡岩上赏瀑,高士的造型属于大千所谓的“大风堂登录商标”典型。

对山峰侧的垂瀑直本而下,在云树沉沉之间隐没于松梢,复转折为奔流曲泉冲出山脚,注入溪涧激起水纹涡漩。

此画山石以董源的披麻皴为主,层叠而上,辅以直苔,点出山脊走向,然后以花青赭石两色层层渍染,造成土石浑厚草木华滋的效果。

此图章法乃出自大千于三年前(1945年乙酉夏日)在成都昭觉寺所临《北苑松泉图》,其上题语曰:

“树晕浓厚,山色浑沦,不以险刻取奇,自然高迈,学北苑正当于大开合处着意,一堕巧趣便非真谛。

以上代表了大千在1940年代中期对董源山水画的基本认识,有助吾人了解大千临本所致力达到的境地,与画面风格的效果。

比较间隔三年的两幅作品,先前一本应该是接近其所据之原本,而此幅在比例上较为纵长,且将原来占画面三分之二的高大松树,缩成不及一半,另外又将主峰向上盘高,增加了云雾的渲染及层次,和水中的波纹。

后一本虽不改原画的“大开大合”气势,但是原作中的拙朴与高古,却在大千增之以繁密的皴苔和渲染下,反而消减了“自然高迈”的境界。

至于水中细笔的波纹,则是大千在得到所谓刘道士的《湖山清晓》图以后,才开始使用的画法。

此幅作品,是大千在上追董巨过程中,变化出的一种风格样貌。

大千生前在中国大陆的最后一次个展,可能就是1948年五月在上海的大型画展,其中编号第七的《仿北苑松泉图》,即是这一件临本。

—《张大千的世界》傅申着第182页

张大千在自己收藏的古书画上,常钤“不负古人告后人”一印,深寓其“集大成”的理想与过程,1935年在日本江户所作的《闲情逸致册》(拍品495),已可见出他对古人的理解与活学活用;

但对待传统,张大千的观点始终十分清晰,绘画以“表现美为主”,“创造的艺术形象必须优美,而且要让人看懂。

……只有形神兼备,才能被人们接受,做到雅俗共赏。

”所以张大千画中的传统与审美,总是以他极富个性的面貌示人。

作于1945年的《蟠桃献寿》(拍品492)和《桐荫高士》(拍品494),将敦煌宗教壁画的高古与宋明人物的雅致完美结合,而1948年的《仿董源松泉图》(拍品487),则是他多年寻访名迹,出入董巨之后,再次临摹的成果,不但更多己意,而且浑厚华滋之谬,直追北苑。

待到六十年代初期所作《瑞士胜概》(拍品488),张大千已是游历多国,经过颇多沧桑,难得有机会住在安静无甚应酬的巴西八德园内,想念遥不可及的故国与过往的岁月,无论他所画的是瑞士、奥地利、还是印度,“五洲行遍犹寻胜”,其实真正的胜景只在画家心中与对往昔的回忆中,所以画出的总是胸中景象,让人想起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画家将这段时间所作山水,多送给自己最亲的女儿,似乎让她们也分担自己的思乡。

张大千是一位处世技法圆融的画家。

他天生豪迈、平易近人,加之留意人际关玒的经营,使他在有意无意间,建立起良好的人。

《竹篱黄花》(拍品491)一作,便为写赠川籍立法委员陈铁夫。

“佳士姓名常挂口,平生温饱不关心”一联(拍品493),书赠当时的台湾政界后起之秀吴伯雄,溢美之情,言辞可见。

然而,张大千的善于交际,并非皆在意经营,实则也因为他是一位很重感情的人。

从他招待老友乐恕人《菜单》(拍品490)之经心,以及抗战时期写与简经纶的信札册(拍品489),即可见出一斑。

此次大千专题,涵盖了这位传统派大师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等不同主题的佳作,时间跨度从193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初,几达半个世纪,时序更替,风格流衍,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张大千生平艺概的绝佳机会,或能令人理解徐悲鸿苂叹“五百年来一大千”的根由所在!

4028.张大千丁亥(1947年)作清溪钓艇立轴

张爰私印、大千居士、张季子、浪花无际以清湘

清水沧浪濯足时,扁舟便有五湖思。

素书未抵烟波远,斜竹还抽独茧丝。

丁亥之秋,拟大涤子清溪钓艇於大风堂下。

旧作题似裕丰贤世讲。

同岁十二月廿六日,时又将还成都也。

签条:

大千居士拟石涛清溪钓艇。

大风堂

受画人曹裕丰(1912-1986),浙江宁波人。

1935年毕业於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後去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科学研究院进修,获硕士学位。

50年代曾担任上海同仁医院、新华医院院长等职。

其妻为张大千挚友李祖夔之女、李秋君侄女。

4029.张大千墨竹立轴

禾嘉仁兄法家正之。

辛丑四月。

『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上款:

『禾嘉』即陈禾嘉,四九年前自云南赴美国留学。

政权转易後,受家人劝喻暂勿返国而肆业後转到法国巴黎深造。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在巴黎继续学业,结识时任台湾驻巴黎大使馆参事郭子杰(1900—1978)。

郭氏乃张大千先生同乡友好,又为艺事上知交,先生在欧洲的展览以至旅游等均委他安排。

由於这种关系,郭氏遂邀请这位当时年轻的留学生担任大千巴黎画展期间的翻译。

展览毕,郭氏每每向大千索画转赠以作酬庸。

本幅及编号623<

墨荷>

即为配对合赠,另有<

清溪钓艇>

卷(见苏富比二○○○年十月<

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

目录,编号241)亦为同期所赠,都是一九六一年四月的作品。

4030.张大千1961年墨竹立轴水墨纸本

禾嘉仁兄法家正之。

写竹乃中国书画的必备基本训练。

大千先生没有轻视这道入门功夫,反而在其<

画说>

中总结出一套经验。

本幅写丛竹新篁,竹千前後排列,用墨浓淡深浅,现其层次;

其姿态挺立,刚劲中不乏物性所显露的弹性靱力。

嫩叶新篁数束处最前方微扬,似迎风点首,略展动姿。

竹叶写来爽落带劲,片片生动,交叠穿插,具错落起伏之势。

本幅写於巴黎旅次中,他笔下随意舒展,率性为之,一片天机自发,亦可谓『胸有成竹』无人工斧凿之缺弊。

4031.张大千辛丑(1961年)作瑞士纪游立轴

“中国:

帝王艺术”,巴西美术馆,圣保罗,2002年8月19日-11月3日。

1949年之后的张大千,个人行止处处受到时局牵绊。

从印度大吉岭到阿根廷安第斯山,从巴西诸山到欧洲名川,这以后的张大千萍踪游荡,足迹几乎遍及全世界。

自1956年起,大千先生在老友郭子杰的安排策划下,数次前往英、法、德、比、瑞、奥、意等国旅行和举行画展。

在欧洲芸芸诸国中,他对瑞士印象最为深刻,当地的胜景如瓦浪湖、圣摩瑞斯山等都成为他笔下常见的题材,特别在泼墨泼彩技法成熟后,瑞士的雪山风光更成为他反复入画的对象。

这幅《瑞士纪游》作于辛丑(1961年),这年春天,大千先生三十幅近作在瑞士日内瓦艺术历史博物馆展出,先生故有瑞士之游。

或许正是在瑞士展览结束后,先生途经法国巴黎,在老友郭子杰的“三犀堂”写下这幅《瑞士纪游》。

1961年的张大千正在酝酿画风的转型,开始创作泼墨山水,由具象向抽象过渡——泼墨巨作《青城山通景屏》翌年即告完成。

而此时的大千,或许是在新技法的实验中有意地回溯传统,作品中同时出现了一些笔法传统、皴法繁密、直追董巨的山水大作。

此幅《瑞士纪游》大气磅礴,苍劲沉厚。

中央巨石皴法近马夏派的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