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1180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docx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

重庆市文化常识专项练习

一、初中语文试卷文化常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渊源流长。

     【材料二】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

国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的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

(1)【整合材料探国学】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2)【陶冶情操用国学】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古至今,这样的典范不胜枚举。

请你分别举出一例。

(3)【孔子之道亮国学】孔子作为“至圣”,孟子作为“亚圣”,他们对后世影响深远。

请根据自己有的知识,写出与它们有关的成语和故事各一个。

(4)【合作共赢悟国学】古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今有“龟兔双赢理论”;远有“丝绸之路”,近有“一带一路”。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合作共赢”的感悟。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又称《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历史小说,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B.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用了比喻的修辞。

C. “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不同)

D. 古时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

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古人尚左,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咏絮之才”,分别出自《战国策》《桃花源记》《世说新语》。

B. 契诃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俄国作家。

C.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

“而立”、“始龀”、“不惑”、“弱冠”、“耄老”。

D.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4.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爱国是一种无上的情怀,不过表现的形式会有所不同。

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流露出的是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杜甫在《春望》中表现出的是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祖国的黯然神伤;《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为亡了国不能使用祖国的语言而哽咽。

B. 《醉翁亭记》一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伟抱负和高远志向。

C. 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又让我们认识了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菲利普夫妇。

D. 劝说是一门艺术。

晏子以退为进,运用类比,挫败楚王污蔑齐人为盗的阴谋;邹忌以家庭琐事设喻,委婉规劝齐王纳谏除弊;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恳切的言辞,反复规劝刘禅继承先帝遗志,修明政治,忠言而不逆耳。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呐喊》中的人物。

B. “扑朔迷离”“刮目相待”“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木兰诗》《孙权劝学》《醉翁亭记》。

C. “豆蔻枝头二月初”中的“豆蔻”现在也称“豆蔻年华”,指的是少女十三四岁的年龄。

D. 古时,用“令郎”“令爱”尊称对方的儿子,用“令尊”和“令堂”尊称对方的父亲。

6.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岳阳楼记》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指“因罪贬官”,同样表示官员罢免降职意思的还有:

迁、谪、除、罢、免、黜、陟。

B. 《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皇帝年号纪年,“壬戌”是天干地支纪年。

C.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自号醉翁,北宋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记”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一部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主要历史人物活动的编年体史书。

B. 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等。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 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

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为阳。

D.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宣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英雄壮举的传记。

8.读语段,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进步、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是实现五四精神的途径。

但是五四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注入了新的内涵:

责任担当、不懈奋斗、以积极进步、自由平等去营造真善美的社会氛围,实现全社会的幸福美好。

A. 语段中的划线词语“源泉”“核心”“途径”都是名词。

B. 语段中的“责任担当”是偏正结构的短语,“积极进步”和“自由平等”是并列结构的短语。

C. 这段话诠释了五四精神的内涵。

D. 语段中划线句子是并列复句。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地名中有“山阴”“江阴”,因为“山南水北”为阴,所以“山阴”在山的南面,“江阴”在水的北面。

B.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C.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即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其中上元节指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D.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10.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又名《巨人三传》)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都是精彩的传记作品。

B.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用设喻阐述道理是此书的一大特色。

C.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种传统对联张贴时,上下联分居右左,上联末尾字用平声,下联末尾字用仄声。

D. 谦称多为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尊称多为表示尊敬的称呼,如“大兄、子、贤弟、先生”等。

11.从前有个怀才不遇、仕途不通的文人流落到湘江之滨,联想起战国时期的三闾大夫忠君爱国,却屡遭昏君佞臣排挤打击而被流放的不幸遭遇,便撰写了一副对联:

泪滴湘江流满海

嗟叹嚎啕哽咽喉

(1)“三闾大夫”指________。

(2)试分析这副对联的特点,并说说这种特点对表达内容有何作用。

12.在“倾听大自然的语言”系列活动中,你参与其中。

(1)【知识积累】2007年国务院批准,“二十四节气”之一被定为我国法定节假日,这一节气是(   )

A.春节

B.清明

C.端午

D.中秋

(2)【追根究底】阅读下面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含的物候现象及其原因。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孟云卿《寒食》)

(3)【心系他人】时值早春,天气仍然较冷,同学们都穿着厚厚的衣服,可小飞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宁可冒着感冒的危险,也不愿多穿衣服。

作为小飞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13.汤姆到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你给予帮助。

(1)【辨年龄排座位】出席宴会的人,年龄有如下的特点:

①古稀;②垂髫;③不惑;④花甲;⑤弱冠;⑥而立

请你帮他按照从年长到年幼的顺序排好座位。

座位排序是(填数字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古诗领报酬】汤姆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被校刊登载了,稿费以每字7元来计算(只算正文,不计标题和标点)。

汤姆在写领条时,不会用汉字大写数字的标准写法来写金额,请你帮帮他。

已领金额:

________元。

(3)【读美文理语序】正确顺序是(   )

今天的课堂作业有一道语序排列题,汤姆被难住了,请你帮他把语序排列好。

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通过文字的传承,源远流长。

①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

②玄妙灵动的女郎中、机智勇敢的屠户,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

③一览众山小的志向、石壕村中的夜啼,因为你而谱写成振聋发聩的诗史

④西湖饮酒的通判、承天夜游的闲人,因为你而塑造出洒脱豪迈的形象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4)【开班会拟标语】九年级(6)班将举行“走进传统文化”主题班会,邀请汤姆参加,汤姆想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副宣传对联,请你帮帮他。

14.近期,学校正在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观点论述】汉字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传承唯一超过五千年的文字,汉字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学校拟设立书法课程,对此众说纷纭。

你怎么看?

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

字数在80字以内。

(2)下图描画了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夜游的故事。

用自己的文字将这个故事简要叙写出来。

字数在70字以内。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下面的对联旨在颂扬中华文化,根据上联续写出下联。

上联:

笔墨纸砚书写中华文化

下联:

________

15.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

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

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

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

材料二:

近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倍受人们的关注。

三档电视节目的主创都认为,这是由于节目切中了观众心中对于文化、文字知识的渴求。

材料三:

《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调侃、戏谑,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

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

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1)阅读上面三则材料,分别提取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某学校组织促进同学们手写汉字的有关汉字书写系列活动。

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

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3)汉字中有一类字叫做“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

“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

”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对其字义进行解析。

会意字:

从、吠、休、炙、苗。

示例:

晶,由三个“日”字构成,“日”为发光体,三个“日”更具光亮,因此,“晶”是光亮的意思。

16.给下面各题选出正确的一项。

(1)根据下列句子,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的春天节气(   )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

一年弹指又春归。

A.立春

B.谷雨

C.惊蛰

D.春分

(2)“爆竹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3)《诗经》中的“七月流火”指的是(   )

A.天气炎热似火

B.天气渐渐转凉

C.流星异常出现

D.天气渐渐转暖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那句话最相似(   )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C.公生明偏生暗

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李先生最近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

庆祝弄璋之喜,李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

A.新婚

B.乔迁

C.得子

D.高升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子曰: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它始终chù立不变,巍峨庄严,是最可靠的支持。

水有德,它恩zé万物,惠及生灵,海纳百川。

智者如水般通透,明察秋毫;仁者若山般静默,慷kǎi豁达。

   ②诗中有山——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杨万里在山中领悟哲思:

“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

   ③诗中藏着水——“轻舟短掉西湖好,绿水逶迤”是江南水的婉约柔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孟浩然眼中洞庭湖水的浩渺壮阔;“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则是范仲淹远眺洞庭湖抒发的博大胸怀。

   ④山水一相逢,更衍生出无尽的诗情画意。

李白送友人时邂逅了色彩明丽的山水“_____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谭嗣同借潼关山水抒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出第①段中相应的汉字。

chù

kǎi

________立

恩________

慷________

(2)根据提示,默写出②③④段中的名句。

②诗中有山——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感慨“________,________”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杨万里在山中领悟哲思:

“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

③诗中藏着水——“轻舟短掉西湖好,绿水逶迤”是江南水的婉约柔和;“________,________”是孟浩然眼中洞庭湖水的浩渺壮阔;“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则是范仲淹远眺洞庭湖抒发的博大胸怀。

④山水一相逢,更衍生出无尽的诗情画意。

李白送友人时邂逅了色彩明丽的山水“________,白水绕东城”,谭嗣同借潼关山水抒怀“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山水的传统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山南水北为阳,所以山阴是在会稽山的北面,而富阳应该在富春江的北面。

B.端午节常有于江河赛龙舟的习俗,而重阳节则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C.“蓬山”常指神仙居住的蓬莱山,“山门”是指佛寺的外门,“河干”是河岸的意思。

D.“山行六七里”和“山间之朝暮也”中的“山”意思是一样的,都指琅琊山。

18.小辉的爷爷过六十岁生日,家人聚餐,为老人祝寿。

(1)下列对联适合小辉送给爷爷的是(   )

A.耳顺年体健身康 花甲岁神清气朗

B.花甲岁神清气朗 耳顺年体健身康

C.庆古稀福如东海 贺生辰寿比南山

D.贺生辰寿比南山 庆古稀福如东海

(2)酒后,小辉的叔叔想要驾车回家。

假如你是小辉,你会对叔叔说________。

19.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

(1)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

画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

   张老师您好。

我校文学社拟邀请您于6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报告。

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

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⑤见谅。

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2)在互动环节,张老师出了一个趣味题:

在不考虑平仄的情况下,以“白浪河”为上联,最适合用作下联的一项是(   )

A.仰天山

B.蓝宝石

C.杨家埠

D.青云山

(3)张老师还提问了很多文学文化常识,同学们作了回答。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孟子》“一鼓作气”出自《左传》。

B.“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节”是符节,符节是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C.“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意为家乡。

古时住宅旁常栽种桑树、梓树,后用桑梓代指家乡。

D.“表”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臣下向帝王陈情言事,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20.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清科举制度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秀才或监生应考,考中的就是举人。

B. 左迁.贬官,降职。

犹言下迁。

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后世沿用之。

C. 春社,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人们拜祭先祖,祈求丰收。

D. 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

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语文试卷文化常识

1.

(1)①中华文化灿烂辉煌;②国学智慧可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2)孝敬父母示例:

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等;尊师重道示例:

程门立雪、颜回尊师等。

 

(3)“温故知新、孟母三迁、见贤思齐、韦编三绝

解析:

(1)①中华文化灿烂辉煌;②国学智慧可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2)孝敬父母示例:

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等;尊师重道示例:

程门立雪、颜回尊师等。

(3)“温故知新、孟母三迁、见贤思齐、韦编三绝、舍生取义、孟母断机”等。

(4)略

【解析】【分析】

(1)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压缩语段有拟写新闻标题(或一句话新闻)、提取关键词、概话并评价材料的内容、下定义等几种类型。

概括材料的内容要区分材料的文体特征,注意有新闻类、叙述类、说明类、议论类和寓言类,新闻类注意提取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结果,然后根据材料的性质确定重点,重点注意新闻中的导语;叙述类注意事件的过程;说明类注意提取物件的组成、作用,议论类注意提取论点,语言类注意虚构的内容对应的生活中的真实现象。

(2)注意突出题干的要求“孝敬父母,尊师重道”。

(3)注意与“孔子”和“孟子”相关的内容。

(4)注意谈论的重点“合作共赢”。

2.D

【解析】【分析】ABC说法正确。

D项表述错误,古人尚左,座位以左为尊。

故答案为:

D

【点评】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题目,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文学和文化常识、修辞、词语的感情色彩辨析,

解析:

D

【解析】【分析】ABC说法正确。

D项表述错误,古人尚左,座位以左为尊。

故答案为:

D

【点评】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题目,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文学和文化常识、修辞、词语的感情色彩辨析,答题时要根据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题目进行分析判断。

3.C

【解析】【分析】C项有误,年龄的称谓:

垂髫:

三四岁八九岁;“始龀”,指小孩七八岁换牙期;总角:

八九岁十三四岁;豆蔻:

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

解析:

C

【解析】【分析】C项有误,年龄的称谓:

垂髫:

三四岁八九岁;“始龀”,指小孩七八岁换牙期;总角:

八九岁十三四岁;豆蔻:

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

20岁;而立:

30岁;不惑:

40岁;知天命:

50岁;花甲:

60岁;古稀:

70岁;耄耋:

80岁、90岁;期颐:

100岁。

所以从小到大的排列应该是:

“始龀”、“弱冠”、“而立”、“不惑”、“耄老”。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掌握和辨析。

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字形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4.B

【解析】【分析】B项错误,《醉翁亭记》一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

答题时应注意,

解析:

B

【解析】【分析】B项错误,《醉翁亭记》一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

答题时应注意,文学常识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以确定最终选项。

5.D

【解析】【分析】ABC表述正确。

D“令爱”是称对方女儿的敬词。

“令堂”是称对方母亲的敬词。

故答案为:

D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

解析:

D

【解析】【分析】ABC表述正确。

D“令爱”是称对方女儿的敬词。

“令堂”是称对方母亲的敬词。

故答案为:

D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6.A

【解析】【分析】A.“陟”是“提拔,奖赏”,不是表示官员罢免降职。

故答案为A。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文体知识、文学常识及古文化常识的把握,注意古代官职的知识。

解析:

A

【解析】【分析】A.“陟”是“提拔,奖赏”,不是表示官员罢免降职。

故答案为A。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文体知识、文学常识及古文化常识的把握,注意古代官职的知识。

7.D

【解析】【分析】D“传记”错。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

解析:

D

【解析】【分析】D“传记”错。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8.B

【解析】【分析】B.有误。

“责任担当”“积极进步”“自由平等”都是并列结构的短语。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选项涉及的考点是多方面的。

考生要结合语境,对选项内容要

解析:

B

【解析】【分析】B.有误。

“责任担当”“积极进步”“自由平等”都是并列结构的短语。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选项涉及的考点是多方面的。

考生要结合语境,对选项内容要逐项审读,运用平时的积累,认真分析选项的说法,判断正误。

9.A

【解析】【分析】A.“山阴”应是山的北面,“江阴”应是水的南面。

BCD说法正确。

故选A。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