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1511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5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原第二章和第三章选择Word文件下载.docx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认识—实践—认识 

D.概念—判断—推理 

9、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整个人类的认识是() 

A.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B.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D.正确与错误的统一 

10、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

观的活动 

C.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 

D.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20、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 

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C.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21、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标准的是()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定是非 

22、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A.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 

B.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某些错误 

D.真理既是全面的又是具体的 

23、在真理检验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承认() 

A.实践标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B.实践标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C.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D.实践标准既是不变的又是可变的 

24、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坚持了检验真理的标准的() 

A.确定性 

B.全面性 

C.具体性 

D.稳定性 

25、既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承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就是认为() 

A.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多元的 

B.逻辑证明可以取代实践标准 

C.逻辑证明可以最终证实或驳倒真理 

D.被逻辑证明和证伪了的认识最终还要靠实践的检验 

26、真理的价值问题是指() 

A.真理是否与对象相符合的问题 

B.真理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的问题 

C.真理是否具有客观性的问题 

D.真理是否发展的问题 

27、真理是有价值的,说的是() 

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发展的 

C.真理能满足人的需要 

D.有用的就是真理 

28、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9、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 

A.经验论 

B.教条主义 

C.诡辩论 

D.二元论 

30、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A.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 

B.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 

C.真理的两个不同阶段 

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31、认识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得到发展,其根本原因就在于() 

A.科学家们不断地发明创造 

B.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与结合 

C.社会实践的需要 

D.人们追求知识的愿望 

3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C.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33、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对立的是() 

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 

34、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体现了() 

A.认识论中的唯物论 

B.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C.认识论中的唯理论 

D.认识论中的经验论 

35、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原理 

C.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 

36、相对真理是指()A.不含有绝对性质的真理 

B.包含有错误因素的真理 

C.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D.暂时正确的真理 

37、认识过程中意义更为重大的飞跃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现象的认识到本质的认识的飞跃 

C.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38、实践高于理论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 

B.绝对性 

C.客观实在性 

D.直接现实性 

39、法国科学家路易·

巴斯德说:

“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 

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情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40、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 

A.是绝对确定的 

B.是不确定的 

C.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D.既是历史的,又是逻辑的 

4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4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A.只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只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C.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D.不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且也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43、“认识开始于感觉”,这是() 

A.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B.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唯一正确的观点 

D.正确的观点,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能接受它 

44、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A.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能承认的正确观点 

C.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45、认识论就是反映论,这是() 

A.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原则 

B.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承认的原则 

C.是可知论坚持的原则 

D.一切不可知论都坚持的共同原则 

46、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是() 

A.承认矛盾还是否认矛盾 

B.认识论和反映论的区别 

C.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D.对世界本质的不同回答 

C

4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 

A.矛盾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 

48、真理多元论的错误实质在于() 

A.否认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不同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否认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 

D.否认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49、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真理的() 

A.一元论 

B.多元论 

C.主观真理论 

D.实用主义真理论 

50、“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这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辩证物主义的观点 

5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A.诡辩论的观点 

B.实用主义的观点 

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5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根本特征是() 

A.主观的形式客观的内容 

B.客观的形式主观的内容 

C.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53、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其主要依据是() 

A.它具有客观实在性 

B.它具有直接现实性 

C.它具有形式的多样性 

D.它具有社会历史性 

54、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像是被折断了一样。

对这一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真实的反映 

B.眼睛是最好的证人 

C.感性只是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能解决本质问题 

D.这是一种用歪曲形式表现本质的现象 

55、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A.有些真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的 

B.任何实践检验都需要一定的逻辑证明作为其补充的手段 

C.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D.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56、“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 

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是具有相对 

的真理性。

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这表明() 

A.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绝对真理走向相对真理的过程 

B.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观点 

C.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真理问题上的相对主义观点 

D.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5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58、以下论断属于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是() 

A.有用即真理 

B.凡真理必有用 

C.有效的工具必以真理为依据 

D.真理能在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 

59、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C.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 

60、下列各项中,正确表述客体含义的是() 

A.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C.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物件 

D.客体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6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一种()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6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真理具有相对性 

B.真理具有客观性 

C.真理具有主观性 

D.真理具有绝对性 

63、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是因为() 

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64、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不同于感性认识特点的是() 

A.直接性 

B.主观性 

C.摹写性 

D.抽象性 

D

65、“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错误观点 

66、真理的绝对性含义是指它的() 

A.永恒性 

B.无条件性、无限性 

C.不变性 

D.终极性 

67、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处在于看它()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68、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塞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关于物体 

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件事说明()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69、“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体现的是() 

A.唯心主义辩证法 

B.唯物主义辩证法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70、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真理问题的是() 

A.真理是有价值的 

B.有用即真理 

C.真理是永恒的 

D.真理是万能的 

71、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72、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所有人 

D.人的意识 

73、自从20世纪80年代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以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1~100纳米这 

样尺度为研究对象的新科学——纳米科技。

纳米科技通过操纵原子、分子或原子团和分子团 

使其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物质,制造出具有新功能的产品。

这说明() 

①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②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③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只有 

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④人们虽然无法创造物质,但人们可以改变物质 

的具体形态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4、真象与假像的区别在于() 

A.真像是客观的,假像是主观的 

B.真像是内在的,假像是外在的 

C.真象表现本质,假像不表现本质 

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像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75、对于同一棵古树,植物学家考察的是它的生长习性,把古树顽强的生命力看作是美;

木 

材商考虑的是它的木质和树围,把古树的实用价值看作是美;

而画家则惊叹它奇特的外形, 

把古树的形态看作是美。

上述对古树审美感受的差异表明() 

A.人的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的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76、反映论是() 

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 

B.除庸俗唯物主义外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有原则 

77、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 

A.获取真理性的认识 

B.为实践服务 

C.增长知识才干 

D.提高人的素质 

78、据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大约有上千条的新词汇产生。

比如外资企业、知识经济、电子

邮件、信用卡、再就业、QQ等等。

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79、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是() 

A.感觉 

B.知觉 

C.概念 

D.判断 

8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 

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 

争”这句话表明() 

A.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 

B.实践标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C.实践标准也不可靠 

D.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81、传统的植物学理论认为:

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

而我国科学院袁隆 

平等科学家在实践中观察的现象与此不符,于是大胆创新,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 

稻,使水稻的产量大幅提高。

这表明() 

A.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 

B.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C.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丧失其合理性 

D.通过实践,总会发现以往认识中的错误 

82、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 

A.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 

B.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C.在真理观上坚持了辩证法 

D.在真理观上陷入了形而上学 

83、以下论断属于唯心主义真理观的是() 

A.有用即真理 

B.真理必有用 

C.有效的工具必以真理为依据 

D.真理必在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正确答案是】:

多项选择 

1、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有()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ABCD 

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有()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经验 

C.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 

D.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新的物质手段 

ABD 

3、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概括揭示了()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B.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先验论的对立 

D.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的对立 

BCD 

4、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形式的有() 

A.概念 

B.感觉 

C.判断 

D.推理 

ACD 

5、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的形式的有() 

A.感觉 

B.概念 

C.知觉 

D.表像 

6、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的有() 

A.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各个片面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 

D.感性认识包含错觉,理性认识绝对正确可靠 

AC 

7、下列各项正确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的有()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CD 

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的有() 

A.二者具有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二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二者之间只有这两种关系 

D.二者是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 

AB 

9、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会导致() 

A.经验论的错误 

B.唯理论的错误 

C.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错误 

D.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 

10、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有() 

A.感性认识可以自然而然地上升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 

BC 

1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更重要,这是因为() 

A.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 

B.认识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C.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检验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可以使认识得到丰富和发展 

12、一个正确的认识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 

次反复才能完成。

A.客观事物是多种矛盾组成的复杂统一体 

B.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D.认识受主体认识能力和实践范围的限制 

13、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B.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 

C.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BD 

14、真理具有绝对性。

下列各项正确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