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219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昆山市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西起规划二路,东至凌家路,与林荫大道、虹棋路、江浦路等数条道路相交,道路跨越河道处红卫桥和芦青窠桥,道路施工全长9225m,施工范围包括与各相交道路交叉口,马鞍山路红线宽度为29~40m,施工按规划道路红线一次辟筑。

(一)、C标段说明

昆山市马鞍山路道路改建工程(C)标段,西起K4+680,东止K7+020,全长2340米,道路跨越林荫大道、新建芦青窠桥、白塔河钢筋砼箱涵、蔡家港钢筋砼管涵。

1.新建机动车道(分段分布在整个施工标段):

结构层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I型集配),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30I型集配),40cm二灰结石;30cm10%石灰土。

2.改建机动车道(桩号K4+680至K7+020):

结构层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I型集配);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30I型集配);2cm沥青砂调平层(AC-5I型集配);18cm二灰结石(底为原水泥砼板面层)。

3.非机动车道:

结构层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I型集配);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30I型集配);25cm二灰结石;30cm10%石灰土。

4.人行道面层:

8cm彩色嵌缝联锁人行道步砖;3cm水泥砂浆;10cmC20水泥混凝土基层;5cm米石垫层。

5.新建芦青窠桥(桩号K5+537.04至K5+550.04),全长41。

7米,该桥结构上部结构为AC-13沥青砼铺筑6cm;钢筋砼铺装层10cm;预应力空心板梁厚60cm;下部构造为采用C25混凝土台帽、砂浆砌块石桥台、C20混凝土基础。

6.白塔河钢筋砼箱涵(桩号K6+060)为5*2.2m钢筋砼管涵,全长40.4米。

7.蔡家港钢筋砼箱涵(桩号K6+545),2×?

1000钢筋砼箱涵。

全长41.14米。

8.公交站台:

(K4+685至K4+770)(K5+560至K5+650)(K5+680至K5+760)(K6+640至K6+725)(K6+740至K6+625)共5个站台。

(二)、地形地貌

本路段地势平坦开阔,农田交错,河网水系发达。

(三)、公路等级和技术标准

1.马鞍山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II级,设计车度为40km/h,设计标准轴载为BZZ-100,道路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

2.技术标准

A.平面线形设计

平面线形以直线为主体,全线共设平曲线2个。

B.纵断面线形设计

全线纵坡较平缓,但均符合规范要求。

C.路基标准横断面

a.段K4+680至K5+560标准横断面:

总宽4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4米,绿化带2*5米,非机动车道2*4米,绿化带2*2米,人行道2*2米;

b.本标段K5+560至K7+020标准横断面:

总宽36米,其中机动车道宽14米,绿化带2*5米,非机动车道2*4米,绿化带2米,人行道2米;

(四)工程特点

1.工期紧:

根据招标文件,合同段工程必须于2003年1月10日开工,招标工期为220天,这个工期是比较紧的。

2.任务重:

同段工程西起K4+680东止K7+020,全长2340米,内有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雨水管、污水管、箱涵、桥梁、挡土墙等项目,任务相当重。

3.有难度:

边施工边通车,这是工程的难点,对工期、安全、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施工准备与现场平面布置

(—)施工准备:

如果我单位中标,项目经理部人员在中标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设营工作,及时做好设营及其它临时工程准备工作,确保按期开工。

施工队伍及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按照施工要求陆续进入施工现场。

1.认真学习和掌握合同条款及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响应招标文件的要求,中标后积极办理各种手续,并建立健全项目经理部内部各种规章制度。

2.组织高效精干、管理系统化、规范化的项目经理部,选配强有力的指挥领导班子、技术业务人员和施工力量,强化施工队伍的技术培训。

3.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设计交底和技术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踏勘和施工调查.对各种料场及施工便道进行调查,以便更好为施工生产服务,发现问题根据程序提出变更意见申报有关部门申请变更。

设立工地试验室,配备满足施工需要的试验检测仪器和设备,配足配齐试验人员,按监理工程师要求,建立施工技术档案,专人负责。

接桩后作好复测,埋好保护桩。

施工中严格复测、复核制度,确保构造物位置准确。

4.根据现场收集到的情况、核实的工程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和人员、设备、材料准备情况,编制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形象进度图及缺陷责任期内的维护实施计划,按合同要求及时报监理工程师、业主批准。

5.根据工程需要,本着因地制宜、精打细算的原则设置临时各种设施,做好现场“三通一平”工作,重点抓好预制梁场地、拌合站、供电、供水设施。

6.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合理配制各种机具的进场计划,使用前进行调试工作,确保机械性能良好;同时超前作好材料进场计划,准备充足合格的各种施工用材料,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加强对周转性材料的周转使用工作。

(二)现场平面布置:

本工程地处城郊,施工环境理想,临时工程布局设置,综合考虑城市环保、城市布局及工程需要,周密进行布设。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对重点优先开工的项目,临时工程先行解决,优先保证能及早开工。

1.临时供电:

施工用电拟采用市电,另备发电机以弥补电力不足(具体见附图十三: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一览表)。

2.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从附近河内取水,使用前进行水质分析化验,确认达标后方可使用,生活区用水采用自来水。

3.施工通讯:

施工通讯拟与地方有关部门联系,建立无线对讲机网络,其中项目经理部设台式,工程队及有关人员配手持式,为方便同业主、监理及有关单位联系,项目经理部拟安装程控电话。

各主要负责人必须有移动手机。

4.预制厂:

设在芦青窠河处,预制空心板梁及预制平石、缘石。

5.临时便道及码头:

充分利用既有道路进出施工机械及各种物资材料,施工区域内材料、机械运输采用在既有道路进行,施工中派专人进行养护并经常洒水,降低粉尘,以减少环境污染。

另根据工程需要,在张家港河与江浦路交界处设临时码头一座.二灰碎石的拌和和材料的堆放及运输。

6.临时驻地及房屋:

详见现场平面布置图。

(附图十:

施工平面布置图)

三、人员组织机构及劳动力和技术人员配置情况

(一)组织机构

根据业主和招标文件,针对合同段的施工要求,以及工程规模、工期、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我单位将为合同段的施工组成一套高效、精干、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装备先进,施工水平过硬的队伍,在施工现场设C标段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副经理1人,经理部内设工程管理科、办公室等职能部门,设道路施工队二个,构造物施工队二个,桥梁施工队一个,箱涵施工队一个,雨水、污水施工队一个。

其结构形式见附图。

(附图十一:

施工组织网络图)

项目经理部是施工队伍的核心,其职能是按照业主和合同条款的要求,圆满地履行施工合同,即指挥人员和施工机械在业主规定的工期,以优良的质量完成合同范围内的所有工程项目,项目经理对外接受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的一切有关工程的指令,对内则是协调和指挥各施工队顺利完成分项工程。

项目经理必须常住工地,不允许擅离施工现场,如有特殊情况(如病休等)需要离开项目经理部,必须将—切事务与权力暂时移交副经理,并征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同意,技术负责为全面负责该工程质量与工程施工技术,副经理负责项目经理部内部事务,如工程进度、工程计划、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对外关系等工作,项目经理不在时,代替其主持工地工作。

项目经理部中的工程管理科的职能是制订和下达施工汁划,检查、督促各施工队,按时完成任务,每月对各施工队完成的施工任务计量计价,编制中期支付文件,并报送监理和业主,其次协助技术负责解决各施工队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编制重大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案。

质检科直接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全合同段的质量工作,是质量控制的专职部门,施工中同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协助,接受和传达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有关质量的指令。

中心实验室除完成各施工队的大型实验和检测之外,兼负质检职能。

机料科统一控制全合同段内各种大宗材料的购置和保管,做到有计划、高质量、低价格、监控好各施工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材料的成本,堵塞漏洞。

综合办公室负责项目部内日常生活、生产后勤事务,工程拨款控制,工程成本分析与考核,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资料档案管理,以及对外协调、处理与当地政府、村镇百姓的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以利于工程施工。

合同段的作业层分成五个队,配置相应的施工设备和劳力。

每支施工队由高素质的8名管理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组成,配备—定数量的熟练工人,实行机械化作业。

(二)人员配置情况

1、经理部机构及主要人员:

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及保证工期第一责任人,以项目经理为首成立项目经理部,下设经理室、总工室、综合办、工程科、技术科、质量安全科、计划财务科、机务材料科,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和以总工为首的质量领导小组。

2、劳力配制:

根据招标文件的工期要求及道路桥涵的结构特点,组织精干力量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及工期,施工人员高峰期确保300人,生产一线工人不少于250人,其中四级工以上的技工不少于一线职工总数的50%,专业技术人员配备齐全,主要有结构工程师、测量工程师、计量工程师、质检工程师、试验工程师、另有技术人员5人。

四、施工机具机械设备配置情况

主要机械配置

五、施工步骤和施工形象进度

(一)、总工期:

据招标文件规定,工程定于2003年1月10日开工,2003年8月12日竣工,施工总天数215个日历天。

(二)、本工程是改建工程,半幅施工半幅通行,这样就加大了工序复杂性。

我公司根据本工程合同段的特点,定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建立了一套立体交叉流水作业相结合的办法,确保工程在规定工期内完成。

(三)、具体施工安排见形象进度图(附图十二:

施工形象进度和劳动力配备示意图)

六、主要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路基填筑

本道路工程合同段是在原有机动车道马鞍山路路基上扩建的,非机动车道进行拓宽。

所以,路基条件好,只有现在的路比原先的路拓宽的部分需要填土地做路基,包括路边的几个渔塘需要回填,其它基本不需要填筑。

1.基本要求

a.施工前,及时做好沿线水准点的复测及全线里程桩号的恢复工作,同时,做好原地面高程的复测工作。

b.恢复路基中线,放出各设计断面边桩,并校核路基设计工程量。

d.根据挖、填方各路段的工程地质情况,选择各种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

e.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组织施工,确保路基宽度、高度、分层厚度、平整度、压实度、边坡坡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f.对特殊不良地质路段(暗沟),按设计进行特殊处理,确保路基的稳定可靠。

g.施工过程中,按规定进行质量检查,并请监理工程师签认工程质量和工程数量。

2.施工:

施工时采用两施工队平行作业和立体交叉流水作业相结合的办法。

3、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1)沟塘清淤回填:

路基沟塘回填,在实际施工中将按照打坝、抽水、井点排水、挖淤、回填的顺序进行:

a.打坝:

由于沟塘大小不一,采用挖掘机打土围堰,围堰位置设在路基红线附近,路基坑边缘5-8M,围堰高度高于常水位1M左右。

b.排水:

采用单级电动水泵抽排明水,必要时采用轻型井点排水降低地下水。

c.清淤:

采用挖掘机和人工相结合的办法挖除淤泥,在挖除淤泥的同时将岸边芦根、杂草同时清除,并用推土机把挖出的淤泥、芦根、草根推出路基以外。

d.挖台阶:

根据实测河床断面采用人工挖台阶,台阶宽为lM,内倾3%-4%坡度,然后进行回填。

e.备料:

将石灰土备在沟塘两边,回填时采用装载机或推土机、挖掘机,进行分层填筑。

f.回填:

每层回填厚度控制在20cm左右,用履带车稳压,并辅以蛙式夯或1T手扶式振动压路机,待压路机可以下坑后再用压路机压实至设计要求。

(2)路基素土填筑施工:

a.路基填筑采用配套的机械施工,形成挖、装、运、摊、平、压路机械化流水作业,保证路基填筑高质量,高速度完成。

b.在自然地面和沟塘及特殊地段处理达到设计要求,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的路段上,进行填土碾压施工。

c.由于工期紧,施工质量要求高,路床填筑采取备土--翻晒—掺入石灰吸湿水份--机械翻拌--分层压实。

d.采用水平分层的方法填筑,根据压实设备和技术规范确定压实厚度,一般控制每层压实厚度20cm。

e.土方的挖、装、运均采用机械化施工,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车运土,按每延米用土量严格控制卸土,推土机把土摊开,平地机整平。

f.路基填土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可在路外晾、晒,也可在路基上用铧犁翻拌晾晒,使填土达到最佳含水量时,若含水量偏大,必要时掺入5%消解石灰,采用四铧犁翻拌,配旋耕机粉碎拌和均匀。

根据测量标高,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然后进行碾压,直至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明显轮迹,路拱干顺,横向接头每层呈阶梯形。

g.为保证边坡的稳定,每侧加宽0.3M,与路基一起碾压。

主要机械设备: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水车、蛙式夯等。

(二)、石灰稳定土基层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路拌法施工(10%)

合同段新建车道结构层,石灰土30CM,含灰剂量10%,分二层施工,每层15CM,分一层施工,分一幅流水、平行方法施工。

1.材料要求:

土、灰除满足规范要求外,在施工中控制要点为:

(1)石灰应符合Ⅲ级以上标准,石灰在使用前10天充分消解;

(2)消石灰存放时间宜控制在2个月以内;

(3)一个作业段内采用土质相同的土(击实标准和灰剂量相同),以便对压实度进行准确控制。

2、准备下承层:

(1)石灰土施工前,应对上路床顶严格验收,验收内容包括压实度、宽度、标高、横坡度、平整度等项目。

(2)按要求设置路面施工控制桩。

3、备土、铺灰:

用于石灰土的土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含树皮、草根等杂物。

备土前要用土培好路肩,路肩应同结构层等厚。

(1)备土:

按照松铺厚度将土摊铺均匀一致,有利于机械化施工。

铺土后,先用推土机大致推平,然后放样用平地机整平,清余补缺,保证厚度一致,表面平整。

(2)备灰、铺灰:

备灰前,用压路机对铺开的松土碾压1-2遍,保证备灰时不产生大的车辙,严禁重车在作业段内调头。

备灰前根据灰剂量、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的石灰松方干容重及石灰土最大干容重计算每平方米的石灰用量。

备灰前事先在灰条位置标出两条灰线,以确保灰条顺直。

铺灰前在灰土的边沿打出格子标线,然后用人工将石灰均匀地铺撒在标线范围内。

4、拌和:

采用专用的稳定土拌和机进行路拌法施工,铧犁作为附助设备配合翻拌。

(1)土的含水量小,应首先用铧犁翻拌一遍,使石灰置于中,下层,然后洒水补充水份,并用铧犁继续翻拌,使水份分布均匀。

考虑拌和,整平过程中的水份损失,含水量适当大些(根据气候及拌和整平时间长短确定),土的含水量过大,用铧犁进行翻拌凉晒。

(2)水份合适后,用平地机粗平一遍,然后用灰土拌和机拌和第一遍。

拌和时要指派专人跟机进行挖验,每间隔5-10米挖验一处,检查拌和是否到底。

对于拌和不到底的段落,及时提醒拌和机司机返回重新拌和。

(3)桥头两端在备土时应留出2米空间,将土摊入附近,拌和时先横向拌和两个单程,再进行纵向拌和,以确保桥头处灰土拌和均匀。

第二遍拌和前,宜用平地机粗平一遍,然后进行第二遍拌和。

若土的塑指高,土块不易拌碎,应增加拌和遍数,并注意下—次拌和前要对已拌和过的灰土进行粗平和压实,然后拌和,以达到拌和均匀,满足规范要求为准。

压实的密度愈大,对土块的破碎效果愈好,采用此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否则即使再多增加拌和遍数也收效甚微。

拌和时拌和机各行程间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

5、整平:

用平地机,结合少量人工整平。

(1)灰土拌和符合要求后,用平地机粗平一遍,消除拌和产生的土坎、波浪、沟槽等,使表面大致平整。

(2)用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稳压1-2遍。

(3)利用控制桩用水准仪或挂线放样,石灰粉作出标记,样点分布密度视平地机司机水平确定。

(4)平地机由外侧起向内侧进行刮平。

(5)重复(3)—(4)步骤直至标高和平整度满足要求为止。

灰土接头、桥头、边沿等平地机无法正常作业的地方,应由人工完成清理、平整工作。

(6)整平时多余的灰土不准废弃于边坡上。

(7)要点提示

最后一遍整平前,宜用洒水车喷洒一遍水,以补充表层水份,有利于表层碾压成型,最后一遍整平时平地机应“带土”作业,切忌薄层找补,备土、备灰要适当考虑富余量,整平时宁刮勿补。

6、碾压

碾压采用振动式压路机和15-18T三轮静态压路机联合完成。

整平完成后,先用振动压路机由路两侧向路中心碾压。

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一般碾压4-5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公里/小时,以后用2.0-2.5公里/小时,至无明显轮迹,总之,碾压时遵循“由边到中,先轻后重,由慢到快”的原则。

要点提示:

碾压必须连续完成,中途不得停顿,压路机应足量,以减少碾压成型时间,合理配备为震动压路机1-2台,三轮压路机2-3台,碾压过程中应行走顺直,低速行驶,桥头处10米范围内横向碾压。

7、检验

(1)试验员应盯在施工现场,完成碾压遍数后,立即取样检验压实度(要及时拿出试验结果),压实不足要立即补压,直到满足压实要求为止。

(2)成型后的两日内完成平整度、标高、横坡度、宽度、厚度检验,检验不合格要求采取措施预以处理。

(3)要点提示:

弹簧、轮迹明显、表面松散、起皮严重、土块超标等有外观缺陷的不准验收,应彻底处理,标高不合适的,高出部分用平地机刮除,低下的部分不准贴补,压实度、强度必须全部满足要求,否则应返工处理。

8、接头处理

碾压完毕的石灰土的端头应立即将拌和不均,或标高误差大,或平整度不好的部分挂线重直切除,保持接头处顺直、整齐,下一作业段与之衔接处,铺土及拌和应空出2米,待整平时再按松铺厚度整平。

桥头处亦按上述方法处理,铺土及拌和应空出2米,先横拌2遍再纵拌,待整平时再按松铺厚度整平。

9、养生

不能及时覆盖上层结构层的灰土,养生期不少于7天,采用洒水养生法,养生期间要保持灰土表面经常湿润。

养生期内应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灰土完成后经验收合格,即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三)、二灰碎石基层厂拌法施工

合同段机动车道二灰碎石基层厚40CM,分二层铺筑碾压。

非机动车道25cm厚一层铺筑碾压,二灰碎石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0.8Mpa,施工松铺系数根据试验数据来确定。

具体施工要点如下:

1、材料要求

碎石、石灰、粉煤灰除满足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外,控制的要点是:

(1)碎石:

级配满足要求,最大粒径31.5MM(方孔筛),不准有超粒径的石料,不准含有树皮等杂质。

(2)石灰:

使用符合Ⅲ级以上技术指标的消石灰,存放时间不得大于2个月。

(3)粉煤灰:

使用时应将凝固的粉煤灰块打碎。

粉煤灰中不准含有树根、杂草等杂质。

2、准备下承层

下承层必须满足相应的质量指标,对下承层进行彻底清扫,并适量洒水,保持下承层湿润,同时用石灰标出两条边线。

外侧要培好路肩。

3、拌和

拌和设备用一台120T/H以上拌合能力的拌和设备同时为一个摊铺作业点供料。

(1)粉煤灰、石灰应保持合适的含水量,要特别注意不准含水量过大造成结块、拌和时计量失准。

雨季施工粉煤灰、石灰要采取覆盖措施。

(2)拌和设备配料,计量功能齐全、有效,料仓或拌缸前应有剔除超粒径石料的筛子。

(3)配料准确、拌和均匀。

不准有明显的离析现象,随时对集料进行筛分,及时调整材料的配比。

(4)拌和现场配备一名试验员控制拌和时的含水量和各种材料的配比;随时抽查配比情况并记录。

(5)各料斗配备1-2名工作人员,时刻监视下料状况,并人为帮助料斗下料,不准山现卡堵现象,否则应及时停拌。

(6)拌扣时的含水量应较最佳含水量大1-2%。

4、运输及摊铺

(1)用自卸汽车运料至摊铺现场。

(2)摊铺前应使下承层保持湿润(用水车洒水)。

(3)两侧均设基准线(钢丝线),控制标高。

(4)二灰碎石采用摊铺机摊铺。

(5)设一名测量员随时检测摊铺后的标高,出现异常马上采取补救措施。

(6)要点:

平整度的控制

a、首先由试验室确定松铺系数

b、根据松铺系数做试验段,设置两侧基线控制标高

c、试验段做好后,用水准测量松铺系数是否和试验室松铺系数相同,最终确定松铺系数

d、正式摊铺好后用振动压路机初压,不平整的地方用人工铲平或低的地方增加粒料

5、碾压

配备震动式压路机1-2台、18-21静态压路机2-3台、轮胎式压路机1台。

(1)首先用震动式压路机静态碾压一遍,然后振动碾压至压实度(通过试验阶段确定合理的碾压遍数),18-21T静态压路机碾压2-3遍,达到表面密度无轮迹。

(2)碾压应连续完成,碾压到规定的遍数后,试验员及时取样检测压实度,压实不足及时补压。

(3)拌和至碾压成型的时间控制在24小时内(要求压实度检验一定要及时)。

6、检验

各项检验应在成型后的48小时内完成,标高、平整度的等几何尺寸满足要求,合格率应达到100%,达不到要求的部位,其高出的部分要刮除或洗刨。

检验时,首先进行外观检验,外观应无轮迹、无翻浆、表面均匀密实、无明显离析现象、边沿整齐、接头处理平顺。

压实度、强度不合格的段落要返工处理。

7、养生

二灰结石的养生采用薄膜养生,保持二灰结石表面湿润,7天内任何车辆不得通行。

8、接头处理

接头一律为垂直衔接,或用方木进行端头处理,或碾压后挂线直接挖除至标准断面,用三米直尺进行检验,以确认接头处理是否到位。

(四)沥青砼路面施工

新建机动车道(分段分布在整个施工标段):

结构层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I型集配),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30I型集配)。

改建机动车道(桩号K4+680至K7+020):

结构层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I型集配);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30I型集配);2cm沥青砂调平层(AC-5I型集配)。

我公司沥青砼为商品沥青砼。

1、混合料的拌和

(1)粗、细集料应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应分开堆放,应对每个料源的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并应经工程师批准。

(2)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验证三个阶段进行试拌、试铺后,进行大批生产。

(3)每种规格的集料、矿料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要求的比例进行配料。

(4)沥青材料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在160-170℃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为170-180℃,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50-160℃,不准有花白料、超温料,混合料超过200℃者应废弃,并应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150℃。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见下表所示。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沥青加热温度:

160-170

矿料温度:

170-180

混合料出厂温度:

正常范围150-165超过200废弃

混合料运输到现场:

温度不低于140-150

摊铺温度正常施工:

低于130-140,不超过165低温施工不低于140-150,不超过175

碾压温度正常施工:

130-140不低于120低温施工140-150不低于130

碾压终了温度:

不低于70

(5)热料筛分用最大筛孔应合适选定,避免产生超尺寸颗粒。

(6)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料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0-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小于5s)。

(7)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8)出厂沥青混合料应按现行试验方法测量运料车中混合料的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