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290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docx

秋高二上期化学期末练习题3

2018年秋高2020级化学课课练(6)

1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1.0分)

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增大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

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的O2生成

【答案】B

【解析】解:

A、阴离子向阳极(即正极区)移动,氢氧根离子放电pH减小,故A错误;

B、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通电时,氢氧根离子在阳极区放电生成水和氧气,考虑电荷守恒,两膜中间的硫酸根离子会进入正极区,与氢离子结合成硫酸;氢离子在阴极得电子生成氢气,考虑电荷守恒,两膜中间的钠离子会进入负极区,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钠,故可以得到NaOH和H2SO4产品,故B正确;

C、负极即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故C错误;

D、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4mol电子,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25mol的O2生成,故D错误。

故选:

B。

A、阴离子向阳极(即正极区)移动,氢氧根离子放电pH减小;

B、从两极的电极反应和溶液的电中性角度考虑;

C、负极即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放电;

D、当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25mol的O2生成。

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的应用,明确电解池中的阴阳极以及阴阳极上离子的放电顺序是解题的关键,注意题干信息的分析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2.

在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3Y+Z

B.t时,正、逆反应都不再继续进行,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C.若t=4,则0~t的X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l•L-1•min-1

D.温度、体积不变,t时刻充入1 mol He使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答案】C

【解析】解:

A、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物质的量减小,Y、Z的物质的量增多,则X为反应物,Y、Z为生成物,且△n(X):

△n(Y):

△n(Z)=0.8mol:

1.2mol:

0.4mol=2:

3:

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X⇌3Y+Z,故A错误;

B、t时,正、逆反应继续进行,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故B错误;

C、若t=4,则0~t的X的化学反应速率v=

mol•L-1•min-1=0.1mol•L-1•min-1,故C正确;

D、温度、体积不变,t时刻充入1 mol He使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不变,故D错误。

故选:

C。

A、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书写方程式,注意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应该用可逆号;

B、根据平衡状态的特征进行回答;

C、根据v=

来计算;

D、根据压强的变化和浓度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关系来判断.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分析、化学平衡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分析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把握化学方程式的判断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3.100℃时,将0.1mol N2O4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

N2O4(g)⇌2NO2 (g).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

2

②NO2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

③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⑤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⑥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           

⑦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⑧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②③⑥⑦B.①④⑧C.只有①④D.只有⑦⑧

【答案】B

【解析】解:

①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都为1:

2,所以不能证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②NO2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能证明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③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的反应,当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所以压强就不再改变,能证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④根据质量守恒,无论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质量都不再改变,所以不能证明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⑤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所以能证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⑥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所以能证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⑦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质量始终不变,所以当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能证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⑧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烧瓶内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故错误;

所以错误的是①④⑧。

故选:

B。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可由此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4.反应:

2X (g)+Y(g)⇌2Z(g)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的产物Z的物质的量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1>P2    T1>T2△H<0B.P1>P2    T1<T2△H<0

C.P1<P2    T1>T2△H>0D.P1<P2    T1<T2△H>0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

【解答】

根据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故有:

T1>T2;

根据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则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先拐先平压强大,故有:

P1>P2,

温度越高Z物质的量越少说明升温平衡逆向进行,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

故选A。

5.25℃时,将1.0Lwmol•L-1的CH3COOH溶液与0.1mol的NaOH固体混合,充分反应后向混合液中通(加)入HCl气体或NaOH固体,溶液pH随加入HCl或NaOH的物质的量而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c对应的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的是a>b>c

B.c点混合液中c(Na+)>c(CH3COO-)

C.加入NaOH过程中,

减小

D.若忽略体积变化,则25℃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 K=

×10-7 mol•L-1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电离常数的计算、溶液中守恒关系的应用等,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电离常数的计算和电荷守恒的应用,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计算能力。

【解答】

1.0Lwmol•L-1CH3COOH溶液与0.1molNaOH固体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5,显酸性,说明醋酸过量,溶液中溶质为CH3COOH和CH3COONa;加盐酸时,CH3COONa与盐酸反应生成CH3COOH;加NaOH时,NaOH与CH3COOH反应生成CH3COONa;

A.溶液中酸或碱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的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a、b、c三点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依次减小,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所以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的是c>b>a,故A错误;

B.c点pH=7,则c(H+)=c(OH-),溶液中电荷守恒为:

c(Na+)+c(H+)=c(OH-)+c(CH3COO-),所以c(Na+)=c(CH3COO-),故B错误;

C.加入NaOH过程中,c(Na+)和c(OH-)增大,c(Na+)的增大大于c(CH3COO-)的增大,所以加入NaOH过程中,

增大,故C错误;

D.pH=7时,c(H+)=10-7mol•L-1,c(Na+)=c(CH3COO-)=0.2mol/L,Ka=

=

×10-7mol•L-1,故D正确。

故选D。

6.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同温度同物质的量浓度时,HF比HCN易电离,则NaF溶液的pH比NaCN溶液大

B.0.2mol•L-1NH4Cl和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c(NH4+)>c(Cl-)>c(Na+)>c(OH-)>c(H+)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和NaHS混合溶液中:

c(Na+)+c(H+)=c(S2-)+c(HS-)+c(OH-)

D.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Al(SO4)2、②NH4Cl、③CH3COONH4、④NH3•H2O;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易错点为D,注意影响离子水解的因素。

​【解答】

A.HF比HCN易电离,NaF比NaCN水解程度小,NaF溶液的pH比NaCN溶液小,故A错误;

B.等体积混合生成NH3•H2O,NH3•H2O为弱电解质,应有c(Cl-)>c(NH4+),故B错误;

C.溶液存在电荷守恒,即c(Na+)+c(H+)=2c(S2-)+c(HS-)+c(OH-),故C错误;

D.①NH4Al(SO4)2中NH4+和Al3+水解都呈酸性,相互抑制,则NH4+水解程度较小,③CH3COONH4中NH4+与CH3COO-水解相互促进,NH4+水解程度较大,则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②>③,NH3•H2O为弱电解质,电离程度较小,c(NH4+)浓度最小,故有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②>③>④,故D正确。

故选D。

7.有关甲、乙、丙、丁四个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中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

B.乙中阳极反应式为Ag-e-=Ag+

C.丙中H+向碳棒方向移动

D.丁中电解开始时阳极产生黄绿色气体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原电池,明确电极的判断、发生的电极反应、电子、离子的移动方向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锌比银活泼,所以Zn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Zn-2e-=Zn2+,故A正确;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银失电子生成银离子,阳极反应式为Ag-e-=Ag+,故B正确;

C.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碳棒是正极,所以丙中H+向碳棒方向移动,故C正确;

D.丁中电解开始时阳极是碘离子放电,而不是氯离子放电,故D错误。

故选D。

8.aR3-和bMn+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a值等于(  )

A.b+n+3B.b+n-3C.b-n+3D.b-n-3

【答案】D

【解析】解:

aR3-和bMn+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a+3=b-n,整理可得:

a=b-n-3,

故选D.

aR3-和bMn+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a+3=b-n,据此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点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9.已知299K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0kJ/mol,将此温度下的1mol N2和3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忽略能量损失)(  )

A.一定大于

B.一定等于

C.一定小于

D.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解:

N2和H2反应生成NH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为:

,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此温度下的1molN2和3mol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不能生成2molNH3,则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0kJ,

故选C.

N2和H2反应生成NH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的可逆性,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可逆反应的特征,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反应物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

10.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

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Cl-.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sp(CuCl)的数量级为10-7

B.除Cl-反应为Cu+Cu2++2Cl-=2CuCl

C.加入Cu越多,Cu+浓度越高,除Cl-效果越好

D.2Cu+=Cu2++Cu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

【答案】C

【解析】解:

A.由图象可知,横坐标为1时,lgc(Cu+)大于-6,则Ksp(CuCl)的数量级为10-7,故A正确;

B.涉及反应物为铜、硫酸铜以及氯离子,生成物为CuCl,反应的方程式为Cu+Cu2++2Cl-=2CuCl,故B正确;

C.发生Cu+Cu2++2Cl-=2CuCl,反应的效果取决于Cu2+的浓度,如Cu2+不足,则加入再多的Cu也不能改变效果,故C错误;

D.由题图可知,交点处c(Cu+)=c(Cu2+)≈10-6mol/L,则2Cu+=Cu2++Cu平衡常数K=106,该平衡常数很大,2Cu+=Cu2++Cu趋向于完全,故D正确。

故选:

C。

A.根据Ksp(CuCl)=c(Cu+)×c(Cl-)判断;

B.涉及反应物为铜、硫酸铜以及氯离子,生成物为CuCl;

C.铜为固体,加入铜的量的多少不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效率;

D.酸性条件下,Cu+不稳定,易发生2Cu+=Cu2++Cu。

本题综合考查含铜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注意题给信息以及图标的分析,把握溶度积的计算,难度不大

11.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

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

c(M+)+c(H+)=c(OH-)+c(A-)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

c(NaOH)<c(Na2CO3)<c(CH3COONa)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Na、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CH3COO-)+2c(OH-)=2c(H+)+c(CH3COOH)

D.0.1mol/L的NaHA溶液,其pH=4:

c(HA-)>c(H+)>c(H2A)>c(A2-)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溶液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题目难度较大,注意溶液电荷守恒的物料守恒的应用,易错点为C。

【解答】

A.二者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溶液都呈电中性,则溶液中一定存在c(M+)+c(H+)=c(OH-)+c(A-),故A正确;

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由于Na2CO3水解程度大于CH3COONa,则c(Na2CO3)<c(CH3COONa),NaOH为强电解质,浓度最小,故B正确;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Na、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CH3COO-)+c(OH-)=c(H+)+c(Na+),

由物料守恒可知:

c(CH3COO-)+c(CH3COOH)=2c(Na+),二者联式可得:

c(CH3COO-)+2c(OH-)=2c(H+)+c(CH3COOH),故C正确;

D.0.1mol/L的NaHA溶液,其pH=4,说明HA-电离程度大于HA-水解程度,则溶液中存在:

c(HA-)>c(H+)>c(A2-)>c(H2A),故D错误。

故选D。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12.以含有Ca2+、Mg2+、Cl-、SO42-、Br-等离子的卤水为主要原料可制备金属镁和溴.流程如图1:

(1)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所用主要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需要选择的试剂是______(填序号).

a.乙醇        b.苯        c.四氯化碳       d.裂化汽油

(2)通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证明SO42-完全沉淀的方法是______.

(4)CaO用来调节溶液Y的pH,可以使Mg2+沉淀完全,由表中数据可知,理论上应控制pH范围是______.

开始沉淀时

沉淀完全时

Mg2+

pH=9.6

pH=11.0

Ca2+

pH=12.2

c(OH-)=1.8mol/L

(5)操作Ⅱ用图2所示操作______实现(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6)工业上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镁来冶炼镁,不能直接电解氯化镁溶液的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7)在探究Mg(OH)2溶解性的实验中,发现向装有少量Mg(OH)2浊液的试管中加入适量NH4Cl晶体,充分振荡后浊液会变澄清,请用化学平衡的原理解释浊液变澄清的原因______.

【答案】萃取分液;分液漏斗;烧杯;c;Cl2+2Br-=2Cl-+Br2;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加入BaCl2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SO42-已沉淀完全;11.0<pH<12.2;不能;MgCl2+2H2O⇌Mg(OH)2+2HCl;Mg2++2H2O+2Cl-

Mg(OH)2↓+H2↑+Cl2↑;Mg(OH)2(s)⇌Mg2+(aq)+2OH-(aq),NH4Cl电离出的NH4+与OH‑结合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降低了c(OH-),Mg(OH)2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解析】解:

(1)氯气具有强氧化性,通入氯气后可以将溶液中的Br-氧化溴单质,因为单质溴极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以采用萃取的方法,萃取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因为萃取后得到下层为溴的有机溶液,则萃取剂为密度大于水的四氯化碳;

故答案为:

萃取分液;分液漏斗、烧杯;c;

(2)根据以上分析,通氯气将溶液中的Br-氧化溴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2Br-=2Cl-+Br2,故答案为:

Cl2+2Br-=2Cl-+Br2;

(3)上层溶液加入氯化钡除去SO42-,则证明SO42-完全沉淀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加入BaCl2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SO42-已沉淀完全,故答案为:

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加入BaCl2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SO42-已沉淀完全;

(4)由表中数据可知pH大于11时Mg2+沉淀完全,pH大于12.2时,Ca2+开始沉淀,所以理论上可选择pH最大范围是11.0<pH<12.2;

故答案为:

11.0<pH<12.2;

(5)氯化镁溶液经过操作Ⅱ得到氯化镁固体,因为氯化镁溶液在加热时易发生水解,所以不能直接蒸发结晶,则需要在氯化氢的气流中蒸干,故答案为:

不能;MgCl2+2H2O⇌Mg(OH)2+2HCl;

(6)电解氯化镁溶液的离子反应为:

Mg2++2H2O+2Cl-

Mg(OH)2↓+H2↑+Cl2↑,得不到镁单质,故答案为:

Mg2++2H2O+2Cl-

Mg(OH)2↓+H2↑+Cl2↑;

(7)Mg(OH)2浊液存在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aq),加入适量NH4Cl晶体,NH4Cl电离出的NH4+与OH‑结合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降低了c(OH-),Mg(OH)2溶解平衡向右移动,所以Mg(OH)2浊液充分振荡后浊液会变澄清;

故答案为:

Mg(OH)2(s)⇌Mg2+(aq)+2OH-(aq),NH4Cl电离出的NH4+与OH‑结合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降低了c(OH-),Mg(OH)2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实验室以含有Ca2+、Mg2+、Cl-、SO42-、Br-等离子的卤水为主要原料制备Mg和Br2,应将混合物中Ca2+、Cl-、SO42-等离子除去,根据流程可以看出分别加入氯气将溶液中的Br-氧化溴单质,加入四氯化碳萃取分液,得到下层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再蒸馏得到溴单质;

上层溶液加入氯化钡除去SO42-,用CaO调节溶液Y的pH,可以得到Mg2+离子的沉淀氢氧化镁,加入盐酸溶解氢氧化镁得到氯化镁溶液,经过操作Ⅱ得到氯化镁固体,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金属镁,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基本实验操作、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方案设计,综合性强,难度中等,建议学生多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着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合成氨反应有重要意义,请完成下列探究.

(1)生产氢气:

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产生水煤气.C(s)+H2O(g)⇌H2(g)+CO(g)△H=+131.3kJ•mol-1,△S=+133.7J•mol-1•K-1,

①该反应在低温下_____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

②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

(2)已知在400℃时,N2(g)+3H2(g)⇌2NH3(g)的K=0.5.

①在400℃时,2NH3(g)⇌N2(g)+3H2(g)的K′=______(填数值).

②400℃时,在0.5L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2mol,则此时反应v(N2)正______ v(N2)逆(填“>”、“<”、“=”或“不能确定”).

③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则合成氨反应的平衡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左”或“不”);使用催化剂,反应的△H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3)水煤气转化反应CO(g)+H2O(g)⇌CO2(g)+H2(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现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表两组教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

 CO

 H2

 CO

 1

650 

1.6 

2.4 

 2

900 

0.4 

1.6 

3

①实验l中以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O2)=______;

②实验1的平衡常数K1______实验2的平衡常数K2 (填“大于””小于,“等于”“不能确定”).

③该反应正方向为______ (填“吸”或‘放”)热反应.

【答案】不能;k=

;2;=;向左;不改变;0.16mol/(L•min);大于;放

【解析】解:

(1)①△H-T△S=131.3KJ/mol-T×133.7×0.001KJ/(K•mol),在低温下,该值一定是大于0的,所以不能在低温下自发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