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2931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docx

老师作文之老师感人事迹材料

老师感人事迹材料

【篇一: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

十位让你感动的最美教师】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

十位让你感动的最美教师

2013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

十位让你感动的最美教师。

14年的最美乡村

教师启动了,这里由管理资料网整理去年的2013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重新感悟十位最美乡村教师的感人事迹。

2013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

十位让你感动的最美教师1、阿力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寄宿制学校):

阿力太是一名寄宿学校老师,最大愿望就是孩子们都不辍学,她的教育梦想是让每个家在远方、寄宿学校的孩子感受爱。

因交通不便,阿力太的学生长达五个月不能回家,父母很少来探望,执教16年来,她用母亲般的关爱,连接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情感的纽带。

为了家访,她利用周六周日、寒暑假孤身骑马走遍23835平方公里大草原,踩冰踏雪、跨江过河、多次遇险。

为了向学生家长传递信息,在收不到手机信号的草原上,她随身携带收音机,找到信号时就给当地专门为牧民传递信息的蒙语频道打电话,通过电台通知牧民。

16年来她用坏了5部收音机。

为了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她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不能守在儿子身边、连丈夫也被她带到高寒小学。

执教16年,阿力太老师教出了300多名中专生,50多名大学生。

2、仲威平(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工农乡兰河小学):

16年来,为了14名肢残、智障、困难家庭孩子有学上,仲威平老师放弃调转机会,留在偏僻乡村教学。

她相信教育平等,“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她的教育梦想就是让残障、智障、家庭困难孩子都能上学。

16年坚守,当地人评价她有“五多一少”——“走路最多,讲话最多,课时最多,教材最多,备课最多,学生最少”。

从家到学校,每天来回20公里山路,她骑坏了8辆自行车、落下了一身病。

正因为她当年这个抉择,曾不被人接受的14个孩子,5个考上名牌大学、1个成为汽车制造工程师、一个成为学校所在村村长,其中小儿麻痹症的孩子目前研究生在读;也正因为她16年的辛苦付出,她的课堂让118名孩子成才,20多名考上大学、大专。

3、格桑德吉(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

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

她的教育梦想就是让门巴族孩子都能上学。

格桑德吉老师所在的帮辛乡小学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从未有过完整的路。

为了劝学,12年来格桑德吉老师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

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作为校长的格桑德吉跟男老师一样,过冰河、溜铁索、走悬崖峭壁,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

在格桑德吉老师十二年如一日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

12年来,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儿子却留在了拉萨,一年才能见一次。

村民们亲切地称她

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4、廖乐年(广东省梅州市大埔长教村百江德兴堂):

2001年,做了一辈子教师的马来西亚华侨廖乐年退休了,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到家乡免费教孩子们英语,一干就是十二年。

廖乐年骑着车挨家挨户地动员招生,教学生不收学费,免费供孩子吃住,村民们不理解,称为他为“颠鬼”、“疯子”。

为了让村民们接受自己,他学习中文和客家话;为了让路途远的孩子能免费住宿,他翻修了祖父留下的祠堂?

?

十几年下来廖乐年的学生总数突破5000人。

而且他教的学生普遍英语成绩突出,好多孩子考了六级、八级。

现在每年还不断有外地慕名而来的学生。

面对越来越多的学生,廖乐年在教他们英语的同时,也不忘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他要求所教过的学生将来有能力时每个人也要资助两个孩子,让爱心和梦想传递下去。

5、廖占富、张兴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碧溪乡火天岗村小学、石庙村小学):

廖占富、张兴琼是一对教师夫妻,他们分别在四川凉山深处两所隔山相望的小学执教,一人撑起一座学校,让大巴山深处走出了二十多名大学生。

当年,高中毕业的张兴琼在村长父亲的劝说下,当上了乡村教师,一人一校干了8年。

8年后,村长父亲为了留住乡上派来的临村代课老师廖占富,撮合两人成婚。

婚后,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三年前,丈夫被派到对面山头小学,在一间废弃寺庙里教14个山村孩子。

两个山头,两所小学,之间是两个多小时的山路,从此夫妻二人一人守住一所小学,隔山相望,一周见一面。

他们用自己的分离和坚守,守住了大巴山深处孩子

的未来。

6、吉思妞(云南怒江州泸水县六库镇气象路云南怒江特殊教育学校):

16年前,吉思妞是从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调来怒江特殊教育学校,来到了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是一所偏远山区的学校,百姓多不识字,一直以来都是学校老师进山去招生。

而怒江地形险峻,为招生老师们常常要过索道、骑马、爬乡村山路,辗转两天时间才能到达。

这是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现有79名孩子,大都是

傈僳族和白族的聋哑儿童。

聋哑孩子性格孤僻极端,因为不会说话,发脾气时很容易自虐,吉思妞也曾经想过退缩,但当孩子们不清晰地叫着“妈妈”,张开小手让她抱抱时,她决定留下来。

面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吉思妞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从吃喝拉撒到青春期都得手把手教。

吉思妞说,对于这些孩子,需要良心爱心更要有恒心。

在吉思妞和其他老师的关心教育下,这些聋哑孩子也考上了大学,其中还有些孩子大学毕业后愿意回来任教。

7、王金花(海南省儋州市兰洋镇番打小学):

在儋州市兰洋镇番打小学有位30年划船接送孩子们上下学的女“艄公”王金花,她是学生眼里的好老师,也是他们的“好母亲”。

从1997年转正开始,王金花每月有450元的工资收入。

为了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她自设奖助学金,每月拿出工资的一半放到里边。

她教过的学生几乎都得到过她的资助和奖励,少则50元,多则千余元8、杨元松(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

在杨元松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天赋。

他注重培养有梦想的孩子,经常带孩子走出大山参观,给孩子讲乔布斯的励志故事,把梦想植入山村孩子心田。

他还鼓励边远乡村孩子大胆追梦,并为他们创造实现梦想机会。

在教学中他发现孩子们不善交流,就鼓励孩子们用写日记的方式打开心扉,并引导孩子们爱上写作。

看到山村出现的辍学打工潮,孩子宁愿为打工荒废学业,杨元松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学生日记出版成书——《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为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就感。

26个留守孩子、220篇孩子的日记、12封孩子写给父母的信、21幅象征孩子梦想的画,《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一经出版,就引发了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也为孩子们带来了人生第一笔稿费。

高兴的杨元松挨家上门给孩子送稿费,他要让这些乡村长大的孩子知道,人的未来不只打工一条路。

9、刘坤贤(重庆市巫溪县高楼乡新田村小学):

刘坤贤是一位28年如一日,义无返顾、扎根山村的土家族老师。

为了帮助贫困学生筹集书本费,他假期外出打工却遭遇事故高位截肢;为了保证正常教学,养伤期间他让妻子自修大专课程,为学生代课;为了让孩子们的回家路更安全,他卖掉家养猪,为孩子们在回家的路上修了两座桥;为了解决学生们吃水难的问题,他拄拐上山找水源,自己出钱铺设水管,接水进校;为了改善教学条件,他用转为公办教师后的第一笔工资为学生买了电脑、电视机。

为了让孩子们的教育不中断,即使突发脑溢血,他也拒绝领导照顾他去条件更好的中心校的安排,因为他不愿意看到山村小学没有老师。

由于身体不好,领导还提出过并校,可是“固执”的刘坤贤考虑到有19个孩子会因此要步行四小时上学,就拒绝了,他说“我在、学校就在,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10、潘立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上丰乡上丰中心学校南源村吴家坦教学点):

从1976年高中毕业担任民办教师开始,潘立华开始在吴家山教学点任教,一个人一干就是37年。

他手把手地教着山里的孩子,帮他们圆“看看大山之外”的梦想。

吴家山教学点地处歙县北部高山地区,交通闭塞。

为了方便山里低龄孩子就学,教育部门只得就地设置教学点。

在教学点,潘立华是老师,负责所有不同年龄孩子的教学;潘立华是校长,负责教学点的所有事务;潘立华是保育员,每天要给孩子们热好各自带的饭菜,农忙季节或者天气不好时,他还要把孩子们送回家;潘立华还是安全员,坚持每日10分钟安全教育,下课学生活动的场地有安全隐患,他总站在高坝前以防学生发生意外。

11、“会泽七子”(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龙家村小学的7名80后教师):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龙家村小学位于海拔两千多米的山崖上。

学校一共有127个孩子,8名教师。

除了一位五十几岁的老教师外,其余七位都是“80后”。

他们放弃了留在城里的机会,回到养育他们的大山,各显身手,给孩子们带来知识文化,并把山外的世界带给这些孩子们。

在里条件艰苦,他们每个老师都都身兼数职,有的兼任食堂管理员,有的兼任采购员、记帐员。

雨天山路泥泞,他们去集市买菜的破面包车经常陷在污泥里,这些年轻人们就扛上铁锹,集体去修山路。

平时这七位“80后”吃住在一起,像兄弟姐妹一样。

被当地人称为“会泽七子”。

2014年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于今天6月10日正式启动了,开始寻找这份“+1”的力量,寻找全国最美暑期大学生支教团队,他们将和乡村教师一起接受最美的掌声和鲜花!

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也将于9月举办,又有那些感动的事迹打动我们,又有那些惊艳世俗的经历?

敬请期待央视2013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

【篇二:

教师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小学教师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有三十多年了,在这三十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始终热爱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乐于奉献。

三十多年里,我站在三尺讲台上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用真诚和爱心浇灌着每一棵幼苗茁壮的成长。

在工作中,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严格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团结同志,关心学生,工作勤奋,乐于奉献,严于律己,受到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同志的赞许,领导的信任,多次得到学校和有关部门的表彰。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在三十多年的工作中,我一贯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时刻与党的方针政策高度保持一致,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

平时我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时事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并运用学到的政治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

在三尺讲台上,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政策教书育人,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

无论学校安排任何岗位和工作都无怨无悔,并都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已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二、积极专研,提高及技能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为此,我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人才观。

经常参加各级组织的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深入研究教学方法,以饱满的热情走进新课程、践行新课改,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实绩日益突出。

三、严于律己,做学生的表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育人者必须先行为人师表,处处做学生的表率。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具有示范性。

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和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

在教育的历史发展中,为人师表已成为对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行到举止,从内心到外表,都做净化社会风气的表率,“命令只会指挥人,榜样却能改变人。

”教师本身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

所以教师要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

四、加强学习,为人楷模

师德师风,简单理解就是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

被誉为万世师圣的孔子曾说过: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畅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对每一位教师的必然要求。

为此,我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学习,学以致用,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成为了我校教师的楷模。

五、关爱每一个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工作中,我力求做到“严慈结合”,切切实实用一颗朴实的爱心去爱每一位学生。

在每一节课上,我都会以一颗饱满的爱心去教育学生,用爱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时刻体会到老师的关爱。

下课后,跟学生玩在一起,和他们交流思想,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需求,尽力为学生排忧解难,使学生能无忧无虑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篇三:

教师优秀事迹材料】

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记**教师

一名普通教师,却深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赞誉和领导的好评。

学生说:

“您是我们遇到

的最好的老师!

”家长说:

“把孩子交给**老师,我们放心!

”转变差生,她有绝招;数学教

学,方法独到。

爱生是她的秘诀,勤奋是她的信条。

在领导眼里,她是任劳任怨、踏实敬业的“孺子牛”;在同事心中,她是诚恳正直、善良

亲和的“好姐妹”。

从教十几年来,她不断进取,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灿烂的人生,以其高尚

的师德、良好的教艺和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爱戴和好评!

她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诠释着“循循善诱、身体力行、、卓尔不凡”的教风。

尺讲台,是她耕耘的热土,更是她不断验证自我、实践自我、发展自我的广阔天地。

学习、

研究成了她生活的习惯;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是她的工作特色。

在他的

眼里,没有差生;在她的班上,没有差生!

她,就是**老师。

从教近二十年,她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心,体验着为人师表的快乐

与艰辛。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始终淡定、从容。

工作勤勤恳恳、

兢兢业业、爱生如子,默默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把绚丽的青

春时光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一、以德树人,倾注师爱。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

晶莹

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老师倾注了全部师爱,去呵护一颗颗童心。

1、加强自身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光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高尚的思

想水平和道德情操,以身作则,以自身的榜样去感染、熏陶、教育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

通过学生的眼睛在其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他们的思想起着无声无息的影响作用。

在孩

子的眼里,教师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和仿效的榜样,是最有知识、最有教养、品德高尚的人。

师德是学生道德的先导。

因此,**老师十分注重自身的思想教育和师德修养,时时刻刻要

求做一个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2、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老师深知:

一个人如果思想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她一贯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良

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班会课适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009年春,她刚接过三年级二班的班主任,那个班由于换老师频繁,班级纪律涣散,学

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个别学生对别人的东西(中性笔、钢笔、橡皮等)较感兴趣,

趁别人不注意时,就顺手牵羊。

一次卢老师的一支钢笔放在讲台上不见了,她就委婉的说:

“哪位同学用老师的钢笔,不用的时候再还给老师”,一个多星期过去了,这支钢笔还没回来,

卢老师利用队日时间,进行了一次品德教育,让学生找一找班内近期有哪些好人好事,并把

掌声送给他们,哪些同学表现不好,让表现不好的同学表个态。

也许是**老师的班会起了

作用,第二天上午,**老师在室外值班,顺手把包放到讲台上,值完班后再拿包时,发现

丢失的那支钢笔“物归原主”了。

她高兴极了,不仅仅为那支失而复得的钢笔,更为一颗迷

失心灵的回归。

放学时,**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全班同学,并告诉同学们,卢老师为他感

到骄傲,因为他能够战胜自己,知错就改。

**老师说,没有一个人,不会犯错,可怕的是

知错不改。

**老师还率先带领全班同学把掌声送给了那个孩子。

从此,班里再也没发生过

“失窃”现象,拾金不昧却蔚然成风。

2010年春天,学校举行给南方受灾地区捐赠一瓶矿泉水活动。

**老师发现,班里有几

个同学竟然没有捐赠,为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同时又对他们进行教育,**老师私下问他们:

将心比心,如果你们遇到困难,你希望别人这

样对你们吗?

那几个学生低下了头。

**老师没再说什么,让他们回到了教室。

第二天,卢

老师还没到教室,那几个孩子就气喘吁吁跑来,争先恐后地把钱交到了卢老师手里。

卢老师

一个个抚摸着他们的头,欣慰地笑了。

世上是没有坏学生的,只要教育得法。

卢老师一直这

样说。

3、尊重学生,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

老师一个慈祥的微笑,一句爱的话语,都可能激起学生潜在

的能量,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甚至会影响到家长对老师的看法。

那是三年级的时候,*

*老师正在进行一次单元测试,突然,有一个女生报告,刘x尿裤子了,她立即走过去,看

到地面上有水,旁边其它同学捂着嘴笑,有的还笑出了声音,这时尿裤子的女孩脸红了,无

地自容,**老师问,你怎么不报告呢?

孩子回答说:

“我报告了,你没听着”,卢老师立即

说:

“这不是你的错,都怪老师没听着。

以后有要紧的事,大点声。

”其它同学停止了笑。

后,这个尿裤子学生的奶奶告诉**老师,她孙女把此事都告诉了她,她们一家人都非常感

激老师。

**老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得到了回报——这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高。

这类事例不胜枚举。

是啊,金奖银奖不如家长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

二、不断充电,提高师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教学技能,空有一腔热情是没法完成教

书育人这一使命的。

**老师把练师艺当作不断提高师德修养的一个目标去追求。

平时刻苦

学习理论和文化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教学上更是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广采他山之石。

先后参加区、市各种教师培训,多次参加教材培训,聆听专家报告,吃透教材编写意图,自

己付诸行动。

课前,她围绕课改理念,深刻领会课标内涵,准确把握、认真钻研教材,制定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课堂中,她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份付出,一份收获。

每次大小考试,她所教的班级都是名列前茅。

学生把上她的课,当成一种享受。

三、以人为本,竭尽师责人们常说:

“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句

话做了最好的演绎。

1、勇挑重担,无私奉献。

工作中,她任劳任怨,勇挑重担。

从2007年3月10日,**老师从**调到**以来,

就担任了两个班的数学课兼一个班的班主任,2009年又担任了数学教研组长,工作量居全

校之首,工作任务繁重。

但对待教学,她依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她已经记不清,教学以

来,她所教的班级获得过多少次全校第一了。

她说,第一不是她追求的目标,她只想让学生

们,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没有人看不到她的付出,她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教师。

但她,只

是默默地把一张张荣誉证书放进抽屉里,继续投入到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了。

现在所教的一年级两个班各有74个孩子,共有148个孩子,148个孩子就是148份沉甸

甸的责任,她尽量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148本作业厚厚地堆在她面前,她一本本用心地批阅

着,她用百分之百的爱心和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责任心对待孩子们。

2、体弱多病,从未落下一堂课。

谁人家中没有事,谁人身体没有病,关键是要看你怎样处理,这是她的一贯想法,这也

是她的一贯做法,令人感动不已。

由于积劳成疾,她身体欠佳,2008年春天,连续打吊瓶12天,为了不给学生耽误课,

本来用三个小时打完,她要求医生用两个小时打完,这其间她从未落下一堂课;2009年,她

被查出腰间盘膨出,腰板的很,就连睡觉也感到很累,很折磨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且时而疼痛,时而如针扎。

工作的时候,她不得不时常用手捶捶腰,但她什么也没说,依然

早出晚归,以校为家。

为了不影响工作,她没有利用工作时间治疗,而是把治疗的时间放在

“五一”假期里,下针八天没请过一天假,未落下一堂课;2011年,元旦前夕,她在下楼时,

不小心,把脚崴了,整个脚面都肿了,脚面成了青的,脚心也是青的,鞋子穿不进去,在家

里穿拖鞋一步也走不动,只有穿上硬底鞋才慢慢的,一瘸一拐艰难走几步。

丈夫看到她疼痛的样子,要她请

假,但为了那一百多个孩子,她硬是忍着剧烈的疼痛,每天每天,面带微笑出现在教室里。

2012年春天,她经常感到左下腹部疼,到医院一检查,子宫肌瘤、双卵巢囊肿,真是祸不单

行,医生建议动手术,她知道,动手术不是三天两天就好了的,她所带的两个班的孩子眼看

就要毕业了,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如果请病假,找人来代课,是不是顺手?

换了

老师孩子习惯不习惯?

她在医院里惦记不惦记?

一连串的问号在她脑海里过滤,不行,忍着,

她对这批孩子已经产生深厚的感情,她舍不得放下这批孩子,她想为这批孩子画上一个圆满

的句号。

她拒绝了医生的建议,准备把手术放在暑假里,7月7号放假,接着远程研修学习

了6天,7月13日结束。

疾病,已经刻不容缓了。

她再也等不及了,7月14日去人民医院住

下了,7月19日进了手术室,7月26日出了院。

做了子宫肌瘤切除术,双卵巢囊肿拨除术,

医生说她得的是巧克力囊肿,复发率占40%,因此,需吃药半年。

这期间她经受的疼痛折磨,

饱尝的煎熬唯有她自己知道。

9月2号开学了,她像原来一样,又投入了教学之中,刚送走了毕业班,又从一年级开

始,学校安排她教一班二班两个班的数学兼二班的班主任,尽管体质虚弱,但她没有推辞,

她感觉到一年级比任何一个年级都累,孩子小,什么也不懂,无规矩,无纪律,课间一时也

不能离开,话说多了,嗓子哑了,整个冬天,嗓子天天沙哑着。

但她仍坚守岗位。

她说,讲

台就是教师的阵地,即使倒下,也要倒在讲台上。

四、立身炼志,正师德。

班级管理中,她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包括座位,一周一换,每人向后移动

一个位,同时向右移动两个位,高的坐矮板凳,矮的坐高板凳,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她常说,她的肩上有一副担子,一头担着义务,一头担当责任。

她靠履行义务领份薪水

养家,责任却让她明确使命,催她奋进,亮丽她的人生。

她还说:

她的两个心房,一个装的

是良心,一个装的是爱心。

她扪心自问篇二:

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优秀教师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我叫崔文芝,女,1977年9月出生,1995年毕业于汝州师范学校(现平顶山外国语学校),

同年7月参加工作。

大专学历。

小学数学高级教师,现承担小学数学,英语教学工作,并任

班主任及学校教务主任。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我的孩提时代,就对教师

产生一种崇敬之情。

值此,在我尚未成熟的心里就埋下了理想的种子,向往着长大以后能成

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抱着这个理想,1995年我走上了教师岗位,当上了一名教师。

面对

定了坚实的基础,充添了勇气和力量。

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我要把全部的心血投入到我所

热爱的事业之中,愿有我成功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