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931272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doc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doc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城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

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

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

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

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

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

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

《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

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

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

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原文

  天时⑴不如地利⑵,地利不如人和⑶。

三里之城⑷,七里之郭⑸,环⑹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⑺非不深也,兵革⑻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⑼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⑽民不以封疆⑾之界,固⑿国不以山溪⒀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⒁者多助,失道⒂者寡助。

寡助之至⒃,亲戚畔(叛)⒄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⒅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叛),故⒆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⑴[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环]包围。

  ⑺[池]护城河。

 

  ⑻[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委]放弃;[去]离开。

  ⑽[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固]巩固。

  ⒀[山溪]地势;山河。

  ⒁[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下同。

  ⒂[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至]极点。

  ⒄[畔]通“叛”,背叛。

 

  ⒅[顺]归顺,服从

  ⒆[故]所以。

通假字

  畔,通:

"叛",背叛。

古今异义

  城

  古义:

城墙

  今义:

城市

  池

  古义:

护城河

  今义:

小水池

  委

  古义:

放弃

  今义:

委屈、不甘心

  国

  古义:

国防

  今义:

国家

  亲戚

  古义:

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

  去

  古义:

离开

  今义:

往、到

  域

  古义:

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

地域

  是

  古义:

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

判断动词

  兵

  古义:

兵器

  今义:

士兵

  然而

  古义:

这样却

  今义:

表转折的连词

  一词多义

   利

   天时不如地利 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锋利

  之

  三里之城的,助词

  多助之至到

  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所以说:

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简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

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

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

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

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

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

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