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93515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docx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服务企业财务状况分析

 

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山西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服务业培训资料

山西省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O四年十月

第一部分服务业普查任务的总体说明┉┉┉┉┉┉┉…┉┉┉┉┉┉┉

(1)

第二部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划分规定┉┉┉┉┉┉┉┉┉┉┉┉┉┉┉┉┉┉┉┉┉┉┉┉┉┉┉(4)

第三部分《法人单位基本情况》和《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要求┉┉┉┉┉┉┉┉┉┉┉┉┉┉┉┉┉┉┉┉┉┉┉┉(5)

第四部分《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要求┉┉┉┉┉┉(6)

第五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要求┉┉┉┉┉(11)

第六部分第一次经济普查若干问题的规定…………………………………(18)

附录:

1.服务业普查基层表表式…┉┉┉┉┉┉……………………………(23)

2.服务业普查综合表上报表式┉┉…┉┉┉┉┉┉┉┉┉┉┉┉┉(30)

第一部分

服务业普查任务的总体说明

一、实施范围

这里所讲的服务业,是指除交通运输和电信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企业以外的其他服务业企业以及行政事业单位。

具体包括: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仓储业,以及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金融业(不含典当)

和邮政业按照《经济普查部门实施办法》具体组织实施。

二、普查基层表及汇总上报表表种

(一)基层表表种:

包括服务业企业一套表、行政事业单位一套表,共两套8张表(见附录2)。

1.服务业企业一套表:

《法人单位基本情况》(601表)

《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602表)

《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附表》(602-1表)

《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G626表)

2.行政事业单位一套表:

《法人单位基本情况》(601表)

《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602表)

《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附表》(602-1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G627表)

(二)综合汇总表上报表式:

共7张(见附录3)。

1.《法人单位及产业活动单位综合表》

2.《按机构类型分组的法人单位综合表》

3.《按机构类型分组的产业活动单位综合表》

4.《法人单位基本情况综合表》

5.《多产业法人单位所属产业活动单位情况综合表》

6.《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表》

7.《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综合表》

三、普查基层表的填写规定

1.普查表包括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的时间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指标的调查年度为2004年。

2.普查表的各个项目以及编码都必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需要用文字表述的,必须工整、清晰地填写;需要填写数字的,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3.在填写普查表的属性标识时,首先在选中的属性代码上划圈,然后在□中填写代码,每□中只填一位数字。

4.普查表中,凡限某一行业或某类单位填报的项目,其他行业或单位免填,代码不需填“0”。

5.法人单位各类表中的经济指标(从业人员数、财务状况等)应填写包括所有产业活动单位的全部数据;产业活动单位表中的经济指标只填写本单位的数据。

6.普查表内所有价值量指标均以人民币“千元”为计量单位(个体经营户表中价值量指标以人民币“元”为计量单位);凡以外币形式计算的价值量指标,均以2004年年末汇率折合成人民币填写;所有数字一律取整数,凡未满一个计量单位的,应四舍五入,不留小数。

7.在普查表的下角列示的“本单位实填  种表”、“共   页,第 页”,每个单位必须按表逐张填写。

四、资料上报时间

各市上报服务业企业一套表、行政事业单位一套表的时间为2005年4月底之前。

第二部分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划分规定

内容详见《山西省第一次经济普查实施办法》第  页至  页。

第三部分

《法人单位基本情况》和《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

指标解释及填报要求

内容详见《山西省第一次经济普查实施办法》第  页至  页。

第四部分

《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要求

一、《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表的填报对象和范围

《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表的填报范围包括:

以下行业中的企业和除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各类单位: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仓储业,互联网信息服务、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卫星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典当业。

二、服务业企业要填报的4张表

《法人单位基本情况》(601表);

《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602表);

《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附表》(602-1表);

《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G626表)。

三、《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表的指标解释

(一)资产负债类指标

1.固定资产原价(23):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实际工作中,把固定资产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土地(指过去已经估价单独入帐的土地)、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指企业在建造、购置、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全部货币总额。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价”项的年末数填列。

2.本年折旧(24):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随着其磨损而逐渐转移的价值,这部分转移的价值叫折旧费。

本年折旧是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合计数。

根据会计“财务状况变动表”中“固定资产折旧”项的数值填列。

若企业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该指标根据会计核算中《资产减值准备、投资及固定资产情况表》内“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项本年增加数填列。

3.资产总计(25):

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划分为:

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的年末数填列。

4.负债合计(26):

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偿还形式包括货币、资产或提供劳务。

负债一般按偿还期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限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应付工资、应付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予提费用以及按国家规定提取的应付福利费等。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限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项等。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合计”的年末数填列。

5.实收资本(27):

是指投资人实际投入的资本(或股本),包括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各种形式的投入。

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项的年末数填列。

6.国家资本(28):

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对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

7.集体资本(29):

指由本企业职工等自然人集体投资或各种机构对企业进行扶持形成的集体性质的资本金。

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

8.法人资本(30):

指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

9.个人资本(31):

指自然人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

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

10.港澳台资本(32):

指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

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

11.外商资本(33):

指外国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

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

(二)损益及分配类指标

12.营业收入合计(34):

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度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利益的总流入,包括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使用费收入等。

由于企业往往同时从事多种经营活动,因此,营业收入按在的经营活动中所占比重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前者通常是指来自主要业务的收入,后者是指来自非主要业务的收入。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有关指标计算填列。

13.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35):

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总额。

比如:

租赁公司的租赁费收入,广告公司收取的广告制作收入。

此项目应根据相关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经营收入”、“工程结算收入”等科目发生额填列。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相关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工程结算收入、商品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经营收入等项目发生额的本年累计数计算填列。

14.主营业务成本(产品销售成本)(36):

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计算填列。

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用“主营业务成本”本年累计数代替。

15.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37):

指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本年累计数填列。

16.费用合计(营业费用或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38):

这里是指期间费用,指企业当期发生的必须从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的费用,主要包括营业费用或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营业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通常包括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以及为销售商品本企业商品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专设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以及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差旅费、办公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等业务费用),企业应设置“营业费用”总分类帐。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经营费用,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排污费、提取的坏帐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为购进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费用,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前,按规定应予以资本化的部分,不属于财务费用。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的“营业费用”(或“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本年累计数计算填列。

17.营业利润(39):

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由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和期间费用构成。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营业利润根据会计“损益表”中对应指标年末累计数填列。

18.利润总额(40):

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包括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补贴收入,是指企业按规定实际收到的退回的增值税、按销量或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并按期由国家给予的定额补贴以及属于国家财政扶持的领域而给予的其他形式的补贴。

投资净收益,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得的收益与损失的差额。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支的差额。

营业外收支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根据会计“损益表”中的对应指标本年累计数填列。

(三)从业人员劳动报酬(41):

指在报告期内支付给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工资、福利费、奖金、津贴及各种补助。

根据会计“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计算填列。

注意,不能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填报。

(四)劳动、失业保险费(42):

指企业向社会保障部门和保险公司为本单位职工支付的劳动保险、待业保险的费用。

根据会计“管理费用”等科目中的相关项目归纳计算填列。

(五)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94):

指年内各月平均拥有的人数。

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1月平均从业人数+2月平均从业人数+…+12月平均从业人数)÷12

其中:

月平均从业人数=(月初从业人数+月末从业人数)÷2

四、《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表》填写说明

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普查指标基本上采用了服务企业会计报表的原始项目和会计核算数据,资料来源和填报方法较为简单。

(一)资产负债类指标

资产负债指标的填报方法可分为两种情况:

1.对于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服务企业:

资产负债类指标可以直接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对应项目填报。

实收资本及其构成指标根据服务企业资本金核算资料分析填报。

2.对于资产负债核算不规范的服务企业:

资产负债类指标根据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各种借款、预收款、应付款项等有关资产负债核算项目,结合指标含义分析计算填报。

(二)损益及分配类指标

损益及分配类指标根据服务企业损益表(或利润表)、费用表内容,结合不同服务企业会计核算基础设计的,其资料来源主要来源于企业损益表(或利润表)、相关费用表及其他收支核算资料。

填报方法分为两种情况:

1.编制损益表(或利润表)、费用明细表的企业:

损益及分配类指标直接根据服务企业损益表(或利润表)对应项目直接填报。

2.损益表(或利润表)、费用表编制不规范的企业:

损益及分配类指标根据服务企业各项经营收入、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支出、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如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但不包括应交所得税)、利润等核算资料分析计算填报。

(三)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填报方法分为两种情况:

1.对于会计核算比较健全的企业:

根据服务企业会计核算中“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帐目的贷方累计发生额数据,以及在费用中支付给劳动者的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出差补助、交通补助、公费医疗等项目全年累计发生数计算填报。

在计算填报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时,不能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项目数据填报。

2.对于会计核算基础较差的企业:

根据服务企业本年实际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奖金、补助等各种劳动报酬数据填报。

(四)劳动、失业保险费

劳动、失业保险费根据服务企业在管理费用(或相关费用)项目中向保险公司、劳动部门等部门为劳动者支付的劳动保险费用和待业保险费用数据填报。

(五)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填报:

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1月平均从业人数+2月平均从业人数+…+12月平均从业人数)÷12

其中:

月平均从业人数=(月初从业人数+月末从业人数)÷2

(六)表内及表间平衡关系

1.法人单位名称和法人单位代码必须与法人单位基本情况(601表)的法人单位名称和法人单位代码一致

2.固定资产原价≥本年折旧

3.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

4.营业收入合计≥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收入合计=(601表)的全年营业收入合计

主营业务收入=(601表)的主营业务收入

5.允许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小于0,并用“-”号表示

7.从业人员劳动报酬>0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要求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表填报对象和范围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表的填报范围包括: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中的法人单位以及以下行业中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法人、民办非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机构: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仓储业,互联网信息服务、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卫星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

二、行政事业单位要填报的4张表

《法人单位基本情况》(601表);

《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602表);

《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附表》(602-1表);

《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G626表)。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表的指标解释和填写说明

1.年末资产(01):

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取自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合计年末数。

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强调作为资产的资源必须能为单位的业务活动提供服务。

而在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会计中,强调作为资产的资源必须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2.固定资产原价(02):

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

该指标根据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资料计算填列。

取自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原值年末数。

3.上年结余(03):

指行政、事业单位上年结转本年的经常性结余、专项结余及经营亏损。

4.本年收入合计(04):

指行政事业单位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收入,包括财政拨款、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

取自收入决算表中的本年收入合计。

行政单位收入是行政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行政单位没有营业收入。

在事业单位中,收入可按其来源分类。

主要有:

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专项收入、基建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

事业收入:

是指事业单位通过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经营收入:

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在确认经营收入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经营收入是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而不是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例如,科研事业单位对社会开展咨询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属于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而科研单位为有关单位提供科研服务取得的收入,只能作为事业收入,而不能作为经营收入处理。

(2)经营收入是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而不是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5.财政拨款(05):

指单位本年度实际收到的本级财政拨款,含一般预算拨款和基金预算拨款。

一级预算单位收到的应拨给下级单位使用的款项,年终决算时尚未拨出的,要编制本报表时列为本单位财政拨款。

6.上级补助收入(06):

填列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7.事业收入(07):

填列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8.经营收入(08):

填列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9.本年支出合计(09):

指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支出情况,包括基本出、项目支出(包括行政事业性项目支出、基本建设项目支出和其他项目支出)、上缴上级支出、事业单位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和结转自筹基建。

行政单位的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

事业单位支出的特点,在于它同单位的收入不存在绝对的因果关系,支出和收入在数量上没有严格的比例关系。

在事业单位中,支出可按其用途分类。

主要有:

拨出经费、拨出专项款、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专项支出、基建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和对附属单位补助。

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根据《2004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中的目级科目规定的核算内容填列。

这些科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行政事业性项目支出和其他项目支出的明细情况,不包含基本建设项目支出的情况。

政事业财务状况表的单位,要将单位开展工作或业务活动过程中所有经费收入与支出的总数量填报到普查表中。

一些填报单位由于资金来源渠道不同(如有的资金来自国家财政、有的来自地方财政、有的来自国际组织或其它机构)而分设帐户,在填报普查表时,要将填报单位的所有不同帐户合并汇总后上报。

10.人员支出(10):

指单位支付给在职职工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

具体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和上述未包括的人员支出。

取自人员经费支出决算表中的本年人员经费支出合计。

11.公用支出(11):

指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具体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暧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福利费、劳务费、就业补助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专用材料费、办公设备购置费、专用设备购置费、交通工具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及上述科目未包括的日常公用支出。

取自公用经费支出决算表中的本年公用经费支出合计。

12.福利费(12):

反映单位根据国家统一规定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费。

取自公用经费支出决算表中日常公用支出(或公务费)下的明细科目。

13.劳务费(13):

指支付给单位和个人的劳务费用,如翻译费、咨询费、手续费等。

取自公用经费支出决算表中日常公用支出(或公务费)下的明细科目。

14.就业补助费(14):

指支付给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残疾人、退伍军人的就业补助费。

取自公用经费支出决算表中日常公用支出(或公务费)下的明细科目。

15.取暖费(15):

指单位取暖用燃料费、热力费、炉具购置费、锅炉临时工工资、节煤奖以及由单位统一支付的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宿舍取暖费等。

取自公用经费支出决算表中日常公用支出(或公务费)下的明细科目。

16.差旅费(16):

指单位工作人员出差、出国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干部及大中专学生调遣费,调干家属旅费补助等。

取自公用经费支出决算表中日常公用支出(或公务费)下的明细科目。

17.各种设备、交通工具及图书资料购置费(17):

指单位购置办公家具、一般办公设备、专用设备、交通工具的支出,以及购置按固定资产管理的各类图书、资料的支出。

取自公用经费支出决算表中日常公用支出(或公务费)下的明细科目。

18.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8):

指政府对个人和家庭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包括离休费、退休费、退职(役)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补贴、助学金和其他未包括在上述科目的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等。

取自人员经费支出决算中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合计。

19.助学金(19):

指支付给各类学校学生助学金、奖学金、学生贷款贴息、出国留学(实习)人员生活费,青少年业余体校学员伙食补助费和生活费补贴,以及按协议由我方负担或享受我方奖学金的来华留学生、进修生生活费等。

取自人员经费支出决算中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中明细科目。

20.抚恤和生活补助(20):

指按规定支付给烈士家属、牺牲病故人员家属的一次性和定期抚恤金,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