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4398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3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政管理何颖行政学笔记文档格式.docx

2、法制思想

3、用人思想

第三章行政组织

第一节行政组织概述

一、行政组织的含义:

组织就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按照一定的形式联合起来、组成具有特定结构和活动方式的人类群体。

(三要素)/广义的行政组织就是指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

行政学研究的是狭义的行政组织,就是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建立的、行使国家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政府组织机构实体。

1、静态的行政组织结构;

2、动态的行政组织过程;

3、生态的行政组织环境;

4、心态的行政组织意识;

二、行政组织的要素:

1、物质要素:

人员,经费,物质条件(技术设备、工具、材料和能源)

2、精神要素:

组织目标,责权结构人际关系

三、行政组织的特征:

1、阶级性

2、社会性

3、服务性

4、权威性

5、法制性

6、系统性

四、行政组织的类型:

1、领导机关

2、职能机关

3、办公机关

4、参谋咨询机关

5、派出机关

五、我国的行政组织

第二节行政组织理论

一、传统时期的组织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学派

法约尔的行政管理学派

韦伯的官僚模型学派

二、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

1、梅奥的组织管理理论

2、巴纳德的组织理论

3、西蒙的组织理论

三、系统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权变组织理论

四、马克思主义的组织理论

第三节行政组织目标

一、行政组织目标的含义与特征

1、一致性

3、明确性

4、层次性

二、行政组织目标的基本类型

1、总目标

2、分目标

3、个人目标

三、行政组织目标的作用

1、促使组织合理化

2、提供考核依据

3、增进组织协调

4、激发工作人员的合作意识

四、行政组织目标的合理化

1、社会承认

2、组织能力

3、团体状态

4、成员意识

第四节行政组织结构

一、行政组织结构的含义

二、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

三、行政组织结构的层级化/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四、行政组织结构的部门化分工方式

1、按行政业务分工

2、按行政管理程序分工

3、按管理对象分工

4、按地区划分

行政组织结构的部门化是层级化的基础;

现代行政组织结构均是层级化与部门化的综合体;

五、影响行政组织设置的宏观因素分析

政府职能的变化行政管理的方式变化行政组织的设置(正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随着社会进步,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逐渐上升导致行政管理方式变化:

1、随着行政管理范围的拓宽和行政管理内容的复杂化要求政府更多采用法律和经济的手段进行间接的行政管理即政府职能的转变;

2、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政府的纵向权力线缩短减弱而横向权力拓宽或加强(由微观向宏观转化)

3、政府职能的转化要求管理方式由纵向管理和直接管理向横向管理和间接管理转化。

行政管理方式变化影响行政组织的设置,表现在:

1、综合性

2、适应性

3、科学性:

管理幅度要适当、功能匹配

4、法制化:

政府机构必须依法设置、在政府机构中设置相应的法律顾问和监督机构

第五节行政组织原则

一、现代西方行政组织原则的内容

二、我国行政组织原则的内容

1、服务原则:

政府机关要为自己的管理对象服务

2、目标原则:

(1)根据组织目标设置机构、

(2)根据组织目标的难易程度确定组织结构

(3)根据目标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行政组织

3、完整统一原则:

(1)政府职能要完整统一

(2)行政目标要完整统一

(3)机构设置要完整统一

(4)领导指挥统一

4、精简原则:

行政机构要精简、行政人员要精干、办事程序要精简

5、法制原则:

必须经过一定法律程序设置

第六节行政组织体制

行政组织内部各层级、各部门之间权力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

一、首长制和委员会制:

法定最高决策权由行政首长一人执掌/由两人以上人员组成的集体或委员会执掌;

我国采用混合制

二、集权制与分权制:

行政决策权集中于上级机关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必须根据上级机关指示或法令办事/下级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自主决定权,上级机关只作某些重大方针、政策方面的指示而不干涉下级机关权限之内决定的事项

三、完整制与分离制:

同一层级机关均受同一行政机构领导/同一层级各个行政部门分属两个以上的行政机构领导

四、名誉市长制与市经理制:

行政及立法实权由市议会执掌/立法权由市议会掌握,市议会聘用市经理执掌行政权

第七节非正式组织

一、非正式组织的含义:

即正式组织的成员不依一定计划、法律,而基于人际关系而自然形成的团体或联合活动;

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1、顺乎自然;

2、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

互相重合,随着正式组织的变化而变化

3、成员在背景上有共同性:

文化背景或社会地位相似

4、形式上有不稳定性

5、以影响力来实现领导

6、团体压力:

自然产生公认的行为规范,违反规范就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批评和责难,形成团体压力

二、非正式组织的成因:

1、满足社交

2、寻求理解和认同,取得保护和帮助

3、维护、争取和实现既得利益,谋求共同发展

4、人际关系是维护非正式组织的基础

三、非正式组织的功能:

1、内聚力功能(五个积极功能)

2、信息传播

3、调解

4、整合

5、发泄渠道

6、不协调(四个消极功能)

7、传播谣言

8、株连

9、阻碍正式组织的改革与进步

四、非正式组织的运用(发挥积极功能)

1、了解和把握非正式组织的情况

2、认知其有益性和有害性特点

3、协调好与非正式组织的核心成员的人际关系

第四章行政领导

第一节概述

一、行政领导的含义及特征

1、领导的定义:

社会组织的一定的人或人群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和影响另一些人向着共同目标前进的活动过程;

2、行政领导是领导活动的一种指国家行政系统中的各级行政首长和行政领导集团(主体)通过决策、指挥、监督、协调等手段(行为方式),依法行使其权力与影响以完成行政目标的过程。

(客体是领导者的部属和行政管理的部分对象)

(1)红字为行政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

(2)行政领导主要是指国家行政管理中的领导

(3)依法从事领导活动

3、行政领导的特征:

(1)时代性:

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变化,直至消亡

(2)综合性: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综合

(3)强制性:

法律和权力的强制性决定

(4)执行性:

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

二、行政领导的本质是服务

1、服务于国家行政管理目标

2、服务于人民

3、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4、服务于行政机关的高效运转

三、行政领导的地位与作用

1、在行政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

(1)必须统一指挥,组织集体力量才能实现行政目标

(2)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要求高效率高质量的行政工作,也需要行政领导

(3)地广人多的国情需要行政领导贯彻党的路线,团结协作优化配置各地区的资源

2、行政领导的作用

(1)在行政活动中发挥核心作用

(2)决定行政管理活动的方向

(3)推动行政活动的发展

(4)规范和控制行政行为

(5)能提高行政管理的适应性和行政效率

四、行政领导的基本职能

1、决策职能

2、组织职能

3、指挥职能

4、用人职能

5、协调职能

第二节行政领导方式

一、理论描述(探索行政领导的最佳行为)

1、四分图模式,两维理论:

以工作为中心“抓组织”、以人际关系为中心“关心人”

2、领导方格模式(四分图模式的9x9细化)

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引入了领导成熟程度)与领导行为连续带理论

二、领导行为方式的类型

1、按领导权力运用和控制程度分为集权式、分权式、放任式

2、按指挥方式不同可分为强制式、说服式、激励式、示范式

3、按行政领导对任何对工作的态度可分为重事式、重人式、人事并重式

三、行政领导方式的运用

1、工作性质与内容不同

2、工作环境、机构的不同

3、被领导者的素质不同

4、上下级关系亲密程度

第三节行政领导者

一、行政领导者的含义

各级行政组织中出承担计划、组织、指挥和协调等领导职能的人,领导活动的关键要素,与一般行政人员区别是占据行政组织中的负责职位并具有相应的职权与职责。

(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的三个基本条件)

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

1、选举制;

2、委任制;

3、考任制;

4、聘任制

二、行政领导者的影响力:

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活动中影响和改变下属及其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1、权力性的:

传统职位资历

2、非权力性的:

本身没有合法权利作为基础,但是通过领导者自身的威信和品质、才能、知识、感情以及以身作则的行为来影响他人的。

三、行政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是行政领导者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实践所获得的智能品德等的总和。

国内学者的研究将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分为:

1、政治素质

2、专业素质

3、文化素质

4、管理素质

5、心理素质

6、生理素质

第四节行政领导的群体结构

一、行政领导群体结构的含义:

行政领导集团中由不同的素质、年龄、智能、气质和不同专业、知识的人才的合理排列组合。

实现我国行政活动科学化高效化的条件,因为合理的素质结构可减少内部摩擦、提高效率,并产生新的领导效能(即产生大于个体之和的合力)

二、现代行政领导群体的结构

1、知识结构

2、年龄结构

3、能力结构

4、气质结构

三、优化原则

1、相互补充

2、整体功能

3、相对稳定

4、自我调整

第五章人事行政

第一节人事行政概述

一、含义:

指国家行政机关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凭借一系列法规、制度、措施对国家行政活动中形成的行政事务与行政人员的关系以及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组织、控制、协调、监督等管理活动。

1、特指政府对其工作人员的管理活动

2、内容体现为政府的人事管理机构依据一定的人事管理制度,对政府人事问题所做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3、目的是使政府中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4、核心是行政人才问题

二、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

1、人事计划功能

2、人事组织功能

3、人事开发功能

4、人事保障功能

三、人事行政的意义

1、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居核心地位

2、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重要条件

3、开发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的重要保证

四、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趋向及特征

趋向:

1、政务官与业务官开始分类管理

2、向以人才主义和功绩制为基础的现代人事行政的演化

3、系统化、规范化的法制人事行政

4、人事行政的范围逐渐扩大化

5、逐渐引入科学的管理理论

6、由只重视通才发展到专才与通才并重

主要特征:

1、公平性

2、公开性

3、超然性:

超然于政治斗争等外界因素之外

4、适应性:

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相适应

第二节国家公务员制度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及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确立的标志

1、常任的职业公务员制的建立

2、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制的建立

3、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共同特征

(1)、实行职务常任;

(2)、公共权力依附于公共职位;

(3)、贯彻功绩注意原则;

(4)、实行功绩考核制;

    (5)、对公务员进行统一管理;

(6)、重视专业技术人才

(7)、政治中立

(8)、法规健全,依法办事

(9)、讲究职业道德

4、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1)、法制管理原则

(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3)、功绩制原则;

(4)、分类管理原则;

    (5)、政治中立和职务常任制;

二、我国公务员法的制度创新

1、公务员及公务员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2、公务员法的制度创新及特点:

(1)、理念创新:

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效能化的制度理念

(2)、制度创新:

(3)、法制化、科学化的特点

3、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1)职业性原则

(2)科学管理原则

(3)公开竞争与择优录用原则

(4)功绩原则

(5)正规化原则

(6)民主原则

(7)义务原则

第三节人事行政的分类制度

一、人事行政的品位分类制度

1、品位分类制的含义及起源发展

2、品味分类制的特点与利弊

二、人事行政的职位分类制度

1、职位分类的产生及发展

2、职位分类的基本概念和程序步骤(公务员的职务分类)

3、职位分类制的特点和利弊

三、人事行政分类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四节人事行政的内容

一、录用: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通过一定的方式、程序,对准备竟日行政机关的人员进行选拔、正式任用或聘用为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的过程。

公开、平等、择优的人才录用原则

二、考核:

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德才兼备。

注重实绩

三、职务任免:

选任制和委任制

四、职务升降:

应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

五、奖惩:

即根据行政人员的行为工作情况和现实表现,由国家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行政人员实行奖励或惩罚的管理活动。

六、培训:

指国家对行政工作人员进行的一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和训练的管理活动

七、交流与回避:

调任、转任和挂职训练;

回避制度:

为防止行政工作人员因某种亲情关系不能秉公执行公务甚至徇私枉法而对其任职和执行公务加以限制的制度。

八、工资福利保险:

工资,国家分配给政府机关任职人员个人消费品的货币表现形式;

福利,国家为改善行政工作人员的物质文化生活运用多种形式对其生活给予的照顾和帮助;

保险,国家通过立法程序建立的,对因年老、生育、疾病、死亡等原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行政工作人员给予物质帮助一种保障制度。

九、辞职辞退:

辞职,根据的行政工作人员本人意愿,依照法律规定,辞去所担任的行政职务,离开国家行政机关,脱离与行政机关职务关系的法律行为或法律事实。

辞退,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规定的条件,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在法定管理权限内作出解除行政人员全部职务的行为。

一十、退休:

退休制度是指国家行政工作人员符合法定条件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手续,离开工作岗位,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以维持生活,安度晚年的管理制度。

第六章行政职能

第一节行政职能概述

一、行政职能的含义及特征

行政职能:

也称行政功能,是指政府为实现国家利益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富有的职责和功用。

特征:

1、差异性

2、共同性

3、阶段性

二、行政职能的作用

1、行政职能体现国家行政管理的性质和方向,是国家行政活动的前提和依据。

2、行政职能是建立行政组织的依据。

3、确定行政活动方式的依据

4、衡量行政效率的标准和依据

第二节行政职能的内容

一、从静态上看,四个基本职能:

1、政治职能:

政府维护和实现阶级统治,保卫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全的职责。

(1)、阶级专政职能

(2)、军事保卫职能

(3)、社会治安职能

(4)、民主政治职能

(5)、国际交往职能

2、经济职能:

国家行政机关领导、组织、管理、规划社会经济的职责。

(1)、计划指导职能

(2)、培育、完善市场机制职能

   a)、建立公平的竞争秩序;

   b)、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c)、建立有效的经济运行秩序

(3)、宏观调控职能

(4)、服务职能:

为企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发展教育,培育人才;

提供信息服务;

(5)、检查监督职能:

转型期我国对经济活动监督分为宏观经济监督和微观经济监督,手段可分为行政监督和法制监督。

3、文化职能:

指政府领导、组织、管理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职责

1)、发展科学技术的职能

2)、发展教育的职能

3)、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

4)、发展体育、卫生的职能    

4、社会职能:

指社会所承担的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人口控制的职责。

1)、社会福利职能

2)、社会救济职能

3)、社会保险职能

4)、环境保护职能

5)、社会服务职能

二、从动态看,有五个运行职能:

1、计划职能:

体现行政管理的目的性和规划性的职能

2、组织职能:

体现政府管理整体性和凝聚性功能的职能

3、协调职能:

行政管理中平衡各类关系、调节各种利益因素的职能

4、控制职能:

行政组织掌握行政目标实施过程防止和纠正偏离目标行为的职能

5、监督职能:

保证行政系统廉洁高效和优化运作的职能

第三节 行政职能的发展变化

一、政府职能发展变化的原因

1、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是政府职能发展变化的主导原因

2、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变化是政府职能发展变化的重要原因

3、政府目标的变化是政府职能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二、政府职能变化的趋势

1、政府职能内容的变化

2、政府职能作用范围的变化

3、政府职能作用领域的变化

4、政府职能作用性质的变化

5、政府职能作用程度的变化

6、政府职能方式的变化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府职能重构

一方面调整、转变自己的原有职能,另一方面建构和创生政府职能。

1、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由单元取向(政府主体)转为两元取向(公民社会与政府主体相结合)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社会的主体和权力的主体

2)、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主导力量

3)、我国政府肩负着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与宏观管理及调控的双重任务。

2、政府职能的转变-由功能性转向结构性

3、政府职能运作方式的转变-由权力运作转向法律和规则运作

4、政府职能的创新-构建与再造

第四节 行政职能的实现方式

一、直接方式:

即行政命令方式

二、间接方式:

法律方式 经济方式

三、行为科学方式:

在我国行政活动中具体体现为思想教育方式(灌输、激励、典型示范法)

第七章行政决策

一、行政决策的含义及特征

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政策和法律为实现行政目标而做出的选择决定过程。

1、行政决策的适用范围限定在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内。

2、主体是行政人员特别是行政领导者

3、行政决策行为和行政决策程序必须受法律约束

4、行政决策只是在执行较为重要的行政目标时所进行的,并非所有行政人员作出决定过程都是行政决策

行政决策的特点:

1、主体具有确定性

2、行政决策具有强制性

3、内容具有广泛性

4、行政决策具有整体性

5、行政决策具有复杂性

6、行政决策具有非营利性

二、行政决策与政策制定

  二者联系密切,互相交叉渗透,高层次的行政决策过程也是一种政策制定过程。

政策制定过程需要行政决策过程贯彻执行,行政决策过程也需要政策制定过程提供指导和原则规定。

  区别:

1、范围不同;

2、主体不同;

3、层次不同;

4、结果不同

三、行政决策的分类

根据层次不同可划分为:

国家决策、地方决策、基层决策

根据客体范围的角度划分为:

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

根据不同的行政决策条件和因素划分为:

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

根据行政决策问题类型可分为:

常规决策和非常规决策

根据行政主体人数不同划分为:

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根据所运用的方法不同可分为:

定性决策与定量决策

根据行政决策者的思维反应模式不同分为:

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

根据决策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

初始决策与反馈决策

根据行政决策的不同特点划分为:

执行性决策和行政性决策

四、 行政决策在行政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决策在行政活动中占有核心地位,行政活动自始至终围绕行政政策的制定、修改、实施、贯彻而进行的,其作用表现在:

1、石膏好像搞好行政管理的前提

2、行政管理的关键环节

3、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五、行政决策理论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 行政决策过程及原则 

一、行政决策过程理论概述

1、理性决策过程模型:

美国行政学家西蒙创立,主张一个理性的决策过程应分为:

1)、找出决策的理由

2)、找到可能的行动方案

3)、在各个行动方案之间做出抉择

4)、对已进行的抉择进行评价

另外,理性决策又分为完全理性决策(最佳原则)和有限理性决策(满意原则)

2、渐进决策模型:

内涵与现实依据,前提,实际用途和优点。

3、混合扫描决策模型:

某种程度上集合前两种模型的优点,但实际上与前两种方法是并列的三种模型。

二、行政决策的一般过程:

逻辑上的行政决策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确定问题和目标要求

2、拟定决策被择方案

3、选择和决定决策方案

4、修正完善决策方案

三、影响行政决策的因素(主要)

1、政策和法律因素

2、问题性质

3、外界压力

4、信息来源

5、个人素质

6、决策体制

7、决策手段

8、决策时机

四、行政决策的原则

1、体现政策原则

2、一贯与稳定原则

3、信息准确全面原则

4、系统原则

5、择优原则

6、可行性原则

7、时效原则

8、动态性原则

9、服务原则

第三节现代行政决策体制

一、行政决策中枢系统:

由拥有决策权的领导人员和领导机构构成。

其主要职能是统筹考虑决策目标、抉择决策方案、组织领导整个决策工作。

决策方式有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行政首长制和委员会制)我国是行政首长负责制,集中这两种方式的优点;

行政决策中枢系统特点是:

1、最高权威性

2、实行民主集中制

3、承担全部责任

二、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用于弥补现代行政决策者的职责同其能力之间的差距:

1、预测功能

2、分析功能

3、设计方案功能

4、论证功能

三、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为中枢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