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4601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docx

六年级毕业现代文阅读训练题汇编

阅读专项练习

(一)我代表我的祖国

①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画家。

②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一些国家留学。

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受到一些人的(忽视、藐视、歧视)。

③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坐在一起聚会。

一个外国洋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

“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动、激怒、激起)了,他走到这个样学生面前,大声地说:

“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

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④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⑤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

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⑥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

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⑦功夫不负有心人。

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震动、轰动、惊动)了整个画界。

⑧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

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

“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

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的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谈山’。

1、用“√”标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

(3分)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

功夫不负有心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眼不识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章中的中心句。

(1分)

4、第④段与第⑤段、第⑥段的关系是()(3分)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5、第③段与⑧第段的作用是()(2分)

A、过渡和总结,表现了徐悲鸿为祖国争光的品质。

B、前后照应,用对比手法烘托了徐悲鸿为祖国争光的品质。

6、徐悲鸿是怎样的一个“有心人”?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他为什么被拒签

一年多前,朋友结束了在新加坡的考察观光,准备返回国内。

没想到,就在即将登机时,朋友却被机场工作人员礼貌地拦下对不起你现在不能登机为什么朋友吃了一惊我的机票有问题吗机票没有问题但登机不行因为你还有一本从图书馆借阅的书没有归还

最终,朋友还是错过了那次航班,一个星期后,他才得以搭乘航班回国。

事情并没有就此画上句号。

今年,朋友的女儿到新加坡一所大学读研究生,大喜过望之下,朋友自然要亲自送女儿一程,可是,当他办理赴新加坡的签证时,却再次遇到不小的尴尬——在最后环节,他被拒签了。

朋友很想知道,自己符合出境的一切条件却终被拒签的原因是什么。

不久之后,他知道了答案。

原来,他被拒签的缘由,就在一年前那本没来得及归还的借书上面。

这是女儿出国后告诉他的,女儿还告诉父亲,像他这样有过不良记录的人,除非以后换一个名字,否则很难迈进新加坡的国门。

我曾多次听朋友提起过这件事,朋友显然很在意它,每次讲述之后,朋友都会(感慨感伤感叹):

新加坡人的高素质,就是被这么“管”出来的。

相似的故事还发生在香港。

一位与我相识的公司老总,在去香港谈一单生意时因为不熟悉当地的右行车道,驾车时违反了交通规则。

迅速赶来的交警撕下罚单递给友人,这位友人却将一盒好烟连同罚单一起塞到警察手里,驾上车子扬长而去。

他天真地认为这件小事完全可以如此摆平。

可是,他错了。

拒缴罚款的他在一个星期后,就收到了法院的传票,令他惊愕的是,他(果然居然突然)以两项理由被起诉:

一是拒缴罚款,二是贿赂警员。

事后,朋友在他的博客中原原本本地记下了这件事,他还说:

在他的印象里,香港原本只是一座灯红酒绿的城市,通过这场“官司”,他对这座城市产生了一种敬畏。

使“东方明珠”熠熠生辉的,不仅是充盈的物质和繁荣的经济,更有昌明的法制和公职人员的廉洁。

两位友人的际遇,让我想到很多。

的确,他们所遭遇到的这种种尴尬,仅仅是由一本书一张罚单造成的,但这一本书和一张罚单背后的东西,却值得我们(考虑沉思深思)。

1、在第一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选择()中合适的词语画“____”。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大喜过望:

扬长而去:

4、这篇短文共讲了两件事,请你选择其中一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五自然段中“他对这座城市产生了一种敬畏”,这种敬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可是,他错了。

”他错在了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短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两碗牛肉面

一个春寒料峭的黄昏,店里来了一对特别的顾客——父子俩。

父亲是盲人,一张密布着重重皱纹的黝黑的脸上,一双灰白无神的眼睛茫然地直视前方。

一个男孩小心地搀扶着他。

那男孩看上去才十六、七岁,衣着朴素寒酸,身上却带着沉静的书卷气,是个正在求学的学生。

男孩把老人搀扶到一张离收银台很近的桌子旁坐下。

“爸,您先坐着,我去开票。

”男孩放下手中的东西,来到我面前。

“两碗牛肉面。

”他大声地说道。

我正要开票,他忽然又朝我摇摇手。

我诧异地看着他。

他歉意地笑了笑,然后用手指着我身后的价目表,告诉我,只要一碗牛肉面,另一碗要小面。

我先是怔了一怔,接着就恍然大悟。

我会意地冲他笑了,开出了票。

他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神情。

厨房很快就端来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面。

男孩把那碗牛肉面移到父亲面前,细心地招呼:

“爸,面来了,小心烫着。

老人却并不急着吃,只是摸摸索索地用筷子在碗里探来探去,好不容易夹住了一片牛肉,就连忙往儿子的碗里夹。

“快吃,你多吃点。

”老人慈祥地说。

一双眼睛虽然无神,但脸上的皱纹却布满温和的笑意。

让我感到奇怪的是,那个做儿子的男孩并不阻止父亲的行为,而是地接受父亲夹过来的肉片,然后再地把肉片夹回父亲碗里。

父亲碗中的肉片似乎永远也夹不完。

“这个饭店真厚道,面条里有这么多的肉。

”老人感叹着。

一旁的我不由一阵汗颜,那只是几片又薄如蝉翼的肉片啊!

儿子这时趁机接话:

“爸,您快吃吧,我的碗都装不了了。

“好,好,你也快吃。

”老人终于夹起一片肉片,放进嘴里慢慢嚼了起来。

儿子微微一笑,这才大口吃起他碗里的面。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恍然大悟:

薄如蝉翼:

2.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

3.把下列词语的序号准确地填在横线上。

(3分)

A.悄无声息B.周而复始C.默不作声

4、第三段中儿子为什么要对父亲说假话?

5、老人却并不急着吃,只是摸摸索索地用筷子在碗里探来探去,好不容易夹住了一片牛肉,就连忙往儿子的碗里夹。

(“连忙”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6、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四)与生命进行一场博弈

1954年的一个夜晚,随着一阵呱呱坠地之声,一个小生命在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个黑人家庭出生了。

然而,这个婴儿很不幸,在他才三个月大的时候,却因视网膜母细胞受到病菌感染而导致左眼失明,右眼也几乎看不见,法律上被认定为盲人。

还好,他的父母仍然百般呵护和宠爱着他。

六岁时,母亲要把他送入一所盲人学校学习盲文,而他却拒绝了。

理由很简单,他并不认为自已是个盲人,他的另一只眼睛还能模模糊糊地看到东西,他不愿自已被别人看成另类,他要像常人那样学习和生活。

说这话时,他才六岁。

母亲既为儿子有这样的志气感到高兴,但同时又忧虑重重。

母亲心里很清楚,对于一个近乎“盲人”的人来说,要想像常人那样学习简直是天方夜谭。

况且儿子还小,做母亲的不愿让儿子幼小的心灵因过早地遭受打击而对生活失去信心。

望着儿子手中握着的小手杖,母亲问儿子:

“你觉得以你现在的条件,你能保证你不会落后于别的孩子吗?

“不会的,妈妈,我能行的,相信你的儿子,妈妈。

那好现在妈妈有件事需要你帮忙母亲犹豫似的皱了皱眉家里的酱油用完了你帮妈妈到集市买一瓶回来吧

他接过妈妈手中的酱油瓶,高高兴兴地摸出了家门。

事实上,他只去过一次集市,那次是和母亲到集市的教堂,不过那已经是上周的事了。

从家里到集市大约有五里的路程,中途还要走一段很窄的山路,山路上满是滚落的石子。

母亲料想儿子会中途而返,她的本意只是想让儿子知难而退。

因为只去过一次集市,于是他沿路向行人打听去集市的路。

走过那段山路时,他的脚底已经磨出了血泡,此时距集市还有三里路,但想着妈妈晚上等着用酱油,他又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地朝集市走去。

傍晚时分,他才回到家中。

手中的小手杖不见了踪影,短袖和裤子上都沾满了泥巴,胳膊肘处还磨破了好几处。

当他得意地提着满满的一瓶酱油向门前焦急等待他的母亲炫耀时,母亲一把搂住他,泪水夺眶而出。

母亲终于决定为儿子找一所愿意接纳他的学校。

那段时间,美国正处于种族歧视的自热化阶段,白人仇视黑人,正常的黑人孩子要想进入学校接受教育都很难,更别说像他那种条件的孩子了。

母亲带着他几乎走遍了纽约的每一所学校,结果都是无功而返。

经过多次碰壁后,母亲开始变得有点沮丧,而一旁的他却安慰母亲说:

“妈妈,天无绝人之路,会有学校接纳我的。

”后来,长岛一所学校答应接收他进入正常班级学习,为此他们一家搬至长岛定居。

读高中和大学的时候,他就向妈妈承诺:

“不向家里要一分钱学费。

”连续几年,他每天清晨清理垃圾,勤工俭学,不仅自己挣钱交学费,而且成绩年年第一。

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他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到霍夫斯拉大学法学院深造的机会,并且顺利地拿到了法学博士学位。

后来,他作为黑人聚居区哈莱姆的代表进入州参议院工作,并且成为参院少数党领袖。

时隔不久,在2008年3月17日的纽约州长大选中,他以压倒性优势成为纽约州第一位黑人州长,同时也是美国第一位盲人州长。

他,就是戴维·帕特森。

就职演讲的那天,戴维·帕特森在没有任何人和辅助器材的帮助下走上了演讲台。

在他演讲完后,当一位记者问他是什么支撑他一步步走向成功时,他回答说:

“都说,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为你再推开一扇窗。

问题是你能不能发现这扇窗户,并且勇敢地探身出去。

虽然我的躯壳存在残缺,但我的心没有残缺,我有着一颗自信、自尊、自强的心。

对我而言,生命如同一场博弈,只要我手中还有一粒棋子,还有一口气尚存,我的生命就没有结束,我依然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

博弈:

天方夜谭:

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2.文章第3段画﹏线句中母亲“感到高兴”的是什么,“忧虑重重”的又是什么?

(2分)

3.文中母亲明明知道儿子眼睛几乎失明,为什么母亲还要他走山路买酱油去呢?

(3分)

4.“当他得意地提着满满的一瓶酱油向门前焦急等待他的母亲炫耀时,母亲一把搂住他,泪水夺眶而出。

”你从加点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5.给第六段打上标点。

阅读专项练习

(五)十二次微笑

飞机起飞前,一位乘客请求空姐给他倒一杯水吃药。

空姐很有礼貌地说:

“先生,为了您的安全,请稍等片刻,等飞机升空平稳飞行后,我会立刻把水给您送来,好吗?

十五分钟后,飞机早已进入了平稳飞行状态。

突然,乘客服务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空姐猛然意识到:

糟了,由于太忙,忘记给那位乘客倒水了!

她急忙来到客舱,看见按响服务铃的果然是刚才那位乘客。

她小心翼翼地把水送到那位乘客跟前,面带微笑地说:

“先生,实在对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延误了您吃药的时间,非常抱歉!

”那位乘客抬起右手指着手表说怎么回事有你这样服务的吗你看看都过了多久了()空姐怎么解释,这位乘客()不原谅她的疏忽。

接下来的旅途中,空姐为了补偿自己的过失,每次去客舱给乘客服务时,都会特意走到那位乘客面前,面带微笑地询问他是否需要水或者别的什么帮助。

然而,那位乘客余怒未消,摆出一副不合作的样子,对她置之不理。

临到目的地前,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留言本给她送过去。

显然,他要投诉这位空姐。

空姐()心里很委屈,()仍很有礼貌地把留言本交给乘客,并面带微笑地说:

“先生,请允许我再次向您表示真诚地歉意,无论您提出什么意见,我都将欣然接受。

”那位乘客脸色一变,想说些什么,却没有开口。

他接过留言本,在上面写了起来……

飞机安全降落了,所有的乘客陆续离开后,空姐打开了留言本。

她惊奇地发现,那位乘客在本子上写下的()投诉信,()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信中写到:

“在整个过程中,你表现出的真诚地歉意,特别是你的十二次微笑,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最终决定将投诉信改为表扬信!

你的服务质量很高,下次如果有机会,我还将乘坐你们这趟航班!

1.给短文第二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分)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3分)

不是……而是……  无论……都……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即使……也……虽然……但是…… 

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4分)

这篇文章按顺序,讲述了在一次飞行旅途中,空姐因为,从而引起乘客的不满,但是空姐用打动了乘客,从而得到了乘客的。

4.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3分)

她小心翼翼地把水送到那位乘客跟前,面带微笑地说:

“先生,实在对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延误了您吃药的时间,非常抱歉!

”(句中带点词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

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5.那位乘客为什么最终放弃了投诉,还写了表扬信?

(3分)

6.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7.从短文的加点词语中,任选一个词语造句。

(2分)

(六)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言

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

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终于下了决心似地,叫着我的乳名,说:

“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

”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

“我们种了104棵白菜,卖了101棵,只剩下这3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透过朦胧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橛子上摘了下来。

母亲又把那棵第二大的摘下来。

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

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

母亲让我帮她把白菜送去。

终于挨到了集上。

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

她走到我们的篓子前,看起来是想站住,但风使她动摇不定。

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

母亲回答了她。

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

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

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

“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吧。

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

“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

老太太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问母亲:

“这是谁?

是你的儿子吗?

是老小母亲回答了老太太的问话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放在地上,腾出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

我十分恼火,便刺她:

“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

”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大婶,别撕了,放到这时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

”母亲劝说着她。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

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

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

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

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

“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也没算清,对我说:

“社斗,你算。

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

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没算错吧?

”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

”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

”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

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

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

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

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4分)

心事重重:

嘟哝:

2、给文中划线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分)

3、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

终于挨到了集上。

5、“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

”句中描写母亲的眼睛有什么表达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母亲的眼泪中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为什么“我”至今想起母亲的流泪心中依然沉痛的?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父亲是煤

夜里醒来,我又想起了父亲:

矮矮的,走路一瘸一拐,那张因长期劳累而发黄,满是皱纹的脸,严厉得有些吓人的目光……

我的家里很穷苦,为了供我们兄弟几个读书,父亲每年冬天都要上县城送煤,挣那么可怜的一点儿钱。

寒假里的一天,我随父亲去送煤。

大半夜,我们就爬了起来。

外边正刮着西北风,我和父亲都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大狗皮帽子,西北风还是直往肉里钻,冷得厉害。

马蹄子踏着冰冻的路面,冒着火星子,发出清脆的响声。

我坐在煤上,一边听着马蹄声,一边想着心事,过了一会儿,便在车上不争气地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醒了,天已经亮了,我想坐起来,但不能,身上沉甸甸的,再往车下一看,惊呆了:

父亲没穿大衣,穿着笨重的大头鞋跟在车后跑。

我费劲儿地坐起来,一看,身上盖了两件大衣,我终于明白了……再看父亲,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儿掉下来,我赶忙跳下车,把大衣给父亲披上,吆喝住牲口,并对父亲说:

“爸,你上车坐会儿吧,我赶车。

”“把大衣披好了,你刚睡醒,可别感冒。

”父亲气喘吁吁地说。

“我不冷,爸,你快把大衣穿上,别冻坏了。

”我帮父亲穿上大衣。

没事人老了不怕冷就怕你们年轻人冻坏了落下毛病这可是一辈子的事父亲跺着冻麻的脚说

我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怕父亲看见,赶忙转过身去……“父亲!

”我从心里喊着。

等晚上回到家里,父亲就支持不住了,发起高烧来,我的泪更忍不住了。

这就是父亲啊!

有哪一种爱能有父爱这么宽厚,这么深沉呢!

寒假结束了,父亲送我去赶火车。

他背着我的大旅行包,弓着腰,在崎岖的山路上吃力地走。

听着父亲急促的喘息声,我急忙跑上去,说:

“爸,我拿吧。

”父亲放下包,用袖子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又把包拿了起来,说:

“我拿吧,过一会儿你还要赶火车。

”说完,又吃力地走,我又追了上去。

此时,我忽然发现,我的个子比父亲高了!

我的心又难过起来,眼睛开始变得模糊。

“父亲啊父亲!

”我想不下去了,我低下了头,泪水流了出来,洒在崎岖的山路上……

火车开动了,我坐在椅子上,紧闭着双眼,努力地不把头探出窗外,我怕看见父亲那瘦小的身影,怕看见那依恋、期盼的目光……火车越开越远,父亲的身影在我的脑海里变得越来越高,像一座山那么雄伟,那么高大。

父亲是一块燃烧的煤,而我是接受热量的一分子。

我又想父亲了……

1、用横线勾画出前后照应的句子。

2、给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气喘吁吁:

崎岖:

4、概括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短文中有关三次流泪的细节描写的用波浪线画出来,想一想,这些内容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

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写自己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用煤比喻父爱,你会用什么比喻你父亲或母亲对你的疼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专项练习

(八)母亲的心

①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