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总论试题A.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9463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学总论试题A.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刑法学总论试题A.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刑法学总论试题A.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刑法学总论试题A.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刑法学总论试题A.docx

《刑法学总论试题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学总论试题A.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刑法学总论试题A.docx

刑法学总论试题A

刑法学总论试题A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论理解释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3、孙某1985年5月生,1998年6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余元;1999年8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余元;2001年10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

孙某应对()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B、抢劫和绑架行为C、盗窃和绑架行为D、绑架行为4、刘某意图杀死范某。

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

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A、犯罪预备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5、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6、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4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决定执行的刑罚。

A、10年以上15年以下B、5年以上15年以下C、5年以上11年以下D、6年以上11年以下7、防卫过当是指()。

1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8、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的是()A.没有行为就没有犯罪B.犯罪目的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C.犯罪手段是犯罪成立的必备要件D.犯罪客体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9.甲谈恋爱失败,遂对女青年怀恨在心。

某日,甲手持一刮脸刀片,趁人不备,将6位女青年脸部划成轻伤。

甲的行为属于()A.牵连犯B.想像竞合犯C.吸收犯D.连续犯10.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参加劳动的()A.按劳取酬B.可以酌量发给报酬C.不发报酬D.根据劳动表现发给报酬11.某甲将某乙打昏在地,路过此地的某丙见乙昏迷,趁机将乙装有5000元现金的提包拿走。

甲和丙的行为属于()A.共同犯罪B.非共同犯罪C.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D.任意共同犯罪12.某甲在1997年9月盗窃巨款后外逃,于1999年4月归案。

对某甲适用刑法应采用的原则是()A.从新原则B.从新兼从轻原则C.从旧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13.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区别的关键是()A.行为人的预见程度不同B.行为人的预见内容不同C.行为人对结果是否发生的意志内容不同D.行为人对行为是否实施的意志内容不同14.下列人员中,因为精神因素而不负刑事责任的是()2

A.没有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B.间歇性精神病人C.又聋又哑的人D.完全丧失辨认能力的病理性醉酒的人15.减刑适用的对象是被判处()A.管制的犯罪分子B.拘役的犯罪分子C.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犯罪分子16.下列情形中可以实行正当防卫的对象是()A.杀人后,正要逃离现场的行为人B.欲实施强奸而尾随、跟踪妇女的行为人C.驱使训练有素的动物侵害他人的行为人D.家养动物侵害他人的动物主人17.下列犯罪中属于危害国防利益罪的是()A.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B.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C.武器装备肇事罪D.擅自出卖、转让军队房地产罪18.甲欲杀乙,将毒药投入乙的饭食中。

乙服食后,甲后悔,赶紧说明情况,并将乙送往医院抢救。

医院在抢救过程中检查发现,甲所投放的“毒药”根本没有毒性,乙安然无恙。

甲的行为属于()A.不构成犯罪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19.拐卖妇女过程中又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应当()A.以拐卖妇女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B.以强奸罪从重处罚C.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D.按拐卖妇女罪和强奸罪实行数罪并罚3

20、成立紧急避险的条件必须是()A.有条件逃跑、报警B.直接对抗危险C.进行正当防卫D.出于迫不得已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择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后,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领域内B、犯罪的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外C、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外,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内D、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船舶内2、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有:

()。

A、危害行为B、犯罪的时间C、犯罪地点D、犯罪方法3、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概括起来,表现为以下形式:

()。

A、故意形式B、过失形式C、作为形式D、不作为形式4、不作为形式犯罪的义务来源有:

()。

A、法定的义务B、道义上的义务C、业务或职务上的义务D、行为人先前行为所引起的义务5、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是()。

A、犯罪时空上不同B、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C、犯罪的结果不同D、犯罪的行为不同6、根据共同犯罪主观要件的原理,下列()不构成共同犯罪。

A、缺乏意思联络的同时犯罪B、同时实施故意内容不同的犯罪C、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D、一方故意,另一方过失而构成的犯罪4

7、避险不适时的情况有()。

A、事前避险B、假想的避险C、事中避险D、事后避险8、罚金刑的执行方式有:

()。

A、一次或分期缴纳B、强制缴纳C、随时追缴D、减免缴纳9、刑罚裁量原则是:

()。

A、罪责刑相适应原则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以犯罪事实为根据D、以刑法为准绳10、下列那些行为且具有如实供述罪行的,属于自首:

()。

A、在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未被发现之前,自动归案的B、在被通缉、追捕的过程中,自行投案的C、正在去投案的途中,被公安机关抓捕的D、父母送子女归案的11、刑法的空间效力包括()。

A、时间效力B、对地域的效力C、对人的效力D、追诉时效12、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犯罪的预备行为()。

A、为了犯罪,事先调查被害人行踪的行为B、尾随被害人的行为C、守候被害人的行为D、着手实施某罪的实行行为13、我国刑法规定的从犯包括()。

A、起主要作用的实行犯B、起次要作用的实行犯C、帮助犯D、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人14、防卫不适时的情况有()。

A、事前防卫B、假想的防卫C、防卫挑拨D、事后防卫15、我国刑法的量刑原则是()。

5

A、罪刑相适应原则B、以犯罪事实为根据C、以刑事法律为准绳D、罪责自负原则16、下列哪些情节属于量刑的法定情节()。

A、累犯B、立功C、未遂犯D、胁迫犯17、缓刑的适用对象是()。

A、被判处管制的罪犯B、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C、被判处拘役的罪犯D、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18、数行为而被司法机关作为一罪处断的犯罪形态有()。

A、继续犯B、连续犯C、牵连犯D、吸收犯19、我国刑法总则关于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体现在()A、适用条件的限制B、适用对象的限制C、适用程序的限制D、执行制度的限制20、以有无犯罪组织为标准,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

A、犯罪集团B、一般共同犯罪C、复杂共同犯罪D、简单共同犯罪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刑法学是以刑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2、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的实行阶段。

()3、犯罪对象是指被犯罪行为侵害的、而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4、首要分子是一种主犯,但主犯却不一定是首要分子。

()5、是否着手实行犯罪,是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主要标志。

()6、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6

7、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8、附加刑只能附加适用,不能独立适用。

()9、一般累犯的构成,要求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3年内。

()10、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而方法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

()四、简答题(在下列六个小题中,可任选其中的五个题去回答。

每小题4分,共20分)1、谈谈自然人犯罪主体的构成条件。

2、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是什么?

3、不作为形式犯罪的客观方面需具备那些条件?

4、简述犯罪集团的特征。

5、我国刑法对死刑作了哪些限制性的规定?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被告人朱某,男,28岁,原系某市大新乡刘家庄村民。

1997年9月25日,同村农民韩某挖菜窖,占了朱某家的地,朱某便找韩某讲理。

韩某不但不认错,反而依仗自己身强体壮,打了朱某。

朱某非常气愤,咽不下这口气,便伺机报复。

同年10月25日,朱某见韩某的10岁男孩在地里干活,便产生了报复韩某男孩的念头,但又怕自己打伤小男孩而犯法,便找来自己13岁的小儿子替父报仇,叫儿子去打韩某的男孩。

小儿子受父亲的怂恿,拿起一把铁锹冲过去,对准韩某男孩的小腿就是一锹,顿时将大动脉血管砍断,流血不止。

邻近的群众见状,急忙将男孩送乡医院抢救,终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

问:

(1)朱某和他的小儿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2)对朱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2、被告人郑某,男,53岁,某建筑材料厂更夫。

7

被告人郑某,多年来工作一直勤勤恳恳,忠于职守,一次因抓窃贼时,手被窃贼砍伤。

此后,郑某在打更时便带一把刀用以防身。

1998年4月10日深夜,郑某听到仓库内有响声,并见仓库内有个黑影,即大声发问:

“谁?

”对方不应。

这时,郑某便拔出尖刀向仓库内的黑影走去。

盗窃分子突然跃出,向迎面走来的郑某脸部猛击一拳,郑某情急之下,不及招架,便举刀向对方刺了两刀。

然后便奔出仓库,边喊“来人,抓贼!

”边跑向宿舍去找人。

人们闻讯赶来发现盗窃分子被刺后已倒地身亡。

郑某见盗窃人已死,便持刀去公安机关自首。

问:

被告人郑某的行为是构成防卫过当呢,还是正当防卫?

并说明理由。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